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团宠:农家娇女开农场_棪树【完结+番外】(68)

  桃花要是知道董大山没事不教她弟弟好,估计会用汤勺拍他。

  第二日又拌了些装到小坛子里,晚上让大哥送到王春娟家。

  放到铺子里一卖,异常受欢迎,看着油汪汪的,嚼着艮啾啾,又没有特别咸,配饭配粥都特别好。

  不够卖,王春娟直接到桃花家里催,“一天就两坛子太少了,我今天都没去就过来帮你拌,明年我也种点,这晒干吃不出是啥,还没有怪味”。

  “一样一坛子我能卖到开春,你得饥饿营销”。桃花喜欢每天挣到钱的喜悦,哪怕不多心情也好。

  “啥饥饿的,再不多些能把铺子给我掀了”。

  “饥饿营销就是......”

  “你这丫头这招可真损,不过招是好招,能用上,还有没?”

  “限量供应啊,其实和那个差不多...多买多送啊...送货上门啊......”

  “你和马姑姑是真没白学,说完了咱们开始干吧,你那小坛子,我家蔫吧一顿能吃下半坛,快点多整些,早卖完早利索”

  “那一坛也有个四五斤,哪能吃半坛子,嫂子你别推我......”

  就这样在年前就把桃花过剩的储备消耗一空,差点都没有自家吃的,钱袋子是鼓了些,持续性的快乐结束了。

  进到了冬月,村里又有几家办喜事,有那准备腊月办得也让赵豆腐说服,进了冬一直没下雪,可能下直接就是把大的,尽量别等到腊月办。

  北境喜事只要按北境规矩走的大部分都是年前两个月办,想娶媳妇就得杀猪有离娘肉,要不就不要娶媳妇,年前猪好买一些。

  村里人一致的没有到桃花家买猪,还有一个月呢,还能长不少,别的村到是有知客上门买的,本村都没卖外村更不可能。

  关于桃花的流言又加了些,李村长气的直说杀猪不卖这些人,李瘸子出去转一圈总有人脸疼腰疼屁.股疼,没见到啥打的,以为遇到了鬼。

  第95章 推芦苇

  砰砰砰的敲门声伴随的李大嫂的大嗓门,“桃花,在家没,大白天咋还插门呢,快开门,艾玛这风,砰砰砰”。

  模糊听到声音的桃花打开接待室的门,看到李大嫂在敲主屋门,“大嫂我在这呢”。

  “瞅我这眼神儿,这不外面插着呢,你柴火多了,挨个屋点火”李大嫂一边吐槽一边向桃花走去。

  在外面站这一小会儿,桃花前面的碎头发立马竖起,整齐糊向自己的脸,大有像鹦鹉头上的羽冠发展。

  “进屋啊,等我干啥,呸,进一嘴土”。

  “哎呀,烧的挺热乎,给我整杯水”。

  桃花捋了一把头发,递给李大嫂一块湿帕子还有擦面油,又转身倒水。

  “呜,你瞅,帕子上都是土,你出去烧火小心点别刮上天了”。

  豪迈的李大嫂用力的搓着脸还不忘叮嘱桃花。

  “大嫂咋这时候过来了?”

  “我跟着去推苇子去了,突然刮起邪风就先回来了,你家近就先到你家呆会儿,风小点我还去呢。”

  “其他人呢?”散开头发桃花重新扎。

  “看推苇子刀呢,我顺带烧点开水过去,今年是真冷,冰面都冻瓷实了,牛车都能上了,你绣这荷花叶子咋破破烂烂的......”

