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笨蛋美人成为宠妃后_奶芙小甜包【完结】(55)

  赵伯承浅浅弯了下嘴角,“好,那我们就去看搭桥。”

  李妙妙继而与赵伯承同骑一匹马向河边走去。这个时间段,除了有搭桥的士兵在工作之外,还有海城的妇人在河边洗衣服。

  赵伯承自己先下了马,又将李妙妙从马背上抱下来,“小心些。”

  李妙妙扶着赵伯承的胳膊向远处张望。在她的认知里,古代的桥好像都是那种石拱桥,所以李妙妙下意识就以为这里要搭建的桥也是那个样子。但眼前的桥跟她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李妙妙只看到河面上漂浮了一排木船,而士兵们则搬运着宽厚的木板子往船上面加固。

  李妙妙好奇望着那些木船,又扭头问赵伯承,“殿下,这是在搭桥吗?”

  赵伯承嗯。

  李妙妙不解问:“这是什么桥?”

  赵伯承言简意赅,“浮桥。”

  李妙妙没概念,“浮桥?”

  赵伯承耐着性子跟李妙妙科普,“浮桥是军用桥的一种,其结构以船为支撑排列于水面。一般如果用于战事,支撑桥面的船会用战船,但如果只是用于运送粮草或民用,支撑桥面的船也可以用小船。”

  李妙妙似懂非懂点了点头。

  赵伯承握着李妙妙的小手向河边走近了些。

  整个河面已经横向列好了船只,有一部分木板子也已经固定,除了木板子之外还有铁链,都是用来加固桥面的。

  一旁在河边洗衣服的妇人一边洗衣服一边看那些士兵搭桥,其中一个年纪约莫四十岁左右的妇人对其他人道:“你们听说了吗?这桥建起来还能给咱们用呢。”

  另外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接话道:“能给咱们用好啊,咱们村要往祁州卖粮食,来来回回挣得钱不够坐船的。这要是能给咱们通桥,让牛拉着就过去了。”

  其他妇人也跟着说是。

  那个四

  十岁左右的妇人又道:“听说这桥是晋王让搭的,不过王秀才不是说晋王是个大奸臣吗?”

  赵伯承和李妙妙:“……”

  那个三十多岁的妇人闻言嗤道:“奸不奸臣的关咱们什么事儿?能做点实事儿对咱们好不就行了。他愿意效忠皇帝就效忠,不愿意效忠也不会效忠咱们,吃饱了撑的管他是不是奸臣。”

  第47章

  其他妇人都跟着笑。

  李妙妙悄咪咪抬眸看向赵伯承,赵伯承依旧是云淡风轻,对这些蛐蛐充耳不闻。

  李妙妙没来由笑出声。

  赵伯承垂眸顾她一眼,“笑什么?”

  李妙妙笑着道:“我觉得刚才那位姐姐说的有道理。”

  赵伯承:“……”

  但事实就是这样啊,从百姓们的角度去看,不管赵伯承愿不愿意效忠皇帝,但他对百姓们好不就行了?

  赵伯承又看向远处的浮桥。

  李妙妙自顾自从小布包里拿了个山梨吃。

  赵伯承看到了,把手伸向李妙妙,“给我一个。”

  李妙妙:“……”

  “我一共就拿了两个。”

  赵伯承挑眉,“难道不是我们两个人一人一个吗?”

  李妙妙:“……”

  不是的,她原本计划她一个人就能炫两个。但赵伯承问她要,她又不能不给。

  李妙妙只好把小布包里的另外一个山梨递给赵伯承,但又不甘心问了一句:“殿下,你自己能吃完一个吗?要不给你一半好了。”

  赵伯承道:“吃不完也不跟你分。”

  李妙妙:“?”

  赵伯承言简意赅,“你没听说过不能跟喜欢的人分梨吗?”

  李妙妙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小脸一红。

  赵伯承浅浅弯了下嘴角,然后咬了一口甜甜脆脆的山梨。

  李妙妙与赵伯承在河边看了会儿搭桥就回军营了,因为赵伯承只是来看看搭桥的进度做到心中有数,所以并不需要在这边一直盯着施工。

  回去的路上,李妙妙坐在马背上问赵伯承,“殿下,我们跟周国的这一仗什么时候能结束?”

  赵伯承说:“不一定。”

  因为战事已经僵持住了,什么时候打,要怎么打都有很多变数。

  赵伯承问李妙妙,“想回京城了?”

