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只用三年。”姜荷心底有成算,三年,足够把姜家培养起来,到时候有自己的人手,姜家那时候,肯定光明一片。
此时的周利也没想到,说好的三年,却变成了一辈子。
……
“小荷,镖局还要人吗?”方兴明特意跑过来询问着。
他听说,周利和李大脚他们三个,要去镖局做事了,大哥方兴来刚成亲,肯定不会走的,弟弟方兴华还小,要去上学,就他年纪不大不小,反而没事做。
二叔家,方家顺跟着姑父一起做茶叶,做蘑芋豆腐,都是挣钱的,堂弟,方家成和方兴华一般大,两个都聪明,爷爷琢磨着将他们两个送去学堂。
“兴明哥想去?”姜荷挑眉,问:“家里蘑芋豆腐……”
“小荷,有大哥和家顺哥,都足够干活了,我想去学武。”方兴明知道,在家里,他肯定也能干活挣钱,可,他想要挣大钱,不想跟两个哥哥争。
姜荷沉吟半晌,才问:“兴明哥,那大舅和大舅娘知道这事吗?”
“我爹娘都赞同。”方兴明眼神坚定,说:“小荷,我想闯一闯!”
“只要大舅和大舅娘都同意,我没问题。”姜荷耸了耸肩,鼓励道:“兴明哥,我相信你一定可以闯出一番天地的!”
“真的吗?”
“小荷,你真的觉得我可以闯出……一番,天地吗?”方兴明没念过书,也不识得几个字,可姜荷的话,莫名地让他有一种热血沸腾,迫不及待地想要证明自己。
等方兴明离开之后,方翠英才担心地问:“小荷,镖局会不会很危险啊?”
“娘,人生在世,无处不危险,但,兴明哥聪明,肯定会保护好自己的。”姜荷觉得方家的几个表哥,真是各有各的特点。
之前方兴明话特别的多,就像是一个小话唠,对什么都感兴趣,没想到,这次的事情,让她意外,又觉得理所当然。
“大哥和大嫂也不知道怎么舍得。”方翠英正嘀咕着,就见周利的娘、李大脚的娘和朱铁头的娘提着鸡蛋、肉和香菇之类的东西上门了。
“翠英啊,可真要谢谢你家小荷,给我家小利找了份这么好的事。”周利娘激动地看着方翠英,将带来的东西塞给方翠英。
李大脚的娘也格外高兴,话里话外,都是感谢姜家,感谢姜荷呢。
方翠英目瞪口呆,送走她们之后,看着堆了一桌子的礼物,说:“去镖局,是一件好事,对吧?”
不是好事的话,她们也不会这么感激。
“娘,当然是好事,不仅可以学武,还能挣钱呢,我听说,一个月要是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挣一两银子呢,有时候,不止。”姜兰跟姜松一起打猎回来,就听到方翠英的话,她把猎回家的野鸡和野兔放到一旁,说:“这还是沾了小荷的光呢!”
“可不是,这么一个体面的活,她们当然高兴。”姜松很了解周利娘她们的想法,就冲着他们三个在村里的名声,想要说亲,就十分不容易,但有了活就不一样了。
不出一年,他们绝对能攒下一笔小钱,娶亲肯定更容易了。
“她们就不担心?”方翠英还是无法想象,儿子时常不在身边,她心里还是会担心的。
“娘,周利他们几个在家难道就省心了?”姜荷反问。
方翠英顿了一下,没说话。
……
周利、李大脚和朱铁头他们三个离开村子里的时候,村子里的不少人,都松了一口气,没少被周利他们欺负。
酸的人也有,但,不是谁家都舍得儿子走这么远的。
方兴明在县城里,也跟着他们一起离开了。
临走前,戚文楠特意和姜荷说道:“小荷你放心,一年,不,半年后,你就能看到他们四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麻烦二舅了。”姜荷笑盈盈地说着,这份情,她是领的。
“不麻烦,一点都不麻烦。”戚文楠摆了摆手,不介意地说道:“说起来,你和你师父上回送的药,才真是一份大恩情呢!”
第137章 脑子想什么呢?
