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报复封珂的任务很正常,毕竟原主和原主的母家都是被封珂利用,然后卸磨杀驴。
而江柔,她和原主之间是有一些小斗争,但没有大的恩怨,比如原主纵容其他妃嫔去对付江柔,江柔人如其名,挺柔软的,最后都是封珂为她撑腰。
原主和原主娘家的悲惨遭遇主要还是封珂造成的。
至于第二个和第三个任务,其实可以合并成一个任务,那就是把原主对封珂的一切扶持都转移到封瑾身上。
前面说到过,皇帝有五个皇子,除了两个年纪小没威胁的,三个年长的皇子分别是:
大皇子封琮,被封为怡王,母妃是成贵妃,成贵妃出自权势滔天的成国公府。
二皇子封瑾,被封为安王,母妃是月贵妃,月贵妃出自手握兵权的镇北将军府。
三皇子封珂,被封为勤王,母妃是惠妃,惠妃出自礼部尚书府,礼部尚书却没什么实权。
封瑾还有一个重要身份——废太子。
只因封瑾的母妃月贵妃曾经宠冠后宫,被皇帝视作真心爱人,而封瑾身为月贵妃的儿子,自然也是皇帝最为宠爱的儿子。
再加上封瑾本人天资聪颖,才貌过人,因此在封瑾十二岁那年,他就被皇帝下旨封为了太子。
也许是月贵妃母子的风光太甚,有人坐不住了。
在封瑾成为太子之后没多久,他的母妃就被人揭穿在入宫之前和别的男人有私情。
皇帝知道这个消息后勃然大怒,他去质问月贵妃,可这件事情是真的,月贵妃在入宫之前确实有两情相悦的爱人,她无从辩驳。
皇帝感觉自己的真心被辜负,可月贵妃在宫外的爱人早就战死沙场了,皇帝有气无法出,只好将月贵妃的父亲镇北将军贬去驻守边疆,又废去了封瑾的太子之位,将其幽禁在别院,以此来报复月贵妃,也是为了逼迫月贵妃向他低头。
不过皇帝倒是没有怀疑过封瑾的血缘,因为封瑾长得和他很像。
月贵妃是个性格倔强的,她没有向皇帝低头,反而郁郁成疾。
一年后,月贵妃弥留之际,她留下遗言,求皇帝善待她的母家和封瑾。
月贵妃死后,皇帝才恢复了镇北将军府一些权力,又将废太子封瑾从别院放了出来。
后来封瑾被封为了安王,他虽然被放了出来,但也彻底被皇帝冷淡了。
封瑾本人也彻底沉寂了下来,似乎是放弃了争权夺利。
在原剧情里,他确实没有参与争夺皇位。
封珂登基后曾经想对封瑾斩草除根,可皇帝对月贵妃终究顾念旧情,他特意留下遗旨,保下了封瑾的命。
就连封珂也拿封瑾没办法,最后是把他驱逐到封地去了。
……
乔知茵想起封瑾的这些剧情,其实是可以看得出,封瑾并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大皇子封琮的资质比较愚钝,头脑过于简单,根本就不是封珂的对手,想要对付封珂,也只能寄希望于封瑾了。
难怪系统指定的攻略目标是封瑾。
“宿主,有什么问题吗?”系统问道。
乔知茵摇了摇头:“没什么问题。”
“那就好,请宿主做好准备,马上就要进入任务世界了。”
乔知茵听了系统的提醒,刚刚“嗯”了一声,下一瞬她就眼前一黑,然后出现在了一片古色古香,意境悠扬的花园里。
她还没来得及反应,就感觉被人用力一推,然后她整个人向后倒去,“扑通”一声坠入了河中,溅起了一大片水花。
乔知茵下意识地在水里扑腾了两下,她隐约看见刚才推她入水的小宫女已经一溜烟跑远了。
靠……
难怪系统要让她先看剧情,居然让她一穿过来就被人推到水里。
很显然,现在就是原剧情中封珂设计的“英雄救美”那一幕。
不出意外的话封珂马上就要来救她了。
果然,这个念头刚从乔知茵脑海里闪过,她就看见不远处快速跑过来一个男子,他也“扑通”一声跳入了水里,然后朝着她游了过来。
乔知茵想也没想就装作溺水的样子潜入了水底。
还好她会游泳。
她记得,此时此刻封瑾正一个人在这条河的下游岸边自斟自饮。
乔知茵潜入水底后就朝着下游的方向游了过去……
此时封珂游到刚才乔知茵消失的地方,他在这一片水里找了许久,一直找不到乔知茵的踪影。
遭了……
封珂心里一慌。
刚才他明明看见人在这儿的,怎么不见了?
