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你这小伙子,就没有我当年拼。
我当年,可是天天都在陪着客户喝酒的。”
第538章 懒出了新境界
我失笑道:“那是,努力的人里,肯定没有我。
但比懒的话,一般人可比不过我。
如果活着不用喘气儿,我连气儿都懒得喘。”
大概是我懒出了新境界,同行的这些老板听到后,都露出了一副不可思议的惊诧脸。
丘书妍笑着跟大家标榜道:“一个人懒不懒,不好定义。
不过,三合可以考上一个很好的大学。
还能靠自己,拿到新加坡的绿卡,他的运气还是不错的。”
我点头承认道:“我运气好,倒是真的。”
我是很认真的在表述我的运气好,但在场的各位,都是靠实力打拼出来的富一代,他们并不相信我的说辞。
一位老板慢悠悠的诵道:“命运是弱者的借口,幸运是强者的谦词。”
大家纷纷点头称是。
BUN也转着眼珠斜看着我,一副你小子被我看穿了的表情。
我也不好解释,只好微笑默认。
BUN再次强调:“90%以上的人,都是懒惰的。
人只要肯努力,就能超过90%的人。”
我问BUN:“要是就是很懒,怎么办?”
他给我们讲道:“懒,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
或者知道了应该干什么,却不知道如何才能干好。
或者就算知道了该如何去做,却又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干成。
如果确定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而且一定能干成。
那就没有几个人还会躺着一动不动了,除非他对现状很满意。
如果你穿越到十几年前,你确定知道哪只股票是大牛股,确定知道房地产会大火爆,你确定买了就能实现跨越阶层的辉煌,你还能躺的住吗?
你会不会想办法去借钱或者去贷款,去把事情给做了?”
我看了一眼丘书妍,她接口道:“如果真能倒回去,白捡的钱谁会不捡啊,一辈子就不用奋斗了。”
BUN道:“对,这就是知行合一。
知道了,就会去行动。”
知行合一?我有点儿听懵了。
知行合一还可以这么解释?
BUN继续说道:“很多人说,听了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知道了却做不到。
其实,这还是不知。
知道大道理,却不知道如何去执行,那等于是不知的。
有句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
为什么会打洞?
因为他看见了父母是怎么做的,他知道这样做可以成功。
就好像很多经商的家庭,孩子有经商天赋一样。
他看到了,他知道了,所以他做到了。
哪怕我父母没有经商,但我看到其他人做到了,我知道那条路是可行的,所以,我做到了。
知行合一。”
他这个点说的有点儿高,我一时也没太理解。
我看了一眼丘书妍,她更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一句都没听进去的表情。
BUN又解释了一遍:“知,是学习。
行,是验证。
用自己的方式去验证。
在行的过程中,或许会发现更好的办法,所以一代一代的人,才会不断进步。
怕就怕,你明明不知道,你还以为自己知道了。
知道了就去做。
知道多少做多少。
Youcanneverbeready.(翻译:永远都不可能准备好。)”
第539章 理由
说到这里,我就懂了。
还是说的阴阳结合。
想是阴(学习,知的过程)。
做是阳(行动,做的过程)。
有些人光学习,只看不行动。
有些人不思考,闭着眼瞎干。
能把知与行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把阴与阳结合起来的人,少之又少。
只要我们敢想、敢做,那就超过了90%以上的人。
我跟BUN开玩笑道:“那你除了努力,还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诀窍啊?”
他挤眉弄眼的跟我笑道:“当然当然。”
他一边说着,一边把手放在桌子底下来回的晃。
这个动作,我没看懂,抬起眼茫然的看向他。
他大概一时也想不到合适的词汇来表达,只是加大了手在桌子下面晃动的幅度。
一边晃,一边还眨巴着眼睛着急的向我暗示。
完全就像个刚学说话的小孩儿,说不明白的地方,就用动作来表示。
可是,我丝毫不能理解这个动作,一头雾水。
还是丘书妍的悟性高,她笑着解释道:“BUN叔叔说的是,除了明面儿上的努力,还有桌子底下的动作,那些拿不上台面儿的事情。”
“对对对对对!”BUN连着说了好几个对。
自己的手语能被人看懂,他高兴地手舞足蹈。
这么简单快乐的一个老顽童,还会做拿不上台面的事儿?