  说是邪风,就跟阵雨一样,突然来,突然走。

  烧了三罐子的水,李大嫂拎俩桃花一个,“大嫂你能不笑了吗?小心呛风肚子疼”。

  倒也别怪李大嫂,实在是桃花的造型已经不能称为别致了,怕再刮风,拿出两个碎布拼的包袱皮折成三角形。

  一个包头系到下巴,一个当口罩系到脑后,猛一看以为是中东妇女呢,就是布的颜色杂了些。

  “哈哈哈,你包的跟个马匪似的,你这猛的来这一出还挺招笑,哈哈哈”。

  呵呵呵,她不冻脸,至于桃花为什么不戴帽子,空旷的地方帽子被刮飞,那真是跑二里地也追不上。

  拎个罐子走到大苇塘还真挺累,到近处看人还不少,大哥周丰收也在,细细看来就李大嫂一个妇人来凑热闹,现在加个她。

  “站住,哪里来的劫匪,交出你的罐子”,董大山一嗓子把桃花吓一跳。

  “都拿走,抓紧喝,开水来的,现在都快凉了”李大嫂也把水罐往董大山手上挂。

  “大柱叔,我婶儿给你送水了,快过来接”,拎着一个水罐的董大山拔腿就走。

  一堆人捧着罐子顿顿喝水,桃花看已经成型的推苇子刀,木头架子半人高,人可以直立推,长刀平行于地面,向前伸出一些,左右有挡板割下来的苇子就能收集一起。

  “桃花,给我一个”,大哥跑到桃花旁边伸手要。

  “没带糖”。

  “不要糖,要布”。

  转眼一个马匪变两个蒙面贼。

  四个架子八个人,换着推,捆好苇子往牛车上运,还有纯看热闹不伸手的,例如桃花、李村长、赵豆腐......

  “大爷这在哪编帘子啊,割这么多?”桃花看这么一会儿已经装了一车了,没装太高,怕冰裂开。

  “从营地借了个大帐篷,支村中心了,你大娘带着人编呢,玩一会就回去吧,一会就冻透了”。李村长是知道这个丫头的,是不爱出门,有热闹她也紧着瞧。

  看了会儿芦苇被一趟趟的割下,就像剃头,一条一条还挺治愈的。

  冻脚了桃花就坐着牛车去村中心,既然已经出门了就走个遍,李大嫂还在那吹牛,李大哥应该是喜欢极了李大嫂,这个时代不是什么人都会让媳妇自由自在的。

  进了帐篷一共有六伙人,搭眼瞧好像编的都不一样宽,还有往里续草的。

  到了李大娘身边,地上钉了七根橛子,对应的一丈远的还有七根,李大娘三人在上面栓麻绳,七根麻线平行贴于地面。

  “桃花过来了,编过这个没?”李大娘指了指绳子。

  “没有,大娘你教教我”桃花蹲在一边,围脸布已经拽下,像个围嘴。

  “那就教教你,看这线没,七根、九根或者十一根,越密帘子越结实,只有吊棚的少,三根或者五根,也薄些,这个宽度呢用多宽编多宽”。

  桃花连连点头表示听懂了。

  “要是想编的特别宽的也能接”。

  说着李大娘又拿个一个木方与最左边的麻绳平行,抓起一缕芦苇,根部抵到木方,一团麻绳系到底下的绳上。

  从上越过芦苇,从前面的绳右下穿过再左拉回,向右穿过绳与绳形成的空隙,用力一拉芦苇就系紧,一人两行,三人一起编着向前。

  编到头把底下绳解开,编好的的帘子卷起,一丈长的苇帘子就好了,芦苇不齐的那边用剪子剪齐。

  桃花上手编了一个,上手很容易,芦苇就不是她抓,帘子的薄厚全在拿芦苇的手里,这要经验。

  “挺容易的吧,一点都不难,难在割苇子,这回茓子也不愁了,打下的粮都有地装了,咱的粮打得多你大爷高兴,没地儿放也闹心,你别跟人说,愁的好几天没睡好觉”李大娘又揭李村长的短。

  “不是还有高粱吗?”

  “太少了,不够用”。

  “编这多卖的出去吗?”桃花也不了解行情。

  “借帐篷的时候营地就定了不少,那边宽的就是营地定的,这边两个掺草的是咱村自己用的,这个轻”

  “早上城里的铺子已经放出消息了,晚上就知道定的多不多了,成车买苇子的也不能少了,今年没接营地的活计还以为没了进项呢,忙点好啊”。

  接下来的半个月又是全村行动,又从营地借了两个帐篷,在北境呆长的都察觉出天气的不正常。

  八个推苇子刀全部用上,村里的爷们有力气的全部上阵,帐篷里支起了锅,直接原地作饭,桃花就帮着做饭,烧水和记录。

  她害怕麻绳不够,王春娟、赵家兴两口子直接拉了一车麻绳回来,现在俩人已经不用天天去城里了。

  直到变天,赵豆腐通知全部回家呆着才算停手,这回钱结的很快,参与按人头分,一人分了五百文,这已经非常多了。

  桃花家出了两人挣了一两银子,李村长还额外给她五两。

  “给你就拿着,没你的主意村民也挣不到这钱,瘸子和大山也都有,雪这一两天就下了,你们在家都别出去了。”

  听了李村长的话,桃花回家把两个狗子放进屋里,羊圈加够草料,鸡圈猪圈也放足了稻草,水没多放,早上就结冰了,让长工下大雪就先不用来。

  第96章 清雪

  第二日下午天上飘了雪花,老天爷好似真的憋坏了,雪花像棉花团一样向下落,天将黑的时候就已经高到脚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