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我今天帮大师兄干活,不跟你一起去了。”
宁玉婵倒也没勉强,反正熬药的活一个人能干,桃花去了也没意思。
“那你跟大师兄学习吧,我走了。”
宁玉婵一个人去了赵府。
赵老夫人连着喝了两天中药好多了,气色恢复到正常情况,吃东西也不再呕吐,甚至还拉着宁玉婵去园子里逛了一会儿。
今天喝完最后一副汤药,满眼不舍的盯着宁玉婵,“玉婵丫头啊,以后没事的时候常来坐坐,陪我这个老婆子聊聊天,说说话。”
宁玉婵也很喜欢慈眉善目的老夫人,乖巧的答应着:“好的,老夫人,只要有时间我就过来。”
老夫人身体康复,赵员外大喜。
当即命人送上一百两银票。
“这是这几天请你过来熬药的谢银,当初和你师父说好的,收着吧。”
宁玉婵怎么好意思收,“这可使不得,您已经付过诊金了。”
赵员外爽朗的笑着:“你这姑娘,诊金是诊金,谢银是谢银,你不收,我还要亲自去一趟药房找你师父。”
老夫人也说:“给你的你就收着,这几天不能让你白跑,家里没什么好东西,这银子虽然俗点,可是我们的一片心意,真过意不去,以后经常过来陪我说说话。”
宁玉婵自然不想劳驾赵员外上门送谢银。
既然是师父同意的,她便客气一番收着了。
大不了师父不同意,她再送回来。
装好一百两银票,宁玉婵回了崔善堂。
别看一百两银票只是一张纸,可揣在她怀里沉甸甸的,生怕衣服坏了,被大风吹走。
所以她一回药堂,先去后宅找到崔大夫,将银票交给他。
崔大夫只扫了一眼,“赵员外给你的,你就收着。”
宁玉婵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么多银子,您让我自己收着?”
崔大夫默了片刻,“这是你劳动所得,诊金赵员外已经给我了。玉婵,你记着,咱们行医治病,没钱的穷苦人,咱们能少收就少收,实在没钱,不收也可以,不过有钱人,不妨多收些。”
宁玉婵早知道师父心好,越是细微之处越能显现出他的善心来。
“师父,我记住了。”
宁玉婵揣好银子,从师父的书房退出去。
忽然想到怎么和公婆交代银子的事情了。
她又重新走进崔大夫的书房。
“师父,能跟您商量一件事吗?”
崔大夫鼓励性地看了她一眼。
宁玉婵有些不好意思,“霍大哥临走时留给我二百两银子,让我交给他父母,可他又不许我告诉他父母他回来的事,我能不能和家人说,赵家给了二百两银子,这样我就能跟他父母交差了。”
这么点小事,崔大夫自然应允,“好,你看着办就行。”
宁玉婵纠结了好几天的事,终于得到解决。
她轻轻松松从崔大夫书房退出去。
将刚得的一张银票收好。
然后将霍长生给她的二百两银票装进小荷包里。
明天回到霍家村就可以交给公公婆婆了。
不过这几天桃花都跟她一起去赵家,只有今天没去。
按理这一百两银票也该有桃花一份。
可她已经决定全给公婆。
再往外分银子,还是解释不清楚来历。
而且还有霍长生给的二十两银子,也没办法拿出来用。
没银子的时候,整天烦恼。
现在有银子了,也令人发愁。
不过她还是更喜欢有银子的时候发愁。
毕竟兜里有粮,心里不慌。
宁玉婵刚把银票贴身放好,就听桃花在楼下喊她。
“嫂子,快点出来,大师兄发月银了。”
宁玉婵一惊,隔着楼梯看向楼下,“什么月银?”
桃花扯着脖子冲她喊:“咱们崔善堂每个人都有月银,今天是发月银的日子,我都领完了,大师兄让我过来喊你,快点啦。”
宁玉婵从来没听说给人做徒弟还有银子拿。
她急匆匆赶到楼下,“到底怎么回事?”
桃花把自己刚领的三两银子给宁玉婵看:“原来不管做师父的徒弟还是在这里做杂工,都有银子,像大壮和二壮每人二两,三师兄原来没拜师时也是二两,这个月拜师了,涨到三两。
咱们两个和三师兄一样,都是三两。”
宁玉婵简直不敢相信,“每个月都是三两?”