  李妙妙摇头,“京城虽然很繁华,但是不如在外边好。”

  至少在外面不用跟一些面和心不和的人虚与委蛇。

  赵伯承其实也不喜欢京城,他也不喜欢与别人虚与委蛇,但很多时候没有办法。齐国需要他辅政,否则皇帝年幼,太后压不住阵,各路诸侯野心勃勃说造反就造反,便会造成齐国内乱,民不聊生。

  而自古以来,每个国家都是以农业为基础,但百姓们务农最需要的是安定。比如春天就要按时播种,秋天就要按时收粮,但这些事情都是建立在国家安定的基础上。而如果国家大乱,各路诸侯厮杀,今天百姓们要播种了,诸侯打过来了,明天百姓们要收粮了,诸侯又打过去了,这让百姓们还怎么种庄稼?

  赵伯承非常清楚百姓们的苦,所以,他一直在尽全力维系着齐国那份破破烂烂的皇权。哪怕他背负着骂名,被上位者不信任,被同僚不理解,被各路诸侯所嫉妒,但赵伯承还是那句话,他问心无愧即可。

  赵伯承的语气很轻,“等陛下亲政后,我们就回西武,每天只需要快快乐乐地生活。”

  不用再跟谁虚与委蛇,也不用再管那些政事。

  李妙妙闻言抬头望了眼天边的白云,然后伸手指向远方,“殿下,西武是不是在那个方向?”

  赵伯承嗯。

  李妙妙扬起嘴角,“真好。”

  真希望小皇帝可以快点亲政,然后做一位明君,也能让赵伯承歇歇。

  这之后的几天,赵伯承忽然异常忙碌起来。李妙妙不知道赵伯承在忙什么,但听说好像是周国那边派来一位使臣,但具体是谈什么内容李妙妙不太清楚。

  李妙妙并不去打扰赵伯承,就窝在主帐里面自己玩,如果实在是闷了,就带着芸双一起去军营里的菜地里帮蔬菜浇浇水。

  军营吃饭主要是靠粮草运送和去海城采购,但军营里也自己开垦了一块土地种菜,一则新鲜,二则也省钱。

  现在菜地里的菜还都是苗,李妙妙不认识,便挨着问芸双,“这个是什么?”

  芸双说是白菜。

  李妙妙又指着另一边的菜园子问:“那个呢?”

  芸双说韭菜。

  李妙妙顿时惊讶睁大了眼睛,“韭菜?我还以为是小葱。”

  李妙妙巴巴地跑过去仔细瞅了眼,“这些韭菜怎么长得这么胖胖的?”

  芸双被李妙妙的形容词逗笑,她还是第一次听人用“胖”来形容韭菜。

  芸双道:“韭菜很好养活的,只要地好,再勤浇水勤施肥,就会长得很好。”

  李妙妙似懂非懂点了点头,然后拎起小水壶给韭菜浇水,“多喝点,多喝点。”

  芸双被李妙妙可爱到,眉眼弯弯:“等再过半个月这些韭菜就能割了,到时候给您包水饺吃。”

  李妙妙也眉眼弯弯,“好啊好啊,我要韭菜虾仁馅儿的!”

  芸双笑着说好。

  李妙妙便继续给韭菜浇水,浇完了韭菜浇白菜,浇完了白菜浇土豆。

  这时后厨的王娘子给李妙妙拿来一碗小点心,是油炸小面圈,把面加香葱入锅炸,然后再裹上一层糖汁,酥酥脆脆,又咸又甜。

  李妙妙开心接过来,然后甜甜向王娘子道:“谢谢。”

  王娘子心里一暖,对李妙妙喜欢的不得了。

  王娘子是赵伯承给李妙妙单独招来的厨娘,海城人,擅长做糕点,当然正餐的厨艺也不错。

  李妙妙很喜欢王娘子的厨艺,这段日子都在吃王娘子给她做的小点心。

  王娘子对李妙妙道:“王妃还想吃什么就告诉奴婢,奴婢再给您做。”

  李妙妙也不知道自己还想吃什么,因为她是现代人,对古代美食不太了解,尤其是对古代的地方美食不太了解。

  李妙妙温和对王娘子道:“没关系,我都喜欢吃。”

  王娘子连忙恭敬称是。

  这时军营外传来一阵急促地马蹄声,李妙妙和芸双以及王娘子都寻声去看。是赵伯承率领骑兵回来了。

  李妙妙起身就从菜园子往赵伯承的方向跑去,“殿下!”

  赵伯承听到李妙妙的声音弯了下嘴角,然后干脆利落从马背上翻身下来。

  李妙妙巴巴往赵伯承的方向跑。

  赵伯承见她跑得急,连忙轻责了一句:“慢点跑。”

  李妙妙一个急刹车在距离赵伯承半米左右的距离停下,但她停的太急,差点摔倒。

  赵伯承:“……”

  李妙妙用一根手指头勾住赵伯承的铠甲袖子,“殿下,你回来啦!”

  赵伯承直接走近把李妙妙抱起来,让她坐在自己的臂弯。

  李妙妙身后跟着的芸双和王娘子都掩唇笑,李妙妙不好意思小脸一红,又超小声:“殿下快放我下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甜宠文 先婚后爱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