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凤仪最近晚上确实睡不好觉,每到夜晚,身体里那股不属于她的力量,就开始拉扯她的身体,激发她的渴望。
心底的暴虐也越发汹涌,让她忍不住产生一种想要毁灭些什么的冲动。
有一次,她甚至半夜爬起来,准备去平城找裴宇。
从京城去平城,七百里路,快马加鞭,几天也能到。
马鞭都拿好了,骑马的衣裳都穿好了,看着当晚值夜的,茫然不知所措帮着她戴腰刀的绿卿,苏凤仪突然惊醒,刚刚自己好像在梦游。
她又倒转回来,告诫自己说,戒断反应,很正常,不能去,去就是认输了。
第二天苏凤仪就问了丹桂进展:
“也不必尽善尽美,身家清白,没有家室牵扯,他自愿的就行,要快。”
长公主最近晚上睡不好,谢玄也知道,他就住在苏凤仪的隔壁,晚上她有什么动静,他都知道。
因为他也晚上不能入睡很久了,每当闭上眼睛,进入梦乡,耳边总是会响起那日殿下轻喘的声音。
一开始是声音,后来是模糊的画面,再后来是清晰的画面。
在梦里,殿下衣衫不整,躺在床上,笑着看着他,轻喘着叫他:
“谢玄,你过来……”
他在梦中,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做梦,也清醒地看着自己沉沦。
是殿下在召唤我啊!
谢玄控制不住自己,走了过去,轻触上她明艳的眉眼,她微微轻启的红唇。
……
梦里有多美好,醒来就有多懊悔。
现实中的谢指挥使有多谨言慎行,梦中的谢指挥使就有多胡作非为。
以他梦中所犯下的滔天大罪,早该被凌迟处死千百遍。
谢玄也曾用不睡觉的法子,来对抗自己的胆大妄为。
可是,没有办法,甚至只是闭上眼睛,她轻喘的声音也会自顾缠在他耳边,她笑着看着他的样子,也会自动出现在他脑海中。
他的枷锁已去,妄念已起,再也回不去了。
谢玄心想,或许,这样的他,已经不适合待在殿下身边了。
一把对自己的主人起了贪念的刀,怎配再留在主人身边?怎敢再留在主人身边?
丹桂来催,谢玄就拿了一幅早就准备好的画像给她:
“看看这个,可符合殿下的心意,若是不好,我再去寻。”
拿了画像,又听谢指挥使说了此人的来历,丹桂真是松了口气,原来谢指挥使已经找到了,果然谢指挥使办事就是靠谱。
刚刚自己说话有些冲,丹桂很不好意思,跟谢玄道歉又道谢,拿了画像去找殿下复命。
谢玄看着丹桂远去的背影,觉得自己内心已经全然失控了。
殿下不要他,宁可要一个毫无瓜葛全然陌生的男人,也不用第二个法子。
他此生从来没有这么嫉妒过,嫉妒这个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用做,却又能得到他千百次追寻也得不到的东西的男人。
殿下想要什么,都是应该的,不要什么,也是应该的。
既然殿下想要一个没有牵扯的男人,那他就给她一个这样的男人。
一个容貌符合她的审美,性格符合她的要求,家世清白个性本分,与她素不相识毫无瓜葛的男人。
一人在适当的时候会出现,在她想结束的时候就结束,此生都不会再纠缠她的男人。
而那时,也是他这个罪行累累的犯人,应当离开的时候。
……
苏凤仪拿着丹桂呈上来的画像看,觉得人生真是神奇。
怎么会有这样一个人,长得既有几分像裴宇,又有几分像薛钰,甚至眉眼间看起来,还有几分沈和的天真的男人。
像是知道她一定会喜欢,完美得好像为她量身定做的,完全按照她的喜好而生的长相一般。
这个完美,让苏凤仪生出了警觉之心,事出有异必有妖,自古美人计总是有效的。
苏凤仪问丹桂:
“可有查清楚了他的底细?”
丹桂听殿下这样问,便知道殿下觉得有不妥,于是道:
“谢指挥使帮忙找的人,应该不会有问题吧?”
谢玄找的人?
既是谢玄找的人,苏凤仪放下心来道:
“这样刚刚好的人,他也能找出来,他也太能干了点。
此人什么来历,谢玄可有说么?”
