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做纨绔[科举]_桃花白茶【完结+番外】(86)

  但凡充实里面的人才,皆有自己的才干,出了不少能臣。

  而里面的学生皆被称为监生,一般是两类学生组成。

  其一并无功名,由皇上恩典进入其中,多少是朝中有功之臣,用于奖赏各家子弟。

  其二则是地方府,州,县,送来的好学生,秀才举人皆有。

  这两种做法,既照顾了有功之臣,同样也能招揽有天分的学生。

  看着似乎非常完美。

  但这东西,也只是看着而已。

  从文家打听来的消息看。

  国子监第一类学生,基本是皇亲国戚跟权贵子弟。

  这也好理解,毕竟他们的父辈跟皇上接触的时间长,最容易收到恩赏。

  当初定下这一条的初衷,便是彰显皇上恩德用的。

  可这样一来,这些身份尊贵,有权有势的子弟们,便自然而然结成团伙。

  而且这类学生,还不需要功名,等于谁家子弟想过来,只要跟爹娘说一句,再求求皇上即可。

  国子监的夫子有多厉害自不用说,其实不用家中子弟开口,这些

  官员都会主动去上书。

  刚开始,那些皇上管得可能比较严,之后想着不好厚此薄彼,所以能去的都去了。

  一来二去,这倒不像是恩赏,更像管理。

  在京城正四品以上的官员,基本有机会。

  所以这一部分学生质量参差不齐,还整理耀武扬威,便不足为奇了。

  也有人说,那不是还有第二类监生,由各地官员推荐上来。

  各地官员推荐?

  察举制最后发展成什么样,大家心里都有数吧。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搞到现在,所谓推荐的好学生,基本是各地官员跟当地士族的利益交换。

  白台州也不例外。

  推荐过来的,都是当地大族子弟。

  普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个机会。

  故而所谓第二类监生,则是各地的土皇帝。

  京城的权贵子弟,跟各地的混世魔王们凑到一起。

  前者有权,后者有钱。

  国子监里横行无忌都没问题。

  这国子监若不是夫子们至少都是进士,那是真没办法的。

  但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真正有家世的进士,根本不会去国子监清闲教职官员。

  他们如何压制得了这些有背景有财力的子弟们?

  幸好那国子监在天子脚下,否则会惹出多大的祸事,谁都不知道。

  其实看看白台州州学就知道了。

  那些蓝袍大王们,都敢顶风作案,故意捉弄特招过来的书生,考试的时候都敢捣乱。

  而这些所谓的蓝袍大王即使家世显赫,也没被送到京城国子监。

  可见去国子监的各家,比他们这些人厉害多了。

  皇上想要整顿士风士气,就要找个突破口。

  所以选择真正的良才,进入京城国子监,就是最好的选择。

  去年放出风声,说皇上喜欢读书好的人才,便是一个试探。

  今年的各地州试府试文章送到京城,皇上跟首辅直接从这里面选人,由皇上钦点,送到国子监。

  因为事发突然,很多官员都不知道他们的想法。

  以至于想要以次充好的机会都没有。

  但皇上跟首辅也是谨慎的。

  南正国全国范围内,也只选了四个新秀才,都是文辞俱佳,文章里颇有些想法的。

  想让他们过来试试,看看情况如何。

  原来是试验品。

  皇上也是好狠的心。

  不过文家跟纪霆,还有纪伯章分析。

  确实拿他们四个做实验,想让他们正一正国子监读书的风气。

  若有效果,便会大量选拔真正的人才。

  若没有效果,也不会亏待他们四人。

  只要皇上照顾,即便耽误几年科举,也不会阻碍他们的前程,甚至会让他们更进一步。

  文家就是知道这些,所以等着接纪霆去他家读书啊。

  顶多一两年的工夫。

  以皇上的性格,不会袖手旁观的。

  再说,国子监的夫子们,多半也会帮他们四个,肯定能学到真才实学。

  去国子监,既是学习,也是磨炼意志。

  更是提前进入皇上的视野。

  纪霆无奈。

  好处说完了。

  坏处呢!

  坏处是要跟一群纨绔子弟在一块读书啊!

  没看他怎么拒绝州学的吗!

