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舅舅叹了口气认真的看着桃花,“桃花,你只要知道我回了来就好”。
“丰足的药很好,他什么都不知道,我来这就想把以前的事都忘了,没有常公公,只有常胜”,常公公说完转头看向棚顶,心里补了句常胜就是以前的孙小牛。
桃花看常舅舅不想多说也没有强求,现在他的身体要紧。
又等了一会儿毕大夫带着小六子和赵夫人夫妻一起来的,两个大夫先看了常舅舅的脸色就先点头,没有生命之忧,常舅舅这条命老天爷带不走了。
接下来还是赵夫人先施针,赵豆腐在旁边看着。
毕大夫给开方子让常舅舅接着泡药浴,下午两人一起研究接下来的治疗方法。
晚饭前周丰仓从县衙来了二村,常舅舅单独和他在屋子里说了好长时间的话,主要是告诉周丰仓现在皇城的现状和各个皇子之间的争斗。
哪些官员是他给留的帮手,哪些官员常舅舅有他们的把柄,哪些官员不可深交。
要不是周丰仓看常舅舅有些疲累和他说他会经常来,常舅舅能在今天把皇城的那些事都告诉周丰仓。
现在已经是六月底,年底考核后周丰仓明年春就要调职,他和邱恒是想让周丰仓先远离皇城的是非下放到别的地方当知府。
等皇城的储君之争结束再把他调回皇城。
但是他自己若是有意留在皇城那现在就需要和皇城的人联系走动,看似时间还长,其实时间还是有些紧张。
有常舅舅在皇城给周丰仓留的人还有邱恒,邱文宣这二人,注定周丰仓的官路是一路畅通。
这样的一带一也让二村和江宏才学院考出去的学子都有不错的安排,这些在未来会连成线,织成网。
常公公经过十天的治疗可以自己坐起来,双手也有些力气,吃饭洗脸这些都可以自理。
周公公也在常舅舅能基本自己活动后回了皇庄,他这回出来时间有些长必须回去看看。
忠义村又到了收麦子的时候,学堂放农忙假,孩子们天天都在外边疯玩。
常舅舅也能在下午在孩子们不在家的时候在院子里和羊大爷还有黑狼一起晒太阳。
“羊老哥,这黑狼有十几岁了吧?”,常舅舅看着趴在羊大爷脚边的身上毛发有些白了的黑狼问。
他记得这是只全黑的狗,现在胡子嘴巴都是白的多黑的少。
原来叫溜肉段,锅包肉的狗子还有猫三猫四这些早在前几年就没了,就这个黑狼还活着。
羊大爷也低头看着比他还老的黑狼说:“它啊,今年十七了和周丰足同岁,周丰足的月份比它大”。
“十七了?我还没见过活着这么长的狗呢”,常公公以前听说活过十年的动物都少。
他还是这几天在桃花家呆着知道桃花家还养着好多只十一二岁的猫狗,连那只老虎都十多岁,是个老年动物团。
“唉!它是舍不得我自己一个人,黑狼现在眼睛不好也听不见了,牙也掉了,要是没有桃花精细的养着它也陪不了我这么多年”。
常舅舅要不是听羊大爷这么说他真的不知道黑狼眼睛不好还听不见,他天天跟在羊大爷的腿边除了走的慢真没看出来。
“是条好狗,羊老哥我那院子你看过没有,桃花建的怎么样?”,常舅舅看羊大爷提到黑狼有些不舍的表情开始转移话题。
“不错,有假山有流水,水里还养了锦鲤,就是冬天的时候得把水放掉,鱼要捞出来放屋里养”。
“桃花养的那个锦鲤有一回差点让丰收捞出来吃了,桃花没怎么样给老李心疼坏了,呵呵呵”,羊大爷想起前两年李村长拎着个棍子追着周丰收打就觉得可乐。
现在的李村长可跑不起来了,去年冬天崴了脚现在能拄棍正常走已经是很好了。
“还有锦鲤呢?我再养养就搬过去好好看看,这天天躲着孩子们也不是个事,羊老哥,你看我现在也一个人,要不你搬到我拿住呗”
“咱俩住一起桃花也不能总管咱俩,这丫头啊真的是啥都操心,我管了几十年的人现在被个丫头管着”。
羊大爷意味深长的看了常舅舅一眼,心想这才哪到哪啊,笑着说:“你这才来十天,我可是被管了快十年,现在辣的就给我吃一点”。
常舅舅也笑着说:“哎呦可不是,前天丰收吃锅巴吃的嘎巴嘎巴的给我馋的啊,我都从他那要了一块了让桃花给夺去了说是因为辣不让我吃”。
“那辣的锅巴我藏了点,一会儿给你掰点尝尝味道,你这脾胃还不行不能多吃”。
“尝尝就行,还有那沙琪玛也不让我多吃,甜的好吃啊......”
