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王蛇们想要吃零食的心情达到顶峰,一条条看起来可怜极了!
罗乐反应激烈,罗君池哪里还看不出来她怕蜥蜴?连忙安抚她,顺便提醒她给王蛇们下令开饭,只要王蛇开动,板车上就不会有蜥蜴了。
别说,当罗乐发话能开饭后,王蛇们对于干饭这件事,是一条比一条积极,看得周围的青壮们眼馋不已,当然,不是对蜥蜴眼馋,是对蛇。
这种眼馋一直持续到回长日村后,发现罗乐压根没把蛇养在家里,而是散养在山上后,达到了顶峰!
他们虽然没有自己的蛇,但谁没帮家里大人打理过蛇?所以在养蛇方面也算有经验的,可谁不是伺候大爷似的伺候蛇?偏偏那些蛇祖宗挑得很,从不拿正眼瞧他们。便是跟菜花关系好的罗君池也忍不住问罗乐,能不能分一条王蛇给他。
罗乐见他实在喜欢,还真让王蛇们过来试试,看看能不能换人,答案是不能,王蛇们拒绝了罗君池,罗君池为此难受了许久。
会自立根生去山里自己养自己,认主听话且不跟主人发脾气的蛇,怎么就不是自己家的呢!
就是菜花的主人罗实关,也不敢像罗乐这样,把菜花胡乱往山里丢。倒不是菜花进了山以后不回家,而是它会觉得主人对自己不尽心,然后开始拆家发脾气。
所以,像罗乐家这么乖的蛇,大家都是头一次见!知道王蛇把罗君池拒绝之后,大家羡慕的情绪几乎要把整个长日村淹没了。
阿柔对他们的大惊小怪很是不解:“这有什么,咪咪还经常上山去跟它们打架呢!嗯……主要是咪咪单方面殴打蛇崽们。”
罗乐好奇阿柔是怎么知道的。
阿柔叉腰道:“咪咪自己说的呀,每次打完回来,都要跟我炫耀呢!”
罗君池及罗家寨运粮小分队全体成员:……
你是说,大王蛇看着小猫崽揍蛇崽?除了大王蛇纵容外,还有能别的理由吗?
羡慕,太羡慕了,以后他们上哪儿找这种会教猫崽狩猎、还好脾气的蛇啊!
从罗乐去罗家寨借粮,到运粮回来也不过三四天,贺村长对此很是满意,也没有跟罗乐要信。在他看来,罗家寨的人都来了,那信能没用出去?完全没想到,罗实泰压根没收那封信。
罗乐最后还是答应了罗实泰,由她来保管信,主要是花木雨那句‘除非罗家寨没了’实在太惊人,罗乐觉得人家都那么说了,再拒绝保管信件,她也太不知好歹了。
罗君池等人把粮运到长日村后,没有马上离开,而去郴县住下了,郴县有客栈,来长日村也算方便。按照罗实泰的意思,要罗君池他们等粮税征收结束后,再回去。
虽然辰州对长日村有不成文的规定,但万一这一任知府发疯呢?加上罗乐亲自上门求助,罗实泰不可能让她们姐弟三人处在危险之中。
故而收粮官如约到长日村时收粮时,差点和守在村口的罗君池干起架来。
山寨人与官府不对付,这是辰州境内的现状。所以当收粮官看见长日村村口一排排魁梧的苗族青年时,自然以为长日村不满他来收粮,特地找人来蹲点。
罗乐解释他们只是来看热闹的。
收粮官不信,他眼睛不瞎,谁看热闹会带着武器啊!
罗乐只好让罗君池几人先去田坝回避一下,对此,罗君池等人分毫不让:“阿乐,我们留在这里,就是为了监督他们不要多收你们粮税,让我们回避,留在这里就没有意义了!再说,有我们在,他们才不敢乱来。”
罗乐默默看了眼他们腰上的苗刀,心想不怪收粮官警惕,轮谁看到一排人挎着刀等自己,心里都会发毛吧?
可真让罗君池几人放下武器,罗乐也不愿意。她内心当然是偏向罗家寨的人,万一收粮官忽然发难呢,将手无寸铁的罗君池几人伤着了,她上哪儿哭去?
于是,罗乐选了一个折中的法子,去杨宅请了杨老夫人来。
杨老夫人算军中遗孀,又是定国公府的旁支,便是在如今的韩知府面前也是挂了名的。有她在,三方制衡,收粮一事也能顺利一些不是?
杨宅不用交粮税,杨老夫人是不想趟这一趟浑水的。但她想起了杨诚之去书院前的叮嘱,不情不愿地过来了。不过当发现罗乐居然跟罗家寨扯上联系后,又庆幸自己听了杨诚之的话,没有摆贵人架子。
收粮官官小,或许并不清楚罗家寨在辰州的地位有多高,只把它当成了一个势力很大的普通山寨。可杨老夫人知道啊,当年若不是罗家寨突然冒出一个天纵奇才,辰州地界将尽数归属南诏!
