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做纨绔[科举]_桃花白茶【完结+番外】(171)

  感觉了结了最好。

  偏偏大皇子要出头。

  而大皇子这边的支持者众多,声势颇大。

  真到审案的时候。

  第一个,就是要看这女子是否为良家女子。

  是否被父兄逼做扬州瘦马。

  这就要从给他们街坊亲戚家入手。

  这些人多数被荣王的人买通,做了伪证。

  可伪证也有被戳破的时候,还有人并不求财,只求一个真相。

  自然能找到愿意说实话的人。

  那这一方面,便是众说纷纭,谁也讲不清楚。

  既然这个说不清,就要看第二项,那拐子是否存在。

  要说时隔大半年,拐子早就不知所踪。

  像是根本不存在一样。

  这种情况下,大皇子这边就没说话。

  就在荣王以为自己占了上风,让长孙催促结案时。

  从门北县赶来十多个人。

  他们还压着两三个人贩子,正是宝泽十四年时,在门北县城北拍花子的那群人的头目。

  剩下的人,则更让人意外。

  竟是当年城北的受害者家属,他们都是军伍出身,陪着家人一起过来做人证。

  这些人贩子,跟扬州一案,有什么联系?

  总不能因为他们都是人贩子,便强行扯上关联吧。

  就在京城知府疑惑的时候,大皇子坚持让来人说明真相。

  那人直接讲了个另在场二十多个官吏瞠目结舌的事情。

  “这些人贩子,跟扬州那伙人贩子,都是一家子出来的!”

  准确说,是师出同门。

  民间几个拍花子人贩子的

  大大小小团伙,野路上都知道名号。

  平日不是拐走男女孩童,就是拐走貌美妇人漂亮少年。

  转转手就能买不少银钱。

  有时候还会转几道手,全看各自的本事。

  直到宝泽十年左右,他们栽到一个官员手中。

  那官员做事狠辣,为了抓到他们,也不管死了多少被拐妇孺,总之就是要抓到他们。

  若事后惩处了这些人,也勉强说的过去。

  谁料当时朝中有变,那官员顶头上司没了,他为求自保,找到荣王的路子。

  那荣王下面的幕僚介绍官员认识了张老道。

  至此,原本要被处斩的人贩子团伙有了新任务。

  凭借他们的手段,专找貌美良家,不论男女,漂亮即可。

  从宝泽十年到如今宝泽十七年。

  前些年还低调,只去偏远之地寻找。

  近两年,尤其是去年开始尤为猖狂,已经去富庶之地拐人了。

  按他们的话讲:“富裕地方的女子养的娇贵,好看,买的上价格。”

  人家爹娘辛辛苦苦娇养的女儿,放在他们眼里,只是价格更高了。

  听到有女儿的人耳朵里,只对他们恨的牙痒痒,把他们千刀万剐了都不为过。

  现在案子里的扬州女子,就是这种情况。

  这消息一出,百姓们极为愤怒。

  就算家中没有女儿的,也有儿子吧,如果长得好看点,都是不准出门的。

  毕竟到了现在,不管有没有证据,多数人都明白怎么回事。

  就是荣王仗着自己的势力,这两年仗着皇上的信任,更加肆无忌惮。

  以前就利用这些关系给自己牟利。

  得了皇上许可之后,更没了忌讳。

  不少人看到荣王府里的人,都要指点几句。

  事到如今,证据已然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而纪霆出手,拿出来证据又让人无从抵赖。

  甚至连那个攀附荣王的官员,也找了出来。

  “跟纪家齐家是同乡!他们宜孟县的唐家郑家!”

