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在芽笼有合法的红灯区。
芽笼的街道是按照数字排列的,1巷到40巷,而我们学校,刚好在中间,20巷。
红灯区内的合法从业者,有固定的店面,会定期体检,很规范。
路边也有一些无证经营的女人,站在路边拉客儿,称为流莺。
芽笼除了特殊工作者,也有一些正常经营的商家。
新加坡的法律相对来说是很严的,一般不会有人骚扰良家妇女。除非……
“他们把你当成从业工作者了?”我问李萱。
“嗯。”她声音跟蚊子似的。
“这么奇怪?人家那些女孩子不是一般都穿着透明的衣服吗?”我抬头看了看李萱,黑灰色的长衫长裤,除了手和脸,脖子露的都不多,怎么会被骚扰呢?
“之前有人跟在我身后走,一直问我价格,我不转头也不搭腔,他们跟一两条街也就不跟了。”李萱气哼哼的说道,“但昨天那个男的,都跟我走到我家门口了还跟着。我只能跟他解释说,我不是站那儿赚钱的。
没想到他还发火了,问我不赚钱在芽笼瞎溜达什么?浪费他时间!
这大热天儿的,我都穿成这样儿了,差点儿连脸都包起来了,还能赖上我,都什么眼神儿这是!”李萱又生气又无奈,委屈的都快哭了。
“可能有人就喜欢你这种风格的。”我笑道。
“什么风格?”她抬眼望着我。
“欲拒还迎风格的。”我憋着笑。
李萱气的装模作样的要来掐我。
杜乐也笑得哈哈的。
他一边笑,一边还批评我道:“三合,你变坏了哈!”
“不是,你看你俩这事儿整的,扭扭捏捏了半天,让我每天送一个美女回家。”我看着杜乐笑道,“我刚刚还以为你这是要给我牵红线儿呢!”
杜乐也有点儿反应过来了,哈哈的笑着:“我是真不顺路,要不然轮不到你送。”
李萱又气又羞的说不出话来。
“行,我顺不顺路都可以送的。”我弯弯嘴角,挑着眉,看着杜乐说道。
“嗯?怎么听着不太对劲儿?”杜乐挠挠头,想了一会儿说道,“感觉你好像是在拐着弯骂我呢?”
“哎呦我的天!杜乐,你都这么聪明啦!拐着弯的意思你也能听出来啦?”我夸张的喊道。
杜乐翻着他的大双眼皮子,斜着眼瞅我。
闹了一会儿,我给他们俩讲我的创业大计。
第31章 万事俱备
我把工作签证和学生签证的利弊对比,以及新加坡公司法的分析结果等等,都跟他俩说了一遍。
“咱现在就差个新加坡的合伙人,就可以开干啦!”我兴奋的说道,“以后,不但咱自己不用愁钱,还能帮助其他人赚更多的钱,你们感觉棒不棒?”
“听着是挺好的,但是咱也不认识新加坡人呀?”杜乐拄着下巴沉思道。
“新加坡人我倒是认识几个,就是不太适合合作。”我也沉思着。
“又能帮助他人,又能帮助自己,这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李萱看着我问道,“你想找一个什么样的合伙人?”
“嗯……我想这个公司就咱们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就行。新加坡的董事,最好只是挂名分钱,不要参与管理。”
“我有个表姐是拿绿卡的,她性格跟我差不多,有自己的工作,如果是挂名的话,可以大家见面聊聊看看。”李萱推荐道。
这是个好主意,都是中国人,思维模式差不多,又沾亲带故的,大家一起合作也放心。我心里合计着。
有道是自助者天助,这不就万事俱备了嘛!
“嗯……”杜乐犹犹豫豫的道,“咱这才来几天啊就开公司,能行吗?”
“你觉得不行的原因是?”李萱歪着头看着他问道。
李萱是个脚踏实地的人,有想法,有魄力,思维清晰,逻辑缜密。
我们俩一起看着杜乐。
杜乐憋了半天也没说出个一二三来,主打就是一个不自信:“咱们老老实实找个兼职干几天得了,开公司太吓人了。”
“兼职不合法呀,被抓到怎么办?”我蹙着眉头问他。
“那就被遣送回去呗,反正老师讲什么我也听不懂,肯定是毕不了业的。我回去之前,把被骗的钱赚回来还给我妈就行。”杜乐低着头嘟囔着。
我跟李萱对视了一眼,怒其不争,但我们很默契的都保持了沉默,没有劝他。
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有人想向上,有人想躺平,这就是阴阳之道。
安静了一会儿,杜乐突然抬起头问我:“三合,你记不记得咱们原来住的地方,旁边有个灵隐寺?”
