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小闺女给四娃的,那么四娃肯定应该吃。
“知道了,娘。”苏大嫂痛快的道。
丝毫也没有觉得,单独拿参须子给小侄子熬粥喝,有什么嫉妒的。
更没有觉得婆婆做事儿不公平。
毕竟,这是小姑子给四娃的。
苏二嫂看着自己的儿子,心里想着,是不是能分儿子点儿粥喝?
毕竟,她也不知道人参啥味儿的。
苏老太太拿起桌子最小的一支人参,说道:“他爹,稍后你和小六带着这一支参、咳咳……萝卜。”
苏老太太磕巴了一下,嘴角抽了抽。
又道:“带着这支萝卜去镇上的药铺卖掉。”
这次说顺嘴了。
“好。”苏老头点了点头。
对于媳妇儿的安排,一点儿意见也没有。
苏小六问道:“娘,那其他的呢?不卖吗?”
苏小六问出了苏大嫂等人的心声。
苏老太太又拿起,两支略大一些的说道:“这两支萝卜,去县城卖。”
树大招风,镇上的药铺卖一支便可。
若是卖的多了,没得引来有心人的觊觎。
苏老太太想的很周到,把人参分开卖。
这么多人参若是卖给一家药铺,没得引起轰动。
怕是想要隐瞒消息,都做不到。
苏家虽然不怕事儿,但是凡事防君子容易,防小人难。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闷声发大财的道理,苏老太太一直明白。
小糖宝听了自家老娘的话,立刻就明白了自家老娘的意思。
不由得,暗搓搓的给自家老娘点了个赞。
苏老太太看到自家小闺女,一脸孺慕的看着自己,心里不由的就一暖。
“好了,就卖这几支,足够起两排大房子了。”苏老太太说道:“其他的留着,将来给糖宝当嫁妆。”
小糖宝,“……”
她娘还真的开始给她攒嫁妆了。
钱月梅眼热的看着桌子上,还剩下的几支人参,心里一动,说道:“娘,既然是给小姑攒嫁妆,不如多卖几支参、不,萝卜,卖了银子给小姑在县城置办一处宅子,将来把宅子给小姑当嫁妆,岂不是更风光?”
反正离小姑子出嫁还有十几年。
宅子买下来,她就可以再次撺掇着小姑子去县城住了。
钱月梅说完,生怕苏老太太不同意。
又道:“若是等将来小姑成亲的时候,再置办宅子,价钱怕是要涨了许多。”
“娘,我可是听人说,现在不但县城里的房子在涨价,镇上的房子也开始涨价了。”
钱月梅这话倒是没有说谎。
自从凤凰山上,发现金矿的事情一传出去。
整个凤栖县的房价,都开始上涨了。
第167章 :在哪儿置办宅子
不得不说,钱月梅这次的话,倒是说动了苏老太太。
苏老太太看向了苏老头。
苏老头思索了一下,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就再多卖两支萝卜,在县城里置办一处宅子。”苏老太太笑容满面的说道。
反正都是给小闺女置办嫁妆。
大户人家嫁闺女,宅子庄子铺子,都是必不可少的。
她们家虽然是小门小户,但是也不能委屈了小闺女。
钱月梅听了婆婆的话,心里大喜。
她终于可以去县城里,风风光光的做官爷娘子了。
再也不用在婆婆手底下做小媳妇儿了。
苏老太太看了满脸喜色的钱月梅一眼。
对于二儿媳妇心里的小算盘,看的特别清楚。
不过,也没有点破。
心里却愈发的坚定了,这个二儿媳妇,必须在眼皮子底下看着。
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出去。
没得出去就张狂了,给家里惹祸患!
“娘,卖两支人参,不,萝卜,就可以在县城里置办宅子吗?”苏小六惊讶的叫道。
县城里的宅子,不是老贵老贵的吗?
