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老头一提起白书之,就气不打一处来。
苏老太太有些矛盾的说道:“郑家这门亲事,明面上自然是不错的,弟妹这些日子,也派人悄悄打听了郑家那孩子的情况。”
苏老太太说到这儿,顿了顿,继续说道:“虽然房里有两个丫鬟被收了房,但是郑大人管教的严格,倒也没用闹出过出格的事情来。”
“再者,因着前头和荣王府议亲,郑家亲口承诺过,新人进门前,必定会把那两个丫鬟打发了……”
其实,这种事情在大户人家,也是极为常见的。
只不过,苏老太太心里有些不舒服。
她理智上明白,但是感情上厌恶。
苏老头一听,也皱起了眉头。
“合着这小子还没有成亲,就有了屋里人!”苏老头嗓门大了起来,不悦的说道:“这样的人,即便是再好,也不能要!将来咱闺女找女婿,但凡屋里有人的,一律有多远滚多远!”
苏老太太点了点头。
自家小闺女可不能受这种委屈。
万一那男人顾念旧情,和丫鬟藕断丝连的,那不是恶心人嘛!
“听弟妹的意思,她和郑家兄弟对这门亲事都很满意。”苏老太太说道:“放眼整个京城,怕是也找不出几个,比郑家再好的了……”
正因为如此,苏老太太当着夏夫人,才没有说什么。
人家两口子都很满意,她一个外人总不能开口反对吧?
即便是她把夏思雅当闺女,也不能决定夏思雅的亲事不是?
除非,她能找到一门,比郑家更好的亲事。
可是,去哪儿找?
苏老头听了苏老太太的话,也冷静了下来。
要是按照门第来说,郑家比白家都要好。
虽然白家是太后娘娘的母家,但是太后娘娘年事已高。
郑家就不同了。
郑首辅位高权重,宫里的贵妃娘娘代掌六宫多年,应该也早就有了自己的人脉……
若说白家是昨日黄花,那么郑家就是如日中天。
苏老头想清楚这一点,也说不出反对的话来了。
毕竟,夏思雅不是他亲闺女,他也做不得主。
苏老头和苏老太太对视一眼,两口子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无奈。
“媳妇儿你放心,若是那小子成亲以后,胆敢拎不清,和丫鬟鬼混,让思雅受委屈,咱就让闺女带着大白过去,揍他一顿!”苏老头铿锵有力的说道:“揍一顿改不了,就揍两顿,三顿……一直揍到他改为止!”
苏老太太:“……”
闺女还嫁的出去吗?谁家敢娶?
苏老太太无语的看了自家男人一眼。
心里,却是想起了自己的大孙子。
大孙子的亲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早点定了亲,娶个媳妇儿,也好收收心,免得越陷越深。
第1452章 :两耳不闻窗外事,容易误事
苏老太太想到这儿,说道:“我观察着,京城里有几家的姑娘,模样出挑,性子也好……老大家的也和我提了几个姑娘,俱是落落大方,通情达理的……”
“……我琢磨着,等到太子册封大典过后,也办个赏花宴,邀请各府的夫人们,带着女儿前来……”
但凡家里有适婚的男孩,邀请别府的夫人们,带着女儿前来做客的,大家就都心知肚明了。
苏老太太徐徐说着,不知道咋的,心里却总觉得不踏实。
苏老头对于苏老太太的话,完全没有意见。
儿子们都已经成亲了,孙子们的亲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承恩王府的那丫头也不错,和咱闺女也交好。”苏老头想了想,说道:“若是能和承恩王府结亲,倒是门不错的亲事。”
他和承恩王谈得来。
承恩王不止一次的帮过苏家。
苏老头倒是乐意和承恩王府结亲。
若是以前,他自然不会有这个想法。
毕竟,王府的门第太高了。
苏老头绝对不会主动高攀。
现在不同了。
苏家是远比不上王府的门第高贵,但是也总归是有了爵位。
更何况,人家承恩王都主动和他结交了,肯定不会在意门第高低的。
苏老太太听了苏老头的话,说道:“那日柳侧妃倒是也隐隐的,透露了一点儿意思,菱花郡主那孩子,我自是喜欢的,只不过这件事,最终还是要看王府的意思……”
此时,承恩王府里,承恩王听了柳侧妃的话,连连摇头。
“不中不中!菱花若是嫁给苏家的孙子,本王岂不是比逍遥王矮了一辈?”承恩王大声说道。
柳侧妃一滞。
她没有想到,承恩王在意的竟然是这一点。
承恩王自然在意这一点!
