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方翠英和姜兰两个人担心着会不会冲撞了贵人,因此,眼前香喷喷的饭菜也不香了。
“娘,姐,你们学学干娘,不用担心,我们的姜茶好得很,入了皇上的眼,这次来,也是授予我们皇商的身份,同时,预订明年的明前茶,所以,相处起来,肯定是其乐融融的。”
姜荷站起身,摸着圆滚滚的肚子,在屋子里来回晃着。
戚六娘也安慰道:“小荷说得对,你们呀,不必太过忧心。”
方翠英和姜兰母女对视了一眼,哪怕知道,这心里总是不放心的。
午饭后,送走刘公公和知府等人,姜松站在门口,望着车队远远地离开,这才狠狠地松了一口气。
听了燕九的提醒,姜荷才塞了不少红包过去,还送了很多茶叶和冬笋、干香菇等家乡的特产,希望给刘公公和知府他们留下一个好印象,不求刘公公在皇上替他们美言几句,最重要的是,不要给姜家使绊子。
“姜叔,你放心,刘公公高兴着呢,皇上也喜欢姜茶。”燕九安慰着,得了皇商的身份,姜家往后做生意就会越来越好了。
“燕九啊,真谢谢你,要不是你提醒,我就忘了红包这事了。”
姜松感慨地说着,他自认为已经见过世面了,可是,面对着皇上跟前的大红人,刘公公,他真是心里打怵,生怕得罪了。
“没关系,姜叔,以后多打交道,就习惯了。”燕九眼眸微微一闪,他说:“姜叔,林儒书院真的很好,如果小秋愿意去上的话,这次可以跟着我去府城,姜叔也可以去看看,书院好,对学子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的时间不多,能亲自将姜秋送到书院里,他是最放心的,姜秋的学识,他这几天也考察过了,确实是一个好苗子,日后入了仕,对丫头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你什么时候去府城?”姜松询问着,这几个月以来,他也认真地考虑过,对姜秋来说,去府城,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就这几天。”燕九说:“姜叔,你们商量好,定个日子告诉我就行,我还有事,就先回去了。”
燕九没有再凑在姜家,姜家这个时候,应该要分享喜悦,商量姜秋的事情,他这个外人,还是不要去凑热闹了。
走上了大路,燕九回头看着姜家的房子,眸光深邃,想:丫头应该很高兴吧?
夜。
姜家和方家两大家子人,全部都聚集在姜家,就连方老爷子也特意从方家赶来了姜家,确定了姜家日后是皇商之后,大家都替姜家感觉到高兴。
方老爷子更是乐呵得合不拢嘴,方家的女婿有出息,他的心里是非常高兴的,再加上这几年来,方家借着姜家的关系,如今儿子和孙子都挣钱了不说,孙子都娶了媳妇,连孩子都满地跑了。
对于老人家来说,儿孙满堂,个个有出息,就是他们心中最大的幸福和快乐了。
姜松提起姜秋去府城书院的事情,他看向方兴华和方家成,问:“你们要不要一起去看看?虽然不能去那里上学,增长增长见识也是好的。”
燕九能帮姜秋进林儒书院,已经让他很感激了,他自然不会厚着脸皮,让燕九继续帮忙。
今天的事情,让姜松明白,燕九的身份十分的尊贵,哪怕刘公公没有直说,可他不蠢,看得出来,刘公公对燕九是客气之中,带着恭敬。
“姑父,我们愿意去。”
“姑父,我们愿意去。”
方兴华和方家成兄弟两个异口同声地说着,两个人都对府城之行,充满了期待。
……
大桥村,这一天晚上,都是不眠夜,每家每户谈论的,必定是姜家的发达,和老姜家的有眼无珠。
第307章 叽叽喳喳
老姜家,充满着蔡婆子的谩骂声和后悔的声音,她骂姜栓柱当初为什么不阻止她赶方翠英母子几个出姜家,骂他为什么要和姜松签断亲书。
断亲书一签,这和分家可完完全全不一样,姜松可以完全不管他们的死活。
蔡婆子更骂董氏,骂她是搅家精,骂她害了她儿子。
董氏躲在屋子里,就当作什么都没听见,依旧绣她的衣服,她现在全部的心思都放在青云书院上学的姜青身上,至于姜贵,她恨不得姜贵死在外面,现在看到他,董氏就在想,当初她到底看中了姜贵什么?
