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嬷嬷能从她眉眼看出她是沈家女,说明她长得即像她祖母,又像文嬷嬷记忆中的沈少主,能长得很像,这沈少主要么是她的亲外祖母,要么是她的亲姨外祖母、也就是她真正亲外祖母的亲姐妹……
虽然有点儿绕,但罗乐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如果真如文嬷嬷所说,她祖母曾为了沈少主涉险,甚至病逝辰州,结合她所知的信息来看,她那位曾祖父怎么可能会在她祖母去世后放过南诏沈氏?
现在的南诏沈氏还能参加上元节宴席,说明这沈少主,至少在南诏眼中,确确实实是一个死……
等会?!
罗乐忍不住翻身坐了起来。
如果,原本以为死了的人没死呢?!
罗乐想到杨敏曾经劝她的话,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如果,沈少主没死,那么沈氏的势力一定会被她暗中接手,在外人看来,沈氏岂不是……
沈氏多年势弱,如果只是把明面上的势力化整为零,转为暗地了呢?
如此一来,辰州的复杂和安全,不仅是有罗家寨、西南驻军和各大山寨的功劳,还因为多了一个蛰伏的沈氏!
辰州,南部有罗家寨和连虎寨,东部伏狼寨曾经完全偏向朝廷,只有西部,是唯一一块儿完完全全由猫头寨霸占、不听朝廷指挥的地方!
一个猫头寨而已,凭何能拥有一条南北畅通无阻的商队?
如果背后是沈氏,那就行得通了。
可……如果是这样……
罗乐眸色微暗,她故意告诉自己的去向后,萧志勇特地把玉佩给她,是不是在暗示她,她已经知道了她的身份?
是她自己要这么做的,还是……
上元佳节,大理城内处处张灯结彩,佳人结伴,孩童嬉戏,好不热闹!
王城内亦是如此,这是权贵家眷们一年中为数不多能进王城拜见南诏王的宴会,个个盛装出席,就是个头没到腰间的小孩都得在额间点上圆润的红点,用以表达对这场宴会的重视。
今年的宴会比以往更为隆重,南诏王储确认,今年还是昭贤郡主参加上元节晚宴的第一年,众人不得不慎重起来。
有小道消息说,这位郡主对南诏王非常敬重,说不定只会参加这一次的晚宴,之后再想见她,怕是得等到她成为南诏王。
究其原因,仔细一想就能明白,一个王储,风头能把正儿八经的南诏王压得严严实实的,这哪里是气盛?分明是取死之道!
第191章
昭贤郡主成人礼时,权贵们在王城下远远瞧过一眼,看得不清楚,自然会对南诏王和昭贤郡主之间的微妙关系多有揣测。
总所周知,南诏王没闺女,大家都以为他会让自己的亲弟弟,顺郡王的闺女云皎县主来做继承人,没想到这南诏王不安常理出牌,从别地掏个闺女出来?
不是自家的孩子,南诏王能把王储的位置给她?
若真是自家孩子,那王后的贤淑之名,岂不是……
纵然权贵中一半是南诏土著,一半是百年前跟着段氏公主南下的老人,以往并不对付,此时眼中皆同样闪烁着看好戏的光芒。
而见过了罗乐的段氏王族们,也没有为这风言风语辟谣,尤其是见着那几个年纪大的在人群里危言耸听,心中更是多了几分戏谑。
喜欢传他们王室的谣言是吧?
行,等着吧。
等咱这位跟她祖母有五分相似的昭贤郡主出来,吓不傻你个老不死的!
而另外五分像谁呢?
王室之人看了眼这一回被安排在了前座的沈氏,原先的猜测基本证实,所有人心里都多了几分活络。
这可是沈氏啊,正儿八经的东朝皇室遗族,他们老段家当年入京还被东朝末帝摆了一道,就因为这一道,没被天道认可的老段家不到百年就被大安取代了。
但老天还是眷顾他们老段家的,谁能想到几百年后,他们段氏会出现一个有着沈氏血脉的姑娘?
虽说郡主明面上姓段,但王室中人谁不知道这姑娘实际上是个表了又表的表亲?
这意味着什么?
表亲啊,意味着他们老段家的男儿能把人娶回来!
咳,不是娶,是入赘,但大家不都是一个老祖宗?反正生下来的孩子姓段,入赘不过是形式,跟左手挪右手有什么区别?
这段氏王族里私下都在议论,说若非他们的大王子已经娶亲,且段氏对原配敬重是写在族谱上的,否则南诏王怕是能让大王子休妻再娶……不,再嫁!
