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理寺卿今天修罗场了吗_风南渡【完结】(58)

  “走罢。”

  她道,“回府。”

  午后将尽,日光微斜。

  大理寺后院,一排排书架高墙林立,卷宗整整齐齐叠在木格内,墨香浓重。屋中几案上摊着案卷,顾行渊正低头翻阅一封昨夜呈上的青州押案笔录,指节分明,神色如常。

  门口忽有小吏入内,垂首禀道:“大人,晋国公府的霜杏姑娘求见,说有紧要之事相告。”

  顾行渊指尖微顿,目光自卷上抬起。

  “让她进来。”

  片刻后,霜杏踏步而入,低低行礼。

  “我们小姐有话说,她让我将话一字不差带给您。”

  顾行渊点了点头,听完眼底一沉。

  屋内一时静了。

  顾行渊未作声,手中一直摩挲着案卷的一角。

  良久,他才道:“可知这道士从何而来?”

  霜杏摇头:“我们小姐也不清楚,只是觉得事有蹊跷,怕您未必能从外廷得知。”

  顾行渊“嗯”了一声,低低一笑,听不出是冷是淡。

  “她倒是急。”

  他随手抽出一页案卷,在角落写了几行字,收于一封薄笺中,封好后递给霜杏:“带回去交她。”

  “就说我知道了。”

  “若真是陆贵妃的人,那背后……怕不仅是陆家。”八成与齐王脱不了干系。

  霜杏领命而去。

  顾行渊站在原地未动,指尖敲了敲案几,眼神变得更加深邃。

  同一时刻,晋国公府西苑。

  沈念之回府后并未立刻回屋,而是在回廊下换了外衣才回到主院。

  不多时,门外霜杏匆匆回报回来,将顾行渊的回信递至沈念之手中,顺便也拿来了另一封信。

  一封未署名的书信,字迹极其清隽,信纸为上品云见血宣纸,落款只有一句:

  【晏问。】

  沈念之先拆开来看,那信中写得极是文雅客气,却字字不虚,言及今日中书省得闻内廷异动,太医院调令仓促,户部亦有微调,恐非偶然之事。

  末尾只轻轻一句:

  【沈娘子,是否有空,愿借一席清茶,与子一谈。】

  她看完,唇角微动,笑意未达眼底,随手将两封信并排搁在几案上。

  “一个讲知,一个讲谈……”她抬眸看向窗外,眼神沉静。

  霜杏站在旁侧,小声问:“小姐,要回哪一封?”

  沈念之眸光一敛,轻轻吐出一句话:

  “都不回。”

  “顾行渊知道就够了。苍……苍大人嘛,他什么时候肯不拐弯抹角地说事,再来信也不迟。”

  “反正晋国公府的路他知道,他也清楚我什么时候有空。”

  同一时刻,齐王府内。

  日头已斜,府中侧厅却灯火通明,连檐下的宫灯也一早换上了新油,罩着白纱罩,光色柔和,映得人影浮动不止。

  李珣一身轻骑装,甫一进门便摘下斗篷,随手交给下人,眉眼未改,却全无街头那般闲懒。

  厅中早有数人候着。

  首座之上,陆家二房长子陆瑾之正持盏而坐,身后立着一名眉眼清瘦的随侍,身量不高,衣衫朴素,却隐隐透着不常人有的沉稳气。

  “殿下。”陆瑾之起身作揖,“方才还在念,您今儿怎这般迟。”

  李珣走过去,抬手止了他礼数,自顾自落座,语气冷淡道:“路上堵了些人,耽搁了。”

  他不提是谁,也不说是什么人,陆瑾之却也不问,只斟了茶递过去,笑道:“宫里的事,得让您亲自定夺。”

  李珣抬眼看他:“什么事?”

  “今儿一早,圣上未出早膳,一直陪在陆贵妃身边,她始终昏迷不醒,圣上震怒,梁贵妃不认此事,派身边的嬷嬷去请太医院的御医时,也被挡回来了。”陆瑾之低声道,“宫里御医已经被我们收买,只有崔温不肯,今日我们的人也将他拦在了宫外,眼下该如何?”

  李珣

  手中茶盏顿了顿,眸色沉了下来。

  陆瑾之低声道,“殿下?”

  李珣冷笑一声:“那就想个法子,让他不能开口说话吧,但是这事做的不能太明目张胆,就……让他还乡吧。”

  “说到底,”他缓缓抬眼,“我们要的只是将梁贵妃拖下水,切勿惹出人命,沾上大理寺的人,那人……与沈家女走的有些近。”

  陆瑾之点头:“殿下放心,这事我一定会处理好,我听说崔温在老家,有一双父母,还有一个幼弟,有软肋的人,能翻出什么水花来呢?”