丹桂看殿下放心了,笑道:
“有的有的,他是个从闵州进京赶考的书生,到京城就病了,耽误了科考,还花光了钱财。
现今在京城摆摊给人写字画画为生,用以攒回乡的路费。
谢指挥使找他同期的同乡打探过了,此人未曾婚配,与旁人没有牵扯。
此人性格也很温和友善,殿下该当会喜欢。”
不仅连长相完全按她的喜好长的,连经历也完美符合她的要求。
外地赶考的书生,事成之后,回乡离去,闵州与京城,几千里远,此生都难相见。
的确,是个完美的人选。
苏凤仪又看了画像一眼:
“谢玄的确费心了,既是谢玄找的人,那让他安排吧。
这个书生在哪条街卖字画?安排个时间,本宫去看一眼。”
一件大差事有了着落,丹桂心里高兴,连忙答是,行礼告退,出书房的时候,和一个人迎面撞上。
丹桂扶住来人,惊喜地叫道:
“梧桐!你回来了!”
梧桐风尘仆仆从江南赶回,回府水都没喝一口,就来找苏凤仪复命,见了丹桂,笑道:
“自然是我,殿下可在?我有事回禀。”
苏凤仪已听到了梧桐的声音,召她进里间问话:
“如何了?”
梧桐行礼回道:
“幸不辱命,殿下吩咐找的人,卑职找到了,卑职为厂公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孙儿。”
苏凤仪挑眉:
“完美的?”
梧桐笑道:
“对,完美的,赝品。”
第128章 盛宠
看到梧桐带回的人,一个老妇人和一个一岁多的孩子,苏凤仪就知道,为什么梧桐会说,这是她为厂公找的完美的孙儿了。
那孩子的眼睛,看起来又灵动又良善,和乔贵的眼睛一模一样,只怕就是他亲生的孙儿,也没法子长得这般像。
这些年,乔贵就是用这样一双让人不设防的眼睛,扮了二十年老实人的面皮,因而深受皇恩,盛宠不衰。
苏凤仪让梧桐去江南找乔贵的妻子,便把原书中当时那个老妇人刺杀乔贵的地点告诉了梧桐,让她以那个点为中心来找。
既在原书中,那老妇人不久后会出现在那里,那么现在,她离那里应该就不会太远。
梧桐到了江南,到了长公主指点的地点,就近安顿下来,然后开始找人。
梧桐找人和东厂找人,用的法子截然不同。
东厂找人,是以乔贵当年和妻子失散的地方找起。
那地方在西北,离江南几千里远,又过去了这么多年,东厂番役一家家去打探,一家家去找线索,动静大,起效慢,南辕北辙,自然找不到。
梧桐找人,可不管什么线索,既然长公主说了,那人很可能在这附近,她用的就是自己最擅长的,题海战术。
要想最快地聚集周边的老人家,在现代,最好的方式是,免费发鸡蛋,在古代,最好的方式是,免费发粮食。
现代只要是发鸡蛋,方圆几十里的老人家,都能闻风而动。
老人家们可以坐一个多小时倒三趟的免费公交车,再听三个小时的保健品讲座,再倒三趟坐一个多小时的免费公交车回去。
为了领一盒鸡蛋,风雨无阻。
而在古代,同样的道理,有大户人家做善事免费发粮食,方圆几个县,只要是能喘气的人,高低都要跑一趟,爬都要爬来,领一领。
梧桐先用锦衣卫的令牌找县太爷领了名册,然后发布了告示,给四十岁以上和七岁以下的妇孺发粮食,每人限领一份。
发一份划一个名字,发到第三天,长得像乔贵的妻子的人出现了。
梧桐派了人,跟踪她,这个长得像乔贵的妻子,名叫秀姑的女人。
然后花了三天时间,暗中查清了秀姑所有的关系往来后,梧桐找秀姑摊了牌。
第四天,秀姑和梧桐离开了当地,到隔壁省的慈善堂一个个找去,开始找长得像乔贵的孤儿。
第七天,梧桐和秀姑带着一个被遗弃在慈善堂的一岁多的孤儿,取名小虎,启程回京。
梧桐将秀姑安排在一个僻静的小宅子里,然后领了苏凤仪去见秀姑。
秀姑抱着小虎,给苏凤仪行礼。
苏凤仪看着秀姑,秀姑身上给她一种非常不协调的感觉。
乔贵今年四十来岁,所以秀姑理应也是四十来岁左右。
若从她的脸和手看,岁月并没有在秀姑脸上留下太多的痕迹,她的手上的也没有太多操劳的痕迹,说明她的前半生过得并不苦痛,甚至还比较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