“灵隐寺?”我在脑海里搜索着。
一般寺庙的前后是不住人的,但新加坡是个很奇妙的国家,寸土寸金,又尊重各种信仰,所以很多住宅区里,都有庙宇禅堂。
单说芽笼这几条街,举目所见,寺庙、禅室、道观、教堂、印度庙、马来庙等场所,可能就有二十家不止。
信仰满地。
“隔壁好像是有个神叨叨的地方。”我回忆着,“没太注意名字,你说的是那个地方吗?”
“嗯嗯!”杜乐点点他的大胖头道,“我之前去过,感觉还挺灵的。反正你也信这些,咱们一起去测一测吧!”
我用询问的眼神看了看李萱。
“去就去呗,我还没见过这种的,一起去看看呀?”李萱又把询问的眼神儿抛回给我。
“行,那就去见识一下。现在?”我问。
“好呀好呀!”杜乐高兴的说,“刚好他们今天有活动。”
“今天有活动?”李萱看看杜乐,又看看我。
我摇摇头。
我之前也没去过,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这会儿杜乐找到了他的主场了,侃侃而谈:“灵隐寺是每天都开门的,平时大家可以进去上上香。后堂可以拜祭祖先。
每周只有一天,可以问事儿。会有义工过来。”
第32章 不刮东风
我们三个人一边说着,一边往灵隐寺方向去。
走到门口时,就能看到屋里屋外都是人,确实很热闹。
之前路过的时候,从来也没遇见过这么多人。
一个原因是我比较宅,没事不出门溜达。
二个原因是,我在这里住的时间很短。
第一次来,也不知道规矩,我们安安静静的在角落里站着看。
一位义工大姐看出了我们的拘谨,她走上前轻声问道:“你们是来上香的,还是来问事儿的?”
“问事儿。”我答道。
“那你来这边排队。”
我顺着她的手指方向看去,前面已经有好几组人等在那边了。
道了谢,我们走到了队伍的后面。
另一位义工大姐给我们发了一个号码,交代道:“一会儿等老师叫号就行。”
我们规规矩矩的站在队伍里,四处张望。
来的人里,大部分看起来都是做生意的,这个场合更像是个聚会,大家在一起聊聊合作上的一些事。
问事儿的人占小部分。
“师父来了。”不知是谁轻轻喊了一句,瞬间大家就都停了下来。
师父没有跟大家寒暄,径直走到佛像前上香,开始祭拜仪式。
我这才注意到,灵隐寺里祭拜的是济公。
香烟袅袅,四下寂静,气氛一下子就庄严肃穆起来。
不一会儿,看见有人抬了一个圆形的大笸箩放在神像偏右侧的位置,里面放着沙子。
三个人围着笸箩。
旁边还坐着两个人。
开始后我才发现,他们采用的是扶鸾。
请神灵附体,代表神明写出文字,传达神明的指引。
围着笸箩的三个人,一位是正鸾,一位是副鸾,一位是唱生。
正鸾手持鸾笔,副鸾扶鸾笔尾端,两位一起在笸箩里的沙子上写写画画。
每写一个字,唱生就要大声念出来,同时要把笸箩里的沙子摊平,以备写下一个字。
旁边坐着的两个人,其中一个人负责诵读问题,另一个人一个是负责誊抄记录的,记录完,还负责解签。
我的问题很简单,就是:这次合作开公司行不行。
给我的答案也很简单,就是:胸有大志,天不借力。
前面四个字我能理解,“天不借力”我看不明白。
我疑惑的看向师父:“请问,天不借力的意思是?”
师父扶了扶眼镜说道,“天代表上面,也代表政府,就是说,你做的这个事儿,政府层面不支持?”
“嗯?政府不支持?法律我都了解过了,手续上没问题呀?”
师父对我的质疑看起来不太满意,不客气的说道:“神明就是这么说的,天不借力就是上面有阻力的意思。下一位……”
我跟杜乐和李萱对视了一眼,一起往寺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