姜贵的样貌,不算特别出众,但因为是读书人,身上的气质和那些在田里劳作的村民不同,也和那些满身铜臭的人不同。
十四岁的董氏,见到姜贵的时候,一见钟情,不顾姜贵家境不好,执意要嫁给他,再后来,她无数次地盼着身为童生的姜贵能够中个秀才,可是年复一年,姜贵仍旧没有中秀才。
这,也就罢了,给姜贵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的董氏,早已经把姜贵当成亲人了,周清的出现,让董氏心碎了,再之后姜贵做出来的事情,更让董氏心死了。
还好,还好她还有儿子,姜青这么聪明,往后一定能替她争光的。
姜婷听着奶奶的谩骂声都已经习惯了,她翻了一个身,紧紧地抱着被子,恨不得将耳朵堵起来,她以后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嫁进富贵人家,让姜荷好好看看,她以后的日子,过得比她好!
姜婷的手紧紧地攥在一起,脑海里浮现出燕九那丰神俊朗的模样,她脸颊微微泛红,如果,如果能嫁给他,那一定很幸福吧?
……
姜家确定了要去府城之后,就开始为去府城的事情忙碌了起来,姜松这几天都是乐呵呵的,很多村民们听到姜茶成了皇茶,大家都恭喜着,不少人早早地预定着明年去茶园干活的事了。
三天后,姜家一行人前往府城。
姜松带着全家,方兴华和方家成四个人直奔府城,
本来,姜兰和张成风,姜松是没打算带的,但张成风自己想去,姜兰也从没去过府城,姜春也闹着要一起走,最后,姜松全家都去了府城。
家里不缺银子了,这马车内里也是铺上了厚厚的毛毯,几辆马车,大家坐在上面,还能摆些小点心呢。
姜荷去了几回府城了,知道一路上颠簸辛苦,特意在车内铺了毛毯不够,在毛毯下面,还铺上了厚厚的褥子,坐在上面软软的,把中间的板放下,还能躺在上面休息呢。
“小春,你能不能不叫了?”
姜荷掏了掏耳朵,有一种想要把姜春打包丢下去的冲动!
从出发之后,姜春的嘴巴就一直叭叭的没停过,明明家里也有山,这外面的山长得不都差不多吗?
也不知道姜春有啥可兴奋的。
“二姐,我高兴。”姜春的小脸上,还写满了兴奋与高兴呢。
姜荷直接翻了一个白眼,说:“我知道你高兴,可是,这还没到府城呢,你先睡会,到了府城啊,可漂亮了。”
“真的吗?”姜春又黑又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和姜荷的那双大眼睛,如出一辙。
“对。”
姜荷肯定地点头,她说:“肯定的,二姐什么时候骗过你?”
姜春偏着头,乖巧地躺下来。
姜荷想,总算是安静下来了,谁曾想,不过一盏茶的时间,姜春的声音又开始了。
“不行了,我还是去骑马。”
姜荷自几年前学了骑马之后,她的马术也是大有进步,燕九还特意带了一匹温驯的白马,就等着姜荷什么时候想骑马的时候,能骑马。
“不成,小荷,外头冷。”方翠英第一个不同意。
姜荷反驳道:“娘,外头艳阳高照的,暖和着呢。”
骑马虽然有些磨腿,但总比在马车里被姜春吵得头晕好。
“娘,我也想骑马。”姜兰早就心痒痒了,只不过之前一直在家里,也没机会骑。
“姐,要不,让爹坐马车,我们骑马去?”
姜荷眼珠子一转,提议着,自家姐姐和别人家的姑娘是不一样的。
方翠英:“……”
她想拒绝,可,她们姐妹俩能听吗?
最后,方翠英让她们穿上披风,注意安全。
姜荷穿上了一身猩红的披风,衬得她肌肤莹白如玉,燕九陪着她身边,耐心地教她怎么骑马,应该要注意什么之类的。
“燕九,你放心吧,我会骑。”
姜荷咧嘴笑着,露出灿烂的笑容,比起马车里狭小的空间,骑在马背上,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最主要的是没有姜春跟个和尚念经似的在她身边,别提多舒心了。
策马奔腾,多潇洒惬意的事啊?
“姐,你小心点。”
姜荷提醒着第一次骑马的姜兰,还真别说,姐姐姜兰还是很有天分的,再加上旁边有姐夫张成风教导着,夫妻俩个就连骑马都在撒狗粮。
姜荷默默地收回了目光,有姐夫在呢,姐姐一定是没事的。
坐到马车里的姜松,感慨道:“女儿大了,当真是越来越有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