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没醒,这下也被喊醒了。
“......醒了。”他无奈的说道。
“那你洗漱一下就来厨房吧,我在那里等你。”
清晨的厨房里,少女挽起袖子,露出两截白藕似的玉臂。
平日里崔岑要是看见了定会闹个大红脸,可是此刻他的心思不在这里,他愣愣的看着周围的厨房。
赵明笙挖了两碗面粉放进和面的盆里,一扭头见崔二狗还傻愣在那儿,不由笑道:“还愣着干嘛?把袖子挽起来啊!”
如果要问生辰当天要吃什么,那一定当数长寿面了。
赵明笙思来想去,与其给他做一碗长寿面,不如教他如何做一碗长寿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崔岑不知道眼前的这小丫头脑袋里都在想些什么,不过他倒是不反感。
从来没有做过饭的他此刻也颇为好奇。
一碗好吃的长寿面究竟是如何做出来的?
在赵明笙的指导下,经过一番手忙脚乱,面团总算是揉好了,崔岑的脸也变成了一只花猫。
看到赵明笙在一旁偷笑,他还满头雾水。
直到摸到脸上的面粉。
崔岑:......小爷的一世英名都毁了!
面团被搓成细长条,再在手指的拉扯下,被扯成一根长长的面条,这一切都让崔岑感觉很新奇。
他一边扯着面条,一边问道:“怎么突然想到要教我做长寿面?”
“自己会做饭,就不担心你以后会饿着啦。以后就算离开了赵家,也能有口饭吃不是?”赵明笙是在为他未来打算。
“你要赶我走吗?”
赵明笙察觉到这句话语气不对,一转头少年垂着眼帘,神色黯淡,在那里委屈巴巴的扯着面。
“没有没有,不是赶你走。”赵明笙连忙细声细气的安抚道。
崔二狗在赵家的这段时间,早就融入了进去,就像是这个家的一份子一样,她也觉得崔二狗就这样待在赵家也挺好的。
“可是你终归有一天是要娶妻生子的呀!”
崔岑微愣,他还真没想过这些。
赵明笙见他表情木讷,还以为他是担心没有娶媳妇的钱。
赵明笙拍了拍他的肩膀,豪气的说:“别担心没钱娶媳妇,从这个月起,我会支付给你学堂的工钱!你就不是身无分的穷光蛋啦!”
“二十两一个月怎么样?”赵明笙试探性的问道,见少年没反应又往上加了点,“三十两!不能再多了。”
再多,她好不容易攒下的小金库可就没有了。
“我还小,不着急成婚。”崔岑红着脸争辩道,这小丫头怎么想的这么远!
男儿自当先建功立业,而后成家,就像他舅舅那样。
况且他舅舅都二十二还没成亲,他才十六着什么急?
“好好好,不着急。”
一旁大锅里的水咕嘟咕嘟的开了,赵明笙连忙指挥着崔岑将拉好的面,放进了开水中。
赵明笙真的很有先见之明,幸亏是早早就把崔二狗喊了起来,不然他们这顿早饭还不一定能按时做得出来。
等长寿面端上桌的时候,刚好到了吃早饭的时间。
“小崔,这是给你的生辰礼。”孟氏将一早准备好的决明子枕头拿了出,枕面上绣了简单的云纹,大气又好看。
赵父则拿出了一瓶药丸,正是他最近的得意之作。
“这个药丸可以强筋健骨,虽然你的腿伤已经好了,但是也不能大意,吃了这个药丸对你老了以后也有好处。”
“崔兄不是说过你很喜欢岑夫子的书帖吗,这是我为你寻来的。”赵清越递上一本书册,笑道:“祝崔兄如日之升。”
以往崔岑收到的礼物中,大多都比面前这些贵重。但是在他心里,面前这些却远比那些礼物来的更加珍贵,也更加令他弥足珍惜。
因为每一份的礼物里面,都饱含了一份浓厚的心意。
“谢谢......谢谢大家!”
崔岑一时间感动的有些说不出来话,除了感谢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好啦好啦,大家快吃饭吧。这可是崔二狗亲手做的长寿面,坨了就不好吃了!”
