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个小儿子就是孙小牛的亲爹。
孙父在十八岁成亲,娶的是他们那十里八乡最美的姑娘。
一个彬彬有礼的读书人,一个美丽动人的娇娇娘,般配的就像月老特意下凡牵的红线一样。
婚后第二年,孙母生下一对双胎女儿。
因为是在夏天出生,大的叫孙夏荷,小的叫孙夏蕊,这两个就是孙小牛的大姐和二姐。
而在次年孙父就考上了童生,村里都传是这对双胎女儿带来的好运,孙家也都这样认为,将这两个女儿放在手心里宠。
两年后,孙母生下了一对双胎儿子,大的叫孙虎,小的叫孙豹,是孙小牛的大哥和二哥。
巧合的是在同一年孙父又考上了秀才,二十二岁的秀才,学堂的先生都说孙父前途无量。
这对双胎男孩又成了孙家的宝。
一大家子供孙父读书,他的媳妇又相貌出众,有四个能带来好运的孩子,这让孙父有些沾沾自喜,信了那先生的话,他的前程在朝堂。
秀才好考,举人难成,秀才年年考,举人三年才一次。
一直被家里寄予厚望的孙父从来没有停止学习,买书,找先生,游学,一样不落。
却从来没有想过找一份可以谋生的手段先养妻养儿。
随着兄长家孩子们的长大要议亲,随着家里的钱财被花净,随着两次乡试不中,六年没有再进一步,家里的嫂子们最先不满这个小叔子。
吵,闹,打,家里嫂子们闹分家的时候,孙母多年没有开怀的身子又有了,这个孩子就是孙三丫。
孙三丫的出生伴随着的是她奶奶的病倒,爷爷的无奈,父亲的不妥协,他绝对不会去当什么账房先生。
不出一年,奶奶去世,爷爷又重病。
家里人省下来的钱都给老人看病,再拿不出一个铜板让孙父读书。
感觉自己被家里人耽误了的孙父把火气撒到了孙三丫的身上,是这个孩子给他家带来的不幸,名字都没有给取,排名第三就叫三丫。
过了年爷爷也去了,这时孙母发现她又有孕了,这个孩子就是孙小牛,陪伴他出生是分家。
两亩薄田,四个惯坏的孩子,一个没有能力的母亲,一个还有着妄想不愿面对现实的父亲,两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八个人组成了新家。
母亲随时的抹泪,父亲将他们当成扫把星的叫骂,大了他们许多的哥哥姐姐们的不待见,可想而知在这个家里三丫和小牛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能活下来简直是个奇迹。
改变他们命运的是因为一个字。
赌。
孙父从来没有认清现实,他只是埋怨老天的不公。
家里靠着县衙给秀才的那点补贴和两亩田的产出让家人有口稀粥喝不至于饿死。
可是孩子会长大,捧在手心里的夏荷、夏蕊也到了议亲的年纪。
家里别说嫁妆,连做一件新衣的钱都没有。
不管怎么说这两个双胎女儿也是孙父宠爱多年的。
她们嫁的好也能让弟弟们娶的好,甚至能供他这个爹继续科考。
孙父能想到来钱的法子就是把家里的两亩薄田压到赌坊。
结果可想而知,欠了赌坊的钱还不上。
怎么办?
城里的牙行正在高价找漂亮的小男孩,家里的扫把星孙小牛长的好,那就卖了吧。
女孩儿也要?
