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反派长公主,翻盘全靠1v5_习含【完结】(57)

  鉴于长公主在这方面的风评实在不佳,连驻守兴和的严将军也多有耳闻,由不得严将军多想,这两人之间,是不是有什么事儿?

  若是以前,沈大将军委身于长公主,严将军会觉得愤怒,觉得耻辱。

  但今日见了长公主杀敌的英姿,尤胜太祖当年之勇,严将军就觉得,嘿,也不是不行。

  沈大将军难得老树开花,和长公主怎么看怎么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应该说不是不行,而是很行。

  这种氛围之下,严将军自认要做个人,不敢坏沈大将军好事,于是默默地往后退,想假装自己没来过。

  要事儿,能有什么要事儿比这事儿重要?

  现在就是有天大的要事儿,他也不能进去。

  严将军想走,结果沈大将军先看到了他:

  “老严,杵门口干嘛呢,进来。”

  严将军这才不情愿地进来道:

  “什么要事儿啊,我杀猪呢,忙着呢。

  我不打扰你,你也别打扰我,行不行?”

  苏凤仪取了巾帕擦了脸,见沈大将军把严将军领到舆图前,指着青边口通往鸡鸣驿的那条河道:

  “皇上失踪了,你领五百人,分二十队,沿这个路线,分头去找一找,把皇上找回来。”

  严将军更不乐意了:

  “这就是你的要事?找别人去吧,我忙着呢,杀猪呢,没我,他们不行,别人按不住,那猪能跑,晚上你们吃什么?”

  严将军是真不乐意去,皇上如果是在打仗的时候出来,严将军就是拼死,就是拼得只剩最后一个人,最后一口气,也要护住皇上的安危,绝不能让皇上在自己手上出事。

  但这皇上是自己跑出来玩的,正打着仗呢,不帮忙也就罢了,还添乱,严将军就不太想管了。

  因之前沈大将军下狱之事,严将军本身就对皇上有微词。

  之前沈大将军的副将郑副将带亲兵离营,还来找过严将军,直言皇上不仁,奸佞当道,邀他一起走,严将军差点就跟着郑副将走了。

  皇上宠信奸宦,立身不稳,连先皇安排的两个顾命大臣都没有好下场,严将军看在眼里,早就寒了心。

  哀莫大于心死,严将军心里早就对皇上没有了什么敬畏之心,恨不得他自己作死死在外面才好呢,怎肯为了他,浪费这大好的晚上,错过庆功宴呢。

  这个时候,沈大将军又道:

  “长公主的侍女和亲卫,皆是忠义之辈,为护卫皇上,皆流落在外,生死未卜,今日北虏残军,若有侥幸逃脱者,若是遇上,怕是……”

  苏凤仪也走上前来:

  “既严将军有要事在身,怎好勉强,不如借本宫五百人马,本宫自去寻也妥当。”

  什么?

  严将军心想,那可不行,长公主和沈大将军在这你侬我侬,氛围正好,沈大将军老树开花一次不容易,怎么也得成全他,长公主跑了可怎么行。

  于是严将军当即道:

  “殿下莫急,愿为殿下效力,末将这就去安排。”

  严将军走之前,还默默看了沈大将军一眼,那眼神的意思是说:

  “老沈啊,我就帮你到这里了,剩下的,可就靠你自己了。”

  第75章 威望

  严将军走后,沈大将军想着, 老严性子太直,刚刚言辞中对皇上有不敬之意,还是要帮他找补一番为好。

  于是沈权对苏凤仪道:

  “老严是宣府本地人,宣府民风彪悍,老严又是个粗人,说话不过脑子,非他本意,殿下莫怪。”

  苏凤仪笑道:

  “常言道,父慈,方能子孝,兄友,方能弟恭,严将军心直口快,也是人之常情。

  沈大将军今日大张旗鼓宣扬本宫的军功,不也正是为此事。

  沈大将军苦心一片,本宫又怎会不知好歹。”