赵明笙招呼着大家。
一听说这是崔岑亲手做的,大家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那我们可得好好尝尝。”
简简单单一碗长寿面,大家却吃的心满意足。
崔岑以前也吃过不少的长寿面,可这一次,却是令他最为深刻的一次。
他望着碗中根根分明的长寿面,突然就想起以往他生辰时,祖母也会命厨房给他准备上一碗长寿面。
回忆起那张慈祥的面容,崔岑心里突然很不是滋味。
他知道自己失踪遇害的事情肯定早就已经传回了定国侯府,祖母一定为此担心坏了,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侯府的一切,尤其是不知道该怎么回去面对侯府里的那个人。
有时候他竟然觉得就这样一辈子窝在一个小村庄,做一个教书先生也不错......
“小崔快吃啊,吃完想想晚上想吃什么好吃的,赵姨给你做。”
孟氏的声音将崔岑的心思拉了回来,他匆匆应了,端起碗连汤带面,一滴不落的都下了肚,温暖了五脏六腑。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大暑那一天。
孟氏一早就煮好了三伏茶,一杯清清爽爽的凉茶灌下去,一天的燥热都清减了许多。
因为镇子上会有庙会,所以学堂也额外放了一天假。
难得大家都有休息,孟氏和赵父便催促着这些孩子去镇上转转。
吃过了早饭,赵清越便带着赵明笙和崔岑坐上了前往镇子的牛车。
路过集市的时候,路边小茶摊上的一些闲言碎语飘进了赵明笙耳朵里。
“哎哎,你们听说没有!”
“什么事啊?”
“烟柳阁的崔莺莺带人把药铺砸了!”
第72章
“什么!柳莺莺带人把药铺砸了??!”
一堆人围在一起交头接耳,一个穿着短衫的汉子高声惊呼道。
“你小点声,耳朵都快被你吼哑了。”先前爆料的男子掏了掏耳朵,一脸埋怨道。
那短衫汉子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十分抱歉道:“我这大嗓门一激动就控制不住,兄弟见谅见谅!”
“真的假的啊?她为什么要去砸药铺啊?”一个人不明就里问。
“是真事!当时我就在现场,亲眼看她带人砸的。”其中一个激动地说着,恨不得手舞足蹈的把是怎么砸的给他还原一遍。
“之前药铺不是新出了一盒可以祛疤的药膏嘛!”
众人点点头,这整个青康镇应该无人不知,有七宝美髯丸和九阳补气丸在前,大家对这个新出的祛疤膏的药效也是充满了期待。
“听说余掌柜征集了两个脸上有疤的女子,她们俩试用过后仅仅一个晚上,脸上的疤就奇迹般地完全消退了,这效果显著吧!”
“有点疤算什么,要我说那些女人就是麻烦,像我这种汉子就从来不想着祛疤。伤疤是男子汉的象征!”旁白突然有人插了一句进来,话语不屑。
“就你那皮糙肉厚的,祛疤也没人看,去去去,你不想听我们还想听呢!”众人齐心协力把这个不知所云的人赶走了。
那人喝了口茶接着说道:“就是价格有些昂贵,仅有一盒,标价是一千两银子。”
“我的娘勒,一千两银子啊!”众人都为这个数字所惊叹。
“对,因为只有一盒,最后还差点为了这个打起来了,几家都在竞价,最后是喊到了两千两银子,被烟柳阁的柳莺莺买走了。”
对于这个结果大家倒是不怎么惊讶,柳莺莺毁容的事已经传得沸沸扬扬,虽然他们没有亲眼见过,但都有所耳闻。
她买这个药膏自然是为了能恢复容貌吧!
“我们还以为第二天就又能一睹芳容了,结果你们猜怎么着?人家转头就把药铺给砸了,还是亲自带人来砸的!”
“听说是因为药膏不管用,觉得自己花了冤枉钱,所以才一气之下把药铺砸了,可见那是有多气了。”
砸的那天,脸上连面巾都没戴,这下大家可都看了她脸上的疤。
好家伙,长长一道,跟蜈蚣似得盘在脸上。
还烟柳阁头牌呢!隔壁小孩见了都吓哭了!
那汉子有些惋惜道:“连药铺的祛疤膏都救不回来,那脸确实是毁了。”
“别人用了效果是好的,她涂了不管用那能怪谁,也犯不着砸店吧?”有个得过药铺帮助的人,对此愤愤不平道。
“害,可不是吗!听说那天砸了好些东西,光是那些珍贵的药丸和药材就砸了不少,药铺的人核算了一下至少损失了五千两银子呢!现在正拉着烟柳阁得烟妈妈要赔偿呢!”
“什么?那你不早说,还愣着干嘛,走啊看戏去。”茶摊上的人群一窝蜂的散了。
赵明笙也听完了自己想听的,她嘴角微勾,“走,我们也去药铺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