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她回家种田了_林林走走【完结】(8)

  “好孩子,把柜子最里面的那个匣子给我。”

  赵明笙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照做了。

  这是一个很古老的匣子,上面雕刻着一些赵明笙看不懂的花纹,平添了几分神秘感。

  孟氏摸索着打开了匣子的暗扣,从中取出了一块质地白润的玉佩,而后递给赵明笙。“这是给你的,本想等你满月之后就给你戴上,没想到......”

  似是想到从前,孟氏眉眼间有些黯淡。

  赵明笙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才好,只能默默地陪在孟氏身边,握住孟氏的手。

  “不过还好,我的儿…你回来了!”说到这孟氏的眼中阴霾一扫而光,面色也红润了一些。

  赵明笙突然想到梦中的那个自己,那个并没有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的自己。

  那赵家一家得有多难过啊!

  赵明笙默默的接过玉佩,温润的质感熨烫着她的手心。

  还好,她回来了。才没有错过一个如此爱她的家,十四年缺失的那份情感似乎正在一点点的流回。

  第6章

  在去田地的路上赵明笙得知王大婶家中有两个半大的孩子,还有一个年迈的婆婆,她的丈夫给县里的家具店做木工,整天早出晚归,所以家中田地由她打理。

  她种了许多蔬菜,平时吃不完还可以拿出去卖,也算是补贴家用了。

  赵家的田地不算太远,赵明笙一路上和王大婶唠唠家常说说笑笑,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走到了。

  “到了,这就是你家的田地。你家位置好得很!瞧那旁边就是口井。”王大婶将打水的位置指给赵明笙,语气里充满了羡慕,她家打水还要多废上些功夫。

  赵明笙顺着她手指方向找去,一口青砖砌起来的古井就立在路边,再往里处看是一片杂草丛生。

  田在哪?旁边的井她看到了,田呢?

  “王大婶,你说我们家田,就是这?这不都是杂草吗?”

  赵明笙指了指那堆杂草,再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她彻底傻眼了,这些杂草浇什么水啊,来除草还差不多。

  她猜到赵父一心向医,可能不善耕种,可没想到会如此不善耕种法啊?

  她幻想中金灿灿的麦穗呢?再不济绿油油的小白菜也行啊?

  她和祖母在侯府的庄子上也住过一段时间,至今忘不了刚从地里摘下的西红柿,一口下去汁水四溅,那甜沁心脾的滋味。

  “哈哈,丫头,这些可不是杂草,可都是你爹的宝贝!”

  赵明笙狐疑道:“宝贝?”

  “别家地里种得是庄稼,或是蔬菜,他种得可都是药材!”

  赵明笙:......

  不愧是郎中爹爹。

  赵明笙一言难尽的模样惹得王大婶笑声雷动。

  她笑完抬头看了眼日头,离晌午还有两个时辰左右,现在正是浇水的好时候。等到了晌午再浇,那时的日头足,蒸发起来也快,就不好浇了。

  于是王大婶来不及再多说些什么匆匆忙忙赶回自家地里浇水去了。

  徒留赵明笙对着一地的杂草...不对,是药材发呆。

  好在她接受现实能力还是很强的,很快便打起精神。虽然地里没有菜,但是以后可以慢慢种嘛!西红柿、小油菜都会有的!

  赵家地边上放着一些工具,都是一些不值钱的农具,家家户户都有,从家里拿来拿去还怪重又麻烦,也不会有人偷,索性就放地里了。

  赵明笙从一大堆工具里面取出来一个木桶,先去井边打了水,手臂都酸了才好不容易打满了一桶。

  等她亢赤亢赤把水桶提回地里,望着眼前这些陌生的植物,又犯起了难。

  这些药材该怎么浇水,浇多少合适啊?

  这些药材都是赵父从山里挖来的秧苗,心血来潮想试试看能不能种活。

  可他并没有种植天赋,种的杂乱无章不说,这些药材似乎也并不适应田地的土壤环境,活是活了,但是大多都蔫蔫巴巴,长势并不是很好。

  拿来入药也没有野生药材的药性好,赵父观察过一阵子之后就放弃了,只偶尔来浇浇水。

  赵明笙纠结了半天也没个结果,索性不想那么多,管他三七二十一,先浇为敬!