“辣的肉脯我也吃不着,都让二宝帮我偷着拿......”
第506章 番外三十三(常公公篇)
常舅舅在可以正常饮食后就停止药浴开始口服汤药。
周丰足制的这个毒挺霸道,毕大夫和赵夫人预估想要将常舅舅身体内的毒素完全拔除少说也要一年。
治疗时间长些常舅舅无所谓,他不缺的就是耐心。
他在皇宫里都想好了,要是这个毒解不了他能在北境就活一年也是好的,怎么也比死在皇宫里身边没有亲人强,现在的结果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
在常舅舅的坚持下,现在他在桃花给他建的那个院子里住,张卓跟着他贴身照顾,桃花派了几个人帮着做饭打扫之类的。
羊大爷白天多数会带着黑狼去常舅舅的院子,两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还挺投缘的,没事下下棋,聊聊天。
一个八卦宫里的弯弯绕,一个想听羊大爷在雄鹰的传奇经历。
到这个院子的常客除了羊大爷就是李村长,赵豆腐,薛明这些把自己的担子交给儿子或者别人的“闲人”。
他们这些人能去,桃花和周丰收的崽子们却不能进,每回到门口都被挡回来。
因为这样他们对这个每年给他们送东西,爹娘让叫常舅姥爷,常舅爷爷的更有兴趣,总是想办法想去瞧一眼。
这不趁着大人都忙着地里以十一岁的幸儿为首的两家孩子凑到一起想要去看看那个“神秘人”。
“姐,今天你咋还跟我们凑一起了,你不和暖暖姐她们一起绣花了?”,大宝问着要跟他们一起玩的表姐幸儿。
九岁的元宝抓着自己四岁的弟弟腰带插嘴道,“我姐现在也不能进那个院子玩了,姑姑不让我爹带我们进去”。
二宝看着闹腾的表弟,再看自己哥俩和表姐表哥,就这五个人也太少了,这要被发现了一抓就抓住了。
他提议道,“那咱们再找点人吧,人太少了,人多被发现不会罚的太狠”。
元宝点点头认同,“那去大山哥家吧,小木匠他们现在应该在家呢,把他们都叫着咱们人就多了”。
其他几人一听这主意不错,结伴去董大山家,小木匠是董大山的大儿子。
要说二村现在孩子最多的不是桃花三胎五个而是董大山家大大小小的九个孩子。
在这十年间因为一些事情董大山的妾是休了纳纳了休,但是现在在身边的却只有一妻一妾,在桃花看来董大山就是妥妥的大渣男。
好在董大山的木匠坊还有那些每年分红得的银子都不少,养孩子养的起,给那些被休女子的银子也给的也足。
村里好多人都说董大山是有钱就变了,只有李村长还有李瘸子这些知道往事的明白董大山为什么会这样。
董大山在自己第一个孩子死的时候找李瘸子喝酒的时候说过,他的一生都被安排好了。
董家世代军户,到底当了多少代军户已经不得而知,没准大禹建国的时候他们董家就是了。
家里祖上也出过武将,甚至有过董家军。
可武将不比文人世家,家族子弟折损的太厉害,想要一直风光是不可能的,尤其是从董大山爷爷那辈镇守北境开始董家更是没落。
董大山不是家里独子,他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在能走路的时候就被亲爹带到军营,家里的男丁都以能上战场为荣。
当经历两次大战后祖辈们都战死,父辈的只活了董大山的父亲后,家里的女人就计划着怎么招也得给董家留个后。
从那时起就决定将当时还只有五岁的董大山做为家里的后,不教兵法,不教武功,不让他接触军营的一切,想让他学一门手艺能活着就行。
一大家子都从军,董大山怎么可能没有对营地的向往,可母亲祖母的坚持他不能违背,最后学了做弓箭也算是和军营沾了些边。
最后董大山的亲人都死掉了,他母亲临死时将他托福给李村长让李村长给他找个好姑娘,给董大山的遗言就是把董家的香火传下去。
这是他心中的执念也是他不敢走向桃花的原因,万一桃花不能生或者生的都是女孩那他注定要辜负一个他心中最好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