  好难。

  皇上跟首辅不会在整人吧。

  纪霆忽然又坐起来。

  纨绔子弟。

  那里面,会不会有他的“昔日好友”。

  或者说,狐朋狗友?

  唉,头疼。

  不过宅子是不用买了,他应该可以回家住。

  了解完国子监的情况,纪伯章也是脸色极黑。

  他在京城的时候,就没想过让纪霆去那读书。

  现在回来了,反而要过去。

  那是什么好地方吗。

  不行,他要给首辅写封信。

  问问他老人家怎么回事。

  纪老爹没说这事,倒是对纪霆道:“你帮你娘整理整理要带的东西。”

  不等纪霆说轻装简行,纪伯章继续道:“回京之后,先去你外祖父家看看,帮你娘向外祖父外祖母问好。”

  卓夫人自幼在京城长大,爹娘兄嫂姐姐都在京城。

  对于她来说,宜孟县才是他乡。

  纪伯章一直心中有愧,这次纪霆回去,他准备多带些礼物回去,好安娘子的心。

  都说到这了,纪霆道:“爹,你反正也被罢官了,要不然带我娘出去逛逛,你们游山玩水也好啊。”

  “我看那些郁郁不得志的官员,不都喜欢出游消遣。”

  纪伯章差点没被气到。

  什么叫反正被罢官了,什么叫郁郁不得志!

  说谁呢。

  可这个提议却不错,正好夏日,带娘子去凉快地方避暑,倒是不错的选择。

  等卓夫人采买回来的时候,就见相公翻箱倒柜,找到两幅字画。

  这两幅画她爹极为喜欢,拐弯抹角要了多次,相公也没舍得,这翻出来是?

  “让霆儿带回京城,岳丈大人肯定喜欢。”纪伯章又找到几本孤本,也是他压箱底的物件,同样送回京城。

  不为旁的,只为娘子的辛苦。

  纪霆看了一会儿,他是不是有点多余?!

  你们孩子还在这呢。

  单身狗纪霆默默退出房间,准备把自己房间收拾一下。

  刚到则修院,便碰到专门来找他的二姐姐。

  云姐儿等着纪霆,自然是跟他道谢。

  纪云想得明白,自己固然好,可也是因为三弟的天赋,才被文家高看一眼。

  如今得了好姻缘,肯定谢他。

  纪霆刚吃了爹娘的狗粮,又要吃二姐跟未来二姐夫的狗粮。

  真的有点撑。

  纪云专门过来,不是那么见外,还有一件事想托纪霆帮忙:“三弟,你记不记得齐家人。”

  宜孟县六个家族。

  最近两年齐家风头最盛,他家老爷去年私塾大比之后,去了国子监当夫子。

  这家的女儿还得了去年私塾大比蒙学组的第一。

  纪霆肯定记得。

  纪云把一张迎春花的信纸递给纪霆,只见上面写着今年私塾大比四书组的题目。

  “齐家小女儿最喜读书,你帮我把今年的题目送过去吧,她肯定很高兴。”纪云说着,继续道,“还有宜孟县的点心特产,也给她带一些。”

  纪云今年十九,齐家小女儿不过十一。

  她俩能有交际,也因看书。

  约莫三四年前她们在书铺遇到,喜欢看的都是经学史类,很是投缘。

  故而年纪虽有差别,却也是能聊到一块的。

  纪霆肯定不会推辞,不过他道:“家里应该会给齐家准备礼物,特产就放在那里面吧,也不扎眼。”

  “书信就交给我,我跟她家三哥哥认识,到时候托他转交,就不会丢了。”

  纪霆做事妥帖,云姐儿肯定放心。

  接下来一个多月里,纪家都在收拾行装。

  各家的礼物都要准备好,还有纪霆带着的人,以及大黄的物件。

  总之是都要送到京城的。

  不出意外,还是纪五叔带着管家去送,路上十几天的时间,要确保一路平安。

  这期间县令频频到访,恨不得把纪霆当作自家人,同样给了不少礼物。

  现在谁要是不知道纪霆以后的前途,那就是傻子。

  文家运气可真好了。

  捡漏这么好的学生,还捡漏他家的婚事。

  自己也有儿子啊,早知道也跟纪家结亲了。

  州城那边同样有来信,刘知州感叹自己没有缘分,学政更是不舍。

  但没办法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基建文  轻松  科举文  桃花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