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反派长公主,翻盘全靠1v5_习含【完结】(65)

  “这是殿下的。”

  沈和哼了一声:

  “自然是她的!这又不是你一个人的任务!

  你动作快点,我给你把风,免得有旁人闯进来了。

  看着我干嘛!快点搬啊!”

  第二日,谢玄和长公主府众人,带着成箱的秘宝,而沈和则押解着无数的俘虏和牛羊,踏上了回京的归途。

  有人归心似箭,有人整装待发。

  同一时间,沈大将军带军离开宣府,踏上了出征北虏,诛杀左贤王的征途。

  而苏凤仪一行人,则到达了京郊,离京城仅有一步之遥。

  边军无旨不得进京,禁军无旨不得出京。

  奉旨护送皇上回京的宣府边军,和奉旨迎接皇上回京的皇城禁军,在京郊大营相遇了。

  陆弘带了皇上全套的仪仗,宫中全套的人员班底,前来迎接皇上回宫。

  皇上看到陆弘,惊惶了这么多天的心,终于彻底踏实了。

  有陆弘在,谁也休想伤朕半分。

  皇上今日终于深刻领会道,太祖总是教导他们不要丢掉手中的刀是什么意思,陆弘就是他手中的那把刀。

  忠心耿耿又沉默寡言,对皇上而言,陆弘简直就是世间最完美的刀。

  崔公公现场搭了个巨大的帐篷,将皇上迎了进去,要伺候皇上沐浴更衣,再更换行头。

  陆弘把禁军和边军换防之事交给副将,然后来找苏凤仪。

  苏凤仪笑着问他:

  “这么大排场是你安排的?不错不错,开窍了嘛!

  正该如此,皇上回宫,无论何因,都必须盛大体面地回去,否则一国之君的体面往哪里放,今儿这事儿办得不错。”

  陆弘沉默了一下,然后说:“裴。”

  意思是说,盛大和体面,都是裴大人安排的,和他无关。

  若是陆弘自己安排,皇上传旨,他自然是以皇上安危为先,尽快出发,怎会带这么多累赘。

  哎呀,夸早了!

  苏凤仪心想,连忙转移话题:

  “若是做的再周全些,领着百官在城门口迎接皇上,皇上必定会更高兴的。”

  陆弘这下不仅是沉默,苏凤仪觉得他脸好像都黑了些。

  过了一会儿,陆弘又道:“裴。”

  意思是说,这样的周全,裴大人正做着呢,他们现在回京,在城门口就能遇到百官迎皇上的场景。

  连踩了两次雷,苏凤仪赶快切话题,准备聊点安全的,于是问陆弘:

  “上次让你找的人呢?可有眉目了?”

  宫中太监好几千人,都归乔贵管,陆弘要在乔贵的眼皮子底下,不动声色的找人,又不惊动乔贵,并不容易,所以找得就慢。

  但这次乔贵和皇上都不在宫里,倒给了陆弘大刀阔斧去找薛钰的机会。

  陆弘看着苏凤仪,轻轻地点了点头。

  薛钰,找到了。

  第86章 声望

  宦官乱政的根源是在宦官还是在皇上?

  如果乔贵死了,皇上会洗心革面从此变成一个明君,还是会有另一个张贵,李贵出现效仿乔贵?

  苏凤仪认为是后者。

  所以只杀乔贵是不够的,为了避免前有董卓,后有曹操的事情出现,还需要找一个信得过的人,取乔贵而代之。

  薛钰,薛嘉言,就是苏凤仪选的这个人,是苏凤仪为皇上选的乔贵的替身。

  既然找到人了,苏凤仪决定先见一见薛钰,于是对陆弘道:

  “我明日会进宫,你帮我安排,我要暗中见他一面,不必声张,也不必让他知道。”

  虽然原书男主对薛钰赞赏有加,但在原书里,薛钰的出场比裴宇还晚,都是原书男主造反登基三年后的事情了。

  薛钰在书里出场是二十岁,已经在宫中历练沉浮了快五年,才终于找到机会走进原书男主的视野。

  而现在的薛钰才刚刚十六岁,经历家破人亡之巨变,身受宫刑之极苦才几个月。

  人是会变化的,是由人自身的经历塑造和组成的。

  遇到长公主的薛钰和遇到平凉王的薛钰,会走上不同的道路。

  十六岁的薛钰和二十岁的薛钰也并不是同一个人。

  所以苏凤仪要亲眼看一看,这个十六岁的薛钰,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值不值得她托付如此重任。

  没见到真人,她终究还是不放心。

  陆弘点头应了:

  “好。”

  他是禁军统领,不适合离开皇上太久,于是说完薛钰之事,苏凤仪就催他赶快回去:

  “去吧,该送皇上回宫了。”

  陆弘却没有着急走,而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她,认真地说了两个字:

  “厉害。”

  陆弘一边说,一边还重重地点了点头,表示不仅厉害,还非常厉害。

  苏凤仪一愣,然后反应过来,陆弘说的是她杀了北虏小王子之事。

  苏凤仪笑了:

  “你也知道了?你看了沈大将军发给兵部的战报?”

