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家的大儿子方家顺沉稳,话不多。
二舅家的女儿方小莲,性子温柔,和姐姐姜兰完全是两种性子。
午饭刚吃完,方昌就领着大家继续干活了,原先塌掉的院墙,经过一天的时间,焕发了生机,总算不再像之前那般,就连小孩都能爬进来了。
屋子里的门缝就更强了,方宽的手艺很好,坐在屋子里,姜荷明显感觉到屋子没以前漏风了。
“翠英,你真不跟我们回家吗?”方昌临离开前,再次询问。
“不了,大哥,你们回去千万别跟爹说,我们分家了。”方翠英再三叮嘱着。
“那,要不让小兰她们姐妹跟我回家?”方宽看向姜兰姐妹。
没等方翠英开口,姜兰就直摇头说:“大舅,二舅,我们就在这里陪娘亲,等下次再去看外公。”
“这是我们井里的水,你们不是说很甜吗?给你们装满葫芦,也带给外公尝尝。”姜荷特意帮他们把装满水的葫芦,里面的水都换成了大石缸里的水,哪怕是稀释的灵液,喝上一些这个水,也能改善改善身体。
“好,那我们就谢谢小荷了。”方昌笑眯眯地看着姜荷,说:“你们要是有什么事情,记得到村里捎个信,别再傻傻地被人欺负,知道吗?”
“知道了,舅舅你们快回家吧,等会到家该天黑了。”姜荷催促着,眼看着天色暗了下来,明天说不准又要下大雪呢。
方翠英一家四口目送着方昌他们一行人离开,她的眼眶渐渐地红了。
“娘,等明年,我们也帮帮舅舅他们。”姜荷拉着方翠英的袖子,仰头说着,从两个舅舅一家子送来的东西,还有今天的做法,让她觉得暖心。
姜兰说:“等我下次猎到了野鸡,送给外公还有舅舅们吃。”
“好,你们记住,你们的外公和舅舅,永远都不会嫌弃你们的。”方翠英看着姜兰姐妹俩,若是她有什么事情,她们姐妹俩唯一能靠的,就是两个舅舅了。
……
腊月二十九,又是一场大雪过后的晴天,方翠英一家四口都去了县里。
方翠英不是第一次来锦绣坊,但却是第一次被这么热情地接待,之前只听女儿说,锦绣坊的老板娘很好,但一直没见过,这一见,岂止是好啊。
“小荷,尝尝这桂花糕,味道不错。”戚六娘早知道姜荷这两天就会来县里,特意让人备的。
“谢谢婶婶。”姜荷拈着一块桂花糕尝了尝,夸赞道:“真好吃。”
“喜欢就多吃点。”戚六娘笑望着她,她的视线落在方翠英身上。
方翠英被问话的时候,紧张得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
进锦绣坊之前,姜荷就坦白了,说是告诉这掌柜老板娘,是方翠英绣的。
方翠英哪会撒谎啊,只能含糊着应声。
饶是戚六娘见多识广,也只以为方翠英是紧张了,并没有多想。
“婶婶,我们还想买点碎布头。”
姜荷的落落大方和方翠英的紧张局促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戚六娘感慨着小姑娘的不容易。
“咦,那个小姑娘!”
刚送绣品进来的妇人,忙追了上去,可,姜荷她们一出街,就消散在人群里了。
“曹娘子,你认得她们吗?”戚六娘挑眉,曹娘子刚刚追出去的模样,分明就是认得。
“我认得那个小姑娘。”曹娘子将那次巷子里被救的事情,她哽咽地说:“要不是那小姑娘好心,救了我,我说不准,早已经不在人世了。”
“是那个更矮的,扎着元宝髻儿小姑娘吗?”戚六娘问。
“对,就是她。”曹娘子肯定地点头说:“东家,您认识那小姑娘吗?”
“认得,叫姜荷,明年,她还会来的。”戚六娘唇微扬,对小姑娘的印象更好了。
……
明天就是除夕了,县里人特别的多,方翠英紧紧抱着姜秋,不时地提醒着姜兰姐妹一定要拉紧她,千万别走散了。
“娘,你放心,我们不会走丢的。”姜荷兴奋的眼睛四处乱看着,原来古代快过年的时候,也这么热闹呢,福字,春联,年货街,琳琅满目的,让人目不暇接。
第41章 春来
“小心点,人多,叫花子也多。”方翠英再三叮嘱着,眼睛都不敢离开两个孩子的身边。
到了肉摊的时候,姜荷挤进去,抢了三斤肉和一堆没肉的骨头。
“小荷,你买这么多骨头做什么,都没肉!”姜兰嫌弃地看着那堆骨头。
“姐,这骨头炖汤多好喝啊,不然,干吃萝卜吗?”姜荷振振有词,扬了扬手里的一堆骨头,说:“骨头不贵,这么多才十五文钱呢。”
这些骨头起码五斤以上,多划算啊!
