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反派长公主,翻盘全靠1v5_习含【完结】(131)

  苏凤仪笑着看他:

  “我来得巧,今日刚好在,恭喜皇上喜得公主。”

  见到皇姐,皇上突然想到旧事,大叫一声:

  “不好,不好,糟了糟了,嬷嬷快,快去看看!惠贵妃肚子里还有没有一个!”

  皇上想到自身,担心旧事重演,但是显然,皇上的考虑是多虑了。

  当年的太医是个庸医,连双生都诊断不出来,廖院判却不是这样的庸医。

  听了皇上的怀疑,廖院判再三保证:

  “没有了,皇上,微臣以性命担保,绝不可能误判。

  双生脉象,是最容易诊的脉象,若真有,微臣绝不可能看错。”

  皇上尤不相信,不顾接生嬷嬷什么不吉利的话,冲进产房亲自去看惠贵妃。

  廖院判看着皇上胡闹,也不挑明,反而赞道:

  “皇上对惠贵妃的爱护,实在是不一般,殿下,为何如此看着微臣?”

  苏凤仪将廖院判刚刚说的话来回想了好几遍,问他:

  “廖院判,你刚刚说双生脉象最容易诊,如今太医署中,旁人可能诊出来?”

  廖院判笑道:

  “禀殿下,一个御医,若这都诊不出来,还当什么御医,趁早改行杀猪去。”

  这么说来,该当是人人都能诊的出来,那当年为谢皇后保胎的御医,怎么就诊不出来呢?

  若非谢皇后刚好在沈家生产,刚好沈家请的接生嬷嬷经验丰富,若是在宫里,还是那为谢皇后保胎的御医,只怕皇上和谢皇后就一尸两命,一命呜呼了。

  苏凤仪又问廖院判:

  “廖大人,太医署里,皇室的脉案,按理会保存几年?”

  廖院判听苏凤仪口中之意,已经有所察觉,郑重说道:

  “以皇室之尊,不仅脉案,还有药渣,不到百年,一个都不会少。”

  苏凤仪看着失望地从里间走出来的皇上,对廖院判道:

  “那就请廖院判,为本宫彻查,本宫母后当年封存的所有脉案和药渣,可有不妥。”

  第178章 制衡

  双生乌龙之事未再上演,惠贵妃此次,千真万确只生了一个小公主。

  失望的皇上出来又抱过了小公主后,那点失望一下就不见了,满心满眼都是小公主,连把小公主弄哭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皇上宠爱小公主的心一连好几日都未曾消退,甚至几天后,愈演愈烈,炫耀之心无处施展,久违地又开了一次早朝。

  皇上开早朝,只为一件事,就为了亲口在众大臣面前显摆显摆:

  “朕有公主啦,哈哈哈哈哈哈哈!”

  都快过年了,大臣都想赶紧“封印”了回家过年,连平日里最会找人茬的御史都不想多事。

  于是众大臣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除了夸皇上圣明,半点会让皇上不高兴的话都没说,哄着皇上度过了他登基以来,过得最开心一个早朝。

  如果每个早朝都是这样开,那朕每日开一开早朝也不是不可以嘛,皇上心里美滋滋地想。

  谢玄作为正三品的锦衣卫指挥使,也在早朝之列,趁着皇上高兴,就找皇上求了去明州募兵组建水军的差事。

  派船队出海的港口已经定下来了,明年秋天就从明州港走,船已经在造了,但缺兵。

  谢玄求的差事,募的兵,一部分是为了沈和出海准备,还有一部分是为了防务准备。

  长公主要派人出海,为的是打通海上的商贸之路。

  如果海贸的商路真的跑通了,没有军队的保护,那来的人就会从商队变成海寇,引狼入室,那长公主想要的,就达不成了。

  此事迫在眉睫,必须马上操办起来。

  当然从皇上的角度来看,船队出海为的是万国朝贡,是证明自己是千古明君的大好机会。

  谢玄是自己的母族之人,查办乔贵党羽的差事办得也漂亮,皇上也没什么不放心的,当场就加封了谢玄做水军总督,统领水军之事。

  回府之后,谢玄就去找苏凤仪,说了皇上的旨意。

  苏凤仪听了很惊讶:

  “你亲自求的?本宫原以为你是不想去,怎的又主动要去了?”

