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以诸位娘子才智,你们一定能够取得好名次,专心备考即可,飞燕在此祝愿大家考出优异的成绩!”
第135章
众人看着吕飞燕的模样,满眼羡慕,不由心生向往,同时心里暖洋洋,按道理说吕飞燕在忠义军中职务不低,本来没有必要亲自前来,但她还是在城门口迎接,与客栈掌柜和官员交涉,并且跟她们叮嘱注意事项。
大家第一次感觉自己是重要的,被人放在心上,也看出忠义军招贤纳士之诚,并非做表面功夫,或是自诩非凡,居高临下地蔑视她们,而是真诚地对待每一位考生,不论身份。
鲍殊汇她们同客栈掌柜离开时,吕飞燕并没有完成任务似的,就此转身离去,她继续待在城门口,等候下一批考生进城。
众人将此看在眼里,心中感动。
不止是鲍殊汇一行人,附近县城的寒门学子背着箱箧进城,本来担心自己孤身一人前往,负责考试的娘子们注意不到他,进城以后没没地方住。
孰料他满怀担忧,刚进城就被带到距离门口不远的茶水铺子旁,先给他递了一杯茶水解渴,而后几个女子走到他身前,领首的女子柔声说道:“我是本次考试晋州考场的负责人,吕飞燕,郎君是过来参加考试的吗?”
学子一听,此人竟是监考官吕飞燕,哪敢怠慢,立即放下手里的杯子,躬身行礼,恭敬答道:“吕娘子,学生正是。”
吕飞燕微微一笑,“不用紧张,我就是确定一下你的身份,在我这里登记好,如若郎君没有提前安排住宿,稍后我命人送郎君去客栈休息,放心,从住房到进考场,这些都不要钱,谁朝你伸手,尽管来告诉我。”
学子脸上露出讶异的神情,忠义军对外宣称会给考生提供免费食宿和马车,他虽然听过,但毕竟那些好东西一般都是给富贵人家的,轮不到自己。
未免丢脸尴尬,他也没有去抢那个马车直达的名额,直言让给路途遥远、真正需要的人,从来没有对此起过心思。
如今真正到了晋州城,吕飞燕柔声细语地询问,忙活着帮他安排住房,可以说包揽所有考试外的事情,考生只需要专心看书,一门心思地去考试就成。
他哪里见过这种待遇,学子瞠目结舌,呆呆地说出自己的身份信息,晕晕乎乎跟一个客栈掌柜上马车,等车厢人满,他们就动身去客栈。
等人的工夫,学子观察客栈掌柜神色,发现他们尽是满脸喜色,心里不由疑惑,问道:“掌柜,咱们吃住都不给钱,难道掌柜不生气?”
哪怕惧怕忠义军威势,迫不得已前来,遇上此等亏本买卖,他们哪能笑得出来?这太不正常了!
客栈掌柜摆摆手,“郎君说得哪里话,咱们这算是为国举贤,保不准就有大贵人在咱们客栈住了,助人一成,何乐而不为?”
车厢里还坐着另一个学子,他闻声抬起头,径直揭了掌柜老底,放下书本说道:“郎君别听他说得大义凛然,其实是忠义军给了各家客栈好大一笔钱,多拉一个考生,另有额外奖赏,所以掌柜们才这么热情呢,恨不得人越多越好,将他家客栈塞满了!”
掌柜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嘿嘿笑两声,然后理直气壮道:“徐元帅此举正是重视诸位郎君,咱们这也算是支持徐元帅。”
坐在左边的学子瞪大眼睛,倒吸一口凉气,难怪各家客栈掌柜在城门上赶着迎接考生入住,原来是徐茂给了补偿。
那么多考生加在一起,纵然客栈掌柜愿意向徐茂卖好,给个低价,也是一笔不菲的钱财,她说给出去就给出去了!
