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扯远了,那也是五间房,还有一个仓房(储物)啥的,院子也大,就是周围邻居少,周围都是荒地。丫头咋想的?”
桃花挺想要个大院子的,家里这几个人就大哥有把子力气,光靠这地界一年一季的粮食还真不定够吃。
那就得养殖,种植都搞起来,多样性才能盘活经济啊。
“大爷,我挺想看看那大院的,我这弟弟们都小,我们还得开荒种地呢,这离的远走到地估计累的干不了活了。”
听得桃花的话,李大爷就起身准备带她们出去看房子。
江宏才家的好找,大爷也不避亲,二儿子家就有个闲置的小三间,什么都全,租金啥的让他们自己商量。
要说这李大爷也是个妙人,人家都希望一大家子一起生活有个帮衬。
李大爷两个儿子则是成亲一个分出去一个。
地里的活还是一起干,秋末分粮就各分各的,和谐的很。
江宏才则是跟着桃花他们一起去看村口的大院房。
昨天来时天擦黑也没注意有这么个房子。
桃花目测院子就有将近两亩地,五间房,虽然是土坯房也是很不错了。
后院还有两间仓房,一个牲口圈,一进来桃花就相中了。
虽然邻居少可是离村口,离大路都近,出入方便,出了院子又看了看,离附近的山也不远。
其实村子里的各家离的也不是很近,北境别的没有,地有都是。
都是三五家挨着建房,附近的地开了,隔着地再建房。
只要你家有劳动力能照顾的过来,开一百亩荒地都欢迎。
甚至有的大户都会跑马圈地。
“大爷,我想买这个院子得多少钱,能过户嘛,这附近的荒地能开吗?税钱咋收?”
“哈哈,还挺急,咱村啊没有村长,和别的村不一样,有咱们村的户籍直接找县衙去办事就行。”
“这房子也是没人接手归了县衙的,连房带院有个二十两就够了。”
“咱们北境啥都贵,就是地和这土房子便宜,呆久了你就知道了。时间还早,阳光上来暖和了,你们先村子里转转。”
“我去借个牛车一会儿带你们去井城办户籍,我就在村口等你们。”
说着话李大爷就出了院儿,大哥抱着小丰足带着二弟三弟满院子疯跑,留着桃花和江宏才在大门处站着。
江宏才捻着衣角看着桃花,想着这个女孩能不能撑起这个家。
也不知道周叔给她们留了多少银子,估计不多。姐姐那应该有不少,得给她拿点。
大概记了一下这个院子缺的东西,也想帮着置备,完全没有想过他姐会不会同意。
桃花看着江宏才一会看自己一会看屋子,若有所思的样子就觉得尴尬。
她是有轻微社交障碍的,不是不会社交而是不爱社交,打心底里排斥。
最怕和别人待一处彼此沉默尴尬着。
“你不去和你姐说一声一会就进城吗?”
“啊?啊!”,江宏才也莫名有些紧张。
在路上貌似相处了三个多月,那也是一家一边,蒙头赶路不言语。
“我一会就去,你怎么想到买房子,丰仓和丰福到这边也得去学堂啊,我看这村里也没有,为什么不想着住城里,会方便很多。”
他希望桃花能听劝,他可以抄书,给人写信挣钱养着她们,这是他的责任。
“宏才哥,你家就你雅秀姐两个人,再过一两年雅秀姐也该出嫁了。
你是童生,以后肯定会考秀才,考举人,花费巨大。
我家若就我一人可能还厚脸皮让你帮衬,可我有四个兄弟,再过几年都是能吃的年纪,我们是不可能赖着你的。”
江宏才还想再说点什么,二弟突然跑过来说:“姐,妹妹还在大爷家呢”。
第6章 进城
桃花一拍脑门把这个给忘了,赶快叫着大哥把在李大爷家放着的板车推过来,真是大意了,怎么能放到人家里呢。
江宏才怕周丰收找不回去就跟着一起走,双胞胎也跟着去了。
转眼就剩桃花和小弟周丰足了。
让小弟自己玩她则细细打量这个院子,草很多,灰菜和蒿子的秆比桃花都高,这些都铲了能烧几天,院子和屋门都没有锁。
进了主屋的三间房推门进去就是个走廊,不宽,左右各一个屋。
向里走像个丁字路,分左右,各有一个灶台。