  长公主亲口说喜欢才没几日,谢玄正是如胶似漆一刻都不想分开的时候,如果可以,他并不想走,但他必须走。

  长公主手中,王家和裴家相互制衡,但沈家无人制衡。

  沈家日渐势大,对殿下是好事,也不一定永远是好事。

  若殿下手里的力量只有沈家,若沈家无人能制衡,长此以往,必成隐患,谢玄要替长公主,提前布局,做她手中牵制沈家的刀。

  谢玄走过去,抱住苏凤仪:

  “是卑职自己想出去,我把朱齐调回了锦衣卫,让他暂代锦衣卫,卑职不在京城的时候,朱齐可用。”

  以前每次长公主赶谢玄走,都是为了他能到更高处。

  谢玄虽知道,但总是患得患失,内心不得安宁。

  但这一次,谢玄主动要走,为的是长公主可以到更高处去,为的是天地间再无人能掣肘她。

  谢玄抱住长公主,即使即将远行,内心却是前所未有的踏实,再无半分犹疑。

  苏凤仪也回抱住他:

  “谢玄,你能自己想明白,愿意自己往那高处去,去见天地的广阔,本宫甚喜,甚慰。”

  ……

  小年那日,赶在“封印”前,年前最后一道圣旨分别发往平凉和庆阳。

  王家吊了平凉王好几次,要价一次比一次高,狠狠敲了他一笔竹杠之后,终于帮他把回京之事给办成了。

  皇上去看惠贵妃的时候,惠贵妃就提了句,听说四叔又娶王妃了,也不知新王妃长什么样,都没见过。

  皇上都没放在心上,随口说了句:

  “你想见见?那等你出了月子,就宣来给你请安。”

  惠贵妃有些羞赧地笑道:

  “不用不用,臣妾就是好奇,随口一说,这么远路,何必让人巴巴跑一趟,就为让臣妾见见?臣妾这样未免也太霸道了些。”

  惠贵妃一向稳重,难得有这样小女子羞赧撒娇的神态,皇上只觉又新鲜又喜欢,摸了摸她的鼻子:

  “这有什么,朕就喜欢你这样霸道,朕现在就下旨让她来,能给你请安,是平凉王妃的福气。”

  薛钰瞅准时机,加了句:

  “是呢,惠贵妃,想要这福气的,求着皇上和贵妃给恩典的人多了去了。

  庆阳王之前也上了道折子,也想带新婚的庆阳王妃来给皇上和贵妃请安呢。”

  皇上得意地看了看惠贵妃:

  “你看吧?朕就说吧?行了,薛钰,让他们过完年都来给惠贵妃请安,让惠贵妃高兴高兴。”

  京中传旨的官差从西门往平凉和庆阳而去时,两匹快马疾驰入了西门。

  沈权在前,沈和在后,两人紧赶慢赶,终于赶在小年这天回到了京城,堪堪赶上过小年。

  小年是个大节日,人人都要回家过年,除尘布新,沐浴更衣的,连裴宇和白先生都在几日前来找苏凤仪辞行,回裴家去了。

  沈权也早给小郭放了假,让他自归宣府去过年,然后带着沈和一路回京城。

  回到了长公主府望月轩,沈和见哥哥放下马鞭,换了那套风尘仆仆的衣裳就要去找长公主,叫住了他:

  “哥,你要不要先叫个人去通传一下?”

  沈和那日一气之下,出了长公主府,便跑到平城去找沈权,但真到了平城,却什么都说不出口。

  沈权已经很久没见到沈和了,见了自己弟弟,很是高兴,当即带他去吃平城好吃的点心。

  沈和被点心占住嘴,更说不出口了,心里就想着,现在哥哥高兴,先别让他不高兴,明日再跟他说。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这一日日下去,直到今日,沈和还是什么都没问,什么都没说。

  但现在沈权要去见长公主了,沈和担心谢玄也在,哥哥撞见了会伤心,毕竟长公主说了,哥哥以为的是旁人。

  沈权奇怪地看了沈和一眼:

  “以前不是到门口通传就好么?还是长公主新定的规矩,要先通传了等她召了才能去见她?”

  沈和左右看看:

  “那倒是没有。”

  沈权呵了一声:

  “那你这是从哪里学来的毛病。”

  沈权先去书房看了,没有人,又到寝殿去找苏凤仪,沈和跟个小尾巴似的跟在后面,急得不行,又没法子,只能跟着。

  两人到了寝殿,霜叶在寝殿外间伺候,沈权问她现在长公主可方便时,霜叶评估了一下,虽谢指挥使也在里面,但长公主都沐浴过了,穿着衣裳呢,问题不大。

  都是长公主的人,不好厚此薄彼,于是霜叶就让他们进去了。

  沈权推开门,就见苏凤仪沐浴过后,正坐在椅子上,一边看书一边晾头发,而谢指挥使搬了个凳子,坐在长公主旁边,正在用干帕子给她擦头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