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何时杖尔看南雪_生九【完结】(13)

  梁归舟扣着手中扳指,眯了眯眼,说:“兵权固然重要,终归不能握在自己手里。习武之人,太讲究一个义字,他们不会诚心臣服于我,但沈年就不同了,他身后站着的是青山书院,朝中大半能臣贤士出身于青山书院,若这些人能为我所用,这局棋便是胜负已定。”

  言罢,他转身踏碎满园枯枝,唤道:“叹川,走吧。”

  行至青山书院,上回扫雪的书童此时正抱着书出来晒书,书童见到岁岁,眼角眉梢俱增笑意,不待岁岁开口,已道:“小殿下,公子他现在在青山下饮酒呢。”

  岁岁微怔一瞬,叹于这书童竟知自己想问,旋即亦报以浅笑,道:“多谢。”

  青山上还残留着前几日撒落的纸贯,远远看去,似是薄雪将融未融。

  沈年躺在石碑前,抱着一壶梨花酿凝望长天,嘴角下淌着几滴酒液,他抬袖一抹,折尽风流。

  沈年见到岁岁时只是睨眸笑着,山色沉在他眼底,他眸中的风仍旧恣意。

  对视良久,沈年从怀中取出那方帕子,散漫走到岁岁跟前。

  岁岁将要伸手接过,大抵是仗了几分酒意,他突然缩回手,狡黠道:“不还了。”

  岁岁眨了眨眸,目色皎皎。

  “先前在桥下,你问我可愿,可愿什么?”

  沈年攥着帕子的指节一顿,耳边是风声猎猎。

  “约莫是我用惯了你的帕子,想问你可愿将这帕子赠我。”

  岁岁笑笑,说:“好。”

  她想起来此的目的,又问:“你明日便要去江左了么?”

  梨花酿的香味回荡在风里,沈年微微挑眉,眉眼下藏了几分野风沉醉。

  “不是明日,况且你和陛下不是也要与我们同行么?”

  第11章

  当时在福宁殿里,平华帝正与沈夫子商讨南下江左一事,沈年便静静坐在一旁。

  赵无尘落水的消息正是在这个时候传入平华帝耳中,夫子随口评了一句“这却是个不好的兆头。”

  平华帝闻言便想着将婚期延后,捎上岁岁及一众皇子一齐南下,体察民情,为民积福。

  沈年犹记得中途梁归舟进过殿里一回,便问:“此事可是梁归舟告诉你的?”

  岁岁点头。

  远山如雾,青山脚下的川流暗暗涌动着,一霎风起,沈年眸间的酒意被吹散。

  他的目光骤时清明起来,一寸寸紧张之色攀上眉梢。

  “要坏事了,你快些回宫。”

  话音将落,不远处伴雪从书院里慌张跑来,气喘吁吁道:“殿下,不好了,陛下来了。”

  岁岁眉微蹙,顷刻间明了,这是梁归舟刻意使的计。

  纳彩当日她来见沈年,确确实实只为道这一别。

  谁曾想沈夫子并非明日启程,她来青山书院之举便变了味。

  梁归舟是铁了心要搅黄她与赵无尘的婚事,好让元暮公主这四个字和沈年的名字绑在一块。

  岁岁硬着头皮往书院里赶,行至一半,忽闻角落里传来一道细微声音。

  “小殿下。”

  她循声看去,只见着青衫的少年藏身于书阁之间,落了满鼻灰尘,眨着一双清澈眼眸赧然而笑。

  岁岁走上前,看见他脸色惨白、双唇泛紫,轻声询道:“怎不在屋歇着,还来了这里?”

  赵无尘从书阁里走出来,揩了揩鼻上灰尘,说:“我落水耽误了纳彩,刚醒过来便想去找小殿下,听欺春说小殿下你来了这里,我便也来了。”

  说罢,他回头紧张兮兮看了一眼回栏外,又道:“我是偷溜出来的,我爹娘都逼着我喝药,不让我出来。”

  刚说完,便听见回栏那头传来脚步声,疾步而来的竟是赵将军、赵夫人以及平华帝。

  赵将军见到赵无尘灰头土脸的模样,厉色瞪他一眼,斥道:“当真是不知体统!赶紧跟我回府里去。”

  赵无尘辩驳道:“今天是纳彩的日子,我不过是想来见小殿下一面,何错之有?”

  赵将军:“你出了落水这档子事本就寓意不详,难不成你还想将这晦气渡给小殿下?”

  赵无尘一时接不上话,所幸有赵夫人打着圆场,朝平华帝与岁岁福了福,语气温吞:“是臣妇教子无方,让陛下与公主见笑了。”

  平华帝倒不甚在意,只是目光在四周扫了扫,似是在寻找什么。

  正逢沈夫子抱着书从楼阁里下来,平华帝问:“沈年不在?”

