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女福妻有点娇_竹枝欢【完结】(84)

  现在的姜秋,只要牵着他一只手,就能到处跑了。

  姜荷为了让姐姐不那么累,特别缝制了一条长带子,长带子很宽,可以把姜秋半个身子都包住,姜兰只需要牵着另一头就行,类似后世的学步带,这样省力。

  “小荷。”姜松扬声响起。

  姜荷立即应声,说:“爹,什么事?”

  “小荷,你问问连少爷,他是不是要很多很多鸭子,如果村子里都养鸭子,是不是也是一条挣钱的路子?”姜松看向姜荷询问着。

  他话音方落,姜松又改口道:“不行,明儿个我去县里问连少爷。”

  “爹,连少爷去府城了。”姜荷提醒着,上回碰上连成柏的时候,正是他去府城的时候,听说脆皮烤鸭卖得特别好。

  “难道还没回来?”姜松暗自估摸着日子,这都过去大半个月了。

  “爹,娘,六月初一,我要跟干娘去南无寺上香,你们去吗?”姜荷在吃饭的时候,询问着。

  “不去。”姜松摇头说:“我要去看田里长草没,还要多挖点地龙喂鸭子,砍柴,哪有空去上香。”

  “我也不去。”方翠英说:“菜园子里事多,我得趁着天气好,多干点活。”

  眼看着天热了,菜园子里,黄瓜长得都特别好,不仅是黄瓜,还有南瓜也长大了,茄子和毛豆,都长得特别的好,就是姜花嫂子她们都夸她的菜种得好,现在家里是一点都不缺蔬菜吃了。

  “别看我,我不喜欢去寺庙,还不如带小秋去玩呢。”姜兰拒绝得十分干脆,一则她本来就不喜欢去寺庙,二则,那是小荷的干娘,小荷的干娘待她好,是看在小荷的面子上,她还是不去凑热闹的,省得小荷干娘心底不高兴,连累了小荷。

  “那行吧,我去寺庙里给你们都求个平安符。”

  姜荷还是很期待的,两辈子,第一次去寺庙呢,不知道这南无寺怎么样。

  “对了,下月初三是你表嫂进门的日子,到时候我们早点去你外公家。”方翠英最近都在菜园子里忙,特意空出初三那天的时间,就为了去娘家看外甥成亲呢。

  水口村很穷,想要娶媳妇特别的难,别说方家几个小子没娶,就是其它几家,都有不少小子,着急娶媳妇呢。

  如今,方兴来娶媳妇,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娘,我们随多少钱?”姜荷好奇地问。

  方翠英的视线落在姜松的身上。

  姜松没有因为女儿小就不说话,而是道:“如今,娘家成亲,大多随礼二十文,少的也有,多的也有,我琢磨着我们随三十文。”幸好方兴来就方翠英这么一个姑姑,要是多几个姑姑,要考虑的就更多了。

  第121章 养鸭挣钱的大事

  “娘,我绣了两套新衣裳,你送给兴来哥。”姜荷把早已经绣好的衣服递上前,这是姜荷自己裁剪,自己绣的衣服,袖口的花纹都是鸳鸯戏水,她没有选大红的颜色,而是选择的黑色和藕荷色,花样绣的是暗纹,也不会觉得打眼,平时也能穿。

  “你兴来哥收到,肯定高兴。”方翠英看着这两套崭新的衣服,又有些愁:“小荷,往后你家顺哥和兴华哥他们成亲……”

  “娘,你放心,我跟着干娘学刺绣,几身衣服,难不倒我。”姜荷全然不在乎地说着,几个表哥都很好,给他们一人做一身衣裳,也没什么不可以的,况且,她往后要大量地做衣服,才能锻炼自己呢,还有刺绣,也需要练出来的。

  ……

  连家。

  连成柏一回到县里,直接打发小路送了一些礼品去姜家,同时,还给姜荷带了一个好消息,‘姜茶’在府城,特别地受欢迎。

  姜松一听连成柏回来了,立刻就跟着小路一起去了酒楼,同时,带了他们新晒的杨梅干当作回礼。

  “谢谢姜叔。”连成柏看到杨梅干,想着祖母肯定爱吃,酸酸甜甜的。

  姜松和连成柏也不是第一回 见面了,他直奔主题说:“连少爷,鸭子……”

  “鸭子卖得特别的好,正好,这是上个月酒楼鸭子的利润。”连成柏拿了一个盒子递上前说:“省得我再跑一趟。”

  姜松看了一眼,直接就呆住了!