这个天纵奇才,大家如雷贯耳,都知道是谁。
第62章
于是,征粮税的主客体由原本弱势的长日村和代表官府的强势收粮官两方,变成了复杂且庞大的长日村一方和收粮官一人。
为何另一方会是收粮官一人?因为收粮官这次收粮,与他同行的护卫其实是此次驻军将领罗冽的直属亲兵。
有西州这个常年不交粮税的作为典型在前,又有辰州官员经历过上下清洗在后,现在官府里勉强能用的都是辰州本地人,韩知府对他们有着天然的不信任,哪里会让本就是本地人的衙役们下场收粮?
天高路远,罗冽跟朝廷讨要军饷不成,皇帝便让辰州收上来的粮税拿一半出来给罗冽充做军饷。于是,韩知府和罗冽一合计,决定将罗冽从西北带过来的亲卫队分派出去收粮。
对于罗冽的亲兵们来说,收粮是借口,收集辰州的地方消息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
又因为长日村在辰州的地位特殊,跟着收粮官过来收粮的这几位在军中职位最低也是千户,高的甚至有武骑尉的勋号。
他们本就有接触罗家寨的任务,从杨老夫人那里知道罗君池几人是罗家寨的人后,当然不会故意刁难,为之后的继续接触自找麻烦。
收粮官原以为跟着来收粮的是一伙人,没想到自己孤立无援,内心憋屈得很,对村民们说话也越发不客气起来。
这就是韩知府一叶障目的地方。
韩知府初来乍到,便以为剩余的本地官员上下一心,却忽略了人性。先前辰州府府衙上下被各大山寨压得喘不上气,尤其是给官府做事的底层官员和衙役们,几乎都受到了来自上司和山寨的双方挤兑。
前任知府还在时,他们对之前的上司有怨气,因为上司的不作为,他们只好忍气吞声的在两头当孙子。现在旧上司倒了,又有了新的靠山,这些因为官职不够没被牵连的人反而成了辰州新的地头蛇,难道会不借着新靠山的势力,拿跟山寨关系近的百姓们泄愤吗?
要知道,这些做底层小官的,平日没少受仗着有山寨撑腰而耀武扬威的百姓们欺负。如今换了天,更容易对百姓们产生莫名其妙的仇视和优越感,好像换了上司后,他们就不用再受气,更加容不得百姓有一点抱怨。
收粮官便是如此,之前负责溪虎山这一片的收粮官被牵连后捋了官,他作为小吏升官后是第一次来长日村收粮。
这段时间,他威风极了,不管是哪个村的人,见了他,都客客气气的。米斗称量,向来是装得冒尖儿了才住手,这长日村的人有什么好抱怨的?
全然忽略了先前虽然是十征一政令,但实际上的粮税是十征四,只不过辰州吃皇谷的人少,没人敢计较。在辰州人看来,皇谷嘛,留着大部分也是拿来喂猪,反正粮税交够了,交得多点就多点吧,他们这些草民斗不过当官的。
今时不同往日,十征一装一斗冒尖,和十征六装六斗冒尖,能一样吗?皇谷倒进米斗里,甚至把粮袋抖干净了都不够交粮税的,这不明摆着抢人嘛!
再加上收粮官趾高气昂的态度,长日村的村民们更不可能惯着他。
曾经有人或多或少的跟以前的官员打过招呼,希望能够对长日村特殊关照。所以长日村的大多数村民是没经历过太严重的剥削的,而从北方过来的人都经历过逃难,皇谷也好、糯米也罢,他们是有什么吃什么,不挑食。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境,长日村的村民们虽然不敢直视收粮官,但当面蛐蛐的声音可不小,话里话外脏得不行。村民们的粮税交不够,收粮官火气也上来了,很快,双方之间就发生了口角争执。
这种争执愈演愈大,最后发展到只要收粮官换一家人收粮,马上就有人跟在后面开口骂娘。别说什么有杨老夫人在场,气氛到了,杨老夫人和杨宅的护卫们也不管用。
若不是有罗家寨的人拿着刀在一旁盯着,随时准备干架,跟着的驻军已经要受不了这些污言秽语拔刀立威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除了贺村长家、罗乐家和吕二娘家,村里其他人家没有一户是交足了税的。当村民们得知收粮官只要粮不要钱,不然就坐牢之后,纷纷聚集在阶梯井旁边的院坝上哭爹喊娘。
就在这时,陈小泉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抹掉眼泪朝罗乐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