那小女儿也卖了吧。
互相是在家里唯一给对方温暖的人被卖掉,被人牙子分开。
孙三丫运气不错,没出县城就被一家人买去当了丫鬟,孙小牛则被人牙子一路带到了皇城。
早慧的孙小牛即便从同行的人口中得知这伙人牙子不是什么好人,他也没有想过逃跑。
跟着人牙子,只要他听话他就能吃饱,能有遮住身体的衣服穿。
到了皇城他被洗干净换上了好看的衣裳送到了一个府里。
这个府很奇怪,一个奇怪的老头养了一大帮年龄不一的漂亮男孩,给他们好衣服穿,给他们好吃的吃,请先生教他们识字。
这帮男孩子要做的就是陪这个老头过夜。
孙小牛那时天真的以为他进了福窝窝。
他努力的讨好这个老头,他努力的学习,他努力的吃饭想要长的快些,长的快他就也能在这个老头的房间里过夜了。
每个陪这个老头在那个房间过夜的小哥哥都能在第二天早上得到一个银元宝。
他想,
等他有银子了,
他就可以去找他的小姐姐。
可能是他的皮相,可能是他的乖巧,也可能是他眼里的渴望,不到半年,他就进到了那个屋子。
第二日早上,孙小牛高兴的拿到了一个银元宝,这是他用一后背的鞭伤换来的。
他觉得值,因为这还有没有他父亲打的重。
跟他同住一个房间的小哥哥们都很同情他,等他再长大些换来的只能是更残酷的对待。
孙小牛包袱里的元宝一个一个的增加,他拿出一部分托门口的门卫给他在外面买书。
他知道读书是好的,如果书不好他爹也不会那么痴迷。
也许老天爷不想让这个漂亮的孩子受辱,孙小牛在这个府里呆满两年的时候,这个府被抄了。
被抄的当天,许多小哥哥面向皇宫长跪不起,大声喊着皇上万岁。
只有七岁的孙小牛想的是皇宫应该也是个好地方,里面住的是让这些哥哥们都感激的万岁爷。
孙小牛在这两年里认识很了多字,看过很多书,可这些书怎么可能不被那个老头知道,他看的都是被挑选过的。
天真的孙小牛被人验了身,又重新沦为了官奴。
一次皇宫要招新的小太监,孙小牛觉得他有了进入更好的地方的机会。
他的确抓住了这次机会,用他的识字,用他的背书,让他,进宫被净了身。
后来被九皇子选中
改名
常胜。
第491章 番外十八(常公公篇)
“师父?师父!”,常公公的手下张卓大声的喊道。
他有些焦急,皇上唤师父,这师父怎么拿着信发呆还回不来神了。
“嗯?什么事”,常公公被这一声喊终于从回忆里抽离出来,将信收好放到他宝贝的小箱子里。
“诶呦,圣上唤您”,张卓躬身恭敬的说道。
常公公挥手让张卓下去,“知道了,我马上去”。
“是”。
见张卓退下,常公公又抬手摸了摸那个装着和北境往来的书信的小箱子,里面大部分都是桃花写的。
他这个装信的器物从小小一个匣子变成一个比食盒还要大的小箱子,主要是桃花写的信太厚,内容太啰嗦。
这些啰嗦的语句却是常公公的宝,能让他在这个冰冷的皇宫感到温暖的宝。
桃花这回来信是说三宝已经出生了,可他这个舅爷爷还没有给孩子起名字。
起一个姓孙的名字让他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他的本名孙小牛,让他想起了没有进皇宫之前的日子。
那时的自己是真蠢啊。
他不排斥姓孙,他生下来就姓孙那是天定的,再说她的小姐姐不再当丫鬟嫁人后用回了本名孙三丫。
他知道他的小姐姐用回本名不是为了让自己的父母找到她,是想让他这个弟弟找到她。
可惜~~
“师父”。
张卓在门外又忍不住的提醒,师父今天到底是怎么了?
常公公站在镜子前将一根飞出来的发丝拔掉,整整衣服走出了门。
“张卓,坐到我这个位置最重要的就是要沉的住气,这一点你要好好练练”
“把名单给我”,常公公将手伸向张卓。
“师父教训的是,给您”,张卓从旁边的小侍童的手里接过托盘双手递给常公公。
常公公单手接过后就向御书房走去。
.
“启禀陛下,常胜求见”,常公公自己双手托着托盘在御书房的门外自己喊道。
“进来”。
批阅奏折的皇帝微抬头瞥了一眼躬身进来的常公公,然后低下头继续看奏折,嘴里问道:“这是干什么去了,现在才到”。
“回陛下,这是奴才拟定的春猎随行人员,请陛下过目”。
皇帝头都没有抬一下,对常公公说:“不用看了,你办事我放心,不过”,皇帝突然想到了什么放下手中的折子。
常公公听到不过二字,身子又压低了些。
皇帝说:“你先把那个盘子放下,不累吗?”
“唉!不过这次要带后宫的几个嫔妃去,你再多加些伺候的人手,老三可有递牌子?”
常公公将托盘交给在御书房里的小太监,接着躬身回到:“回陛下,三皇子今日不曾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