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流水席,那不是得亏本。”姜荷和姜兰坐在一起,悄悄咬着耳朵说:“不过,这大碗肉吃起来真是过瘾。”
和自家做的比起来,这大锅饭做出来的红烧肉,炖得特别香。
特别是大骨头和闽笋一块炖上,鲜嫩的闽笋,一点都不比冬笋的味道差。
“成亲最主要的是喜庆热闹,再说了,家顺他刚到我们村,摆流水席,也是为了更好地融入村子里。”姜兰轻声回答着,说:“等会去看表嫂怎么样?我刚看了毛球,上回来还是那么一点点呢,这才一个月,就长大了很多,脸蛋粉糯糯的,摸起来可滑了。”
“都说孩子见风长,一天一个样。”姜荷侧目看向自家正抓着酥肉大啃的弟弟,说:“我记得小秋那时候,也是长得特别的快。”
第一天的流水席,就是请帮忙的村民们,为了把喜宴摆好,方家可特意杀了一头猪,因此,晚上的肉,那是特别的足。
新家门口,坐了五桌满当当的,凡是跟方家沾上一点关系的,可都来了,热闹喜庆。
第二天,才是正式的喜宴,新娘下午坐着轿子到方家门口的时候,姜荷伸长着脖子好奇极了,她喜欢这样的热闹。
今天穿了一身喜庆大红的新郎方家顺,人逢喜事精神爽,嘴角的笑容都快咧到耳根了。
“姐,家顺哥今天都笑傻了。”姜荷在姜兰耳旁轻声说着。
姜兰轻轻敲了她一下,说:“不许这样说,今天是家顺的大喜日子,怎么能说笑傻了呢?走,带你去看新娘子。”
“今天娇娘肯定很好看吧?”姜荷一听看新娘子,也是特别来劲,人特别的多,她和姜兰算是挤在了前头,看到方家顺他们夫妻拜堂的时候,听着周围人的笑声,她的心情也格外高兴。
新房里,入目之中,都是红通通的一片,今天的罗娇娘,和之前的她一点都不一样,今天的她,含羞带怯的脸庞,泛着喜悦的眼神,偶尔和方家顺对视的时候,都冒着粉红的泡泡。
“姐,今天娇娘的嫁衣,绣得可真好看。”姜荷回到家,就拿出她给姐姐姜兰绣的嫁衣,绣的是鸳鸯戏水,金色的丝线和红色的绸缎,十分的般配,她已经在绣胸口前的鸳鸯了。
“我一定要给姐姐绣更好看的嫁衣。”姜荷看着这嫁衣,总觉得一定要让姐姐出嫁的时候,穿上最美的嫁衣。
“小荷,还早着呢,急什么。”姜兰脸色绯红,瞪了她一眼。
姜荷说:“姐,你害羞个什么,你和未来姐夫订亲了,那成亲不是早晚的事嘛,除非……未来姐夫做了对不起你的事,哼哼。”
姜兰干脆懒得理她,拿出针线篮子里的针线,开始纳鞋底,入秋了,她要给爹娘做新鞋,夹点棉进去,鞋子暖和又舒适,还有今年冬日或者明年春日里,弟弟妹妹就要出生了,虎头鞋还有小衣服小棉袄什么的,她衣服不会做,虎头鞋还是会做的。
“唉,我真是替未来姐夫担心啊,姐姐今年十二,虽然满了十二,叫十三吧,但,真正来算,明年春日才是十三呢,这么一算,十五嫁的话,也还得等三年。”姜荷‘啧啧’叹道:“姐,我要是未来姐夫,非得等急了不可!”