  沈知安:“大抵还在青山下,陛下找他有事?”

  平华帝只道“无事”,又侧目看了一眼岁岁,她依是目色淡然,平静得好似江波里最静的一汪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平华帝这才放下心,兴许她真是来见赵无尘的。

  又与沈夫子再议了几句南下江左的事,平华帝正要唤岁岁回宫,却说赵无尘闻见岁岁也将南下,执意要跟着去。

  这原不合乎礼数,然平华帝回首望了一眼连绵青山,竟爽快道:“准了。”

  **

  腊月二十启程。

  一行的还有纯妃、皇后等人。

  江南一带多雨,将入境,便有雨丝混着泥土味拂面而来。

  平华帝下令于行宫里歇下,众人风尘仆仆,总算松了一口气。

  沈夫子到江左后原是想登门去拜访某位名士,但那名士听闻陛下微服私访来了,硬是亲自来了行宫。

  他来时怀抱画卷与旧书,青衫落拓,袖襟上染着雨痕,在帘外远远朝平华帝一揖。

  平华帝道:“既是雅士,何故在外头站着,进来说话便是。”

  那人清浅笑道:“在下晏之,字子疏,算不得什么雅士,只是路上沾了寒气,恐传给陛下。”

  “今日不必拘泥于俗礼,只作清谈,”平华帝一拂袖,示意下人再搬一炉炭火来,道:“给子疏赐座。”

  晏之不好再拒,掀帘入内,抬眸间瞥见席于侧座上的岁岁,眉目不期然跳了一跳,手中书卷散落一地。

  帘外雨丝斜斜,杂乱无章的雨点子仿佛是砸在他心上,散开无数层密密麻麻的波纹。

  沈知安见状唤道:“子疏,可是有何不妥?”

  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晏之摇了摇头,随后捡起书卷落座。

  文人间清谈大多聊些虚无缥缈的事物,岁岁坐在一旁图听个乐子。

  话题推至过年一事上,但听晏之道:“是近年关了,到时满城烟火熏得人心澎湃,究竟是人燃烟火,还是烟火燃人?”

  他说这话时,目光悄然落在岁岁身上,眼底怅然若失。

  “说来惭愧,晏某至今已过了三十七个年,不惧他物,却只怕年关的烟火。”

  岁岁感受到这灼热视线,循目望去时,晏之已看向别处。

  沈知安饮茶笑曰:“子疏兄莫不是缺了一岁,才会惧天上圆满的烟火?”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晏之沉下头,茶面映着那张失神的脸,他缺的岁,非彼岁。

  三两淡茶饮尽后已是日暮黄昏,晏之抱着旧书与沈知安交换了两三本。

  “换书”是文人之间的雅趣,越旧的书越有味道,每一个微微翻折的页角都像在诉着一个个秉烛长夜。

  晏之离了席,岁岁总觉得在他身上有种莫名的熟悉感,她像隔着窗纸望月,看不真切,只想把这层朦胧的纸撕下来一探究竟。

  于是岁岁也悄然离座,跟了上去。

  晏之站在檐下等雨停,岁岁上前问道:“晏先生,可要我让婢子给你拿把伞来?”

  晏之愣了愣,看着她清稚的面容,心底徒然生出一股欣慰,却压下情绪道:“不劳烦殿下了,内人待会会送伞来。”

  岁岁点点头,望见雨雾之中远远走来一位月白罗裙的女子,她撑着油纸伞,纵踏于雨泥中也是仪态端庄。

  待行到晏之跟前,女子将伞收起,素手拂了拂额前散落的发丝。

  那一霎女子的面容闯入岁岁眼帘,岁岁怔在原地。

  太像了,她实在长得与自己太像了,亦或者说是自己像她。

  尤其是那双灵动的杏眼,即使细纹爬上她的眼角,仍是风韵不减,清丽有加。

  女子看见岁岁,眸中闪过惊愕,执伞的手僵了僵,说不出话来。

  晏之介绍道:“这是内人张意沉。”言罢,他推了推张意沉胳膊,低声道:“意沉,快向公主见礼。”

  檐上雨丝横斜,恍惚有一滴落入张意沉眼中,她目中泛起一阵湿凉,竟不知是雨还是别物。

  “民妇见过殿下。”

  她说着福了福身子,目光却不住地落在岁岁眉眼间,像是要将她的模样刻进心里。

  岁岁轻声道:“夫人不必多礼。”

  晏之从张意沉手里拿过伞,向岁岁道了别。

  油纸伞举过头顶,张意沉不舍地回头望,晏之将她拽回来,道:“别看了,知她好便足矣。”

  日暮昏黄,雨丝洋洋洒洒,带着微冷的湿意溅在裙摆边,勾起心头乱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