  打完仗当晚,沈大将军就让严将军写了封战报,发了个三百里加急给京里,给兵部。

  皇上不在,内阁最大,兵部收到,立刻转给内阁,战报就到了裴宇手里。

  按理说除非皇上特意吩咐,陆弘几乎不和内阁打交道。

  或者说陆弘除了长公主和皇上,几乎不和朝堂中的任何人打交道,不论是前朝还是后宫,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也不论是宗亲还是宫妃。

  陆弘一直走的就是孤臣,独臣的路线,所以他居然能知道沈大将军战报的内容,还真是稀奇。

  更稀奇的是,陆弘又说了句:

  “都。”

  都,都知道?

  回京的路上,苏凤仪就一直在想,陆弘说的这个都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

  都知道到什么程度?

  军机大事,怎么会都知道呢?

  跟着皇上的仪仗队从安定门进京的那刻,苏凤仪就知道了,这个都是指什么。

  整个京城的大街上,人山人海,不仅有裴宇安排的百官在安定门迎接皇上,陆弘安排的禁军组成人墙在戒严,整个京城的百姓几乎都在道路两旁恭迎皇上回京。

  简直比参加元宵花灯节的人还要多。

  然后在众人的围观下,裴宇还让礼部的人安排了一个祭天的仪式,礼部尚书当场念了祭文。

  礼部的大人写的祭文,洋洋洒洒,苏凤仪听下来主要有两点。

  第一点是夸皇上,夸皇上好,好的不得了,上数一千年,下数五百载,都没有这么好的皇上了。

  祭文中赞皇上之圣明,北虏来犯,皇上英明神武,运筹帷幄,派长公主出征宣府。

  长公主能威武霸气,手刃敌首,全歼敌寇,都因有皇上的英明指导,高瞻远瞩。

  皇上亲自出城迎接凯旋而归的长公主,如此普天同庆的盛事,必须要祭拜天地。

  让天知道,让地知道,让列祖列宗都知道,皇上有多么圣明。

  听到这样的祭文,苏凤仪之心甚慰。

  这样的祭文一出,向全天下百姓广而告之,就将整个事情定了性,把所有事都圆了起来。

  苏凤仪让裴宇遮掩皇上失踪一事,稳定京城的局势,他果然做到了。

  没有什么皇上失踪回宫之事,皇上一直在宫里,今日出宫是为了迎接打了胜仗的长公主回宫。

  让裴宇进内阁,果然没错,有人做这领头人把控方向,朝臣终于号准了皇上的脉,知道劲儿该往何处使了。

  她之前最担心的就是,这个时候,有个不识相的大臣,又跑出来哭先皇,触了皇上的雷。

  今日整篇祭文都只讲列祖列宗,未单讲先皇,如此有眼力见,这定是裴大人的功劳。

  赞完皇上,礼部的大人开始讲第二点,夸长公主,直把苏凤仪夸得天上有,地上无,夸她是战神转世,是大穆朝的守护神。

  当众听人如此夸赞自己,苏凤仪脸皮不够厚,内心尴尬得不行,表面还要保持高高在上的体面,真是度日如年。

  好不容易熬过这段,皇上的仪仗队终于通过了安定门,启程回宫。

  皇上的仪仗每到一处,百姓都高呼万岁,声势浩大,实乃民心所向。

  苏凤仪骑马跟在仪仗队的最后面,本来以为没有她什么事儿,准备打个酱油送完皇上就回长公主府。

  有陆弘和裴宇两个人在,她就不信还能出什么事儿。

  结果当苏凤仪出现时,因为皇上的仪仗已经走远,欢呼万岁已经小下来的欢呼声,突然一顿,人群中不知有谁带头叫了一声:

  “长公主千岁!”

  这一声如暗号一般,以苏凤仪为中心,整个京城,突然爆发出一场几乎直通云霄的欢呼声。

  “长公主千岁!”

  “长公主千岁!”

  “长公主千岁!”

  那一阵阵高呼千岁的声响和阵仗,甚至将皇上仪仗途径时的高呼万岁的声音给盖了过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