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她回家种田了_林林走走【完结】(14)

  崔岑:我恨!看得到却吃不到!

  不过为了自己伤能好的快一点,他只能含泪放弃,筷子转到一旁的炒土豆片上。

  油炸过后的土豆片外表焦脆内里软糯,蘸上汤汁香脆可口,好吃的吞舌头!

  再看向赵家的其他人,一副习以为常的模样,仿佛他才是乡下来的没吃过美味的土包子!

  这顿晚饭,崔岑吃了三大碗白米饭才堪堪止住。为了这里的伙食,他也更加坚定了要留下来的决心!

  赵明笙:好家伙,原来还是个饭桶......

  她能收回之前那句家里不缺这一口饭的话吗?这何止是一口啊!

  第14章

  吃完晚饭,赵明笙带着从药田挖回的两株药材去药房找赵父。

  “爹爹,我从药田带回了一株何首乌和茯苓,您看有没有用的到的地方。”

  赵父正用石碾将晒干的药材磨成粉状,听到这话放下手中的活,将这两株药材放置下烛光下检查。

  “七寸长,表面红褐色且有光泽。”赵父上手捏了捏,“质地还很坚硬。这是上好的何首乌啊!”

  再看另一株茯苓,足足有拳头大小,在山里这种个头的也很难见到。

  赵父眼中发光,像是发现了什么宝贝,爱不释手的来回翻看着手中的药材,有些不敢相信道:

  “闺女,这些都是你种出来的?”

  赵明笙心想这一定是灵泉的功劳,但是面上却依旧很淡定道:“可能是咱们家药田里面的土好吧。最近气候也好,地里药材长势都不错。”

  这段时间闺女天天往那药田里跑,赵父也只当她在家闲着无事可做,便随她闹着玩去。

  没想到还真让她玩出个名堂了!

  赵父激动的在柜子上翻找起来,最后在一本旧书里找到了一张记载着药方的纸张。

  “我这里有个药方,叫七宝美髯丸,正好以何首乌为主,茯苓为辅,再配以酒当归、黑枸杞、黑芝麻等。可用于治疗须发早白之症状。”

  赵父欣慰的揉了揉赵明笙的发顶,思索片刻后说道:“我把这七宝美髯丸的炼制方法告诉你,就交与你来做吧。”

  虽然赵明笙对炼制药丸充满了新奇,却担心自己会做不好会害了人。

  她微微后退了一小步,连连摆手,有些不自信道:

  “啊......我不行的,万一做坏了怎么办!”

  “没关系,这些都是温和的药材,就算炼制不成功对人体也无害,只是滋补效果差一些罢了。”

  说着将药方塞入赵明笙手中,鼓励道:“试试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随时可以来问我。”

  “那......好吧!我试试看!”

  听赵父这样说,赵明笙总算放下心,鼓足勇气准备尝试一番。

  “这两味新鲜药材需要炮制之后方可使用。那我再考考你,《本草经》里有记载何首乌的炮制方法,说来听听。”

  “用苦竹刀切,米泔浸泡一宿,黑豆蒸,九蒸九曝,黑豆酒汁蒸熟,忌铁器。”

  这段描述赵明笙背下来了,可是其中的意思她却不明白。

  她疑惑不解:“爹爹,这书上说的苦竹刀、米泔是什么,我怎么都没听说过?”

  赵父耐心地讲解道:

  “苦竹刀是取自苦竹最坚硬的部分,打磨成刀。”他桌上的工具堆里翻找出来一把苦竹刀,向赵明笙展示。

  “米泔指的就是淘米水,用苦竹刀将何首乌切片之后,将其浸泡在米泔里一夜,晒干之后再用木杵捣碎。”

  赵明笙听的认真,还特地拿了纸笔来记。“那黑豆蒸又是什么?”

  “黑豆蒸是指,取三斗黑豆浸泡一夜,准备一个木桶,先铺黑豆一层,再铺首乌一层,如此往复,重重铺尽,然后上锅去蒸。”

  炮制药材是个复杂而又考验耐心的活儿,这样的工序一直要重复九遍,如此九蒸九晒才可以使用。

  赵父特别提醒道:“铁器不仅会破坏何首乌的药性,而且会与铁器产生反应,生成一些有毒物质,所以去皮的时候千万不可用铁刀。”

  赵明笙用力地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

  “至于茯苓,炮制起来就比较简单了。但是炮制的方法也很多,比如说酒煮法、人乳法、土炒法等。不同的炮制方法,能让药材发挥不同程度的药性,单看你怎么用了。”

  赵父又转过身去,在柜子上面翻到了许久,终于又找出了一本厚厚的书籍。

  “这本上面记载了许多药材的炮制方法,为父现在也用不到了,就交给你了!”

