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考上一中的时候还是年级五十,现在连前一百五都进不去?”父亲的话越讲越难听:“你到底有没有在读书?你读书读什么地方进去了?”
母亲在厨房洗碗,水声“哗哗”作响,和父亲的声音混在一起,震得顾星迩耳膜发疼。
“跟你讲话每次一点反应都没有,懂不懂得尊重?对牛弹琴反应都比你多——一天到晚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你自己看看像不像正常的学生……”
“考差了就知道哭,哭有什么用,下次还是老样子!你自己想想这么多眼泪掉得值不值……”
父亲的话源源不断地传来,可是她早就已经听不清了。
眼泪和鼻涕混杂在一起,这种感觉很不舒服,可是她却不肯去抽张纸……
顾星迩后来时常想,那天晚上跑出门大概是她做过最大胆的一个决定了——连她和班里同学出去玩他们都不会答应,更别提一个人出去了。
即便那个时候天才刚暗下来没多久。
大约也就是六点钟还不到的样子吧。
顾星迩出门的时候只穿了件短袖,鞋也没换,脸上还全是半干和没干的泪痕,她就踩着双洞洞鞋,漫无目的地晃了一会儿。
彼时已是秋季,夜间的风吹到人身上,难免带着点凉意,她的手臂上不自觉地起了点鸡皮疙瘩。
她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了自己的狼狈,又在下一秒想起自己已经离开七合市了。
这里现在,是宁岸市。
是她出生和读幼儿班地方。
或许是因为多年未见,又或许是因为她离开这儿的时候还太小了,她的心里寻不到一丝重回家乡的熟悉感,却莫名生出了一种“近乡情怯”的迷茫感。
随即,她心里又被一股强大的不安感充斥——跑出来了又如何呢?
这样大的城市里,还是找不到留给她的栖身之处。
多年的分别,让这里的一切都与她记忆里的画面相差甚远——其实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工作就很忙,那时候爷爷奶奶也和他们住在一起,平时都是爷爷奶奶陪着。
但大概是因为她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他们就算再忙也还是会抽出时间带她去玩儿。
可他们家的位置靠城西,这边相比城东开发度不高,周边也没什么好玩的地方,父母也只会带她在小区里走走。
但是有一个地方。
顾星迩忽然想起来,在她刚上幼儿园大班的那年,宁岸市政府忽然在城西那块投资建了个观星台,离她家特别近。
现在想来,那大概算是一次很成功的投资了。
顾星迩那时候还小,别的不知道,但是之后每次父母一有空,都会带她去那儿
玩,爷爷奶奶也会跟着一起出去散散步。
她记得他们每次去那里,周边一圈都很热闹,还有很多很多大人和小朋友在那儿玩。后面没过几个星期,那边又多了很多儿童游乐设施和流动小摊,这就更加热闹了。
后来父母不在家的时候,晚上吃完饭爷爷奶奶就会带她去那边散步——和父母一起的时候他们基本都在一楼二楼的商场或者儿童乐园玩,但是爷爷奶奶会带她去顶层的观星台看星星。
观星台不是完全露天的,上面有一个小屋子是用来存放天文望远镜和躺椅的,房子那一圈的上边还有玻璃穹顶。
顾星迩第一次去的时候,发现这个她以为平平无奇的平台上居然有那么多人:有好多大人用一个大大的、长长的望远镜看天空;或者借了躺椅躺在露天的地方聊天看星星的,甚至还有和她一样的小孩子。
那时是夏天,爷爷奶奶带她来乘凉。他们借了俩躺椅,她那时候人还小小的,和奶奶躺在一个椅子里也没有很挤——那也是她第一次看星星。
夜色很沉,却洒满了大小不一的细碎光点。它们密密麻麻地铺满了整个天空,时明时暗,忽闪忽灭,每眨一下眼,映入眼帘的好像都是不一样的画面。
年幼的女孩被眼前的星空景象迷了眼,半晌,她忽然抓着老式藤编椅的把手撑坐了起来,转头问:“奶奶,为什么没有月亮啊?”
“积宁(今天)是农历廿九,瞎否夹(看不见)月亮的。”奶奶年纪大了,带孙女时才学了点普通话,但讲话的时候还是会掺着方言。
顾星迩听懂了话,却没听懂话的意思,于是又问:“没有月亮怎么星星还那么亮?”