灶台隔着墙连着的就是各屋里的炕,为了采光,北境都是坐北朝南的房子,一排一排的盖,
出了主屋旁边就是加盖了的两间,说是两间其实是一个屋和一个厨房,构造差不多。
天气寒冷都是一大家住一个炕,孩子结婚就再分个屋。
又看了后面的仓房,桃花想着缺的东西是真多,被褥有两床薄点倒也能用。
锅碗瓢盆都没有,农具也没有,摸着缝在裤腰里仅有的二十两银票,桃花叹了叹气,逃难时匆忙也不记得大哥他们身上是否还有银两。
听到铃铛声和大哥的喊声,桃花出门去迎。
见到李大爷牵着牛车,对于把小妹放人家院子里万分抱歉。
“这有啥,你忘了你大爷以前干啥的,就连你大娘当年都跟我老丈人上战场收过尸,我家你俩大哥那也是在民兵队呆过的。”
不管人家介不介意她这事儿的确失礼。
看大哥已经抱着个箱子走了过来,李大爷道:“你们几个孩子仁义啊,咱们北境的人身体好,能生,可这孩子是真不好养,没有几家是孩子都留住的,哪怕咱王爷。”
他叹了口气,“找个地埋了吧,我带镐了,然后咱们好出发。”
桃花让大哥在院子外面把小妹葬了,孩子太小不立碑。
要是按北境的规矩埋都不埋,直接扔上山,水沟里。
环境恶劣活着都困难,当这种失去变成常态,只能压下悲伤,转身接着努力活着。
披着被子坐着牛车用了一个半时辰到了井城,阳光很足,风却很大,下车直打哆嗦。
李大爷带着他们去了衙门办完户籍。
桃花要拿银票买房被李大爷拦住了,他说县衙对难民有类似借贷,从县衙买房可以先欠着,最多可以借五年,一年一计息。
还不上去服徭役或者兵役。
这可乐坏了桃花,又从县衙借了三十两。
北境的物价肯定不便宜,有备无患,家里也没有存粮,都靠买着吃也是个问题。
李大爷告诉他们哪个街道有杂货铺这些店面,哪里是县学后便去见老朋友了,让他们两个时辰以后在城门口集合。
江宏才要去县学,江雅秀也想去牙行问问城里的房子,桃花则是要去杂货铺买些基本用品,正好两个方向。
江雅秀不想和桃花他们逛,不能让她们知道自家有多少银子,拽着弟弟就走。
临走时江宏才把小丰足带着,桃花她们买的东西不能少,带着个小的不方便。
桃花先去钱庄将县衙借的银子里的五两换成五千个铜板,钱庄还送了个背篓装钱,也是很人性化了。
带着家人去买馒头怕他们饿,才知道这里的物价是真的贵。
杂粮和黑面的馒头三文一个,白面的馒头四文一个。
杂粮和白面的馒头桃花各买了五个,四个白面馒头分两个一包还得加一文钱油纸钱,一次吃食就花了三十六文。
馒头也不大,杂粮馒头大哥两个,剩下一人一个,喝着店家给的热水吃个饱。
大哥:我没饱,我不说。
接着去了粮店,糙米和黑面是三十八文一斤,精米和白面四十三文一斤,黄豆面高粱米这些杂粮也有三十文一斤。
便宜的可能就是玉米面了,十八文一斤。
这些还得根据年景上下浮动价位。
除了惊奇有纯白的面和精米以外也对价格咂舌。
桃花按着成人一天半斤粮,家里按三个大人算,买了一个月的粮,不是回回来都有牛车的。
没想到错估了大哥的饭量,有大哥在,不可能让你吃满一个月,当然这是后话。
三十斤苞米面,黑面和糙米各五斤,小米、大黄米、黄豆面和高粱米各四斤,1520文。又买了七个店里装粮的旧袋子210文。
没有看到饭豆,估计村里应该有。
桃花看着补丁罗着补丁的袋子都要三十文一个,对布匹的价格也不抱有幻想了,回去还是先看看板车里的行李还有什么再说吧。
她将粮食放进大哥背着装钱的篓子里,又去杂货铺买的陶盆陶碗,筷子勺子,还给小弟单独买了个木头碗,经摔。
水缸、水桶、陶罐、木盆,食盐、粉条、干菜......
看着转眼没了的五两银子,难怪破家值万贯啊。
桃花找了个挑夫帮忙带着大哥把东西送到城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