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女福妻有点娇_竹枝欢【完结】(106)

  “谢谢小婷。”姜青低头看着手里的荷包,隐约能认出是牡丹花。

  姜婷脸微红,说:“哥,等我再练一练,绣得更好了,再给你绣更好的?”

  “好。”姜青一口应下,直接将旧的替换下来,换成了新的。

  他问:“对了,小云有吗?”

  “哥,姜云每天都去上山干活,要钱袋子做什么?”姜婷偏着头。

  叫姜青就是一口一个哥哥,叫姜云则是连名带姓地喊着,偏偏,谁也没觉得不对。

  姜云埋头干活,就像是没听到这一幕一样。

  夜。

  “小秋,快背百家姓,背给爹听听。”姜荷最近一段日子,有意无意地,特意教姜秋背百家姓。

  哪怕姜秋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知道跟着姜荷念,但,读得多了,总有意义。

  更何况,晚上正好大家一起学习。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姜秋清脆的声音,两个字两个字往外蹦着,小脑袋一摇一晃的,别提多可爱了。

  姜荷非常给面子地鼓励道:“还有呢?”

  “冯冯……”姜秋每次念到这里,这嘴巴就转不过弯来了。

  “冯陈褚卫。”姜荷背完,然后看向姜松,姜松立刻接上:“蒋沈韩杨,朱秦尤许。”

  姜松这几个月来,每天晚上都跟着姜荷记记背背的,百家姓也记了一大半。

  “何品施张,孔曹严华。”姜兰从容地接上。

  姜荷再跟着接上,方翠英拿着旧布头在纳鞋底呢,天冷了,这鞋子里要塞点棉花,不然的话,太凉了,看着他们父女三个人背百家姓,嘴角一直含着笑呢。

  一直背到后边,姜松背不出来了,姜兰也摇了摇头,姜荷才一点一点地把后面的全部都背了出来,然后她拿出纸,开始写字了。

  都是他们家人的名字。

  “姜。”姜松看到姜荷写的字,立刻就认了出来,他的姓,都认过很多回了。

  姜兰点头说:“我也知道,姜字。”

  姜荷笑着又写了一个‘松’字。

  “松,姜松。”姜松指着她写的字说着,只见她又添了娘方翠英的三个字。

  “娘,这是什么字?”姜荷特意将娘方翠英拉了近前。

  方翠英看了一眼,就道:“我的名字,方翠英。”

  她别的不认识,自己的名字,还是学会认的。

  姜荷很快就将纸写满了,他们一家人的名字都写了,还有姜青他们的名字,也都写了,最后才在百家姓里抽字写。

  姜荷的字练了小半年,已经颇有自己的风格了,飘逸淡然之中,又带着秀气,师父说,女孩子,练出一手簪花小楷特别好看,可惜,暂时没有合适的字帖适合她练。

  “爹爹,我的字,也得也不差,对吧?”

  姜荷十分臭美地说着,她的字虽然不说很美,至少不丑吧?

  “好看!”

  姜松夸赞着,惭愧地说:“你爹我连个‘姜’字都写不出。”

  “姜。”姜秋扑上前,小手指着纸上的‘姜’字。

  姜松激动地抱着姜秋问:“小秋,你认得‘姜’字?”

  “姜。”

  姜秋的小手按在‘姜’字上,抬头看向姐姐姜荷,一副讨好的模样,咧嘴笑着,露出又小又白的牙齿,圆溜溜的眼睛弯弯成月牙,看起来格外可爱。

  “这个呢?”姜荷又另外指了一个字。

  姜秋歪着脑袋,又蹦出一个字‘姜’。

  “没事没事,小秋还小,以后我们小秋肯定很聪明,爹送你去学堂上学!”

  姜松看向儿子的眼底,满眼的期待,儿子如今还没两岁呢,就能背百家姓了,往后一定能有出息的。

  隔了一个晚上,雪堆得更厚了。

  “娘,我们买点肉来做腊肉腊肠吧。”

  姜荷馋腊肉炒冬笋了。

  “好,正好,明天你姜婶子家里杀猪,我去买半边。”方翠英立刻应声,隔天,方翠英不仅买了半边猪,还领着姜荷去了陈家吃杀猪饭。

  没有经过饲料喂养的猪,哪怕是清炒,这肉都带着甜味呢。

  姜荷也见到了下半年刚出嫁的陈娟,陈娟的模样和姜花婶子差不多,清清秀秀的那种,脸上带着刚嫁人的娇羞,只是……

  姜荷一想到陈娟也不过十六岁,嘴角就忍不住抽了抽,年纪太小了,梳着妇人的发髻,想一想,在后世,十六岁才上高一?还是爹娘手心里捧着的宝贝呢,可这里,这么早就要嫁人了。

  “你娟姐嫁得不错,镇上是开铺子,男方人也好,听说,待小娟也好。”方翠英一边处理着今天买回家的猪肉,一边说着,她看了一眼自家两个女儿,她唯一盼望的就是两个女儿嫁得好,如今,家里有银钱,有嫁妆,到时候选人的时候,一定要睁大眼睛好好看着!

