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衡之依然只是看着她,声音喑哑,眸光涌动。
“我平时什么样?”
亦泠回答不出来。
就这么对视了许久,谢衡之突然翻过身,将她压在了身下,比以往每一次都亲得用力。
亦泠渐渐喘不上气了,但她没有像往常那样去推他,反倒是死不松手地抱着他。
光是抱着还不够。
一想到今晚之后,她或许就很久无法见到谢衡之。
甚至……
她抱得越来越紧,还想更贴近一点。
双手在浑然不知的时候探入了他的衣襟,抚摸着他逐渐发烫的肌肤,在他胸口的伤疤处细细摩挲。
而后就像是想记住他身体的每一处肌理起伏,她的指尖一路游走至他的腰腹,攀上他的肩背,最后在再次抚至他胸口时,被他一把摁住手。
他抬起头,气息还未平复,终于说出了今夜一直压在心里的话。
“阿泠,我若是回不来呢?”
亦泠眼眶一红。
也仅仅是眼眶红,依然倔强地说:“怎么可能?你自己说的,你命硬。”
“但是我忘性大。”她看着他,眼里泛出了泪光,却依然死死憋着,“你若是太久不回,我怕我会忘了你。”
说完便仰起头,亲了他一下,随即闭上眼睛,等着他的回应。
“别让我忘了你。”
-
这一场雪不知什么时候停的。
亦泠偶尔睁眼,眸子不知被什么模糊了,只能看见谢衡之额头挂着的汗珠。
但谢衡之什么都没说,在她忽然浑身发颤时,抬起了头,紧紧盯着她。
“我会回来。”他的声音也像是在发烫,每个字都炙热,“也不会让你忘记我。”
话音落下,亦泠闷哼了一声。
万籁寂静,帘帐内汗水交织,气息灼热。
她能听见谢衡之粗重的喘息声,也能听见陈旧的木床吱呀作响的声音。
就连自己嗓子里溢出的低吟也清晰可闻。
一整夜的极力掩饰逐渐土崩瓦解。
不知是因为酸胀难耐,还是忐忑担忧,她眼角还是滑落了热泪。
第101章
这一夜过去,便意味着距离北营大军出发便只剩不到一日。
他们总想抓着这最后的时光,说太多也徒增担忧,便闭口不言,闷头缠绵至深夜。
亦泠再睁眼时,天已濛濛亮。
没有习惯的怀抱,她伸出手,探了探身旁的被褥,只剩丝丝余热。
亦泠立刻坐了起来,睡眼惺忪地张望四周。
将醒未醒时,她感觉到有人轻吻她额头,低声在耳边说了什么,还替她掖了掖被褥。
原来那不是做梦。
连她的披袄都已经叠放至床边。
亦泠叹了口气,披着衣服坐了起来。
下床的那一刻,她微微拧着眉,才慢吞吞地走到门边。
推开门,寒风侵肌,冷得人连眼睛都睁不开。
静谧苍茫的前路,已经看不见谢衡之的踪影。
亦泠没再去岐黄堂。
外面风夹着雪,日光流转,夜里屋子里的烛火亮到了寅时,亦泠终于赶制出了一件贴身里衣。
连名字都来不及绣上,她又去亦昀的屋子里找了些衣服,抱着两个包裹提着灯连夜出了门。
-
黎明将至,雪雾弥漫,天幕黑得如同冰冻的浓墨。
一路上却可见星星点点的火光,送行的人在赤丘荒瘠的土地上缀成一条蜿蜒的光路。
亦泠抵达北营西门时,旭日未出,四周火把与提灯已经照亮了天边。
赤丘已经多年未出现过如此宏伟的场面。
旌旗猎猎作响,送行的人们挤满了道路两旁,士兵们还未出营,上空已经飘荡出了声震云霄的齐声高呼。
亦泠站在道边,身旁站了不少人,偶尔有三两人互相寒暄,交头接耳。
大多人都如亦泠一般,沉默不语,张望着士兵集结的方向。
在等待中,上空又飘起了雪,让本就凝重的氛围更为沉抑。
亦泠抱着怀中包裹,冷得不停地跺脚,手指都快没了知觉。
天欲亮时,马蹄声由远及近,大军终于出营。
站在两侧送行的百姓立刻涌了上去,等着与自己的亲人告别。
最先出来的是先锋兵与斥候,亦昀便在此列。
虽然士兵们都穿着一样的铠衣铁甲,亦泠还是一眼就看见了亦昀,抱着包裹走了过去。
“姐,你怎么来了?”
时间紧迫,亦泠没工夫回答这种废话,把包裹往他怀里一塞,没等他打开看看,嘴里就一句接一句地冒出了嘱咐。
在来的路上,亦泠还在懊恼自己平日里为何不多看点书,根本不知该和亦昀说些什么。
真到了这时候,她才发现心里话不需要预演,四周皆是殷切叮嘱的话语,她也不知不觉说了许多。
姐弟俩平日里很少正经说话,亦昀也吊儿郎当习惯了,不想露出戚戚忧惧的模样,于是挠着脖子,扭开了头。
“知道了,我都二十了,又不是小孩子,我现在可是北营鼎鼎有名的九指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