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知寂见温绮罗吃下那枚糕点,微微一笑,心中骤然盈满情绪,他斟了一杯茶水,素白茶盏推至温绮罗眼前。
“单是要入族学的人竟有三四百人之众,夫子有四位,恐怕容不下这么多人。”江知寂眼中带着莫名的情绪,看向温绮罗,从袖口抽出来一张折叠整齐的卷子:“这上面是我出的题目,你且看看,若是合适,便以此为考核,过关者即可入学。”
温绮罗抖开薄如蝉翼的纸,自上而下仔细审视一番,见上面题目不只是考学问,更有一些要深思的问题,的确有巧思,她笑着点头:“这题目不错,涵盖了儒学、算经、以及农学……说说不定会有意外之喜。”
第142章 族学初试
看向明月,温绮罗忽然记起来,若是日后书院的学生们要习得的书籍,恐怕都要到书行购买。
这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笔墨纸砚价格不菲,寻常人家根本连踏入书行都不敢。
而兰州的书行也是由当地的大族所把控,与其把银钱主动送入旁人之手,倒不如……她自己开个书局。
温绮罗收好试卷,将这念头按捺下。
着手让纸坊备好了五百张的答卷,数百人做题目的场景颇为壮观。能交得起束脩的,大多爱子如命。有抓耳挠腮者,有苦不堪言者,还有气定神闲从始至终未曾抬起头的。
书院本就为了江家而设,自然以江家后人为先。
江家的那几个后人不必参加这次的比试,届时直接入学便可。
江知礼放下手中弯弓,小声道:“二姐姐,我想试试。”
温绮罗低眉摸了摸他的额头,眼中多了几分欣赏之意。她轻声道:“好,去试试也好,看看你与旁人又有何差距。”
江知礼腼腆地点点头,他近日也读了些书,得了应允,便捡起来地上竹箭,行了一礼:“大哥、二姐姐,既如此,小弟先去温书了。”
日暮低垂,猩红鲜橙的晚霞浩如烟海。
学子们放下笔,陆陆续续从书院中走出,这些考卷要经过几位夫子考核批阅以后才能得到具体的名录,如今一切未知。
江知礼写了许久的字,手腕都有些酸疼,指腹上落了几点晕开的墨点,看到温绮罗,眼睛亮起。
“如何?”温绮罗见到他指腹上的墨迹,想必并不算容易。
江知礼腼腆羞赧地低下眼:“题目都写上了,还是要等夫子看过以后才知晓。”
温府只一个温诗河,那倒是江知礼讨喜得多。
温绮罗眸光柔和:“尽力便可。”
晚膳时分,几人同到江府。
温绮罗也随着留下用膳,几人的年龄相差不大,倒也算是其乐融融。
“怎么未见你大哥。”温绮罗四下张望一番,还是没有见到江知寂的影子。那日得知江知寂的身份,自然知道他绝非池中物,有朝一日定然会再跨龙门。
左右只是随口一问,江知礼摇了摇头:“应是在别院。”
几道小菜,散发着莹莹白雾热气,几人还未动筷,来人姗姗来迟。
修长的身影落座,江知寂着苍青色的长衫,足踩乌履,清雅无双,有君子遗风。
才注意到江知蓝的视线时不时逡巡于他和温绮罗之间,意犹未尽,却又一言未发。江知寂只觉得这目光有些意味深长,江知礼还未察觉到什么,他揉了揉肚皮,乖巧道:“大哥回府了,那快快用膳吧。”
一场考卷要答两个时辰,江知礼正是长身体,平日又要习武,自然早就腹中饥饿难耐。恪守规矩,自然江知寂还没有动筷子之前他便乖巧等着,如今也是忍不住催促。
一顿饭简单用完,温绮罗便要回温府。
江知寂快步追出来,提着一柄长灯,暖黄的灯光映着长街上的各种铺面。
“这长灯,是知蓝?”温绮罗的眼中带着促狭,潋滟如春水的桃花眼弯弯,仿佛一泉春池,她自然不会感觉不出来江知蓝若有若无的撮合。
江知寂摇头:“是我自己。”
灯大抵是江知寂自己亲手做的,薄薄的绢纱上绣着百禽的图案。
江知寂漆黑的眸中映出暖光,他单手牵着温绮罗的手腕,感受到温热细腻的触感,仿若上好的羊脂白玉。
“前些日子送你回府,到如今,心境全然不同。”江知寂并非是多话之人,即便是在温绮罗面前,亦是如此,他垂眼淡笑,“愿这长街长,留你再久一些。”
冷冽双眸敛着暖,温绮罗心神微动,快要到温府,便主动松开手。