  “太早了,娟姐才十六呢。”姜荷忍不住说着。

  “十六嫁人不对吗?”方翠英睨了姜荷一眼,说:“你小姑,十五就……”

  提起她小姑姜珠,她将话咽了回去,说:“我们争取今天把腊肉和腊肠做出来,明儿个化雪,肯定出太阳。”

  方翠英留好做腊肉的肉,又特意切了肉做腊肠的,半边的猪头则是被她处理好放锅里炖了。

  第153章 年货

  猪头炖出来的汤,被方翠英特意放到雪里冷冻着,等到晚上拿出来吃的时候,就不是汤,而是一块块像果冻一样的冻子了。

  猪头肉被方翠英拿来炒辣椒了。

  猪蹄再加上黄豆一块炖着,香味直往鼻子里钻。

  五花肉裹上了粉,香喷喷的粉蒸肉往桌子上一摆,就让人食欲大开。

  三碗菜,分量十足。

  方翠英先拿了一个食盒,每一样菜都打了一份,让姜松送到胡郎中那里。

  “爹,我跟你一块。”

  姜荷特意装了一袋子花生米,师父和文爷爷都爱吃。

  胡郎中和文老爷子看到姜家特意送来的食盒,哪怕才刚打开,那味道,就已经十分馋人了。

  “还是姜家饭菜好吃。”胡郎中感慨地说着,也许姜家的菜,不是最精致,最美味的,食材也不是最珍贵的,可胡郎中就是吃到了小时候的味道,那是家的味道。

  “胡郎中若是喜欢,以后经常送来。”姜松立刻就说道,胡郎中待小荷这么好,姜松是真心将胡郎中当长辈来尊重的。

  “不必麻烦。”胡郎中摆了摆手说:“老文家的厨娘,做出来的菜也不错。”

  胡郎中对吃食,并不是太在意。

  “师父,文爷爷,这汤冻子,特别好吃。”姜荷一边介绍着几道菜,一边向文老爷子打听着方家成和方兴华在学堂里的情况了。

  “方家两个孩子都不错,是个好苗子。”文老爷子虽然年纪不小,但记性还是不错的,学堂里每一个孩子的优缺点,他都记得清楚,方家两个孩子用功刻苦,脑子也不算笨。

  “文爷爷费心了。”姜荷知道他们在学校表现好,又认真,才放心地和姜松一起离开了。

  姜松看着亭亭玉立的女儿,问:“小荷,文先生真在京城当过官?”

  “嗯。”姜荷点头,没说文爷爷是礼部尚书,那品阶可不低呢,她只道:“家成和兴明他们能跟着文爷爷学知识,真是捡到宝了,我听师父说,要不是文爷爷过来养身体,也不会教学生的。”

  “哦,那以后,我们多送点吃的来。”姜松想,不管是胡郎中还是文先生,那可都不缺钱,他们的一些自制的吃食,肯定能让他们喜欢。

  “学堂里,好苗子不少吧?”

  胡郎中和文老爷子一边喝酒一边吃菜,一边惬意地聊天。

  “不错。”文老爷子也没想到,这偏僻的小村子里,也有不少好苗子,他道:“对了,姜青,是荷丫头堂哥?”

  “荷丫头和姜家老宅的糟心事,懒得说。”胡郎中是极为看不起姜家老宅那一伙子人的,还有姜贵,考了十来年,也没考上秀才,这天分……

  “那小子,心眼多,但,聪明。”文老爷子补充道:“学堂里,最聪明的就是他。”

  “哦?”胡郎中挑眉,眼眸闪了闪,倒也没说别的。

  文老爷子道:“那小子若是走正道,以后,倒能护着丫头几分。”

  “我教出来的徒弟,还会怕一个举人?”胡郎中嗤笑着。

  别说姜青现在就只是一个毛头小子,连秀才都不是,就是他中了举人,他也不必怕姜青。

  “那是,连皇上都夸的神医,还能怕个小小的举人?”文老爷子也不在乎,举人是能当官了,但是姜青没背景,一个光头举人,当个小官,也不足以。

  他往后,要好好敲打敲打这小子。

  “哇,十几天后,就有的吃了!”姜荷看到挂了两竹竿的腊肉和腊肠,还有腊舌头之类的,馋得很。

  “这么多。”

  方翠英感慨地说道:“我活这么多年,还是第一回 做这么多的腊肉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