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孩子渡过了在行宫最快乐的一天,意犹未尽的上岸。杨敬庭吩咐过的侍卫果然就等在岸边,请杨敏之去首辅大人那里。
张姝抽出一支菡萏花枝递给他。和华章等人向行宫内院的宫门走去。
宫门口的锦衣卫正在换防。陆如柏的人渐渐的一个都看不到了。守在门口的侍卫请他们快点进去,宫门即将落锁。
张姝回头看了一眼。
杨敏之站在刚才他们分别的地方,目送厚重的宫门闭下后,转身去高台处内阁临时办公的地方。
他上木梯时,柳思荀正往下走,看样子他刚从三层楼上皇帝的御前出来。
背手将菡萏掩至身后,唤住柳思荀。
“在下与柳兄在翰林院好似还没有对弈过,晚间如有空,弟想邀仁兄手谈一局。”不容拒绝。
柳思荀稍愣,笑着答好,与他拱手别过。
直到下楼梯的背影消失在木梯转角,杨敏之收回冷峻的目光,转身去父亲那里。
手中握着菡萏枝与父亲行礼问安。
杨敬庭深深的看向儿子。
气定神闲,意气风发。
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与父亲置气后就率性离家、出走一整年的少年,然盛气仍在,锋芒也越发锐利。
他已有自己的方式和能力来得到他想要的一切。
“皇次子非长、非嫡、非贤,绝无可能成为皇储。你要走卢梦麟的老路吗?这不是我与你父子之间的谈话,而是首辅对你的质询,你需得如实回答!”
立在窗边的首辅缓缓踱步行来,背对夕阳,清矍的面容晦暗不明,只有一双如炬双目,炯炯有神的压迫于面前被他质询的青年。
杨敏之将菡萏插到桌案上的瓷瓶中,再次肃然行礼。
“下官所行之事均有律法可依,余亦不会为皇次子争储。但是下官的未婚妻张娘子与河间张氏一族,将是我的妻族,我亦有责任庇护她和她的家人,就如同我与首辅大人无论何时都会维护眉州杨氏一样。”
“父亲,”他又改口,道,“我护着她,与您护着母亲和祖母,让她们滞留保定迟迟不入京是一样的。”
他扬眉看向父亲。
这本是父子二人心照不宣的默契。
首辅之妻与母从眉州入京,到了保定府就停留下来。所谓在保定等待二姑娘生产,是一个原因却不是最重要的。
入主内阁是别人眼中的荣耀,于推行新政宁折不挠的杨敬庭父子,却是一趟极为凶险的旅程。稍有不慎,就会被朝堂的巨浪颠覆,化为齑粉。
过了很久,杨首辅低沉的声音才再度响起。
“可是自此以后,眉州杨氏、甚至天下士林都不会站到你身后,不会如你维护他们那样去维护你。”
从此你与寒门出身的那些小吏不会有什么不同,宦海中的凶险你也只能自己去背负。
可是那又如何呢。杨敏之拿起瓷瓶中的菡萏轻嗅,笑了起来,不惧不忧。
父子二人不再交谈。从靠近堰塞湖的窗边徐步走到靠山的这一面。
窗外,是行宫内院的一角绿荫宫墙。
华灯初上,行宫内院和外院的宫宴都即将开始。
第76章 夜宴惊魂
行宫内院。
张姝把剩下的几支菡萏都给了华章,戟奴分走两支说要送给他母妃。可是敬妃的院门一直被封着。内侍守在门口,请他们毋要在此处聚集,以免过了病气。
戟奴再次失望而归,和他们一起回到吴皇后殿中参加宫宴。
张姝被宫人引领,坐到离吴皇后最近的席位。比邱夫人和吴倩儿的席案还靠前。
大家都看出来,她很得皇后喜欢。且刚刚被赐婚给天下一等一的出色郎君,眼红者有之,艳羡者有之,当然,想要与未来的御史夫人搞好关系的人更多。
夫人们的殷勤让她几乎无法招架。只得频频致谢,温婉的微笑都快僵在脸上。
再加上和她同场击毬的女孩儿们,因为马球场上策马并肩的情谊,也都与她多了几分亲近。以前女娘们都以吴倩儿为中心,今晚众人的焦点全都转到她身上。
吴倩儿也像换了个人似的,虽然还是那么傲气十足,却不再旁若无人出言跋扈。自从邱玉瓷被尚宫局和司礼监拿办,她一下午都在陪邱夫人,宽解母亲。此时多饮了几杯酒,偎依在邱夫人怀里朝张姝吃吃发笑,说起话来舌头打直:
“张娘子,你可要当心!她们呀,可不像我心直口快是个直心眼儿!可得把你的心上人藏好了,莫要被别人惦记!想、谁也不准想!”
