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可以完成她的任务,还能帮到西沙区和那些孩子的话,那就是一举两得。
而且,就连在种植室内种出S级植物都那么困难,他们应该也不会觉得,有人能在野外种出S级植物。
到时候种出来的,就说是野生的,可以直播,可以收门票,肯定可以带动经济。
“但是在室外种植物……”侯森认真想了想,然后给出了结论:“以现在室外的环境,几乎不可能种植出来。”
西沙区昼夜温差极大,还时不时地刮沙尘暴,再加上极高污染浓度,要在室外种植出植物,谈何容易。
叶柠点了点头,“我知道很不容易,但我觉得,只要我们一直努力地种在外面,植物肯定也可以适应外面环境的。”
“或者我们可以先给植物罩一个玻璃罩,这样它被保护在里面,就不用害怕外面的极端天气和风沙了,大家还能隔着玻璃罩看它。”
“植物可以吸收污染物质,如果外面有很多植物的话,环境就不会这么差了。”
“我们只是在种植室里面种植物的话,大家还是会很缺植物。我想让大家都能种出植物,也想让外面到处都是植物。”
叶柠的声音,温柔又充满了力量。
侯森心神一震,所有的迷雾似乎在瞬间消散了。他仿佛被一股温柔又坚定的力量猛然击中了一样。
他恍然大悟,原来这才是叶柠最终的目的。正是因为她有这种极致的纯真且宏大的愿望,才会有那样的格局和想法,说出这样的话来。
侯森一瞬间想到了自己的初心。他最开始做植物研究的时候,是为了什么?
他好像也在年轻的时候,满怀激情地说过这样的话,但几十年过去,他已经完全忘记了当年说过的誓言,立下的志向了。他的心态和他的年龄一样,似乎都被时间磨平了。
顾禹也在旁边,叶柠转头期待地看着他,“你觉得我这个想法可以吗?能帮到区长吗?”
顾禹碧蓝色的眼睛,看起来更加温润了。
“你的想法很好,如果顺利运作起来,不仅能吸引到游客和投资,也能对外解释,为什么高江区要在这里建实验室。”
确实没有什么比在野外发现一株天然植物,更能吸引人的了。
才几天不见,叶柠更加聪慧和活泼了。
叶柠转头,又期待地看着侯森。
侯森甚至有些不敢看叶柠的眼睛,他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我们种植、研究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降低这个世界的污染浓度。”
“让所有人都能种植,让野外到处都是植物,才应该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侯森越说,越有些汗颜和惭愧。
“我会重新安排人手,我们一起,努力种在外面。”
第29章
鹤央听到顾禹的转述后, 也觉得这个建议十分可行。
如果能让其他人看到西沙区野外有天然植物,那不仅仅是有游客,有人来投资这么简单了, 到时候,她就算去问联邦多要些资金,也会简单很多。
而且他们还从来没设想过, 西沙区也是可以发展旅游业的。
像顾禹说的,种植室内那么多植物, 哪怕是随便放一株在外面, 也能立刻吸引到不少人。
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满足一个核心条件:那株植物能够在野外成功生长并存活下来。
就算他们可以全方位地进行后期维护,也必须要能让大家亲眼见证到, 植物在野外的自然生长过程,这样才是有意义的。
只是要实现这一点,就有点太困难了。
但如果放一株实验室里的在外面, 受不了外面的环境马上就死了的话, 就得不偿失了。
侯森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虽然承诺了叶柠, 但让研究员收集了室外的数据之后,还是对这件事很不看好。
第一是在极端环境影响下, 根本没有植物能适应西沙区的气候;第二是这里的污染浓度极高, 也会极大程度阻碍植物的正常生长。
侯森翻来覆去地思考这件事,还是觉得, 在野外种植物这件事, 太不可能做到。
叶柠虽然很有天赋力,能让植物大批生长,可那都是在实验室的环境下。
不过退一步来看, 她种植出来的种子,在野外环境下的表现力如何,他们也确实还不清楚。借这个机会能研究一下,也是不错的。
只是目前资源紧张,如果要花费大量资源,在野外维持一株植物,又有些得不偿失。
但反过来说,如果连西沙区这样环境恶劣的地方,都能成功培育出植物来,那么其他区不就更有希望了吗?