爷爷忽然说:“星星本身就会亮的,天气好,莫得(没有)云,莫得月亮,越发(更加)亮了。”
于是顾星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再次抬起了头。
夏天夜里的风还带着点白天余下没能散尽的余热,温和地拂过女孩的脸颊、手臂……
没有月亮,这些星星反而还会变亮么?
这漫天的星星一直都在天上挂着,只是因为她以前从来没有认真地看过。
她盯着眼前闪烁的小光点看,忽然有一瞬觉得它们离自己不过咫尺之距,可抬起手,却又发现它们确实是遥不可及的存在——既不会靠近,也不曾远离,偏偏又时时刻刻呈现给观赏者不同的样子。
这样变幻莫测却又让人目眩神迷的存在,居然和她一个名字吗?!
这样一想,年幼的顾星迩只觉得更加移不开眼了。
多年前的记忆忽然在眼前一一闪现,顾星迩一下子想起了很多有关这个观星台的过往。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那里现在又是什么样子呢……
第20章 交涉她其实就是个不敢承认和直视自己……
季秋的夜风自带凉意,从街面掠过时偶尔会吹起几片枯叶,在风中“沙沙”作响。【注①】
顾星迩一个人走在通往观星台的街道上,她的脚步有些沉重,洞洞鞋踩在路面上发出一下一下“哒、哒、哒”的声响。
风擦过她的脸颊时,明明只带着些许的冷意,可吹过她还挂着没干的泪水的眼角时,她却觉得又涩又疼。
甚至一时分不清是因为风吹的,还是她自己哭的。
今天夜里没有月亮,倒是有不少的星星在天边一闪一闪的。只是顾星迩越往观星台那个广场的方向走,路灯就越稀疏,街道上也是空荡荡的一片,连人影都没有。
她心下疑惑,看了眼手机——明明才傍晚六点多。
按照她小时候的印象来说,这会儿大家都刚刚吃完晚饭,正好是这里最热闹的时候。
她忽然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可即便早有预料,观星台如今的样子映入眼帘时,她还是怔忪了一瞬。
女孩站在锈迹斑斑的铁门前,滑开了手机自带的手电筒。
白色的光束一下子刺破了黑暗,像把锋利的刀子,划开了观星台沉寂多年的荒凉。
顾星迩举着手机照亮了眼前的景象,却比刚刚在黑暗里看到的轮廓更加破败——
老旧围墙上蜷曲着大片干枯的爬山虎,无力地粘在上边。锈迹斑斑的铁门上挂着的锁链早已断裂,半挂在门框上,偶尔随风轻轻摇晃,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
她伸手尝试性地轻轻推了推那扇铁门,铁锈的触感让她指尖微微一颤。
如果说刚刚看到的一切都还让顾星迩觉得难以置信,那么此刻从指尖传来的这种凹凸不平的粗糙触感,让她一下子对眼前的画面有了实感。
这些都是真的……这个地方,确确实实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
她想的那些,才是假的。
顾星迩推开那扇封存已久的铁门,走了进去,路面有几块裂开的地方,杂草从那些缝隙里冒头。
她走进废弃的建筑里,大概是因为里边不怎么通风的缘故,空气里似乎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闻着很不舒服。
走上顶层的观星台,她看见当年那间放器材的小房子上面的玻璃穹顶已经只剩下空荡荡的金属骨架了,玻璃都碎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堆积的地面上,手电筒的光照在上面还会反光。
可顾星迩却觉得它们反射的光线很刺眼。
她站在观星台的中央,脚下的地面早已被厚厚的尘土覆盖,每一步都会扬起一片细小的尘埃。
那个小房子的墙上,曾经贴满了天文展板和星云景象的照片,如今却只余下几块纸浆的残痕还黏在上面。
观星台边缘曾经用来放置望远镜的位置,现在也只剩下几个空荡荡的底座。
眼前的一切,都流露着一种无声的落魄感。
顾星迩在一块很大的砖头上坐下,风带起她的发丝,扫过脸颊时有点泛痒。她没有抬头,而是闭上了眼睛,仿佛多年前的画面还能再次重现——
就好像这依旧是年幼的她第一次看清天上那些闪烁的星星;她还是曾经那个无忧无虑的孩子;爷爷奶奶也没有回乡下,依旧陪在她身边……
可当她再次睁开眼时,眼前依旧是这片荒凉落魄的景象。
顾星迩忽然想起曾经在书上看到过的一句话——往事总在回忆时被赋予意义。【注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