  苏凤仪说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两句的后面还有,君仁臣忠。

  君仁,臣方能忠。

  沈大将军虽然平安出狱,但沈家下狱这件事儿造成的危害却远远没有解除。

  沈大将军,是人尽皆知,天下一等一的大忠臣,这样战功赫赫,勤勤恳恳戍守边疆的大忠臣,居然被判斩,不知寒了多少忠良的心。

  九边重镇,特别是其他八处的边军,定然是对沈大将军之事感同身受,只怕是人人自危,谁都担心自己会是下一个。

  军权是要服务皇权的,如果军权对皇权起了芥蒂,离了心,不听话,由军变成反贼,不过是一念之间。

  沈大将军下狱一事,损害的是军权面前皇权的威望,而作为这件事的受害者,沈权却要亲手把这威望给再立起来。

  如果皇上真有打仗的能耐,御驾亲征确实是重塑皇权威望的大好时机,只要皇上能自己打胜仗,那其他都是小事。

  江皇后薨后,太祖晚年也杀了很多开国功勋,却无人敢不服敢造反,凭得就是太祖在军中,在朝堂的威望。

  但偏偏皇上不行,皇上没这个能耐。

  沈权放眼望去,除了皇上,这威望只能,也只有再落到一人身上。

  这也是明知追击北虏残寇有危险,沈权却没有劝长公主回去,反而与她同去追击的原因。

  长公主,既有先皇的谋断,又有太祖的英勇,还与将士同生共死,诛杀了敌首。

  此时此刻,这世间再也没有比同生共死,更能与武将共情,更能在武将面前建立皇室威望的法子了。

  除了她,没有旁人。

  所以明知军功银这点小钱对长公主来说不值一提,沈权却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将长公主的功绩白纸黑字地写下来,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明日他还要再把长公主的功绩宣扬出去,大书特书,大写特写,宣扬得天下皆知。

  北虏来犯,长公主奉皇上之命,出征宣府,斩杀敌首,全歼敌寇。

  明日之后,四海之内,人人定将称颂皇上之圣明,长公主之威名。

  就像现代压热搜要用另一个热搜,要想捂热边军被皇家冷掉的心,必须用皇家的热血和豪情。

  沈权的良苦用心,未曾对旁人说,但一听长公主关于父慈子孝的话,沈权便知道,她都明白。

  既她都明白,沈权也无需多说,只道:

  “庆功宴还有些时辰,严将军去寻皇上也非一时半会儿就能成事,殿下不如先歇息一番。”

  苏凤仪这几日接连奔波,又上过战场,衣裳上都有敌军的血,之前情势危急且不论,如今终于平定了敌寇,自然不能穿着这身带血的衣裳去庆功宴。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套衣裳是皇上的,衣服上还用金线绣着龙,她再穿也不合适,免得被有心人掰扯,惹出什么事端。

  于是苏凤仪道:

  “有劳大将军,为本宫寻套衣裳。”

  ……

  大将府上没有女眷,所以要为长公主寻套能穿的衣裳,沈大将军也无处借去,只能去买。

  这个时辰,城中成衣店早关了,沈大将军敲开了城中最大的绸缎庄,霓裳阁的大门。

  之前沈大将军下狱,新的孙总兵来了宣府,不仅兵士多有哗变逃营,连城中的商贾百姓也过不下去,多有举家搬迁之人。

  孙总兵旁的不敢说,搜刮起银两来,那是比刮骨刀还狠,石头都能榨出二两油来,何况是有钱的商贾。

  孙总兵看上哪家的家产了,就扣个莫须有的罪名,下狱抄家一条龙,搁谁谁不害怕。

  负责守店的伙计忙慌慌跑来时,霓裳阁的东家李掌柜,正美滋滋地,喝着小酒,唱着小曲儿呢。

  李掌柜前几日都准备舍了家业,关了店面,带着家人回老家避祸了,结果,嘿,沈大将军回来了!

  沈大将军回来啦!

  孙总兵被斩了!

  北虏人被赶跑了!

  李掌柜连听三大喜讯,高兴得连放了三大串炮竹,庆祝自己家业得保。

  所以听到在店里守夜的伙计说,沈大将军上铺子给女眷买衣裳,李掌柜立马窜起来,酒也不喝了,曲儿也不唱了,鞋都来不及穿,兴冲冲就往自家铺子跑。

  出门当头撞上邻居老张头,老张头买了条大肥鱼正准备回家做,鱼都被李掌柜给撞掉了。

  老张头问道:

  “李掌柜,干嘛去,急成这样!?”

  李掌柜一只脚穿着鞋子,一只脚只穿着个袜子,一边回头给老张头行礼告罪,一边人还在大街上跑,大叫道:

  “对不住,对不住,沈大将军到我铺子里给女眷买衣裳,我啊,得紧赶着去!”

  李掌柜这话一出,整个大街上的人都为之一静,紧接着整个大街都沸腾了。

  沈大将军,居然带女眷去买衣裳了!

  沈大将军,女眷,没想到有朝一日,这两个词居然能连到一起!

  老张头连鱼都顾不上捡,跟着李掌柜就要跑去看稀奇,边跑边叫道:

  “李掌柜,等等我,带我也去看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