  木桶里有个小瓢,她就用这个作为衡量,长大的高大一些的就浇两瓢,长的低矮一些的就浇一瓢。

  赵明笙浇的挺开心,很快木桶里的水便见了底,只好又去打了一桶。

  来来回回好几趟,好在赵家的地不算太大,总算在晌午之前浇完了。

  回头看着水润润的土地,心中自是满满的自豪。

  干活儿的时候不觉得累,这一停下来,赵明笙才感觉自己浑身都有些酸疼。她揉了揉自己有些发酸的腰,靠着大树荫凉处坐下休息。

  刚坐了没多久,王大婶也浇完地回来了,看见赵明笙坐在树荫下便招呼她一起回家。

  “今儿个天可真热。”

  浇完地回来的王大婶好像又黑了一些,她以手做扇,宽厚的大掌来回摇摆着,期望能带来点凉风。

  看着满头大汗的王大婶,赵明笙*才惊觉自己并不觉得热,虽然平日里她也不大爱出汗,但今天太阳格外的毒,她顶着大太阳忙了一上午,居然连薄汗都未曾出。

  爹爹说这田里多蚊虫,可她待了这么久,也未曾被蚊虫叮咬,更未瞧见什么蛇虫鼠蚁,真是怪哉!

  王大婶看她一副清清爽爽的样子,也只当她浇了一会儿便累了,之后一直坐在树下歇息。

  只有赵明笙知道这不正常,她默默抚住衣衫下玉佩所在的位置,面上充满了疑惑。

  是玉佩的原因么?

  赵明笙拿着王大婶分别时热情塞来的两根黄瓜回到了自家院子。

  刚进院子就和一位穿着褐色衣裙,腰间系着围裙的大娘打了个照面。她看上去有些年岁了,脸上有些斑痕,一笑起来,脸上的褶子也跟着一起动。

  想起爹爹早上说的,赵明笙猜测这位就是邹大娘。

  大娘在围裙上抹干刚洗完菜的手,笑眯眯地对赵明笙说道:“我是隔壁的邹大娘,来帮忙做午饭的。你是赵家刚回来的小闺女吧?”

  赵明笙也笑着应下,乖巧的喊了声大娘好。想起自己手上还有两根黄瓜,连忙递了出去。

  “王大婶送了两根黄瓜,刚好中午添道菜吧。”

  “哟,她家的菜最是新鲜好吃,今个天气热,咱们就凉拌个黄瓜,做个丝瓜虾米卤汤拌面吃可好”

  听得赵明笙口水都要下来了,自是同意,头点的如小鸡食米。

  见赵明笙点头,邹大娘指指篱笆外说道:“那等一下,我去摘点调料。”

  篱笆外只有野花野菜,自家也没有种辣椒那些,哪来的调料?

  抱着这样的想法,赵明笙好奇的跟在她身后。

  就见邹大娘在院外的篱笆边,掐了……两把叶子?

  “大娘,这是什么调料啊”赵明笙一头雾水。

  邹大娘没急着说明,捏了一簇让她闻。

  她凑过鼻尖闻了闻,味道有些刺鼻,说不上来的怪,有点像香菜,样子却又大相径庭。

  邹大娘笑着解释道:“这叫荆芥,清热解暑,拿来拌黄瓜最好不过了,你以前没见过吧。”

  赵明笙确实没见过,更没吃过。不过既然邹大娘都说好吃,那一定很美味吧!

  回到厨房,邹大娘将洗好的丝瓜去皮切成条状,油热下葱姜蒜爆香,再将切好的丝瓜下锅翻炒几下,切碎的虾米撒上去的一瞬间,鲜味一下子就爆发出来了。

  提前揉好的面团,此刻也醒好了。用长长的擀面棍将面团擀成薄薄的圆饼状,再将圆饼一层层的叠起来,用刀切成一指宽的条状。

  别看邹大娘年纪大了,可干活利落着呢。赵明笙想帮忙都插不上手。

  在一旁观摩了许久,她终于找到了能帮的上忙的活儿。

  第7章

  趁着邹大娘煮面的功夫。

  赵明笙将黄瓜用刀背拍碎,再将调好的蒜汁淋在上面,最后放上灵魂荆芥。一道荆芥拌黄瓜便做好了。

  邹大娘的丈夫儿子白天都在县里做工,要到晚上才会回村子里。所以中午便在赵家一起吃。

  赵清越在县学中午会管饭,赵父则到了晌午还没回来,许是杏安堂太忙了。

  赵明笙便不再等了,将碗筷摆好之后便去扶孟氏上桌吃饭。

  将丝瓜虾米连带着汤汁浇在刚出锅的面条上,顿时鲜香扑鼻勾的人口水直下。新鲜擀出来的面条特别有嚼劲,过了凉水之后滑溜溜,还未多嚼几口就下了肚。

  “好吃!”赵明笙满足得发出一声感叹。

  配上爽口开胃的荆芥拌黄瓜简直是人间美味,赵明笙第一口吃荆芥,还觉得味道奇怪冲鼻,后来越吃越好吃,越吃越上头。

  真香!

  尽管天气热的人没甚胃口,她还是干掉了大半碗面条,还消灭了半盘子黄瓜拌荆芥。

  就是这样还被孟氏念叨吃的太少了,要知道这碗比她脸还大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美食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