戚文楠赶到边境的时候,正好碰上顾云西受重伤,要不是有回魂丹,他这个外甥,怕是没命了。
这一份恩,戚文楠是会永远记在心底的。
“二舅,你送的百年人参,也很珍贵。”姜荷笑着说着,道:“祝二舅此次运镖一切顺利,平安归来。”
“好。”戚文楠带着他们几个和运送的货物离开了。
姜荷一想到半年或者一年之后,有人手帮忙,就格外高兴。
家里的作坊快建成了,姜家以后靠着作坊和姜茶,肯定能咸鱼翻身。
姜荷的日子,过得忙碌又充实,爹爹姜松和姐姐姜兰是打猎好手,给十里香酒楼,送足了野味,当然,钱也没少挣。
娘亲方翠英一双巧手,晒出来的各种蜜饯也是非常受欢迎。
要不是果子太少,她真想做一个蜜饯作坊。
期待明年茶园里的果子,到时候,杏子和板栗还有杨梅,可都是做蜜饯的好东西。
“张大哥,你这是在干嘛呢?”姜荷难得去一趟山上,路过姜家的时候,就瞧见张成风家门口堆满了柴禾,他还拿着饼子往袋子里装,看样子,是要去打猎。
“我去打猎。”张成风看到姜荷一个人,问:“你怎么一个人?没和你爹你姐在一块?”张成风有些奇怪,姜叔可疼女儿了,怎么会让姜荷一个人上山。
“他们去打猎了,我也想去看看。”姜荷解释着问:“你带这么多干粮做什么?”
饼子就好几个,还有馒头。
“我想走远一点。”张成风出了院子,才回答着,说:“姜叔太会打猎了,我也要进深一点的山才行。”
姜荷:“……”
那是她的灵液水发挥的作用,当然,爹和姐姐的手艺也很好,不过,药水的作用,是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她蹙眉看着张成风,提醒说:“深山很危险的,你每年靠着打猎,不也挣不少钱吗?”
主要是未来姐夫的人选,姜荷自然也是不希望他出事的。
“太少了。”张成风以前不觉得少,这些年,他也攒下了不少钱,可眼看着姜家又是养鸡养鸭,又是建作坊的,张成风的压力就变得更大了。
他觉得再这么下去,他怎么配得上姜兰呢?
姜荷眨巴眨巴眼睛,和张成风一前一后地走着,听到他的话,隐约明白他的意思了,她琢磨着,是不是该帮帮他呢?
可她一时半会,也想不到怎么帮。
突然,张成风说起蜂蜜的事情,姜荷的眼睛瞬间就亮了,说:“你会养蜂?”
“养了点,不过,蜜不多。”张成风不明白,姜荷怎么这么激动。
“张大哥,你能带我去看看吗?就看看你养的蜜蜂。”姜荷解释着,如果他能养很多蜜蜂,得来的蜂蜜,拿来卖钱也是很好的一个生意。
“行。”
张成风直接领着姜荷去看蜜蜂了,蜜蜂不多,也就三箱蜜蜂。
姜荷突然问:“张大哥,我家里的蜂蜜,不会就是你送的吧?”
张成风腼腆地笑着。
姜荷点头,总算明白夏天吃的蜂蜜是哪里来的了,她想了想,问:“张大哥,你有没有想过,养很多蜜蜂,然后卖钱呢?”
“蜂蜜能卖钱?”张成风看着他的三桶蜜蜂,这是他和爷爷花了很多时间养的,还经常被蛰得满头疱。
“当然能卖钱,而且,还是好东西。”姜荷肯定地点头,这纯天然的好东西在古代虽然不缺,但蜂蜜的好处,真是太多了,她说:“张大哥,你要是能把蜜蜂养起来,我就能帮你卖出去!”
姜荷就差拍着胸.脯保证了,正好她以后想做蜜饯,蜂蜜肯定用得上,还有柠檬蜂蜜水,也是酸酸甜甜的好喝,不知道这时代有没有柠檬。
“真的?”张成风下意识地反问着,如果真像姜荷说的能卖钱,那他打算试试。
“当然真的,我什么时候说过假话了?”姜荷的眼底是自信满满。
张成风想也不想地说:“那我明天就去找人打蜂箱。”
姜荷挑了挑眉,朝着他竖起了大拇指,鼓励道:“张大哥,加油。”
隔天,姜荷就听到爹爹姜松说起张成风要打蜂箱的事情了,因为数量多,张成风也表明了想找方宽打蜂箱。
方宽和方昌兄弟两个在木工活上,手艺还是不错的。
“成风这孩子突然就要这么多蜂箱,这蜜蜂不好养,蛰人不说,蜂蜜有人买吗?”姜松替张成风愁啊,嘀咕道:“也不知道他脑子怎么想的,好好地打猎也挺好,怎么就要养蜜蜂了呢?”
听了个正着的姜荷眨了眨眼,说:“爹,我说的。”
“你说什么了?”姜松半晌都没反应过来。
姜荷一字一句地说:“爹,是我提议张大哥养蜜蜂的。”
姜松的脸庞石化了,不可置信地看向姜荷,问:“小荷,你,你跟成风说养蜜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