“族学之事,还需你多上心。若是缺银钱,便来找我。”温绮罗眼神盈盈,深深看了一眼江知寂,转身而去。
又过了几日,才贴了名单。
三百中取一百人,落选者目露沮丧,在名单上的人欣喜若狂。
江知礼待到人群散去,才凑过去从最后面看。
见最末尾不是自己的名字,稍稍松了口气,这才继续往前看去,一个个人名看过去,始终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终于,在中列瞥见了自己的名字。
虽不是名列前茅,但是他凭自己考出来的,自然不能同往日而论。
书院名曰青山书院,入学者知道这是江家的族学,对江家多了几分感恩戴德。
江知礼也入了学,分入了楚夫子门下。
他算不得顶尖聪明,但做事一丝不苟,肯钻研,只是容易钻牛角尖,这倒不是一个坏特质。
时日一日日过去,制冰坊的生意没有之前的火热。
温绮罗把这些日子积累起来的账目一本本看过,账上的银钱确实没有之前那么多。青山书院是一个货真价实的销金窟,等亲自设立了一个书院,温绮罗不由地想,京城那些秦楼楚馆,有人愿意一掷千金,只为博得红颜一笑。
多的是人在其中从富商到乞儿,但还是比不得养学院。
笔墨纸砚,还有书籍,样样都需要用到大笔的银钱。温绮罗修长的眉毛颦着,又倏然舒展。
还是要有书行、纸坊。
上辈子,沈宴初便是寒门出身,他自然知道读书不易。
只是,现有的纸坊,只要开着就必然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她若是想要收购一二,恐怕也没人愿意让出。
纸张,似乎有本古籍之中提及过。
温绮罗一时间想不起来那本古籍究竟是在哪里看到过,她素日里看的书很杂,有志怪、话本、还有兵书,却并未具体记下来如何制作纸张。
看来这些天还是要再去翻看一些古籍才能知道具体如何。
有了这个心思,她也在物色什么地方适合建立造纸坊。至于城内谁消息最多,除了明溪亭便是江知寂。
这二人俱是可以信任之人,温绮罗只让二人帮忙留意着,若是有了合适的土地,便来告诉她。
第143章 造纸坊
古色古香的陈设古雅庄重,书架上的书卷大多都被翻了许多遍,由此可见,这些书都是被常翻看的。
温绮罗的院内设的小书房都是她素日里要看的,她虽是一介女流,可也看过不少书。
这些书籍包罗万象,涉猎甚杂。
温绮罗实在记不起来究竟是哪本书中描述过造纸之法,她之前也未想过日后居然真的会有要用到的一天,见步骤繁杂,便抛之脑后。现在想想,还真是后悔。
《利民要术》……温绮罗伏在案几上,日后的光影斑驳,穿透树冠罅隙,将树影洒洒落在她身上,睫毛在纸上落下小半个阴影。
温绮罗一目十行,一页页看过去,轻轻摇了摇头。
不是。
不是这本。
小案上,温绮罗的脚边早已经堆起来不少翻开的书籍。
看了一上午的书,却发现都不是要找的那本。温绮罗素白的手指缓慢揉了揉眉心,看向窗外绿荫繁,鸟鸣啾啾,一阵心烦意乱。
或许是她记错了。
温绮罗呷了岩茶,淡黄色的茶水映出她微微皱起的眉尖。
脑海中有一道灵光一闪而过,她记起来了。
连忙起身,从书架最隐晦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了那本落了灰的古籍,封面实在是破旧不堪,缝缝补补,泛着陈旧的黄色。独有的墨香扑面而来,温绮罗纤细皙白的手指轻柔拂去古籍上落下的灰烬,露出原本的面目:“《颂志》,是这本。”
说来也怪,一本多是山川的书中竟然会在毫不起眼的地方写出造纸之法。
温绮罗翻开那一页,认认真真地看了一眼,把这些东西暗记于心。
虽然有了法子,还是要亲自试过才知道。
桑树的树皮、麻头、破布……渔网,都是不难找到的东西,主要是步骤繁琐至极,若是没了耐心,恐怕还做不出来。
温绮罗命人收集所要之物。
好在这些东西不难找,几个下很快就收集了许多。
收集来的桑叶直接快堆满温绮罗的院落,这阵仗如此之大,温诗河遥遥看见那些破烂树叶,忍不住出声道:“二妹妹,你要这桑叶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