姜兰:“……”
没肉的骨头,多有什么用,还不如买一斤半的肉呢。
“小荷,肉更有营养。”
方翠英看着女儿买的这些肉和肉骨头,唇动了动,终是没说什么,罢了,女儿自己挣的钱,她想买什么,便买什么。
“骨头汤一样营养。”姜荷解释说:“娘,姐,你们看,肉吃上几顿就没了,这么多骨头就不一样了,足够我们吃十天的了,天天有肉味呢!”
幸好现在是冬天,这些骨头和肉往雪坑里一埋,那就是天然的冰箱。
“娘偏心。”姜兰嘀咕着,如果是她买的话,娘肯定会说她的。
“那刚刚小荷买的时候,你怎么不阻止?”方翠英反问着,刚刚姜兰是有机会阻止的。
姜兰:“……”
小荷眼巴巴地看着她,她哪里说得出半个‘不’字?
姜荷她们一家子满载而归。
十里香酒楼,因为姜荷的两道菜,生意红红火火的,连成柏后悔,为什么只知道姜荷的名字,没记住她住哪呢!
不然的话,他得好好感谢姜荷。
除夕夜,姜荷一家四口围着火堆吃年夜饭,一罐子的红薯米饭,另一罐子炖了肉和骨头汤,里边加了萝卜和白菜,咕嘟咕嘟的,让人馋得流口水。
“娘,希望我们明年除夕的时候,能有锅做一桌子菜!”姜荷许下新年愿望,现在除了炖汤就是水煮了,幸好买了米粮之后,天天能吃上红薯米饭了,不然的话,喝稀粥每天饿着肚子,可难受了。
“希望明年,爹能回家。”姜兰的话刚出,大家都沉默了下来,大家都很清楚,姜松还活着的可能,几乎为零。
火光的跳动下,大家都带着同一个期望,外边大雪纷飞,屋子里暖融融的。
“娘,舅舅他们把墙修了一下就是不一样,冷风都没这么大了。”姜荷岔开话题,她说:“也不知道这雪要下到什么时候。”
姜荷来到这里之后,有一半的时间都在下雪,山上的雪压了一层又一层,之前还碰运气,猎到了野鸡,到后面,根本猎不到了,雪都有她膝盖高了。
“大概要到明年二月了。”
方翠英不确定地说着,往年的雪,也是时不时地下,只是今年的雪最大,她有些担忧地看着屋顶,生怕这屋顶被压塌了。
正月初一,她们在家里能听到村里放鞭炮的声音,她们一家四口则窝在家里,那天,方昌他们来的时候,带了不少柴来,再加上她们自己捡的,还能烧上一段日子。
外面风大雪大的,姜荷埋头绣枕巾,牡丹已经出样子了。
姜兰也耐着性子学做最简单的袜子。
方翠英则是用碎布头缝衣裳,不用绣花,她的眼睛还是能用得上的,等春天到了,她们也能有衣服穿了。
雪,断断续续地一直下到了正月十五,家里的米粮也是日渐日少,方翠英用碎布头,给她们一家子,每人都做完一身衣裳了,她坐不住,天一晴,就往后山捡柴往家扛了。
这期间,幸好张成风还送了柴和木炭来,不然的话,她们都撑不到正月十五。
天气终于晴朗了起来,姜荷迫不及待地跑去了外面,对面的山上,一片雪白,看着格外美丽,可喜的是,她小葫芦里的灵液,又装了不少,让她觉得格外有安全感。
“姐,春天就要来了!”姜荷激动地说:“等雪化了,我们就能去山上采野菜了,你说,山上野菜多不多啊?”
“多着呢,但,采的人也不少。”姜兰睨了她一眼,看她激动的小样子,就知道她一直盼着春天来了,她说:“不过,春天的水芹菜、荠菜都很多,味道都不错。”
“我吃萝卜快吃吐了,春天快来吧!”
姜荷这话是实话,家里也没别的蔬菜,就是花婶子她们送的萝卜和白菜,刚开始,她还挺喜欢的,可天天吃,顿顿吃,就受不了了,而且,还只有一个口味!
“你放心,春天快到了,这场雪过后,大概慢慢地就能入春了。”姜兰也盼着春天到了,雪化了,她才能上山打猎呀!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姜荷的第一条枕巾绣完之后,把姜兰和方翠英看傻眼了,母女俩都是震惊地看着这枕巾,想伸手去,又不敢伸,姜兰咽了咽口水说:“小荷,要不是天天看你绣,我真不敢相信是你绣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