  家里的大儿子一心向学,不喜医。赵父一直有些遗憾,现在有个闺女愿意继承自己的衣钵,他心里高兴极了。

  平白又得了一本书的赵明笙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再来一本。

  赵明笙揣着书准备去书房好好温习一番,谁知她刚打开书房的门,就看见一位不速之客,坐在她专属的椅子上。

  少年懒散地坐着,百无聊赖的翻看着桌上的一本书,看到赵明生进来还举手打了个招呼。

  赵明笙现在一看见他就想起那惊人的饭量,一想起他那饭量就忍不住头疼,话语间难免有些冲。

  “你进书房干什么?”

  崔岑也不恼,扬了扬手中的书,“看书啊,在书房不看书还能干什么。”

  赵明笙一时语噎。

  算了,好女不和男斗!

  她轻哼一声,不再理他,自顾另搬了一把椅子。

  过了一会儿,赵清越也踏进书房。

  赵明笙眼前一亮正想向哥哥告状。就见赵清越直接越过了她,和少年热情的攀谈起来。

  “崔兄,我给你的那本诗集你看了吗?”

  被忽视的赵明笙:?

  是她错过什么了吗?怎么这俩人就开始称兄道弟起来了!

  少年一改之前的懒散样,正襟危坐道:“赵兄来的正好,我对其中一首《月下酌》颇有感悟,正好我们俩探讨一番。”

  赵明笙十分惊奇于他的变脸术。

  “哥哥!崔二他......”他刚才不是这样的!

  没等赵明笙说完,赵清越像是才发现还有一个人似得,随口敷衍道:

  “妹妹也在啊,今天我和崔兄有问题需要讨论。就不考你昨日功课了,你自个儿复习一下吧。”

  久逢知己,赵清越现在恨不得和他聊个三天三夜。说完这句他就扭头又和崔二聊了起来。

  从天南到地北,越聊越发觉此人见多识广,非常博学,对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赵清越也受益颇多。

  俩人聊的热火朝天,赵明笙根本插不进去话。

  这崔二何方神圣啊?为什么他一来,家里人一个个都开始向着他了。

  赵明笙抬头就看到少年朝她桀骜一笑,似乎是挑衅一般。

  赵明笙气炸了,这是挑衅吧!这一定是在嘲笑她吧!

  她气呼呼的瞪回去,蛾眉倒蹙,粉腮高高鼓起,像两只小包子。索性书也不看了,回房睡觉去。

  崔岑看到负气离开的赵明笙有些摸不着头脑,这小娘子好生奇怪。京城的女子见了他这一笑,哪个不心花怒放?怎么到她这里就生气了?

  不过。

  还挺可爱?

  *

  许是白天太累了,赵明笙回到自己房间,躺下不到一刻就睡着了。

  睡到半夜的时候她突然被咚咚的砸门声惊醒。

  第15章

  咚咚咚的敲门声像平地的惊雷,将赵明笙从睡梦中惊醒。

  窗外不知何时下起了雨,嘀嗒嘀嗒地拍打在窗榧上。

  她披了件外衣起身,刚走到门边隐隐约约听见赵父在院子内询问。

  “谁啊?”

  门外传来一个陌生中年男子的声音,他焦急喊道:“赵郎中再家吗?我是隔壁的王木匠!”

  王木匠?赵明笙听王大婶提过,她丈夫就在镇子上家具店里当木匠,那门外的不就是王大婶丈夫吗?

  赵父打开了门,门后是一张有些憔悴的倦容。

  王木匠抓住赵父的手臂,犹如见到救星一般:“赵郎中,我家小儿半夜起了高烧,劳烦您过去看一趟。”

  最近天气变化多端,也许是染了风寒暑湿,这个天气下,小儿发热也是常有的事,赵父一边收拾药箱,一边随口问道:“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发起热来?”

  王木匠长叹一声:“唉……我也是才知道,今天他们下水摸鱼,我家娃溺了几口水,怕是灌肺里了!你快随我去看看吧!”

  赵父一听这可不得了!

  这溺水后发热可不单单是风寒暑湿这么简单。

  中可耽误不得,他急忙背了药箱就往外冲,连伞都顾不上打。

  赵明笙在房中听完了这一切,心也高高地提了起来,躺回床上翻来覆去也睡不着,一闭眼就是虎子那张天真孩童的脸,多可爱的孩子,要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王大婶一家还不得伤心成什么样。

  她决定还是去看一看,有什么能帮的上忙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美食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