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后世发掘的煤矿,此时还未达到开采的条件呢?这谁说得准,眼下只有着人慢慢寻找了。
心中存了这么个念想, 赵婉连走路都习惯性地低着头, 生怕错过那么一颗两颗黑色的矿石了。
好在还是有好消息传来的,经赵婉建议, 炼器营那边在重修高炉前, 先炼制了一批农具出来。
边关百姓们种地的过程是十分艰难的, 许多农户家中,连一件像样儿的农具也无,自然干起活来谈不上有多高的效率。
赵婉见此批农具颇多, 便提议一部分优先于军屯中使用,另一部分则以极便宜的价格租借给边关农户。
如她所见, 有相当一部分农户是愿意出一点点粮食来租借可采收用的农具的。
百姓们虽未如何读过书识过字, 但他们心中自有一把算盘,将利弊优劣盘算得清清楚楚。
好农具既能节省力气,又能节省时辰,而拥有它,只需花费极少的粮食,今年年景好, 军中那位军师还曾让人广为传播堆肥技术,收成比往年高不好,值!
御沙关这个季节总会有些雨,一个不留神, 地里的粮食来不及收割便烂在了地上,有了此等锋利的农具, 极大的提高了采收的效率。
自云舒掌管云家军以来,边军营的名声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严格的军规限制了军汉们的行为,让从前那些偶有出现的欺男霸女的情状不再发生,而营中农具的外借,则让云家军的名声更响亮了。
农户们对租借而来的农具倍加珍惜,还回去之前往往都会将农具磨得锃亮,以期来年还能继续租借,以庆丰收。
随着气候入了秋,军屯这边也开始了丰收季。虽是播种晚,粮食比百姓们的要成熟得晚些,但到底连日里天气都好,也并未耽搁多少。
这几日,边军营中人人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不少刚好轮到去军屯劳作的兵丁,回来后更是顶着张黝黑的脸,露出两排大白牙,绘声绘色地为同袍们描述在地里挖土豆、割稻麦的经历。
这批兵丁是挨了相当长一段时日的饿的,那会儿军中粮草不丰,而朝廷派送来的粮食一直在路上,眼见着粮仓要空,高老将军不得不下令减少供给,甚至以粥代干。
那种肚腹中火烧火燎的滋味儿,他们尝过便不想再尝。
而如今,如今!云家军的粮仓被他们自己填满了!
想到那会儿云小侯爷一力要求营中自种粮食,更弄来了大量军师发现的新鲜吃食土豆,大伙儿便高兴不已。
听闻那土豆一年可不止种一茬呢!此前便采收过一次,那日军中的土豆香味从白日一直弥漫到夜里,不知有多少将士连梦里都是这小东西。
土豆不仅产量高,味道也是极好的,他们再不用担心需忍饥挨饿了!
粮食一车一车地入了仓,以庆祝丰收为名的军歌大赛,也拉开了帷幕。
各大营早便热热闹闹地练习了许多,如今便是连最五音不全、最记性不好的兵丁,也能将数首军歌唱得滚瓜烂熟。
有时赵婉去到众将领汇集的议事厅,也能远远地听见唐曲或别的人在随口哼着歌儿。
若有人在商议要事时,情不自禁地用脚尖打着节拍,赵婉便知道,这人定然是在开小差了。也不知道心中正在想什么美事儿,若非场合不对,怕是恨不能引吭高歌一曲了。
嗯,热情似火,但很多时候赵婉都希望自己长了双能自动过滤掉那些千奇百怪音调的耳朵。
当然,她是决计不会承认自己的歌声与这些人比起来,其实也不占什么优势的……
五日后。
一大早整个边军营便喧闹不已,晨训之后,各营的兵丁们皆填饱了肚子,紧接着又自发去换了最干净的衣裳。
“快点快点!去晚了都要找不着地儿了!旁人都跑起来了你们还磨磨蹭蹭磨磨蹭蹭!”
“小六子你赶快的!叫你方才使着命儿吃!这会子拉肚子了!尽耽误咱们时辰!”
“诶!诶!诶哟!这不是兴奋嘛!一不小心就吃多了!等等我等等我!”
一群衣领镶红边儿的兵丁勾肩搭背地往营房外走,后头踉踉跄跄地赶上来个正在提裤子的嫩生小兵,正是赤火大营的人正在前往校场观看今日的军歌大赛。
赤火大营的将士人数将尽两万,用完早食后,便陆陆续续地齐齐聚集在大营内部最大的校场之上。
只不过今日比拼的“战场”却不是在校场中央,而在前方的高台之上。
赤火大营共有八军,每军设一名参将、两名千总,一名千总下辖千余兵丁,具体不论。
十六名千总各择出一百名兵丁组成队伍参与比赛,从挑选五音齐全、歌喉响亮的队伍伊始,便充满了欢乐。
本次比赛,共举办两日,头一日乃五大营分别于内部比拼,选出头三名的队伍,而第二次则由这十五支队伍进行比拼,博出全军名次来。
边军营中头一次举办此种文艺型的大赛,与苦训无关,与战场无关,与生死亦无关,因而来来往往的每个人面上,轻松愉悦的表情都要溢出来了似的,连脚步都轻快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