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双脸上一红,连忙伏身行礼道:“奴婢谢夫人赏赐。”
李妙妙赶紧把芸双拉起来,“别动不动就行礼,又没外人。”
芸双不敢不守规矩,但李妙妙对她好,她从心底里非常感激。
主仆二人有说有笑一直洗到子时才从偏殿出来,李妙妙原本以为赵伯承已经睡了,结果走进寝殿才发现赵伯承还坐在床上看书。
李妙妙:“……”
“殿下,你怎么还没睡啊?”
赵伯承的视线从书上移开扫了李妙妙一眼,“等你。”
李妙妙:“……”
都忘了她还得侍寝。
自从李妙妙过了新手期之后,赵伯承真的非常非常喜欢折腾她。
李妙妙走近坐到床边,“殿下。”
她的声音软软的,带着点求人的意思。
赵伯承嗯。
李妙妙才又道:“殿下,我很想给殿下生个孩子,但是,这两年能不能先不生?”
先礼后兵。
赵伯承语气无波,“为何?”
李妙妙的理由可太多了,首当其冲第一点就是赵伯承是个权臣兼奸臣,这样的角色谁知道是个什么下场?万一哪天赵伯承嘎了,李妙妙一个人还好,但要再加上几个孩子,她要怎么活怎么养?而且在古代这个大框架里,生女儿还好,万一生了个儿子,他爹要是谋反被杀,他儿子能不能活完全看上位者的心情,李妙妙可不想经历丧子之痛。
但这些话李妙妙不可能宣之于口。
李妙妙伸出小手去勾赵伯承的大手,声音更软,“殿下,我还这么年轻,不想
这么早就当娘亲。当了娘亲要照顾孩子,就不自由了。”
赵伯承并不太相信李妙妙的这番说辞,但她跟他撒娇,赵伯承心里软软的。
“你是暂时不想生孩子,还是不愿意让本王碰你?”
李妙妙反应了一秒,立刻求生欲爆棚,“当然只是不想生孩子!”
赵伯承:“好。”
他继而起身走到门口,对守在外面的仆人吩咐了几句。
李妙妙离得远,根本没听到赵伯承都跟仆人说了些什么。
仆人闻言恭敬称是,然后一路小跑以最快的速度去拿来了一个盒子,然后把盒子恭恭敬敬交给了赵伯承。
李妙妙一脸好奇地看着赵伯承拿着盒子重新走回寝殿。
赵伯承注意到李妙妙的目光,言简意赅,“好奇?”
李妙妙点头。
赵伯承直接将盒子打开放到床上。
是一盒处理好的羊肠衣。
李妙妙顿时小脸通红。
赵伯承稍稍有些意外李妙妙居然认识这个,不过认识也好,省得他解释了。
赵伯承:“等你想生孩子的时候,告诉本王。”
李妙妙的小脸更红。
赵伯承示意李妙妙,“躺下。”
夜深人静,床幔全部落下。赵伯承直接将人捞进怀里压着,因为在宫宴时喝了酒,这会儿的力道比平日里都大了许多。而且因为羊肠衣的缘故,赵伯承的时间也变得更长了。
李妙妙受不住力,被赵伯承撞得一颤一颤的。后半夜,窗外下起了雪,雪花缠绵着枝头,把斜影都落在了窗边。李妙妙这一夜睡得很沉,再醒来的时候天已经过了中午。
这期间芸双走进寝殿看了两次,但见李妙妙依旧睡得沉,便又回到寝殿外面守着了。
李妙妙最后其实是饿醒的。
如果不是因为饿,李妙妙估计能睡到晚上。
芸双进殿伺候李妙妙洗漱的时候偷偷瞅了眼李妙妙的小脸,白里透红,简直滋润得像朵芙蓉花。
芸双忽然有些理解为什么自从李妙妙入府之后,殿下的心情越来越好了,如果换成是她天天守着这样的美人,她的心情也好。
芸双开心跟李妙妙道:“王妃,殿下早上说您新入府,今年的红封所有人都是双份。”
李妙妙顿时精神了。
对了,红封!
“什么时辰了?!是不是得早上赏红封?我现在给大家还来得及吗?”
芸双连忙道:“王妃您不必着急,您是王妃,您想什么时候赏都可以的。”
虽然按道理讲应该是早上赏,但主子毕竟是主子,哪有为了迁就仆人而让主子早早起床的道理?