  “对了,我听姜姑娘说,你们家养了鸭子?我正想说这事呢,这鸭子,太少了,要多养一些,不然的话,往后都找不到地买鸭子的。”连成柏喜滋滋的,给姜家分的钱虽然不少,但,这脆皮烤鸭给酒楼带来的生意,却是不可估量的。

  相比较下来,分给姜家的钱,就十分的微不足道了。

  如今,十里香酒楼在府城,也是格外出名,大家想吃东西,也是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十里香酒楼,为此,他还得到了爹娘的夸赞呢。

  姜松得了准话,回去的时候,又买了百来只鸭子,还买了米糠和秕谷子。

  将鸭子圈养起来之后,他就去找里正,周良了。

  养鸭子和养鸡,一家多养几十只,但能挣回来的钱,可比种田强太多了,最主要的是,鸭子长得快,几个月都能卖了。

  “姜二,你确定,养多少,收多少?”周良看向姜松,求证着。

  按姜松的说法,这养鸭子,还是挣钱的买卖。

  “对,十里香酒楼的连少爷,可是亲口同我说的。”姜松肯定地回答道。

  “姜二啊,你这事,是好事,如果真是养多少,收多少,那我们多养些鸭子,也能挣不少钱。”周良心里盘算开了,当天晚上,就召集大家一起,说十里香酒楼收鸡鸭的事情说了,鸡鸭的价格一出,村里人都激动了。

  不说像姜松家养几十只,多养个十几只还是没问题的,十几只,也能挣上百文钱!

  这可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大家知道这是姜松联系上来的,不少人都十分感激,大家恨不得立刻就去县里买小鸭子养。

  晚上。

  姜松趁着一家人都在的时候,将藏起来的盒子拿了出来!

  “爹,这是什么啊?神神秘秘的?”姜荷好奇地看向姜松。

  姜松打开盒子,三个银元宝,安静地躺在木盒子里。

  “哪来的?”方翠英惊呼,之前戚文楠带来的银子,就够她吃惊了,如今,又来三十两?

  方翠英晕晕乎乎的。

  姜兰激动地拿着银元宝放嘴里咬了一口,激动地说:“爹,是真的。”

  “小荷,这是你挣来的。”姜松将盒子推到姜荷的面前,说:“连少爷说,这是上个月的分成。”

  “不错,看来脆皮烤鸭卖得好。”姜荷看到这三个银元宝,一点都不意外,这东西新鲜上市,能在后世得到全国的人喜爱,肯定是有过人之处的。

  “爹,钱是我们家的,你们保管吧。”姜荷要用钱的时候,爹娘可一点都不吝啬,放他们那里,她也放心。

  姜松和方翠英对视了一眼,说:“好,这钱我们先收着。”

  “爹,我们能买山吗?”姜荷眼巴巴地看向姜松,说:“除了现在的茶山,还有茶山吗?或者,还有哪里适合种茶叶?”

  姜荷总觉得,茶叶铺子挣钱。

  “都有一个茶园了,为什么还要买茶山?”姜松看了她一眼,提醒说:“小荷,我知道你想挣钱,但,如今我们能把现在的茶山经营好,就很好了,这些钱,你要真想做什么,我倒有一个想法。”

  姜松的话,让姜荷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爹,你有什么想法?”姜兰也好奇极了。

  “我们买块山头,专门种鬼芋,这样,以后我们就不缺鬼芋了,而且,保存起来也方便。”姜松在知道蘑芋豆腐的做法之后,就一直有这个想法,光靠收购,肯定是不够的。

  “爹,我觉得挺好,就是买山头的钱不少吧?”姜荷担心钱不够。

  “放心,有这些银子,也能买一块了。”姜松心中有数,只要姜荷同意,他自然就要放手去做。

  姜荷和爹爹商量好哪个地方适合种鬼芋,姜松就去办这事了,姜荷叹息着,如果鬼芋能做成粉,保存起来肯定更方便,蘑芋豆腐也能去往更广阔的地方。

  六月初一。

  姜荷天刚亮,就坐上了马车,去跟戚六娘汇合了,驾马车的是金猛,同行的还有金玲。

  姜荷打着哈欠,看着金玲说:“玲姐。”

  “姑娘,你还是叫我金玲吧。”金玲提醒着,被姜荷喊‘玲姐’,她总觉得别扭。

  “你和我姐一样大,我叫你玲姐有什么不妥吗?”姜荷一脸疑惑地看向金玲,金玲和姜兰一般大,看着就像邻家大姐姐,她直接喊名字,总觉得不尊重。

  姜荷好奇地看着她问:“玲姐,你也是去求平安符的吗?”

  金玲顿了一下,才点头。

  “那正好,有伴。”

  姜荷笑眯眯地说着,一路上有说有笑,倒是一点都不觉得困,大多数时间,都是姜荷说话,金玲是一个聆听的人。

  第122章 母老虎

  恰逢初一,去南无寺上香的人特别的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