杯觥交错之间,张姝也有些微醺。桃腮粉面,更增添了几许艳丽。面对吴倩儿的打趣,只是抿嘴笑,看她歪在邱夫人怀里,很是羡慕。
想母亲了。
也不知道今日她和爹爹接到赐婚的诏书,是不是受了好大一回惊吓。虽然她很依恋母亲,她与杨敏之之间的那些......也不会跟母亲坦白。就像吴皇后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她的秘密就像一块饴糖,藏在心间甜滋滋的愉悦着她。吴倩儿她们就算想也是没用的!
酒过三巡,吴太后姗姗来迟。陪在太后身边的,除了梅芳和成群宫婢,竟然还有邱玉瓷。
女眷们相顾诧异,喧闹的气氛突然冷却下来。
邱玉瓷神色惶然,进入殿中就“扑通”跪倒在皇后案前,哭泣请罪。
刘尚宫跟在侍奉膳食的宫婢身后走入大殿,朝吴皇后无奈的摇了摇头。
吴皇后不动声色,请太后入席,令邱玉瓷坐到太后身侧侍奉。
一声冷哼从张姝旁边的食案发出,是吴倩儿。接着被邱夫人柔声责怪了几句。
盛筵继续。夫人们逐个向迟来的太后祝酒。
张姝收回目光,垂首凝视自己食案上的餐食。
下午她和杨敏之在堰塞湖采菡萏时,杨敏之跟她说,邱嫔在诗会上作的诗是翰林院四品学士柳大人为其代作。邱玉瓷身后恐怕不简单,还不清楚到底是承恩公府、太后,还是另有其人。
邱嫔背后的人是太后的可能性不大。她背后之人为她请翰林学士代笔,本就是为了讨好接近太后。最大的疑点在承恩公府。但承恩公是皇帝嫡亲的表兄,与皇家一贯亲厚,承恩公一家也素来得太后宠爱,不存在这个动机。
那日三更半夜邱玉瓷从她和陆蓁的院子悄悄外出的事,她也告诉了他。邱玉瓷的行为处处透着鬼祟,他们却想不出她半夜外出何为。
最后杨敏之再次跟她强调,不准她再卷入宫闱纷争,无论皇后再令她做任何事,都要拒绝。凡事都推到他身上好了。
“我与姝姝即将结为夫妻,杨敏之与承恩侯府便是一体,那些困扰到娘子的麻烦事就交给在下。”他当时说。
他预料的没错,邱玉瓷不会那么容易被打倒。即便吴皇后利用她设了一场局,不过一个下午,因为太后插手,形势又发生扭转。如果邱嫔能顺利回到宫城,她的姑姑张贵妃可能会因为她得罪过邱嫔,而多一个敌人。
张姝心中沉闷,本就微薄的醉意消散全无。
她面前的酒杯已空,她本无心情再饮。一个宫婢持酒壶从蟠龙柱后走出来,上前斟酒。
宫婢执酒壶的手上,于食指处戴了一粒红宝石戒指。宫婢中不乏多得赏赐体己丰厚之人,这粒戒指看起来稀松平常,并不引人注目。
然而,一缕熟悉的、久久不曾出现过的、令她心怖的暗香,从倒酒的宫婢身上若有若无的散发出来。
这种暗香,在陆家马场遇劫时曾深深刻入她的脑海。在太后宫殿门外碰到虞氏,让她差点再度陷入可怕的噩梦。江六郎托七娘送来的来自宣府边市的暗香丸,也是这股味道。
张姝缓缓抬头,从宫婢执酒壶的手,到她和别的宫人一模一样的婢女装束,再到她始终垂着的低眉顺目的脸。
这是一张陌生但显然被修饰过的脸。
“姝儿,一张面孔无论怎么修饰描画,她的骨骼和三庭五眼是改变不了的。”她跟义母学画时,娄夫人曾这样说。
她几乎可以肯定,这张陌生面孔下就是那个让她惧怕过的人!
她的心被难言的恐惧死死攥住,想要喊叫出声,声音卡在嗓子眼里。
周围是欢声笑语。帷幕后奏乐的乐人换了一支新的曲子。舞姬从纱帘后鱼贯而入,翩翩起舞。
宫婢给她倒完酒,若无其事的走到太后跟前,给太后和邱玉瓷各斟了一杯。又躬身走到吴皇后的食案前,将皇后的酒杯满上。
邱嫔起身唤了一声“皇后娘娘”,脸色苍白摇摇欲坠。她向吴皇后赔罪,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吴皇后神色淡然,端起酒杯。
“慢着!”一道与热闹氛围极不融洽的声音从吴皇后下侧的桌案遽然响起。
乐声戛然而止,起舞的舞伎停下动作。
喊话的是脑中一片空白的张姝。她根本没想好该说些什么,就冒失的站了起来。打断了宫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