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就再便宜一点只要不亏本就行,我只为了将米行的名声打出去,让老百姓觉得这是一家良心米庄就不怕后面不赚钱。所谓名声在外,就不怕别人不慕名而来。”
莲乙听的云里雾里,还是有好多地方都没想通。
比如别人囤米怎么就有风险,而他就没风险呢?
其实莲佑没有完全解释清楚,他同样承担了风险,可这风险是在他评估后,做了最坏的打算才做出这个决定。
这所谓的风险,其实早已经在他算计之内。
就算他没能将囤米全卖出去,等到第二年降价销售同样也是一种促销手段。
他已经想好了之后会遇到的种种问题,早为这些问题做了预案。
不管卖得好还是卖得不好,他都有解决的办法,只是没跟莲乙细说而已。
不过现在看来,他还是猜对了那些商人的心理,他们是提前囤米了,可囤米的时间比他晚,囤货量没有他的多,在进价上也没他优惠,跟他在价格上比就没有优势。
以至于他们打价格战一定打不过他,而且他还是拼着就算不赚钱也要将名声打出去的想法在卖米,一开始就没抱着一定要赚钱的目的去卖米,自然比旁人更无所畏惧。
反正别人涨价他也涨价,别人降价他也降价,只要保证自己永远比他们更低就行。
虽然莲乙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莲佑的米庄生意兴隆,一个月就回本还清债务,年底还有丰厚的分红,也算是大赚一笔。
莲佑问她可还愿意将赚的钱再投资他其他生意,莲乙当然是双手赞同。
于是莲佑拿着赚的钱又开始新的投资,其后他开饭馆,开酒肆,开客栈,衣食住行几乎每一行都有涉猎。
在莲屿得到莲老爷给他一间银器铺子试水时,莲佑已经开了五间不同的商铺。
以他超高的经商头脑,以及对商人和顾客心理的精准揣摩,每一间商铺都大获成功,财源广进。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莲佑的名字才重新出现在锦城各大富豪的耳朵里。
两夫妻闷声发大财,卓清清听说的时候,气得眼睛都快要瞪出眼眶。
怎么可能,莲佑这个废物怎么可能只用了半年时间就拥有了这么多商铺?而且每一间都生意红火,财源广进。
虽然仅仅只是五间商铺,可比卓家的所有商铺加起来还要赚钱,这就让她很意难平了。
若是早知如此,当初她还悔什么婚?
卓清清后悔不已,可世上没有后悔药,她也只能眼睁睁姐姐越过越好,成为她梦寐以求的富家夫人。
第175章 能感觉到光
莲佑花了一年不到的时间,让锦城的人重新认识了他。
如今已经没有人提起他前面加曾经的莲家大少几个字了,有人叫他佑少,也有人叫他卓家大姑爷,当然也有叫他莲少的,毕竟他没改姓,只是认识他的人不会再故意拿他曾经的身份开玩笑。
知道他如今的成绩,谁不暗嘲一句,莲老爷苦心培养的继承人,可惜无法继承莲家家业,莲家家业若是传入他手中,必定更上一层楼。
莲屿一间银器铺管理的尚且左支右拙,可人家连佑瞎了双眼还能从零到有,一连开了五间商铺,且每一家商铺都赚钱。
如此才能想无视都不行,显然就算没有莲家,他一样可以过得很好。
那些曾经奚落过莲佑的人,如今又开始约他喝茶赏花,好像曾经他们的奚落都只是开的玩笑而已。
莲佑自然不会去跟他们赋诗闲聊,有这功夫还不如多盘算盘算他还能做什么投资。
原本他没什么积极性,也觉得人生也就这样了。
可是跟着莲乙出去游山玩水的那一个月,真的对他影响很大。
他见到了比他还凄惨的人,在艰难求生。
听到了莲乙为她描述的大好山河,也听到了一路的人间疾苦。
他不过是瞎了一双眼睛而已,又不是脑子坏了,他身边还有人帮他,不是一个人孤苦无依,他还未到最绝望时,不该轻言放弃。
他颓废的够久了,一旦一个人想通一件事,想要重新开始,迸发出的潜力是无法估量的。
当他一心投入到新的事业中时,他发现他以为的困难,其实都能解决,看不见并不影响他曾经所学的东西。