我很难想象那是怎样的一个画面儿。
不过,除了明面上的努力,还有暗面儿上的努力,这大概也是阴阳吧?
能被上市公司的老板们捧着的人,肯定是有我看不透的过人之处的。
谁的成功也不是白捡来的。
虽然跟BUN聊的很开心,但毕竟我们跟黄总走的更近。
我替黄总问道:“BUN叔叔,你为什么不愿意卖店面给黄总啊?”
BUN瞪着无辜的眼睛道:“我没有故意不卖给他哦!”
“嗯?”我疑惑的看向黄总。
之前聊天的时候听他们提过,黄总想买的好几个店面都是BUN的,出多少钱BUN都不卖。
黄总看我提到了他,无奈的笑着摇头道:“对,他是没有特意不卖给我。
他是谁也不卖。”
“为什么?”我问BUN。
BUN笑道:“你这个问题,问的不对。
不应该问为什么不做某件事儿。
而应该问,为什么要做某件事儿。
不做的事情多了去了,不需要有理由。
但是想做的事情却不多,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才会去做。
要卖的话,不得给我一个卖的理由吗?”
“没有要卖的理由?”他们那个境界的商业决策,我不敢乱猜。
黄总点头道:“确实是。
我还没有帮他找到要卖的理由。
我买店,只能给他钱。
但问题是,他不需要钱。
他有那么多的店面,每个月光租金他都花不了。
我还在努力的帮他找一个可以卖的理由。”
还能这样?
我还没有到钱多的花不了的境界,我也不知道BUN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理由。
这件事儿,爱莫能助。
大家一路谈笑风生,很快就到了泰国,到了秉烛师父的主场。
第540章 典礼现场
这次见到秉烛师父,他还是那样一副不善言辞的表情。
但却非常巧妙的用心为我们一行人,安排了很多招待上的细节。
寺庙是建在一座山的山顶上。
泰国人很勤劳,爬山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但是对我们这群胖子来说,就有些费劲了。
典礼的当天,他们安排了很多的大象。
一大清早,迎着初阳,大象顺着土路,把我们驮上了山。
我们先去参观了一圈寺庙,然后,秉烛师父安排人带我们到山上的凉亭稍作休息。
那个凉亭,是悬空的。
建在树顶上。
我们要踩着楼梯爬上去。
到了上面之后才发现,凉亭里面已经铺上了凉席。
凉席的上面,还摆满了各种水果和茶点。
他们要从山底下,把这些东西抱到山上。
然后,还要再爬到树顶上,一一布置在凉亭里面。
我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间布置的。
是不是为了庆典,他们很多人忙活了一宿没睡觉。
我们脱了鞋,在凉亭里席地而坐,吹着晨风,吃着水果,俯瞰着山下的风景。
甚至能看到山下的村子里,人们在忙进忙出的样子,不知道是不是在准备着他们的早餐。
庆典需要准备很多仪式用的幡盖黄龙伞等等,以及泰国的佛教仪式里用到的一些当地特色的物品。
比如,用现金扎成的摇钱树。
长长的一排,壮观又震撼。
很多人陆陆续续的把这些仪式用品,从山下搬到寺前。
一趟又一趟。
幸好山不是很高,他们带着喜气洋洋的笑脸,来来回回的丝毫不见疲惫。
我们在凉亭里休息的时候,秉烛师父还周到的给我们安排了当地的翻译,为我们答疑解惑仪式流程。
我这时才知道,那天不但是寺庙开光大典,也是第一批僧人剃度入住的日子。
泰国男子,基本上是全民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