杜国强坚信以形补形,所以每年都会给杜鹃换一些山核桃,补脑!
不知道真假,但是他坚信补脑。
杜国强跟着闺女碎碎念:“就不知道今年苹果是怎么分,如果能换的话,咱也可以换一点。”
别看他们是城市户口,在城里生活有定量,但是要说物资丰富,真是不如村里。
靠山吃山,村里人再怎么也能进山倒腾点东西,或多或少,那是有点的。但是城里如果没工作x,那日子是真不好过。不过村里人一年也就够个吃用,攒钱也是不易的。
所以杜国强每年都会回家换一些东西,他也不白要,他换点山货,村里人换点农村没有的票,大家都皆大欢喜。
杜国强基本不去黑市儿,都是跟村里人,哦不,准确说是自家人换。
安全!
他念叨:“不知道能不能换点细粮。”
总是吃二合面,人也遭不住啊!
他家倒是工资多,但是这年头儿好东西不是有钱就能买的,那得有票的!
杜国强盘算起来,杜鹃:“我觉得……”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杜鹃主动开门:“云婶子?”
来人是邻居,云婶子:“你妈下班了吗?”
杜鹃:“还没呢,估计厂里有事儿,咋了?你找她啊,有啥我给你带个话。”
云婶子也是个爽快人,说:“行,你跟你妈说一声,我周天想找她掌厨儿。”
杜鹃疑惑:“咦?掌厨儿?好,等我妈妈回来,我跟她说。您家这是……?”
她好奇的很。
云婶子得意一笑,高兴的说:“你维中大哥要相亲,那姑娘条件可好,家里是干部家庭,人也漂亮,是电影院工作呢,售票员。这不,我想着你妈做菜可比我强多了,找她帮衬着做个席面,也是重视人家闺女了。再说我要买鱼买肉,我这手艺,都糟践了好东西。可得你妈这大厨儿出手。”
杜鹃:“那蛮好啊!等我妈妈回来,我第一时间告诉她。”
“好嘞!”
云婶子心情极好,多夸奖两句:“杜鹃你这一身可真精神,你要是找对象,那上杆子的人能从家属大院儿排到省城去。”
杜鹃噗噗噗的笑,调侃说:“云婶子,您可说少了,我爸都是说排队到首都长城。”
云婶子拍巴掌:“哎呦喂,我就忘了你爹是啥样人,哈哈哈哈,是他能说出来的。”
她说:“你维中哥可不如你,他的相亲,我们家那是十二万分的用心了。他真不好找啊,所以啊,这相亲可得好好搞起来,半分不能掉链子。啊不对,不对不对,还差个菜,我得搞八个菜。还少一个啊!我还得去换几个鸡蛋,行了,我先走了,这相亲马虎不得啊!”
云婶子来去匆匆的,杜鹃回头:“他家这周末相亲……”
杜国强一秒不停顿:“那我们这周不回乡下了,下周再回村里。”
他也是个好看热闹的。
杜鹃:“我看行!”
爷俩儿都是有热闹就能蹲二年看热闹的人。
这云婶子的儿子叫江维中,江维中今年二十八了,身高一米八,这个年代少见的大学生,长得也好,白净俊朗,家庭条件也不错。虽然不是独生子,但是父亲有工作,哥嫂有工作,他也有工作,哥嫂虽说有两个孩子,但是已经分家了,而且,孩子还小,没什么负担。
他家条件算是相当不错了,家里人也都是和气的老好人。
可是,凡事儿最怕有个可是!
要说云婶子为什么这么上杆子,他为啥找对象这么困难……
嗐,江维中样样都好,可就一点。
就一点啊!
他什么都好,可他工作让人望而却步啊!
他,江维中,是市局法医!
法医!
单单就这两个字儿,就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从他大学回来进入市局到现在也好几年了,年年相亲年年不成。
别说这干部家庭的姑娘,农村姑娘都不干啊!
不是不想攀高枝儿,真扛不住啊!
远近闻名的相亲老大难。
如今他相亲,杜鹃他们家别说回乡下了,就算是天大的事儿,都必须让步,必须让!
他们必须在场,谁不想看看!
杜鹃:“希望维中哥可以顺利。”
杜国强这些年也见得多了,不太抱希望,牙疼一样的滋了声,杜鹃:“爸!你这是干啥啊?”
