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笙摇了摇头,河虾虽然也是河鲜的一种,但是如果和鱼炖煮在一起,那很容易就变了味。到时候不仅没有了鲜味,反而会沾染上鱼腥味。
“这些虾我们烤着吃,就做石板盐炙大虾吧!”
她搬来一块石板,架在火堆上,将河虾那些一股脑的倒在了石板上,再把他们排列整齐,撒上薄薄一层木盐树的粉末。
热腾腾的石板很快就让河虾的外壳慢慢由青色变为了红色。
眼看石板盐炙热大虾都要做好了,宴琢那边的烤鱼还是没有动静,赵明笙不由出声问道:
“宴琢,鱼烤好了没?”
“好像......还没有。”宴琢的语气有些迟疑。
赵明笙算了下时间,鱼应该早就烤好了啊,为什么宴琢却说还没有烤好?
她的心里逐渐升起一种不详的预感。
第54章
赵明笙将石板上红透了的虾夹了出来,往宴琢那边看了一眼。
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
宴琢面前的火堆,火势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大了许多,甚至冒起了滚滚黑烟。
但是宴琢还是很淡定的保持着赵明笙离开时的姿势,他手中的烤鱼也和她离开时的变化不大,除了鱼皮稍微黑了一些。
赵明笙怀疑并且有证据那分明就是被烟熏黑的!
这到底是在烤鱼还是在熏鱼啊!
烟顺着风飘到赵明笙他们的斜后方,那里坐的正是孙大郎那群人,他们一个个被熏的眼泪直流。孙大郎本来就黑的脸,这下好像更黑了三分。
赵明笙不敢再看下去,赶紧上前用水将火堆浇灭。
一转头,宴琢一脸你怎么把火灭了,我还没烤完鱼的表情深深的凝望着她,目光有些幽怨。
赵明笙顿时觉得自己有些头大,仿佛自己灭了火是干了一件十恶不赦的事情。
“这里烤不了,你去石板上烤吧。”赵明笙指了指石板的位置,“把鱼放在石板上就行了。”
宴琢这才带着鱼满意的离开了。
赵明笙这才松了一口气,石板的火力不大,这回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
再去看曹叔那边,说让他多看着一点,他倒好,头一歪已经靠在石头上打起了鼾。
赵明笙伸手推了推他,小声的喊道:“曹爷爷、曹爷爷!”
喊了四五声都没有动静,连呼噜声都没停下来过,赵明笙心一横,大声喊道:“开饭了!”
曹叔被这一声喊得一个激灵,瞬间睁开了眼睛,“来了来了!”
赵明笙顿时又好气又好笑,周围看见这一幕的人也哄笑起来。
曹叔有些迷茫的揉揉眼睛道:“不是该吃饭了吗?”
“现在还吃不了饭,鱼还没烤好呢。”
“怎么还没烤好?”曹叔感觉自己都已经睡了好久了,他视线一转,看到了不远处的几张黑脸,吓了一跳。
看了好半天才认出来那些黑脸,原来是村里的那群年轻人。
“好家伙,一个个把脸抹得这么黑干嘛,准备唱戏去吗?”曹叔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自己的胸膛。
热心村民赵明笙看不下去了,把刚才火堆的事情告诉了他。
“应该是鱼身上烤出来的油脂滴在了柴火上,所以才使得火势突然变猛。”赵明笙推测道。
她这么一说,曹叔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赵明笙一再强调让他多看着点,他却不以为意,烤个鱼而已能有什么危险,看着看着还睡着了。幸好没出什么大事,不然他可真的难辞其咎。
“那鱼怎么样?鱼没事吧?”曹叔关切的问道*。
赵明笙:......
“鱼没事,只是鱼皮稍微熏黑了一些。”
曹叔微微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不过......”赵明笙指了指石板前的身影,“鱼还在石板上烤着呢,这次你再不好好看着,可能就真的有事了。”
曹叔立马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蹲在宴琢的身边,一眨不眨地盯着他手中的烤鱼。
这个小伙子,哪哪都挺好,就是这厨艺太不让人省心了啊!
解决了这边的事,赵明笙总算有功夫回去照看她的那锅鱼汤,随着锅盖的掀开,里面的香气争先恐后的弥散了出来。
奶白色的鱼汤熬得十分得浓稠,她洒了一些木盐树的粉末,还有野沙葱的葱末进去,搅拌均匀。
“咳咳,孙哥我们也去捉鱼来吃吧?”
