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姝色可堪折_晓岚山【完结+番外】(71)

  两人到太后殿中请安。比她们到的早的夫人和贵女大有人在。

  见到张姝,女人们纷纷向她投去饶有兴味的目光。吴倩儿看向她的神情更是复杂,把陆蓁拉到一旁,两人远远的说话去。

  围着太后逢迎的一圈夫人和贵女,都像观看北城马市里稀奇的异兽似的,团团看她。有的窃窃私语,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兴许极为逗乐,把周围的人都乐得甩起帕子遮了唇角吃吃偷笑。

  承恩公夫人冷哼了一声,颇为冷淡的把目光投向她身后的庭院。

  张姝莫名其妙。在众人探究打量的眼光中,把程毓秀抄的经卷献给太后。

  不过是个传闻中的民间孝女,太后对程毓秀的好奇心早在她随口宣出懿旨的那一刻就过去了,也不过问程毓秀不来行宫的缘由,叫梅芳姑姑把经卷收下。然后不咸不淡的问张姝,侯爷夫妇的身体可好了些?

  其实早就无碍了。

  张姝恭敬敛眉,答谢太后的关爱之情。又说,父亲的身体还有些不虞,不良于行,撑着拐杖能勉强走动几步。

  “所以我说,张侯爷是真的勇!怎么想出这么个损招来的!”夫人堆里有人笑着冒出一句话来。

  “是啊也不想想自家的门楣和家世,能和公府结上亲都是高攀了!承蒙公府看得起,给脸偏不要!偏要拿自家娘子的闺誉开玩笑!”接茬的是与承恩公夫人交好的某官宦夫人。

  张姝明白过来,原来她们议论的还是喜鹊那日说的,父亲扬言要招杨敏之为赘婿那件事。虽然流言在明面上已经被首辅弹压下去,但是私底下还是传开了。

  仗着张贵妃不在跟前,加之吴太后似乎对贵妃也颇多不满,夫人们交头接耳,你一言我一语很是把侯府嗤笑了一通。

  女娘们或坐或立在自家母亲身侧,虽然没有参与夫人们的话题,看张姝的眼光也都如看戏一般,颇为玩味。

  侯府家的娘子确实如传闻所说美貌惊人,但像杨敏之这般从百年清流之家出来的状元郎,文韬武略,俊美端方,自然是全京城中所有少女芳心暗许的如意郎君——什么样的女娘没见过,能看得上没有半分家族底蕴的屠户之女?

  徒有美貌又如何?

  不少女娘心中隐隐生出一股微妙的快意。

  在远处长廊下说话的吴倩儿和陆蓁不知为何,说话声也突然大起来,好似又要争吵。

  “抱歉,麻烦把‘所有’两个字去掉......就算人家是块五花肉,以为人人都像你们那么爱吃么?”陆蓁抱臂瞅着吴倩儿,笑嘻嘻调侃。

  “你......粗鄙!”吴倩儿气恼跺脚,面露羞色扭头就走。

  大殿中,张姝走到刚才说话的那个夫人面前,朝她躬身福了一礼:“请您慎言。”

  然后柔声说道:“此事究竟如何,在座的各位既不是家父也不是首辅大人,不在其中我们都无法评判。不过我听说首辅大人已经出手弹压了流言,那必然是不希望大家再去议论。您将其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我若看不见听不到,也无缘置喙。

  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于太后娘娘銮驾之前,您如此说话,实为不妥!诚然,家父和妾来自乡野,出身不显,门第亦不高贵,但承恩侯府始终是万岁和朝廷的封赏!侯府与我的名誉岂能容您随意诋毁!”

  张姝说完,朝端坐上方的吴太后伏跪请罪,怯生生道:“妾刚才的言辞恐怕多有不当,心内着实惶恐,但谣言当止于智者,还请太后娘娘明断。”

  官宦夫人傲气的笑容凝固在脸上,面色通红,怒火中烧,却不敢发作出来。

  众人也都惊愕当场,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好个伶牙俐齿的丫头,起身吧,莫得让别人说几十岁的大家夫人们合起来欺负你这么个可怜巴巴的小娘子,传出去岂不贻笑大方。”

  吴太后说完,朝惊呆的承恩公夫人没好气的睨了一眼。

  她的好侄媳,也不知道该说她眼光好呢还是不好呢。说她眼光好吧,张姝不止容貌姣好,今日一席话,更是于无形中证明了她的见识和胆量,确实可堪为世家妇。说她眼光不好吧,总以为张家女娘性情柔顺好拿捏,却屡屡在她与侯府面前碰壁。

  梅芳上回从承恩侯府回来跟她说的话,果然没错。张姝并不像她表面上那么娇柔怯弱。二郎性情优柔寡断,正需得这么一位外柔内刚的娘子帮持。若将二人凑到一处,倒不失一桩相契的姻缘。只是承恩公夫人想要拿捏媳妇,却没那么容易。

  太后心中一哂,暗地里对侄媳妇的小心思嗤之以鼻,以为谁家的婆婆都敢同她比么?先帝在世时她贵为皇后,皇帝是亲生之子,做了太后仍是说一不二的后宫之主,皇后妃嫔哪个敢不敬重她不听从于她?