桃花笑得牙不见眼,“是呢,我刚听说的时候也不敢相信,大师兄让我尽管拿着,这是师父的好意。”
宁玉婵险些没高兴坏了。
正愁不知道怎么和桃花分那二十两银子,就有人递来了理由。
两个人经常住在一起,银子肯定没办法计较太清楚。
时间长了,她就可以慢慢将十两银子花到桃花身上。
比如买个糖葫芦,嘴馋了去外边吃碗面条,买点样式新点的布料做件衣服……
宁玉婵高高兴兴地跟着桃花来到前院。
从崔青城那里领了三两银子。
崔青城又给她装了三服膏药,“这个你拿回去,刚才桃花跟我讨的。”
宁玉婵有些不好意思,“多少银子,我付钱吧。”
崔青城难得开起玩笑,“师父要是知道我收你银子,还不得教训我。”
宁玉婵惊讶道:“师父没那么严厉吧。”
崔青城没深说,担心吓到两个小师妹。
师父表面看着很温和,可真严肃起来,那也不是普通人能忍受的。
二师弟就是惹师父生气被赶出去了。
两年了,到现在还不允许他回来。
“明天早饭后,你们就可以走了,在家住两天再来。”
“谢谢大师兄。”
宁玉婵和桃花道完谢,将银子放好,帮着崔石头一起把院子里的药材翻一遍。
从头到尾都没有宁玉乔的事。
她站在厨房门口,一手拎着勺子,用恨不得把两人赶出去的眼神盯着她们。
就连桃花都有银子拿,她却没有。
崔大夫也太不公平了点。
她倒不是为几两银子生气,从小到大,宁老汉从来没亏待过她。
吃穿不愁,算不上多富裕,但在村里绝对是好过的。
嫁到梁家,梁允贤对她算不上多好,倒也没找她麻烦。
梁母人温柔和善,梁允贤又是她最喜欢的儿子,爱屋及乌,也会多照顾一下她这个三儿媳。
这次出门,还给带了她二十两银子,让她自己做主。
她就是不服气,凭什么崔大夫收了宁玉婵和桃花,都不收她。
大壮和二壮每人都有二两银子,她又不是过来吃白食的,凭什么一分没有。
桃花第一次得这么多银子,还是她自己赚的。
晚上入睡前,将银子摆到床头,怎么看怎么稀罕。
宁玉婵有些好笑:“睡吧,明天就回去了。”
桃花刚躺下又爬起来,两手抱着一块银疙瘩使劲咬了一口。
“真的。”
宁玉婵无语道:“难不成大师兄还能给你假的。”
桃花倒也不是怀疑,“我就是觉得好像做梦一样。”
她说着一顿,“嫂子,明天离开药堂,咱们先别回家吧。”
宁玉婵疑惑道:“你想做什么?”
作为女儿,赚了银子,第一件事当然是孝敬父母了。
“我想明天去市集转转,娘的衣服都穿了好几年,我撕块花布,娘有时间了自己能做。”
盘算完田凤英的,又开始盘算霍老二。
“爹喜欢喝酒,我给他买一坛,他肯定高兴。”
“对了,大娘一直念叨姚家烧鸡好吃,每次大房买回去,都故意搬着桌子到门口吃,每次都隔着墙头喊,问爹娘吃不吃,她又不是真心的,爹娘怎么可能吃。”
“大娘手腕上的银镯子,还是二姑送的,一样的嫂子,二姑送她不送咱娘。那镯子本来也没多少钱,大娘也不怎么喜欢,因为是二姑送的,她才总戴着,时不时到娘面前显吧。”
“可惜只有三两银子,等我攒几个月,也给娘买一个。”
……
桃花嘀咕了很多陈芝麻烂谷子的家长里短。
大部分都和大房有关。
已经成了桃花一块心病。
可见大房这些年是怎么欺负二房的。
他们都不知道霍长生还活着,等他什么时候回去,肯定要和大房把这年的账算清楚。
之前来后宅养伤的少年非富即贵,霍长生跟着他,早晚混出头。
别看大房现在仗着几百亩地高高在上,看不起二房。
等霍长生回来,大方那点东西根本不够看的。
桃花嘀咕着,声音逐渐变小,直到消失。
宁玉婵给她扯了扯被子。
脑海里挥之不去霍长生前几天忽然出现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