杜国强:“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杜鹃:“憋胡说!”
杜国强继续龇牙:“条件这么好,为啥找江维中?”
杜鹃:“……”
她义正言辞:“维中哥咋了?多好一人啊。”
杜国强:“小屁孩儿,你懂什么。”
杜鹃瞪眼睛。
这邻居相亲,倒是让杜国强和杜鹃“忙活”个够呛,等到陈虎梅和陈虎两兄妹下班,爷俩儿还叭叭叭个没完呢。
不过吧。
杜国强:“……?”
隐隐约约,我好像忘记了什么事儿?
******
如临大敌的杜国伟谭晓娟夫妻等了半宿,人也没来,第二天顶着黑眼圈儿上班。
玛德玛德玛德,说不算话,说好了来找茬儿呢!
敲你妈!
人呢?
第11章 揽个活
杜鹃家住在公安家属院儿,前些年那一拨分房,基本上够条件的都申请了,所以他们这个大院儿,可以说是全市最安全的家属院了,毕竟,住的全是公安。
即便不是公安,也是各厂保卫科和其他类似职能的职工。
他们大院儿除了市局的,各个派出所的,铁路乘警,还有不少是各厂保卫科的。
大家虽然未必是一个系统,但是都有这个职能,市里批家属院的时候出于各方面考虑,跟各单位协调,都给他们安顿在一起了。
这会儿的保卫科跟几十年后完全不一样,这会儿的保卫科都是配枪的,虽说跟公安不同,但是又有一些公安的职能,像是一些厂子里的事儿,他们都是有权利处理的。
大概是因为他们大院儿太让人有安全感了,所以也有一些有关系有能耐的,分房的时候跟人置换,也搬了过来。
他们大院儿是十三栋楼,六楼顶,不过虽然是十三栋楼,但是格局不同,有的是一层六户,有的是一层十户,杜鹃姑娘他们家就是六户的这种,也是家属院儿内的最大面积户型。
这种户型是厕所和厨房都在家里,三室一厅一厨一卫一阳台。
这算是相当好的条件了,不过也不奇怪的,因为陈虎和杜国强他们在一个户口本上。陈虎虽然是公安局的厨子,但是他是正式职工的,将近三十年工龄了。
杜国强自己也十七八年的工龄,他媳妇儿陈虎梅是机械厂职工,也工作将近二十年了。
陈虎梅也没有在机械厂享受分房待遇,按照政策,他家就是可以选的很好。他家现在的户型是一百二十平,房子本身是三室一厅,但是杜国强装潢的时候又改了一下,多了一个家里囤货的仓库,不过就这,他家也是住的很宽敞的。
毕竟这是实打实的一百二十平呢。
其实他们家本来是有房子的,陈虎陈虎梅兄妹是老坐地户,跟杜国强这样乡下进城的不同,他们家有个民房。他家分了房,老房子就委托街道租赁出去了,这可没人能说出什么,毕竟,他家三个正式职工都没享受分房待遇呢。
按规定,陈虎其实还可以单独分房的。
杜国强和陈虎梅是一家子,有一个人享受了分房,另外一个人基本没戏了,但是陈虎其实是可以的。不过一家子住在一起住惯了,不想分开。
正好也住的更宽敞点,算起来他家肯定是吃亏一点的,但是也吃亏不多。
别看杜国强和陈虎梅双职工都将近二十年的工龄,那是从现在算,如果是分房那会儿,那会儿还是几年前,没那么多。如果按照那个算,他家分不到现在的面积。
陈虎跟他们一起算,那他们家就绰绰有余了。
所以有吃亏,但不多。
他家老房子是一个普通的民房,街道租给了三家,三家都是新婚小夫妻,结婚了家里住不开,才搬出来租房的。每户每月三块的房租。
这也有九块钱的收入。
这年头儿,房子也依旧很重要很重要,但是又跟几十年后不同。
很重要,但是没那么值钱。
杜国强有时候会习惯的用几十年后来换算一下,但是他十来岁就穿越了,现在都三十八了,也习惯现在的日子了,算个屁啊!不想那么多了!
别看他们家属院儿算是市里比较大的一个家属院儿了,但是事儿不算多的,毕竟,他们还是挺忙的。不过就算这样,也总是有那么几个格外活跃的。
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他们这一层就有个一言难尽的汪春艳,总是想着占便宜,毫不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