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天儿下班不赶紧走还留着孵蛋啊。”
陈虎梅不客气的来了一句,随即说:“桌上有冻梨,吃去吧。”
杜鹃:“不错啊,爸爸你在奶奶家拿的?”
杜国强嗯看了一声,说:“宝林这几天都上山,想要看看能不能打到东西留着结婚用,结果没打到什么猎物,倒是发现了一棵梨树。别人都没发现的,梨还都在,这不,就都摘回家了,我拿回来一些,还让我给薛妍妍捎了一些,刚才让她过来拿走了。”
薛妍妍是陈虎的徒弟,跟他们家算是亲近,过来的也不少。
杜鹃:“那我可得好好尝尝。”
杜鹃洗了手给外衣脱下来,一层层的,回家不用穿这么多。
“爸爸,他们的婚事准备的怎么样?”
杜国强:“他们在村里摆酒,也不大办,摆个六桌就够了,挤一挤坐的开。城里这边如果有人随礼,你玲子婶子那边是准备喜包的。喜包用红纸糊一下,里面放一个红馒头一两熏肉,再放两根烟和六块糖。酒席就不办了,这城里都是结成革命伴侣,大操大办的也不好看。”
杜鹃:“他家这喜包挺重的。”
杜国强:“毕竟别人要随礼,他家不想办席了,喜包自然要重。这说起来,玲子他们娘俩儿在城里其实不认识什么人,但是薛妍妍他爸在城里住了这么多年,大院儿除了邻居海华丝同事。总不能人一走茶就凉,她那后妈还在呢,再说,这么多年薛妍妍他爸他们两口子也没少随礼,但是他家可没啥事儿,这不,该还礼也得还一还。不然谁不戳脊梁骨?可是玲子又不想大办,不是不舍得钱,是不想闹腾不好看,再一个这么冷的天儿,也真是不方便。所以才想到这个。”
杜鹃哦了一声。
陈虎梅:“现在的事儿啊,我是真的看不懂。这古往今来,啥时候结婚的事儿都是大事儿,都是图个吉利。咋的现在办酒席就成了旧习了。要是但凡有点仪式什么的都要挨说。就说我们厂子,我们厂子有好几个处对象的,都是明年开春统一在厂子食堂办集体婚礼了。”
杜国强:“行啊,你往好的地方想啊,这样倒是省了不少。”
陈虎梅:“乐意省的自然是好,但是总归又不乐意的,就说我吧,如果我闺女结婚,我肯定是希望热热闹闹的,让我闺女体面。但是这年头儿太体面还成了铺张浪费,宣传旧习,你说说……”
“好了好了,我了解你的心意,不过谁让现在就这样。”
杜国强安慰媳妇儿,他自家闺女的事儿总是八字还没一撇呢。
陈虎梅:“我明白,就是嘀咕几句。”
她又感慨:“保林这孩子倒是运气好,这都能进城了,薛妍妍是个好姑娘。”
“是啊。”
他们家讨论着这次结婚的事儿,薛妍妍他们家也说着这个呢。
薛妍妍:“妈,你吃冻梨啊,味道不错的。”
玲子正在缝被子,说:“等我干完的,这是你们结婚的喜被,能用很多年,我弄厚一点。”
薛妍妍微微脸红。
玲子:“家具那边,他家真的说他们做?”
薛妍妍赶紧点头:“说了,保林他爷爷原本学过木匠,可以的,你忘了吗?杜鹃他们家的双层窗户都是他做的。”
玲子拍头:“对对对,你看我,但是这木料……”
薛妍妍小声嘀咕:“靠山吃山,妈妈你就别操心了。”
玲子白她一眼,不过很快的哼起了小曲儿……
闺女虽然要嫁人,但是还是住在一起,她高兴!
第225章 老树不修不直溜儿
“让我们祝贺一对新人, 夫妻和睦,白头到老!”
大冷的天儿,屋内却十分的火热, 一对新人胸前别着红花, 挨桌儿敬酒,长辈们看着他们都露出灿烂的笑容,说着好听的话。这样大喜的日子, 可没人挑事儿。
保林牵着薛妍妍, 两个人的脸色都有些红扑扑的。
杜鹃小声的跟杜若嘀咕:“他们两个喝的是水啊?咋的还能上头?”
杜若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她挠挠头,说:“难道换错了?”
杜鹃:“那怎么可能!”
他们再怎么着也不能给酒换错了啊。
今天这样的日子, 陈虎梅他们都上桌了,也就是他们这些小辈儿跟着打下手,所以聚在一起。
杜若羡慕的看着保林,说:“保林运气真好, 这就嫁到城里了,以后也不用干农活儿了。”
杜鹃险些喷出来,不过再一想, 这个“嫁”字,用的很妙啊。
杜鹃笑意更大,她随口说:“怎么?你想靠嫁人改变生活?”