姜兰的脸更红了。
姜荷也没敢再打趣,再说下去,姐姐非得敲她不可。
姜兰纳鞋子,姜荷绣嫁衣,姐妹俩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燕九离开之后,对姜荷是没有任何影响的,除了没人天天教她曲子了。
不过,凤囚凰她每天练上几回,都已经很熟练了,她决定练熟悉之后,再找干娘学。
干娘的琴她听过,也是特别好听。
忙忙碌碌中,玉露膏和美肌膏在县城的名声,已经彻底打响了,姜荷每天和姜兰姐妹一起,抽空做几天药膏,一天都不够卖的,后来姜荷控制的数量。
再加上止血膏也要制作,招人方面,就是迫不及待了。
姐姐姜兰在这一方面,还是格外厉害,之前打理作坊,现在管着两个药膏坊,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姜荷只用安心地当个甩手掌柜就行,每日源源不断的银子进来,姜荷对现在的生活特别的满意。
挑了一个吉日,姜荷和姜兰搬进了后院的新房,主院里,她和姐姐各占一边,姜荷的房间不再是简单的一间房了。
进入房间摆放着桌子,有时候吃点小食就在这里,隔着一扇屏风,则是姜荷的书房,她练大字和弹琴,都是在这个房间里,爹爹特意给她的琴做了一个琴案,可以看到窗外青翠的竹子,月光洒落进来,她最喜欢坐在窗前的软榻上,一边吃着点心,一边躺着当咸鱼。
最里面,则是她的卧房,除了罗汉床之外,梳妆台和角落里的几个大箱子,都摆放着她的衣服,最最里面还有一个小隔间,留着晚上起夜用。
姜荷第一天睡到新房里的时候,特意弹琴了一曲,觉得格外欢喜,离她梦想中的日子,又近了一步。
茶园又新进了很多果树和茶树,明年产量还能翻上一番,蘑芋作坊最近也是每天都忙个不停,各位婶子们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
两个药膏坊,则是采买的下人,签了死契的一家子,做事努力,而且最重要的是,不用担心会背叛。
师父叮嘱她一定要把止血药膏等做好,如果姜家把这个生意稳住了,对姜家以后,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师父的重视,让姜荷更是每天亲力亲为,力保每一批的药膏,药效都是最好的。
姜荷把家里的事情全部想了一遍,嘴角带着甜甜的笑容,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期许,她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第229章 上门求医
“小兰,这是我今天去县里买的兰花簪,我觉得你戴着肯定特别好看。”
月光下,张成风捧着一支兰花簪,银制成的簪子,镂空雕成了兰花,格外好看。
“张成风,你送我的簪子都快装不下了。”姜兰看着他手里的兰花簪,光是兰花簪,这三年来,就已经是第六支了。
“你不喜欢?”张成风挑眉,视线落在姜兰发间的发簪上,他说:“这支发簪和之前的不一样,你看,这样式都不一样。”
姜兰:“……”
“这个是给你和张爷爷的,还有这荷包,你可把身上的换了吧!”姜兰丢了一个包袱给张成风,提醒道:“用了几年的荷包,那绣工也太丑了!”
“一点也不丑,我喜欢。”张成风摸着旧旧的荷包,这是姜兰送他的第一个荷包,他舍不得换,哪怕姜兰后来又做了新的给他,哪怕这个的绣工是最差的,可是他就是喜欢第一个。
“不行,必须换了!”姜兰以前就劝说过很多回,可张成风一直不听,她抿着唇说:“张成风,你要是不换,我以后,再也不见你了。”
话落,姜兰转身就走。
“小兰!”
张成风心底一紧,下意识地伸手去抓姜兰,说:“我换,我换还不行吗?你别走。”
“哎呦。”
张成风的力道很大,姜兰被这力道直接拽回去了,整个人都撞到了张成风的身上。
“小心。”张成风只觉得一阵淡淡的香味钻进鼻子,他护着姜兰,低头望着她,恰巧,她抬起头,少女的眉眼,尽数映入他的眼帘。
三年的时间,姜兰的眉眼长开之后,比以前更漂亮了,绯红的脸颊,黑白分明的眼眸,他就是瞧上一辈子,都看不厌倦。
四目相对,谁也没有开口。
“姐,我看到了,你们抱在一起的画面,真的太美了,月光下的一对璧人,天造地设的一对。”姜荷眨着黑白分明的眼睛望着姜兰,言语之间,尽是打趣说:“看来,要不了多久,姐姐就要出嫁咯。”
姜兰被自家妹子打趣惯了,这会虽然脸红通通的,但也还算淡定,她说:“你看错了,我差点摔了,他扶我一下,你这小脑瓜子,想什么呢?”
姜兰抬手敲了她的脑袋,不答反问:“燕少爷已经小半年没给你寄东西了,看来,是把你这个小农女给忘了?”
自燕九离开之后,每隔二个月,就会给姜荷寄东西,如今姜荷屋子里的摆件,好多都是燕九从北地寄来的,比如说珊瑚做的摆件,玛瑙石的链子,都是极为漂亮的东西,有时候则是北地的果子,有时候又是书法大家的字帖,还有特制的焦尾琴。
看到焦尾琴的时候,姜兰也是震惊了,琴身极为的漂亮,哪怕光摆在琴案上,也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更别说弹起来的时候,音色也是十分的好,在琴的一端,刻着姜荷花。
“他不寄还好呢,他真要给我寄,我都不知道回什么礼物了!”姜荷一想到这个就头疼,燕九每次给她寄的东西,都很得她的欢喜,女孩子,都喜欢漂亮的东西,好吃的果子,除了字帖之外,燕九送的东西,简直送到她心坎里了!
干娘送她的琴,她也很喜欢,可是和燕九送的焦尾琴相比,焦尾琴的颜值,就让她喜欢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