学子啧啧称奇,原先只是过来试试水,但他真正体验到徐茂给予人才的关怀,脚步挪动不了分毫,扎根之心愈发坚定,他当即打开书箧开始温习文章,争取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去徐茂手下做事。
所有抵达考点的考生体会到被重视,众人下定决心,好好应试,激烈的竞争氛围悄然传散。
大家感受到压力,没有玩乐的心思,拿出考科举的劲头,睁眼就是温习书本,专心背书。
六月,幽州、晋州和江州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商贾察觉幽州具备巨大潜力,纷纷前去幽州置办产业,既支持徐茂结个善缘,又能抢占先机,防止错失赚钱的机会,未来后悔。
各种各样的物资送往幽州,商队也开始往这边走,周边地区的货郎挑着担子走街串巷,身影出现在幽州城。
徐茂收到信,知晓晋州商贾准备捐钱修建忠义学堂,她高兴地翘起嘴角,此时最缺的就是钱,有人白白送钱,哪有拒之门外的道理。
“让他们修,不过学校名称后面可以加上捐献人的名字,比如金娘子捐献最多,咱们就叫晋州忠义学校非玉分校,其余人名字也可以加在授课教室、班级和奖学金里,展现诸位对学校的支持和贡献。”徐茂点头赞同商贾的加入,并且以冠名的方式鼓励商贾多多捐献,钱是不嫌多的。
“元帅,近日城中多了许多过来开铺子的商贾,还有商队专门往咱们这边走,幽州和晋州之间的传信专道已经清理出来,附近匪盗都不敢靠近,有些百姓知道后也悄悄沿着咱们修建的道路走,在附近开出小道,许多商队从旁经过。”
邓绿华顾虑到附近百姓干扰传信专道,给她们的队伍造成影响,问道:“要不要将附近百姓驱赶离开?如若其中混入心怀不轨之人,恐会泄露军情!”
徐茂惊诧,她想了想,也对,这年头,一条安全的道路比什么都重要。
“不可驱赶百姓。”徐茂拒绝,这些人赶是赶不尽的,即便修筑泥墙,百姓总有自己的办法钻进来,堵不如疏。
她思索少时,有一个主意,说道:“这样吧,百姓既已走出一条小路,那我们便帮她们完善,隔开些许距离,给百姓也修建可以安全通行的民用道路,不至于靠近我们军中传信的快速通道。”
军用和民用分开,互不打扰,百姓的需求满足,便不会特意往她们的传信专道靠。
徐茂还捕捉到一条重要信息,她们的专道能够避免匪盗拦路,商队也更加青睐往专道附近走。
“诸多商队前往幽州,这是好事,我们不能堵了商队来幽州的路,再修一条民用路,颇为重要。”
徐茂吩咐道:“玉华,你领人继续修路,速度快些,尽可能让地面平整些,方便车马通过。”
邓绿华眼睛微微睁大,“这时候给百姓修路,会不会多此一举?”
徐茂道:“要想富,先修路,一条安全平稳的道路能吸引商队放心来幽州,也方便周边县城百姓通行。”
“我记得民间不是会有专门载人走远路的驴车吗?咱们将马车、驴车都安排上,请人驾车,百姓用一两文钱就可以坐车出远门,从自己家坐到咱们幽州买卖东西,城池之间的交往方便快捷。”
公共交通也安排上,吸引附近百姓过来卖菜,缓解幽州物资紧张的问题,虽然她们现在有种地,但所有人都要吃喝,大部分米粮、蔬菜需要从周边地区购买,或从长安、晋州调运,距离太远,很不便捷。
如若附近地方的百姓能够主动过来,商队聚集,那幽州的压力将减轻许多。
邓绿华和吴洪英她们沉思良久,明白修路是长远考虑,邓绿华吸口气道:“元帅放心,我一定会把此事按元帅吩咐办妥。”
她之前每日跟着修路的队伍出工,已然熟悉流程和注意事项,邓绿华毅然领受这项任务,去书房画规划图。
待人走干净,徐蘅端着一盘绿豆糕走进来,问道:“阿姐,马上就要考试,试题出了吗?”
说起这个,徐茂就头疼,她扶着脑袋,痛苦地揉揉额角。
出试卷真不是一件容易事儿,倘若太简单,拉不开分,没有区分度,而要是难度过高,翻倒一大片人,也不能达成寻找英才的目标,无法选取合适的人才在幽州任职。
“正在研究……”徐茂声音低微,有些心虚,她到现在还没开始动笔。
徐蘅道:“考试时间将至,大家都在盯着咱们此次考试,阿姐可要抓紧了。”
徐茂握拳抵在唇边,眼光躲闪,“我尽量,今晚就开始,不,现在就开始,晚上出好给你看。”
“那好,先吃一块绿豆糕,我出去巡逻,听闻北狄那边因为王位乱了一阵,新王刚刚继位,估计要不到多久,他们就要休整好,重新杀回来了,这段时日是我们最为关键的时候,绝不能掉以轻心。”
徐蘅顾虑北狄趁着她们考试进犯作乱,损害忠义军在民众视野里的信誉度,以及可靠性,她准备加强戒备,护卫幽州及其周边地区的安全。
徐茂想起外头还有一个北狄没解决,缓缓叹口气,不敢懈怠,捏着绿豆糕咬一口,走到窗边远眺。
这时,灵光乍现,徐茂突然想到应该出什么类型的题目了,她赶紧回身,跑到书案前提笔写字,打开系统题库进行检索,唰唰几笔,第一道题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