孙大郎身边的顺子嗅到了那诱人的香气,他看看手中的干饼子,再看看那边翻滚着热气的鱼汤,十分眼馋。
“你还是先把脸擦一擦吧。”孙大郎擦完了脸,顺手将手中打湿了的汗巾扔给了他。
那人笑呵呵的接过,在脸上胡乱抹了一通,抬头时还没有忘记鱼的事情,有些执拗道:“哥,我也想喝鱼汤。”
顺子小时候发烧时间长了,脑子有时候不太灵光,人有时候傻乎乎的,孙大郎一听他这话就知道他又犯轴了。
但是这天色已经快黑透了,现在去河边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于是他好声劝道:“等明天吧,明天我们也去捉鱼吃。”
“好。”
顺子失落地低下了头,但到底是乖乖答应了,一点点啃着手中的干饼子。
孙大郎:......
看着周围疲惫交加的兄弟,孙大郎觉得自己手中的饼子也好像有些难以下咽。
忽然,他的视线中出现了一碗奶白色的鱼汤,上面还漂浮着翠绿色的葱花点缀在其中,好看极了。
“不好意思刚刚熏着你们了,这碗鱼汤就当是赔罪吧。”
少女端着鱼汤来到他们面前,微微抿嘴一笑。
“是鱼汤!”顺子闻见了味抬起头,激动的眼睛都红了。
孙大郎原本不想接,但是想想眼巴巴的顺子,他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赵明笙看出了他的迟疑,把鱼汤往他手里一送,转身就走了。“趁热喝,一会儿凉了就不好喝了。”
她还赶着去给其他人送鱼汤呢。今天网兜里捞了不少鲫鱼,赵明笙特意做了一大锅鱼汤,让大家都能喝口热乎的。
孙大郎感受着碗壁传来的温度,望着她的背影语气僵硬的说了句:“谢谢。”
说完这句,他转头把鱼汤递给了周围的兄弟,“一人一口,留个小半碗给顺子。”
“好嘞!”他们异口同声的应道。
一人一口热乎乎的鱼汤下肚,一天的疲惫都好像烟消云散了。
一圈轮下来,鱼汤还剩下大半碗,还有半碗的鱼肉露了出来,谁也没有动,都留在碗底。
一个个馋得口水都要下来的人,现在美味送到了眼前,反而都互相谦让了起来,一人只喝一小口,这一小口还是含在口中,分批一点点的咽下,好让这鲜美的滋味能多品尝一会儿。
孙大郎只好自己动手将鱼肉都给他们分了,自己一块也没留。
鱼肉的滋味比鱼汤还要鲜美,而且一点也不带腥味,肉里的鱼刺都被煮软了,一点都不扎人。
分完鱼肉后,鱼汤又递到了顺子手上,顺子端着碗笑呵呵道:“孙哥你也喝。”
孙大郎揉揉他的脑袋:“你喝吧,你不是刚才一直喊着要喝鱼汤吗?”
“孙哥不喝,那我也不喝。”顺子认真道。
孙大郎知道他这是又轴上了,没办法只能低头喝了一口。
鲜美的鱼汤滑过味蕾,带来阵阵酥傈,又顺着舌尖滑至五脏六腑,带来丝丝温暖。
他微微一愣,这赵家小娘子的手艺还真是不赖,他还是第一次喝到如此好喝的鱼汤,怪不得这群小子闻见了味都走不动路。
另一边,宴琢也有同样的感受。
他喝过赵明笙亲手做的鸡汤、菌汤,现在又多了一个鱼汤。但是每一种带给他的感受都不一样,每一种都让他十分惊艳。
在如此简陋的环境下,她却能化腐朽为神奇,用简单的食材,做出不简单的美味。
单喝鱼汤是鲜美的滋味,将干了的饼子掰碎泡进鱼汤里,吸饱了汤汁的玉米面饼子又是另一番滋味。
宴琢感觉赵明笙就像是一个百宝箱,每一次打开都能带给他不一样的惊喜。
喝完了鱼汤,宴琢的烤鱼也总算在曹叔的监督下,有惊无险的完成了。
腹中包裹着果片的烤鱼在烟熏火燎下,竟意外的拥有了果子的香气。
几人正准备开动,赵明笙突然想起来了什么。
“等等。”
她从竹筐里拿出了一个金黄色的果子,这个果子一拿出来,空气中都飘散着微妙的味道。
清新中夹杂着一丝酸涩。
第55章
微妙的酸味飘荡在空气中,但是酸中又带着清香。
曹叔看到金黄色果子的一瞬间,脸上的皮肉都紧皱了起来。
“丫头,你拿这玩意干嘛!”他一脸嫌弃地看着赵明笙手中的果子,“这果子一点都不甜,可酸了!”
这种金黄色的果子,他们以前也见过,不止见过还尝过,一口下去牙都要被酸掉了。从那以后,他们对这种果子都避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