当一个人认真想做事时,仿佛身边所有人都在帮他,那种逆风而上,发挥自己用处的感觉实在太过美妙。
婚后一年,莲乙的嫁妆就翻了三倍不止,如今她自己也重新购买了两个铺子,在城外买了个庄子。
至于多余的钱,全部投给莲佑,不管他做什么生意,她都全力支持他。
夫妻二人的感情越发亲密,如今早已经忘了曾经不成文的规定,两人每夜同床共枕,互相拥抱也是常事。
而且莲佑惊喜的发现,自己的眼睛似乎能看到光了。
他心中激动,偷偷去请大夫看过,大夫说他的身体里的毒素在变少,这是一个好预兆,说不定他的眼睛真的有复明那一日。
莲佑心中激荡,可他不敢告诉莲乙,因为他怕自己空欢喜一场,也怕莲乙空欢喜一场。
相处快一年,他从来没好奇过莲乙长什么样子,如今眼睛可以重新感觉到光,他又开始期待起来。
如今他不在乎美丑,只是想看看她长什么样子。
想到有一天能看到她的模样,他不是担心会失望,而是激动和欣喜,有些人,即便再丑,在他心中的形象也是美好的,他早已经习惯了她的存在,在不在乎她究竟是美是丑,只要是她,他都可以接受。
而莲乙暗中派人调查的事情也有了眉目,找到了当初毒害莲佑的那人的妻女。
经过她的人长时间潜伏观察,发现这对母女虽然改嫁给了一户卖包子的人家。
但是夫家并没多富裕,且对两母女非常吝啬,而且还常常对外人说,这女人不老实,可能背着他偷人。
反正听得多了,街坊都觉得这个女人肯定也有不对,不然包子李不可能总说她偷人。
而事情就在两个月前出现了转机,阮氏突然硬气要跟包子李和离,说再也无法忍受包子李对她的打骂,她受够了对方的虐待,若是再这样下去,她们母女俩会被打死的。
总之她一哭二闹三上吊,就是要和离。
包子李早就不想再养着她们母女,既然她说了,也没多纠缠,就被族长劝着和离了。
等到和离后,阮氏就带着她女儿改头换面去了另外一座城,忽然变得有钱起来,不仅买了宅院,还买了一间小铺子,对外宣称她夫君得病死了,然后过起了寡妇的好日子。
这样还不能说明问题,那莲乙就是个纯傻子了。
于是她借着出去采购布匹,说要去当场验货的借口,跟着商队去了蓝城。
旁人或许问不出什么,但莲乙若是想要问,自然是有办法的。
只要略施法术,便让阮氏认为她夫君冤魂索命来了。
于是在吓得半死之间,将什么都说了。
万万没想到,这个计划在三年前就已经开始实施,虽然没审问出幕后主使是谁,但莲乙已经顺藤摸瓜猜到了幕后指使。
第176章 歹毒的方法
他们还真沉得住气,竟然在三年前就开始筹谋算计。
酒家生意是莲佑的二叔去谈的,也就是莲家二老爷莲堂,这三年也一直都是他在与对方往来。
酒家老板张酒只是个枪杆子,真正造成这个结果的是这个女人。
她一直在给张酒制造压力,不断用言语刺激他,甚至用言语暗示他,若是债主都死了,就一了百了。
而在莲佑去收账那回,本该是二老爷莲堂去的,结果他因为身体不适,卧病在床,才换了莲佑去。
而在莲佑去之前,张酒的妻子,也就是阮氏最后发了一通脾气,将他贬的一文不值,言语尖酸刻薄。
更是说出,‘这辈子也就这点出息,活着都是浪费粮食,你就跟你的债主一起死去吧。’的话。
然后阮氏带着女儿走了,这也就是压垮酒家老板张酒的最后一根稻草。
看似一切都是意外,张酒也是自己想不开才会用了这种极端的方式,可追根究底,就是这个女人一直在张酒的生活中给他制造各种压力,若不是她爱慕虚荣,张酒不会那么缺钱,不会去赌,不会越欠越多。
再加上她天天在他耳边骂他没用,天天让他去死。
于是被逼无奈,只想一死了之。
只不过在死之前,正好遇到了一个倒霉蛋来收账,于是就找个人陪他一起去死。
莲乙怎么也想不到,莲堂竟然能想出这么曲折的办法去害莲佑。
就算莲佑真的死了,好处也不会落到他手上,莲老爷还有其他儿子,并不是莲佑一个儿子。
莲乙还是有些想不通,觉得自己肯定还有什么没有查出来。
她的直觉告诉她,这件事本没有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