  也就是贵妃,被她捧得忘乎所以,滋长出不该有的野心来!她倒要作壁上观,看看首辅府与杨敏之会不会搭理承恩侯府这一茬。

  太后在心中衡量片刻,便熄了给张姝与吴宣林赐婚的心思。

  承恩公夫人收到来自太后的眼神警告,悻悻的不再说话。适才七嘴八舌的贵夫人们也都噤口不言,不敢再胡乱编排。

  远处传来幼犬的吠声,随着宫婢和内侍开道,皇后娘娘带华章公主和两位皇子前来,后面跟着去给皇后请安后一同过来的敬妃,以及手捧一只玉瓶的邱玉瓷。

  皇后携来人给太后娘娘请安,贵夫人和女娘们又争先恐后给皇后娘娘请安问好,刚才发生在张姝与那个官宦夫人之间的不愉快眨眼间消散的无影无踪。

  张姝想起昨晚陆蓁说的话以及夜间邱玉瓷的怪异行径,悄然曼步隐于嘈杂的众人后,默默端凝吴皇后和邱玉瓷。

  若单论外貌,邱玉瓷面相单薄,与丰颐端庄的皇后并不相像。但二人站在一处,确实如陆蓁所说,两人的形容气质竟然有些相似。

  尤其是这时,手捧玉瓶的邱玉瓷,刻意雕琢的姿态犹如高洁的观音。一举一动似乎都在模仿中宫。

  只见她对太后款款一拜,说:“昨日太后娘娘与两位圣人西行,紫气东来祥云西去,上天应也有所感应,所以一路降下甘霖雨露,让我等感知天子给予世人的福泽君恩。今日一早,妾斗胆在行宫中采了些无根之水,特敬献给太后娘娘和皇后殿下聊表心意,谨祝煮水烹茶以为乐,舒眉展眼世安康。”

  她这番话说下来,贵夫人和女娘们都暗自啧舌,又嫉又羡。昨日路上讨人嫌的泥泞大雨竟叫她给说出花来,她们怎么没想到去树叶子上接点水来奉承太后呢?

  陆蓁已踱步到张姝身边,拿胳膊碰了碰她的手臂,冲她挑眉眨眼。张姝马上明白了她的意思,原来邱玉瓷半夜出门是采露水去了。

  听邱玉瓷说完,太后娘娘眉开眼笑,道:“好孩子,难为你一片孝心。”

  邱夫人脸上笑意盈盈,颇有几分荣耀之色。

  携三个孩子坐于太后身侧的吴皇后容色淡然,双目敦和神采奕奕,看不出喜怒来。

  梅芳姑姑从邱玉瓷手中接过玉瓶,叫宫婢拿去煮茶。

  不过须臾,茶香四溢。

  梅芳执盏尝了一口,笑道:“三分露珠清味,三分竹叶鲜香,还有三分冷冽悠长淡淡涩,莫非是松针?”

  邱玉瓷微笑点头。

  梅芳试过茶后,叫宫婢将茶水分盏,呈与太后与皇后、公主和两位皇子。

  华章将自己的茶敬奉给吴皇后,也说了一番吉祥话。

  戟奴偷瞄长姐,有样学样,将茶奉给自己的母妃敬妃。

  猊奴一手抱狗一手轻托茶盏,闻了闻,无甚兴趣,将茶杯随手递给宫婢,口中说了一句什么,宫婢捧着茶盏径直走到张姝身边,躬身递茶:“二殿下说赏给张娘子。”

  把自己埋到人堆里不显山不露水的张姝,又被暴露在睽睽众目之下。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硬着头皮接过茶盏一饮而尽。

  放下茶杯,给猊奴远远的福了个礼谢恩,猊奴却连眼皮子都没掀一下。

  皇后和太后说话之际,他偷偷把趴儿狗送到地上,狗儿起初伏在他脚边不动,他不经意的踹了一脚,趴儿狗蹒跚着溜出殿门。

  接着,他起身跟皇后行礼告退,说出门找狗去,走前朝张姝站立的方向状似无意的扫了一眼,然后施施然出了殿门。

  华章说她去看护猊奴和雪团,带着宫婢和内侍大摇大摆的离席而去。

  戟奴见他俩都走了,也悄无声息的退下。

  这三个孩子......张姝看得目瞪口呆,暗觉鼓舞,挽了陆蓁的手,从忙于逢迎太后和皇后的人群中轻手轻脚的退出去。

  第63章 莫要当真

  张姝和陆蓁出了大殿,到行宫僻静处。

  陆蓁迫不及待的跟她分享从吴倩儿那里听来的传言。倒没有嘲笑侯爷的意思,纯粹出于好奇,兴奋的问她,侯爷真是这么说的吗?首辅府和杨敏之会不会答应?

  张姝眨了眨眼,温柔怯笑:“既说了是流言,你莫要当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