“应该差不多了。”苏老太太道:“这种年份的参,不,萝卜……”
小糖宝,“……”
“娘,既然这是人参,咱还是不给人家改名字了。”小糖宝无奈地道。
你们说着别扭,我听着也别扭。
苏小六“嘿嘿”一笑,说道:“娘,妹妹说的对,咱就别改了,要不总说错了。”
说完,自己又摸了摸脑袋,说了一句。
“不过,都说人参金贵,一支都难以挖到,咱家这里有一堆,倒是真像萝卜……”
苏小六这话一说完,苏家人心里都是一动。
看着桌子上的山参,仔细一咂摸,还真的是这么回事儿。
苏老太太看了小闺女一眼,也不纠结叫萝卜,还是叫人参了,笑着说道:“这种年份的参,最少也在百两银子以上。”
苏小六眼睛一亮,“娘,人参这么值钱呀!”
心里很是庆幸,幸亏他没有真的咬一口尝尝味儿。
否则的话,他爹能打的他屁股开花。
苏老头一看小儿子的模样,立刻附和自家媳妇儿,语气肯定的说道:“那是自然!特别是这种年份长的老山参,最是值钱。”
苏老头说着,脸上露出了特别内行的表情。
“爹,那……这些人参,都是多少年份的?”苏小六一指桌子上的人参,兴奋的问道。
苏老头煞有介事的说道:“嗯,说不得要有上百年……”
苏老头虽然这样说,尾音却含着一丝不确定。
说完,看向了苏老太太,仿佛在向自己媳妇儿求证。
苏小六一见,也看向了苏老太太。
嘴上说道:“爹,原来您也不知道,我还以为您知道呢,早知道我就直接问娘了……”
苏老头,“……”
臭小子,不知道给你爹留面子吗?
苏家人的目光,一瞬间都落到了苏老太太的身上。
苏老太太压抑着眉宇间的激动,拿起最小的一支山参,说道:“这一支,应该是百年以上的。”
她曾经见过一支,比这支还要小一些的,是百年份的。
这支应该年份更长。
苏家人一听,心情越发的激动了。
毕竟,最小的都是百年参,其他的肯定年份更长了。
据说,百年份以上的人参,一年一两银子。
也就是说,一百年份的,一百两银子。
一百五十年的,一百五十两银子。
“娘,最大的这一支呢?”钱月梅急不可耐的问道。
钱月梅说着,眼睛落到了最大的一支上。
这一支山参颜色很深,形状肖似人形。
苏老太太伸手,摸了摸山参上密匝匝的纹络,压抑着眼底的激动,说道:“据说千年老参,能长成人形,这一支……”
“天爷呀!难不成这是千年人参?”钱月梅立刻叫了起来。
苏大嫂也激动的声音抖了,“娘,我听人说,千年人参能成精,这一支不会成精了吧?”
苏大嫂这样一说,钱月梅立刻双手合十,对着人参拜了拜。
“人参祖宗保佑,让我们家多挖些人参……”
钱月梅一边拜,一边在嘴里念叨。
苏大嫂一听,也露出了虔诚的模样。
若非是当着全家人不好意思,怕是也要拜一拜了。
张麦芽虽然一直都没有说话,存在感极弱,但是也跟着苏二嫂拜了起来。
只不过嘴唇动了动,不知道念叨的是啥。
苏小六一脸好奇的说道:“它能变成人不?”
钱月梅一听,满脸激动的说道:“当然能!据说成了精的人参,会变成一个小娃娃……”
张麦芽低声说道:“我听人说,是变成一个白胡子老头……”
苏大嫂说道:“我听人说,这种千年人参要系上红线,要不就会跑掉……”
“大嫂,那还磨蹭啥?赶紧找红线系上!”钱月梅说着,急匆匆的翻针线簸箩。
苏大嫂也连忙帮忙。
苏小六摸了摸脑袋,看向苏老头,问道:“爹,您知道变成啥不?老头还是小娃娃?”
苏老头,“……”
他哪里知道?
下意识的看向了苏老太太。
苏老太太嘴角抽了抽。
“好了,这就是一支老山参,变不成人。”苏老太太道。
小糖宝点头,“嗯嗯,变不成人,也跑不了!”
小糖宝这话一说完,苏大嫂立刻停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