杜若点头,说:“我想啊, 但是找个城里有工作的对象多难啊,我还是先靠自己吧。”
杜若想靠别人,但是更清楚不是什么人都靠得住的。她自己家条件也不差,可是她爸妈还不是不管她。自己父母都靠不住,难道还指望别人吗?自从她下乡回村里, 她爸妈一分钱都没给过她。如果不是她太爷太奶的要求。这两个人就连知青办发的安置费都想贪了。杜若真是有些心寒的。
她爸妈也太偏心了,男娃儿难道就那么了不起吗?
杜若抿抿嘴,她小时候跟两个兄弟感情也很好的,但是如今倒是疏远了很多。很多很多。就冲着他们也曾经想打她那点安置费的主意,杜若就寒心了。
杜若咳嗽一声,摇摇头转换了一下心情,大喜的日子,没必要琢磨这些事儿闹心。
今天好饭好菜可是不少,虽然他们跟着帮忙没有上桌,但是家里可是给她们留菜了呢。杜若最喜欢太爷爷太奶奶了。他们最最公平。
杜若凑近了杜鹃,小声问:“他们给我们留红烧肉了吗?”
今天最大的硬菜就是红烧肉。
肉菜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最体面的,现在但凡是一丁点东西都要凭票购买,他们村里虽说不用,但是这不如凭票,因为物资短缺,他们村里的东西更少,也不舍得吃。
所以大家都吃的满嘴流油。
杜若吞咽一下口水,说:“今天的菜色真是太好了。”
杜鹃点头,说:“放心吧,都给我们留了,他们要是不留,我妈也不能同意。”
杜若:“……”
但是很快的,杜若就羡慕的看向了堂姐。
三伯母对杜鹃真好。
杜鹃真的好幸福哦,他家就她一个小孩儿,家里什么都紧着她。三伯母还超级会做饭。
说起做饭,她小声儿问:“听说保林媳妇儿拜你舅舅为师了?”
杜鹃:“嗯,这都一两个月,哎,具体多久来着,我也记不住了,但是有段日子了。”
杜若:“真好!”
她偷偷看了杜鹃一眼,试探的说:“那……你舅舅还收徒弟吗?三伯母呢?她想过收徒吗?”
杜鹃侧眸深深的看了杜若一眼,说:“你知道我舅舅为什么收薛妍妍做徒弟吗?”
杜若眨巴眼:“因为她跟保林在一起了,大家是亲戚?”
这是她能想到的最大的原因,不然为什么啊。
杜鹃无声的笑了下,说:“当然不是。”
她继续说:“我太姥爷当年身患重病,他的徒弟偷了陈家祖传的菜谱跑了。这份菜谱,一直是我舅舅和妈妈的心结。当年的事儿,也是他们的心结。薛妍妍是早就想拜师了,但是我舅舅不同意的,薛妍妍偶然知道了这件事儿,她跟她妈妈玲子婶子一起见天儿去堵人,堵了一两个月,最终帮我们家找回了菜谱。这是她拜师的诚意,你说我舅舅怎么会不收她做徒弟?”
杜若震惊的睁大眼。
杜鹃:“喏,就是这样。”
杜若一听,脑袋瞬间耷拉了下来,她本来有点心动,想要拜师的。虽然她爸妈不管她,也不给钱不关心,但是她爸妈每个月都要回来交养老费的。
他们不知道打哪儿听说了陈虎收徒的事情,一直撺掇杜若找陈虎梅拜师。
喏,他们还不是看在亲戚的面子上收了薛妍妍这个徒弟,一个堂弟媳妇儿都能收做徒弟,她这个侄女儿就更应该有这个待遇了。如果真是收了徒弟,那做师父的是不是该为徒弟筹谋?
反正杜鹃都有工作,到时候陈虎梅是不是该给自己的工作交给徒弟?
杜若他妈没少偷偷的挑拨,虽然杜若知道她妈偏心又自私,但是这个事儿,她觉得她妈还是为她着想了的。毕竟她是知道的,自己跟家里的男娃儿是不能比的。但是如果x跟外人比起来,她妈肯定是护着她的。
她妈这个主意又不侵占家里什么资源。所以她是知道的,这确实是为了她好。
她一来二去的也有点心动。
毕竟,没人想在村里干农活儿,任何人都一样。
她真是够够儿的。
不过杜若虽然是很憧憬她妈妈说的,但是因为她下乡又不是住在家里,所以被洗脑没那么厉害,自己也不是完全不会思考。自从下乡凡事儿自己拿主意多了,她想的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