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眼风水师_道之光【完结+番外】(427)

  我把她的头像放大给大家看看。(见图)

  一大片的河水,坎1既有水,又有石头。

  石头是阴,水是寒凉。

  之前说过,上火的话可以借助河水把火气带走。

  大家在借助象数之力的同时,如果可以检查一下自己所处的信息场有没有持续的阴寒之象,效果会更好。

  避免一边加热一边泻火的情况。

  有句话叫:语言是有能量的。

  语言,反应出来的是思维模式。

  起心动念,都会影响着体内气血的运行。

  万事皆分阴阳,多看好的一面,叫聚阳。常看消极的一面,则收阴。

  这位友友说的“没有原因”,其实不是没有原因,只是没找到原因。

  这个世界唯一的真理就是【因果】。

  有结果一定会有原因。

  而且我们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所以原因是一层一层的。

  也就是说,原因不是唯一的。

  不是换个没有水的头像就完事儿了。

  其他层面的原因,也都慢慢的找一找。

  这就说到了“相信相信的力量”。

  不过这句话被搞传销的和搞宗教的人给玩坏了,变成了一种洗脑的手段。

  【相信,信的是自己。】(不是相信那些传销的产品,也不是相信外在的宗教偶像。)

  我相信我可以。

  有了这个信念,才会产生行动。

  注意力就是生命力。

  把这个生命力给到【相信自己】上面,我们就会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内在的力量。

  第884章 【篇外:相信相信的力量】

  在55章讲到无优禅师的时候,现场的热烈气氛让人感觉跟传销很像。

  那个地方是我描述的有歧义,文笔不行就是有弊端。

  实际情况是,当我们的灵魂见到特别喜悦的情形时,内在会有一种手舞足蹈、爱不释手的感觉。

  不过这种行为不可以用肉体表达出来,不然看起来就跟耍流氓似的,所以只能通过使劲儿鼓掌来宣泄内在的那种急切。

  当然,一切的感应,都只是当下的状态有关。

  不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迷信于任何人。

  不论他的光环看起来有多大。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我们自己都在变,自然别人也在变。

  至于是变好还是变坏,取决于大家自己。

  时刻保持自己活在当下。

  用每一个不同的当下去确定彼此的状态。

  而不能以“过去的名声”为衡量标准,否则就变成了刻舟求剑。

  ()

  这本书一直能跟着看下来的友友,都是心存善念的。

  我跟上面这位友友的想法一样,希望“身边的人思想都很光明,真善美的那种。”

  我也受不了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人。

  当然,有时候可能对方也不是故意的,只是在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就去轻易地批判他人。

  这也是在提醒我们自己,要谨言慎行。

  不论是我自己写书、还是推荐有能力的人,都是希望大家可以开启智慧,让我们的世界成为一个充满光明和爱的世界。

  大家一起努力。

  ()

  下面这位友友的问题是睡觉和练功该怎么选择。

  子时应该睡觉还是应该练功?

  有道是“神足不思眠”。

  睡觉是为了养神。

  练功也是。

  但自己练的功能不能补上神,这个不一定。

  就跟“气足不思食”一样,气足是可以辟谷的,能够激发出身体的潜能。

  但有的人气不足,硬饿着不吃饭,这就不能算是正常的辟谷。

  这种硬饿的情况下,对身体的损伤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很难衡量。

  ()

  关于术法的修行,不论是炼气还是辟谷、还是修炼灵魂,我都建议慎重。

  有可能自己最终能够摸索出来,但也有可能会出偏。

  精、气、神都是人类好好活着的基础,没有正统的师父带,不建议大家自己自己搞。(除非出偏了你有办法解决)

  这并不是说分享的人不对,如果人家不说,咱们都不知道还有那样一条路。

  至于要不要以身试法,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且慎重地考虑。

  一旦损伤了精气神,那等同于伤的是命。

  这种层面的损伤,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修复。

  买回半条命需要多少钱?