但李妙妙觉得这样不太好。
李妙妙换好衣服便连忙往外面走,一边走一边对芸双道:“快让大家都过来吧,我先给大家赏红封。”
芸双急急追了两步,“王妃,真的不着急,您先用膳吧。”
李妙妙摆了摆手,“先给大家赏封红,用膳不急这一会儿。”
这可是开年奖金!哪个员工不盼着?李妙妙就是再饿也得先把开年奖金给大家发下去。
芸双只好恭敬称是,然后吩咐守在外面的婢女,“去把大家都叫来,王妃要赏红封。”
守在门外的婢女开心应着,然后一溜烟儿跑去喊大家了。
第13章
李妙妙在内殿给仆人们赏封红,而赵伯承则在书房里看奏折。没回京过年的韩太尉又给小皇帝递了折子,建议小皇帝迁都安州。安州是陵云十二州之一,属于韩太尉的核心势力范围之内。
赵伯承冷眼瞧着这张折子,心想韩卓这算盘子打得,都快把算盘珠子嘣到他脸上了。
让小皇帝迁都,说白了就是眼热赵伯承现在的权利。自古以来甭管皇帝有没有本事,是否年幼,但只要在那个位置上坐着,那就是绝对的皇权,绝对的政治正确。
而赵伯承如今是辅政大臣,手中握着小皇帝这张王牌,其他各路诸侯,无论势力大小,都得向赵伯承低头,这样的政治优势怎么能让各路诸侯不眼热?但机会只有一次,当初赵伯承杀进京城勤王,包括但不限于韩卓在内的各路诸侯都在冷嘲热讽,说赵伯承没脑子。但现在各路诸侯都后知后觉反应过来了,赵伯承哪里是没脑子,他去勤王那是大大的政治合算。
去年年底,韩卓手底下的谋士给韩卓出主意,说可以以迁都的名义让小皇帝来安州,只要小皇帝来了安州,那么就是在韩卓的势力范围之内了。这样一来,在韩卓的势力范围之内,韩卓想要取代赵伯承的位置便易如反掌。
当然,道理是这么个道理,话可不能这么说。
韩卓在给小皇帝的奏折上先是从地理位置到气候条件吐槽了一下现在的京城不好,又展示了一下安州如何如何风景秀丽、气候温润,最后开始拍马屁,说像安州这样好的地方,就该给皇帝居住,所以叩请小皇帝迁都。
赵伯承只觉得好笑。
韩卓这是想掌权想疯了。
赵伯承随即以小皇帝的名义给韩卓回了批示,就一句话:「韩爱卿,你如此记挂着朕,替朕考虑,当初惠、成二王造反之时,怎么不见你进京勤王啊?」
写完顺手盖上了小皇帝的宝印。
赵伯承没有资格教训韩成,但小皇帝有。所以,即便韩卓心知肚明这批示就是赵伯承写的,但盖了小皇帝的宝印,就代表了是小皇帝的意思。韩卓再厉害也是臣子,小皇帝训他,他也只能老老实实听训。
批完奏折,赵伯承吩咐侍卫,快马加鞭给韩太尉送回去。
侍卫恭敬称是。
这时又一个侍卫从外面匆匆走进来禀报,“殿下,王太仆在牢中撞墙自/尽了。”
赵伯承闻言面上没有一丝变化,只淡淡嗯。
王太仆就是昨晚宫宴闹酒的那个老头,即便他不自/尽,赵伯承也不会留他。
王太仆之前是惠王一党的势力,惠王被杀之后,王太仆一直不甘心,不过也不是什么重要的角色。
赵伯承没在意这件事。
他心平气和又在书房里处理了一会儿政务,快到中午的时候,赵伯承才起身离开书房向内殿走去。
李妙妙已经给仆人们赏完了红封,按照惯例份额叠双份,每个仆人都非常开心。赏完普通仆人,李妙妙又特意给芸双和彩娘多赏了一份。
芸双年纪小,捧着红封开心得直笑。彩娘年纪大,虽然也很开心,但没有芸双那么不稳重。
李妙妙对彩娘道:“以后我有不懂的地方,还请多多照顾我。”
既然已经打算在王府打持久战,李妙妙自然要跟这些管事儿的仆人搞好关系。
彩娘连忙对李妙妙恭敬行礼,“王妃说哪里话,伺候王妃是奴婢的本分。”
李妙妙赶紧把彩娘扶起来。
赵伯承就是在这个时候走进内殿。
彩娘和芸双又给赵伯承行礼,“殿下。”
赵伯承嗯,继而走到李妙妙旁边坐下,“用膳了吗?”
李妙妙摇头。
她刚忙活儿完,哪有时间吃饭。
赵伯承并不知道李妙妙没吃饭就忙着给仆人们赏红封,略微有些意外,“睡到现在才醒?”
李妙妙脸上一红,“早就醒了,刚才忙着给大家赏红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