不会出什么意外了吧?
他的目的是想救乔知茵上岸,借此娶她,而不是害死她。
如果当朝丞相的嫡女溺死在了这里,他可轻易脱不了干系……
………………
第364章 被利用的丞相嫡女3
按照原剧情的时间线,今日是端阳节。
皇帝的生辰恰好就在端阳这一日,因此每年的端阳节连同万寿节会一起办得很隆重。
今年的端阳节和万寿节,皇帝皇后率领后宫妃嫔、文武百官及其家眷一起来到了皇家别院庆祝。
除了普通的歌舞表演,端阳节当然少不了吃粽子、赛龙舟。
正好这个皇家别院里就有一条不小的玉隆河贯穿始终,龙舟赛也就是在这玉隆河上举行。
按照内务府安排的流程,这一日上午时分,后宫妃嫔和百官家眷会在一起包粽子。
包好粽子之后,内务府把粽子拿去蒸煮,各位主子则前往玉隆河赏龙舟赛。
龙舟赛后,粽子也熟了,众人再一起用午膳,品粽子。
上午这个包粽子的宴会,听起来好像是后宫妃嫔和百官家眷围坐在一起吭哧吭哧地包粽子,实际上并非如此。
这些金尊玉贵的主子们最多只是做做样子,求个吉利罢了,真正的粽子御膳房后厨早就安排好了。
皇后特意让内务府安排这个宴会,真正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让这些主子们聚在一起包粽子。
要知道,当今皇后膝下只有一个公主,并无皇子。
而皇帝膝下的五位皇子中,除了年纪尚小的那两位,大皇子如今已经十八岁了,而二皇子和三皇子如今也已经十七岁了。
三位年长的皇子早在他们十五岁那年,皇帝就都给了他们王爷的封号,让他们搬离皇宫,住进了他们在京城各自的王府里。
随着三位皇子迁入王府,皇帝也按照惯例赐了他们侍妾和宫女。
只是除此之外,三位王爷都还没有正式迎娶王妃。
按理来说,大皇子去年就该迎娶王妃了,可成贵妃却只做主给大皇子纳了侧妃,这真正的王妃之位,倒像是要留给什么人似的……
皇后自己没有亲生儿子,不代表她心里不清楚成贵妃在想些什么。
成贵妃这样做,无非就是在等乔丞相家的嫡女乔知茵,而乔知茵上个月刚刚及笄。
原因无他,乔丞相乃是当今朝堂上权势最大的官员,除此之外,乔丞相向来是个只效忠皇帝,不结党营私的纯臣,因此他也格外受皇帝的器重。
成贵妃这么故意拖延着大皇子的婚事,目的很明显,就是想等乔丞相的嫡女乔知茵及笄后,将乔知茵娶进怡王府当王妃。
有了乔知茵做王妃,可不就相当于有了乔丞相的支持吗。
只是皇后冷眼旁观着,不仅仅是成贵妃有这个想法,一直在后宫默默无闻的惠妃也有这个想法。
除了二皇子封瑾……他没了母妃,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人会为他打算了……
其实皇后的母家之前一直劝皇后过继一位皇子养在自己膝下,底下的两位皇子年纪还太小,大皇子和三皇子都有母妃,最合适的就是二皇子了。
只可惜二皇子当初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落魄,他如今过得还不如三皇子呢。
皇后倒是不嫌弃二皇子落魄,也尝试着对二皇子示过好,只可惜二皇子完全不领情。
再者说,皇帝也不会同意让皇后这样做的……
因此皇后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今日这场宴会,其实是皇后和皇帝事先商量过的,三位皇子都到了该正式迎娶王妃的年纪了,趁着这场宴会正好看看人选。
皇后一直坐在上首的位置上纵观全局。
她发现宴会开始之后没多久,二皇子封瑾就借故离席了。
这倒也不稀奇,自从经历过废太子和月贵妃薨逝的事情之后,二皇子就沉寂了下来,也不喜与人交流,很多时候都只喜欢自己一个人待着。
皇后没太在意他,打算到时候和皇帝商量着给他安排一位王妃就是了。
紧接着皇后又注意到成贵妃和大皇子一直拉着乔夫人和乔知茵母女俩说话,大皇子也一直向乔知茵献着殷勤。
乔知茵生的貌美,就算不看在她母家权势的份上,大皇子也照样会对她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