  命和命还不一样。

  买回半条烂命和买回半条好命,相差多少?

  与其冒着重大损失的风险去修炼自己不了解的术法,还不如认认真真地把家里的风水上调整一下。

  再脚踏实地、正心正念地为大家做点儿正事,通过积累福报的方式从根本上提升自己。

  为了修神通而修神通,不论是在道家还是在佛家眼中,都算是歪门邪道。

  第885章 【篇外:钱和情要分清楚】

  为什么术法的修行建议拜师,而不是看书学?

  因为作者和读者之间,会存在着理解性的偏差。

  可能读者觉得是作者没讲清楚,但作者本人却觉得自己讲得很清楚。

  比如咱们下面这位友友就是这种情况。

  她说是我提倡大家“修自己”,“多做利他人的事”,“要找自己的原因,不应该想到是对方的问题”,然后被人“欺负”得窦儿窦儿的,不知道怎么“说服自己”。

  友友说,“继续帮助这样的人,我真的会有情绪”。

  让大家受着气也要去帮助别人?

  这是我的观点吗?

  呜呜……

  这就是前面说过的,“用我的原话,去攻击我要表达的意思。”

  幸好我一直积极地跟大家互动。

  咱们能够及时地沟通上,还能给我留一个“狡辩”的机会,哈哈。

  说回上面这位友友的问题。

  “利他”,指的是心甘情愿的去帮助别人,是不求回报的。

  比如我看到有人很善良,我想要维护这个世界所剩不多的善意,所以我愿意主动去帮助他,这与利益无关。

  如果事后别人愿意表达感谢,很好。

  如果对方没有给我们回报,也很好。

  没有期待就没有失望。

  利他也不是指去帮助所有的人,不论好坏的那种。

  还要看对方值不值得帮,比如钟雨,我就不会掏心掏肺的“利他”。

  所以,不存在“继续帮助这样的人,我真的会有情绪”的情况。

  我不乐意的人,我是不会去帮他的。

  这个问题解释清楚了吧?

  利他,是心甘情愿不求回报的,而且并不是指所有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说,利他,金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如果利他之前,我们已经很清楚地想好了自己想要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回报,那就不能称之为“自然而然”了。

  就跟神通一样。

  我们修好自己,神通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而不是在修之前就先设定好了,我要获得这个结果那个结果。

  如果说帮领导做事,目标很明确就是想得到评优的好处,那这属于是交换。

  交换也没有问题,平等的交换是很合理的事情。

  我并没有提倡大家一定要无偿地付出。

  但如果是交易,一定要提前说清楚彼此的条件。

  不要出现那种他以为你是“心甘情愿地利他”,但你心里想的却是跟他做交易的这种情况。

  否则就会弄得大家都很难受。

  她的观点是,“送是送、借是借,钱和情是一定要分清楚的。”

  我也很赞同这种观点。

  帮是帮、交易是交易,这两点一定要分清楚,不然会很内耗。

  利他说完了,咱接着说自修。

  自修的意思是,想一想自己在这件事情里,“我可以做什么,能让事情变得更好。”

  发生了你不愿意接受的结果,是因为你没有把“利他”和“交易”分清楚,这是自己可以修正的地方,这是自修。(自修≠自责)

  所以,我说的自修,并不是指对方没有问题。

  而是说,对方的问题需要对方自己去修,我们想了也是白想,没有用的事情就别去费劲了。

  最后,“要乐于帮助他人”,但自己又不想无偿地去帮助别人做嫁衣裳,“很矛盾”。

  佛祖的境界他愿意割肉他就割呗,但咱的境界咱不愿意割就不割,不强求,不内耗。

  不想帮助别人,就公平公正的谈交易就好了。

  大家彼此都认可的条件,谈好了就行。

  怕就怕“既要,又要。”

  既想要实惠,又想要个好名声。

  比如我认识的一位师父,他就是把玄学作为了职业,他也有能力帮助别人解事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