  陆瑾之又接着说道:“太子未立,陛下身边无人敢劝,生怕被扣上结党营私的帽子,左右只剩几个皇子。”

  “如今殿下得宠于宫中,声势正起。”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道:“若能趁此清理梁贵妃一派,那李珩也就不足为惧。”

  李珣没有立刻回话,只将茶盏搁下,半晌才淡淡吐出一句:“今日遇见了沈念之。”

  厅中顿时静了。

  陆瑾之轻声道:“晋国公府那个沈娘子?”

  李珣没看他,只起身缓缓踱了两步,像是自言自语:“她站在街当中,拿着糕点,谁让都不让。”

  “我勒马在她眼前,她看我,就跟看个死人似的。”

  陆瑾之道:“她一向如此。”

  “是啊,她一想如此,性子倔,骨头硬,从不肯低头半分。”

  李珣忽然回头,眸色发冷,“我们若动沈家,我想留她。”

  陆瑾之挑眉道:“那您是想?”

  李珣冷笑一声,“我自有安排,我倒是想看看沈念之这一匹小野马,会不会低下头颅。”

  他负手而立,眸光清冷,忽然淡淡道:“梁贵妃那边,便交给你安排。”

  “事要落到她的儿子身上。”

  “至于沈家……沈念之——”他微微垂眸,唇角慢慢勾起,“我倒是给她想了个好去处。”

  第41章 “落子无悔——你输了。”……

  几日后。

  永安宫内,殿中香气沉沉,帘幕厚重,日色难透。

  几缕烟气缭绕在宫灯与帷幔之间,缭绕得人几乎辨不出虚实。黄铜炉中焚着名贵的赤乌香,是陆贵妃特意命人从道观中取来的香料,据说能安神清气、通脉醒脑。

  圣上斜倚在榻上,神色倦倦,身边宫人皆低垂着头,不敢出一丝响动。

  而殿中唯一站立的女子,却正巧巧一笑,娉婷上前,将一盏温着的赤瓷金盖盏递了上去。

  “陛下,方才道长亲制的新丸,药性更和顺些,陛下昨日服下两粒,今晨气色已好许多,不若再试一丸?”

  陆贵妃柔声细语,手中瓷盏稳若无事,语气温婉得体,却不容置疑。

  圣上抬眸看她一眼,神情似有迟疑,却到底还是伸手接过。

  那丹丸泛着淡淡光泽,带着药香与辛香混合的奇异气息,略一入喉便化开一股暖意,自胸腹之间散开。

  圣上闭眼歇息片刻,再睁开时,果然觉得脑中清明不少,仿佛连胸口闷气都淡了些。

  “这药……”他喃喃低语,“果然有奇效。”

  陆贵妃盈盈一笑,垂眸福身:“陛下圣体安康,是臣妾之福。”

  圣上靠坐回软枕之上,沉吟少顷,忽低声道:“昨日之事,查得如何了?”

  陆贵妃轻声:“已问出数名宫人供词,说御膳房与梁贵妃宫中传膳交接处确有问题,至于毒物来源……怕是难寻。”

  她微顿,轻巧地补上一句:“……而且,奴婢曾听闻,梁贵妃宫中有私养外道之嫌,常召民间术士入宫祈福,御前之事也屡次泄露……”

  圣上眼神微冷,未言语。

  但那沉默,本就是默认。

  半晌,他挥了挥手,声音不高,却已定夺乾坤。

  “梁氏德行不慎,即日起,贬为才人,禁足无召不得出。”

  “……李珩——身为宗室,竟与外臣牵连银案,结党营私,亦即日起,禁足王府,不日发落。”

  此话一出,殿中侍从皆默然低首,惊雷之下,无人敢动。

  陆贵妃伏地一礼,低垂的眸中却掠过一抹几不可察的笑意。

  她缓缓起身,袖中藏着一封密信,那信是昨夜从户部递来的,说李珩昔日所掌银粮库有银数失落,而供奉旧账竟与晋国公沈淮景之名相关……

  大理寺正堂,卷案堆叠如山,署吏来去匆匆。

  秋日午后,天色渐沉,一纸公文从户部案牍库急急送至大理寺,落在顾行渊面前的乌木书案上。

  封皮上清楚写着:《大昭三年户部银粮库旧账卷下》。

  “这是新查出的旧账?”顾行渊眉心微拧,抽出案卷,目光一扫,指尖却骤然顿住。

  那一行笔锋清晰的签注,赫然写着:

  【供银户沈淮景,时任户部侍郎,兼督西南转运银务——】

  他盯着那行字,眼底逐渐沉下去。

  沈淮景。晋国公。

  沈念之的父亲。

  他往后翻了两页,银数差额并不算大,却奇在账目回流模糊,调度令无备,且下拨渠道绕过了两道按察,几乎构成避审之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 女配文 高岭之花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