他前不久才嘲笑过逍遥王,说逍遥王认四娃当义子,比自己小了一辈。
结果,逍遥王的义子变成了外孙,辈分又长回去了。
若是自己女儿嫁给苏家的孙子,逍遥王怕是要嘲笑自己了。
“王爷,不若问问郡主,听听郡主的意思?”柳侧妃一边伺候承恩王穿衣,一边试探的说道:“郡主和小神医要好,说不得爱屋及乌,愿意这门亲事……”
“不可能!菱花和小神医是姐妹,嫁去苏家岂不是要喊小神医姑姑?”承恩王万分肯定的说道:“菱花肯定不乐意!”
柳侧妃:“……”
她咋就觉得郡主乐意?
反正,她是乐意和苏家结亲。
她去苏家吃了一次喜宴,察觉苏家都是实诚人。
特别是苏大嫂,一看就不是个爱挑事的婆婆。
女人嫁人之后,身居后院,打交道最多的不是自己男人,而是婆婆。
所以,有时候遇到个好婆婆,比遇到个好男人还重要。
男人再好,又不能常常守在你身边。
而且,婆婆看你不顺眼,男人即便是想要护着你,也大都护不住。
“本王觉着,倒是郑家那个小子不错。”承恩王思忖着说道:“好歹是个进士出身,这在京城一干权贵子弟中,也是凤毛麟角了,勉强能配得上本王的女儿……”
柳侧妃一听,迟疑的说道:“那孩子的腿……果真好了?没有落下残疾吗?”
“没有!那都是郑首辅那个老狐狸,为了拒绝荣王府的亲事搞出来的鬼!”承恩王摆出了睿智的表情,说道:“也就是荣王府的人当初信了,本王压根就没有相信过!”
若是果真摔断了,能不去求小神医?
他可是问过小神医的,郑家根本就没有人,去请小神医出手给郑家小子诊治。
由此看来,郑家小子的腿压根就没有摔断!
柳侧妃听到承恩王这样说,也只得熄了和苏家结亲的心思。
毕竟,菱花郡主不是她的女儿。
郑家这门亲事,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要比苏家好。
除了郑夫人这个婆婆,未必比苏大嫂好。
只不过,菱花郡主身份尊贵,郑夫人定然不敢随意磋磨儿媳妇就是了。
“如此要不要妾身托人,去郑家漏个口风?”柳侧妃问道。
承恩王点了点头,霸气的说道:“也好!郑首辅那个老狐狸,要是敢拒绝,看本王怎么收拾他!”
柳侧妃笑着说道:“郡主聪颖漂亮,身份尊贵,能下嫁他们郑家,是郑家的福气,他们怕是高兴的找不着北,说不得立刻就派人前来提亲,又怎么会拒绝?”
这话承恩王爱听。
“嗯!谅他们也不敢!”承恩王骄傲的说道:“本王的女儿能嫁去郑家,是郑家祖父上冒青烟了!”
柳侧妃在一旁笑着点头。
“如此说来,明儿郡主前去郑家做客,要好好的打扮一番。”柳侧妃说道:“妾身这就去郡主的院子,看看郡主那里还缺什么……”
承恩王一听,立刻说道:“对对,你赶快去吧,不不,你慢点儿走,别颠着本王的儿子……要不本王和你一起去吧……”
承恩王说着,亲自扶着柳侧妃出了房门。
柳侧妃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脸上露出了一丝恬静幸福的笑。
王爷待她恩重如山,她现在有了王爷的骨肉,真好。
**
糖宝专心的在家里绣冕服,没有留意外面的消息。
等到她再听说的时候,夏家和郑家已经开始议亲了。
糖宝:“……”
我大侄子咋办?
果然,两耳不闻窗外事,容易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