如果他们真的能够实现这个目标,一定会在社会上引起巨大轰动,让所有人都振奋起来。
反叛军的势力,之所以能在这几年,如此快速地增长,也和民众对海尘星未来过于绝望脱不开干系。
他之前还在担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事情。他们的研究,一直各种聚焦在如何高效利用植物来净化污染物质上。但是,正是因为植物太少,他们才需要这么殚精竭虑地进行研究。
只要能尽可能多地种出植物来,就能解决当下的所有困境!
侯森把困难和问题和叶柠说清楚后,叶柠立刻点了点头:“我不会影响到实验室里的种植。”
叶柠知道轻重,现在这么缺植物,种植室才能实现最高效的种植、收获植物。这些植物都是能救命的,肯定要以种植室优先。
但她觉得,在室外种植这件事,也必须提上日程才行。
污染物越来越强,污染物潮越来越频繁,最直接的关联因素,就是因为西沙区的污染浓度越来越高了。
小蘑菇说过,商城的种子都可以很好地吸收污染物质,就是被污染物吃掉,也能吸收它们体内的污染。
顾禹也跟她说过,污染物的等级越低,体内的污染物质越少。
所以只有多种植物,吸收污染,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污染物。
叶柠看着侯森:“您之前说,新结出来的种子,会更适应现在的环境,所以我想着,如果我能让植物在野外的环境下结出种子,或许那些种子也能更适应现在的环境,有更强的生命力。”
“如果第一代不能,我们可以继续培育第二代、第三代,只要我们一直坚持下去,肯定能培育出可以适应现在环境的植物。”
商城里的植物,本身就可以吸收污染。植物越多,污染就会越少,那环境自然而然就会更加适合植物生长。
前期肯定是很困难的,但是万事开头难,总要先尝试起来,才知道问题在哪,改怎么改进。
“我可以在一块很小的露天地上种植。”
“不用耗费很多资源,我有绿鸣石帮忙呢。而且帝国不是送了很多绿鸣石过来吗,我就想试试看,我可以在多自然的环境下,能种出植物来。让一个研究员来帮我就好了。”
侯森点了点头,感叹的时候,把这个消息告知了下面的研究员。
众人乍一听要去外面种植物,第一反应都是不可能,做不到。这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下意识反应。
而且每个人手里都有自己在做的研究,如果放下手头研究,去做这种看起来没有任何希望和可能的事情……
一个研究员的研究生涯也是很宝贵的,研究员们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甚至有人小声说道:“侯教授,在野外,就算全程靠她的天赋力种出来了,也不可能自然存活的。”
“是啊是啊,我们手上的研究,很快就会出新成果了,这时候分心去做其他事情,肯定会耽误手头的进度。”
“我们知道叶柠大人很厉害,但在野外种植物,实在是……”
侯森早就料到了众人会有这种反应。
他也没什么苦口婆心的耐心,直接反问道:“如果她真的种出来了呢?”
众人顿时有些沉默。
能种出来的话,那肯定是……
侯森冷笑了一声,“你们都不愿意,那我就另外调人,别在这和我墨迹。”
角落里,一个戴着眼镜的短发女生局促地举起了手,“我想去。”
众人的注意力,忽然都转向了她的身上。
她五官端正,眼神清澈又真诚,身上的标准实验服和周围研究员一样,但举手投足间却都透着一股不自然的感觉。
侯森略微思索了一下,才想起来她的名字,百清。
他对她的印象不深,因为她不是他的学生,而是由另一位教授特地推荐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