至于什么二王子、三王子这些跟昭贤郡主差不多大的王子们,啧,瞧瞧南诏王对昭贤郡主的重视,他们连郡主第一次出现的晚宴都没去上,还是别做梦了。
而他们这些参加过晚宴的王室就不一样了,家世、人品早就在王室晚宴上得过认证,年纪大的娶亲了没法子,但跟郡主同龄的也有不少,要是郡主喜欢年轻些的,也行啊!反正他们嫡长子有的多,随郡主挑啊!
跟段氏王族想得同样美的还有沈氏。
若说段氏是郡主出现之后才知道她这么个人的,那么沈氏不仅知道郡主姐弟三人,连郡主爹娘是怎么相识、相爱到相守,他们也都一清二楚。
至于郡主她娘沈挽朝跟他们发生的龃龉?哎,那都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她不乐意入宫,他们不也没能把她怎么样吗?都过去了~再说,他们沈氏当年为了罗时中损了多少人手?这郡主稍微有点良心,就不可能不认他们这个外家!
而递进王城的拜帖被拒?
南诏王是个什么样的人,看似大度实则心眼儿比针尖还小,他们还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郡主不会不见他们,那只能是被这位位高权重的截胡了……
沈氏心中颇有底气,这一回带来晚宴的都是族里数一数二的青年才俊,只要郡主见着他们,一定会向着他们的!
罗乐是跟着南诏王、王后一块儿出场的,王后在南诏王的右手后方,她这个王储则在南诏王左手后方。
前头乌压压跪着一堆人,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不过好在有南诏王这么个厚实的盾牌在前一个身位吸引了所有人偷瞥的余光,她只需稳稳跟上王后的步伐就行。
罗乐成为郡主后跟王后并没什么交流,不过王城里有大巫和她们罗氏的巫老在,两个都是心思透亮的得力辅助,不用罗乐多费心思,她们就已经帮她把王后的好感刷上了及格线。
王后能被南诏王敬重多年,当然不是傻的,如今木已成舟,她再蹦跶也只会惹得南诏王不满,与其为了一个不可能的王位闹得夫妻离心,不如就顺了他的意,反正她儿子当不了南诏王了,其他人也别想!既然如此,把王位给一个不怎么熟悉却愿意费心思讨好她的人,也比那些明面上敬重她,背地里不知怎么样的人强。
没错,王后只以为大巫是受了罗乐的嘱托,特意送那些辣椒给她的,不然为何先前不送,反而是罗乐成为了郡主以后,这稀罕的辣椒跟不要钱似的往她的宫殿送去?
不仅是大巫,就连回了王城的熊嬷嬷也时不时跟王后说罗乐的好话——
“娘娘,郡主想亲近您呢,就是担心会惹了您和咱大王子的不快,这才不露面的……”
彼时王后正在欣赏新移栽过来的辣椒丛,一个枝头上结了好几个拇指大小的辣椒果,可爱极了。听熊嬷嬷这么说,不由得好奇起来:“怎么说?”
熊嬷嬷道:“您不知道,郡主还有两个弟弟妹妹,鬼灵精呢!没事就想着争夺郡主的注意力,想来由此及彼,郡主也怕她亲近您,会让大王子对您心生怨怼,更怕您会难做呢……”
王后却注意到了另一点:“你是说,郡主有一个弟弟?”
得了熊嬷嬷的肯定,王后这才明白王储之位非长乐莫属,在之后跟大王子的聊天里,也渐渐放下了心里的不甘。长乐是个父母双亡的,将来继承了王位,最多也就是把她爹娘的坟移进陵墓。但那顺郡王的县主可不一样,顺郡王妃还活着呢!
人嘛,老了老了,要的可不就是身份、地位和子孙敬重?
故而发现罗乐尝试着同步自己的步伐之后,王妃如平常散步般笑盈盈牵过罗乐的手,拉着她一齐走上台阶后,才分开入座。
南诏王注意到了这一点儿,什么都没说,只是……王后的桌上多了一个果盘。
尽管南诏四季如春,但冬日的果子还是比较难得的。
上行下效,能来晚宴的都是人精,明白怎么做能够讨南诏王的欢喜,都是当家主的人,哪能因为一点儿口腹之欲落了自个儿的面子?
遂纷纷将自己面前的果盘分给相携而来的妻子,家主夫人们也不傻,又将果盘分给了同来参加晚宴的儿孙,一时间宴席上其乐融融,让罗乐这个头一回参加这等王臣同乐宴席的人看傻了眼。
她不仅收到了王后的果盘,还有……沈氏。
现任沈家家主勉强能算罗乐的……舅舅,既然是舅舅,分个果盘给外甥女,按理说也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