  那些人贩子供述。

  他们直接受唐大人的指使,找什么类型的美人,也是唐大人直接联系。

  隐隐有听说,郑大人也是他们的手下。

  似乎是郑大人在京城的时候,攀附上荣王的关系,从而开始替他们府里办事。

  这一连串的事,砸的人晕头转向。

  更引起轩然大波。

  更多丢了女儿的家里找了过来。

  直接对准荣王。

  荣王直接称病不出,只有他的儿孙们出面。

  还有人找到皇上那边,让皇上制止这些流言蜚语。

  但这种事情如何能瞒得住,根本堵不住悠悠之口。

  负责此时的大皇子看着一桩桩罪行,盯着京城知府道:“证据确凿,你还不宣判吗。”

  大皇子已经被愤怒冲昏头脑。

  他不敢相信,南正国竟然有这么多龌龊的事发生。

  还是在他爹的治下发生的。

  甚至他的父皇还知道此事。

  明明在他眼里,父皇是个再刚正不阿的好君父。

  那些年为了扶持贫家子弟,他也是一直在周旋。

  怎么转眼就变成这样了。

  偏偏知府还隐晦提醒:“殿下,此事要不要先禀告皇上,看皇上他老人家的意思。”

  大皇子想到雨儿说的忠与不忠的话。

  此刻要是禀告父皇,岂不是让父皇为难。

  不管这事跟他有没有关系,到底为止,赶紧把人惩处了才是真的。

  父皇是什么意思不要紧。

  要紧的是,不能让错事继续。

  那才是真正的不忠不孝。

  大皇子下了决心,直接道:“就算父皇来了,也会依法宣判,你难道就觉得皇上另有想法?”

  肯定不是啊!

  他哪敢这样想。

  /:.

  外面民意汹汹,他倒是想顺势做个青天大老爷。

  不就是怕皇上日后想起来不高兴吗。

  知府道:“宣判好说,只是下官想请殿下指点,在这文书上一同签字。”

  证明这事不是他一人所为。

  以后扯出来,他也有个靠山。

  大皇子看出知府的意思,深深看了他一眼,又想到父皇的名声,竟然不好下笔。

  过了好一会,才在断案文书上签字。

  这也证明,知府可以放手去断案了。

  无论断成什么样,都有人顶着。

  等皇上身边人的太监过来时,那涉案人员已经到齐。

  原告扬州一家,并有四五家丢了女儿儿子的百姓。

  被告为被揭发的人贩子,再有荣王府的儿孙。

  每个人的脸色都极为难看。

  尤其是被告,脸上喷火地盯着知府。

  似乎在说,一个小小的知府,还敢管王府的事,胆子是不是太大了。

  再看最上位的大皇子。

  去年在太庙的小半年里,难道就没吃够教训。

  为何还敢管皇上的事。

  皇上,可不止你一个儿子。

  而赶来的太监脸色同样难看。

  皇上发了好大的火。

  若不是强行扣着张老道,那老道也要被审。

  这种情况下,太监也不好走,他需要了解衙门审案的情况,及时汇报给皇上。

  所有人都知道。

  不管这案子审成什么样。

  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不处置荣王,百姓们肯定不会同意。

  只看街上行人愈发少了,就能看出来大家的态度。

  处置了荣王,又让皇上的面子往哪放。

  人人都知道,荣王心腹张老道,如今在皇宫里住着。

  大皇子也太大胆了。

  这简直是在审判他的君父。

  他到底哪来的胆子。

  大皇子咬牙,心道,本殿下忠心为上。

  他是为了防止父皇犯下更大的错!

  最后出现的人,则让人并不意外。

  纪霆。

  纪霆带着更多证据上前。

  他从不躲在人后。

  而他来的目的也很明确:“当年门北县的拐子案,就是下官审的,如今也能做个人证。”

  纪霆的口才自不用说。

  其他人或许还有遮掩,但他绝对把事情说个明白。

  从朔州门北县拐子跟扬州拐子的联系。

  再到组织这个阴谋的唐家郑家。

  以及背后的荣王。

  这一条线清清楚楚。

  那扬州一家听的泪流满面。

  他们只是过自己的日子,为什么会这样。

  他们没招谁没惹谁。

  凭什么要受这样罪过。

  他们的女儿还在病榻上,现在还是一直发热,就算病好了,回家也很难面对周围的人。

  就算这样,被告还在狡辩,找出无数理由推脱。

  肯定是把事情都推到唐郑两家身上。

  这事一天是审不完的。

  只把这些事说清楚,已经引起轩然大波。

  与此同时,纪雨亲自带着御医去了郊外酒楼,正是扬州那一家下榻的地方。

  那扬州女子的嫂子正在照顾她,看见一个气质华贵的女子,跟一个书香气的女子过来时,还吃了一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基建文  轻松  科举文  桃花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