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好东西,无论是给娘,还是给大嫂补身子,都非常适用。
王太医一看小糖宝收下了,由衷的松了一口气。
以往都是别人求着他买这两瓶东西,还要看他乐意不乐意。
现在倒好,变成了他求着人家收下了。
王太医抹了把脸,抹去脸上的尴尬。
“不知道乡主,何时上山?”王太医眼巴巴的看着小糖宝,问道:“可否允许在下同行?”
王太医这话问出来,除了王忠,别人都是迷惑不解。
苏老头则是脸更黑了,怎么看王太医,怎么不顺眼。
怎么?又想拐他闺女?!
“不去!我闺女不上山!”苏老头黑着脸道:“山上那么危险,我闺女小小年纪,遇到危险咋办?”
我看你这个老小子,就是不怀好意!
王忠满脸同情的看了王太医一眼,往旁边挪了挪,想和王太医划清界限。
很明显,老王以后怕是进不来苏家的大门了。
王太医听了苏老头的话,表情一下子萎靡了。
小糖宝凑到苏老头的耳朵旁,悄咪咪的说道:“爹,王爷爷好可怜哟,您看他那么大岁数了,胡子都白了。”
苏老头一看王太医的花白胡子,优越感顿生。
自己和一个糟老头子计较个啥?
没听到闺女都叫他爷爷吗?
自己可是身强体壮,连老虎都能挑了。
他行吗?!
“王郎中,我看你年纪也大了,腿脚还利索吗?凤凰山你怕是上不去。”苏老头说道:“不如哪天我上山打猎的时候,顺带的背你一程……”
苏老头语气中的洋洋得意,简直是压都压不住。
苏老头说完,还不忘瞅了自己媳妇儿一眼。
苏老太太又好气又好笑。
不由的嗔了苏老头一眼。
于是,苏老头脸上的表情,越发的得意了。
第172章 :被遗忘的参须子
王太医明知道苏老头故意这样说,也只得认了。
谁让他有求于人呢?
“如此便多谢苏老弟了。”王太医拱手道。
苏老头,“……”
脸皮真厚!
钱月梅看向苏老太太,突然说道:“娘,我这几日身子不太舒坦,总是头晕恶心,能不能请王郎中给我把把脉?”
钱月梅嘴上这样说,脸上的表情却没有丝毫不舒坦的样子,反倒是带着一丝隐隐的得意。
苏老太太心里一动,立刻想到了什么,向王太医看了过去。
“能否有劳王老先生,给我家儿媳妇诊脉?”苏老太太诚恳的道。
王太医岂有不答应的?
简直是喜出望外。
苏家人终于用的着他了!
谢天谢地!
按理说,他一个太医,走到哪儿不被人敬着?
即便是在大柳树村,他隐姓埋名,但是会医术的事情传出去之后,但凡出门遇到村民,也都对他满脸恭敬。
也就是在苏家,他仿佛低到了尘埃中。
王太医放下药箱,兴冲冲的开始掏脉枕,犹如要大展宏图一般。
“少夫人请这边……”坐字没说出来,王太医的声音就卡顿了一下,伸手拿起了药箱旁边的一根须子。
这是……参须?
参须咋的随便扔炕边上?
而且看这根参须的颜色和形状,怕是这支人参年份不浅……
苏家人俱是表情一变。
目光齐刷刷的,落到了王太医手上——的参须上。
咋还忘了这根须子?!
原来,苏老太太把参须给了苏大嫂,可是外面传来拍门声的时候,苏大嫂一慌,心里只惦记着藏人参了,就无意识的把手里的参须子放下了。
屋子里的气氛,诡异的静了一瞬。
“萝卜……我的萝卜……”四娃看到自己的萝卜,立刻叫了起来。
然后,伸手向王太医讨要。
这是小姑姑给他的萝卜。
苏老头干巴巴的笑了一声,“呵呵……这就是我家小孙子,随便掐的一根萝卜须子……”
王太医,“……”
嘴角抽了抽。
欺负他没见过人参?
难道连萝卜须子和人参须子都分不清?
“这个、萝卜须子,可不能随便吃。”王太医磕巴了一下。
“对对……不能随便吃……”苏老头干巴巴的附和。
王忠即便是分不清参须和萝卜须子,现在也明白了。
这绝对不是萝卜须子!
王忠都不知道说啥好了。
好吧,啥也不说了,谁让人家有个小糖宝呢。
“我的!”四娃还在伸着手,坚持向王太医讨要。
王太医把须子给了四娃。
心里不由的感叹,这老苏家,果真是不一般。
这么粗的参须,都能给一个孩子玩儿?
即便是钟鸣鼎食之家,也没有这样糟蹋人参的。
除非是家里的人参,和萝卜白菜一样……
不对!或许在人家老苏家,人参就和萝卜一样。
王太医不想承认,但是不得不承认,他心里酸了。
四娃重新拿回了自己的萝卜,高兴的一挥小手,奶声奶气的叫道:“萝卜!小姑姑给……萝卜!小姑姑好多……好多萝卜……”
说完,小手一指箱子上,盖着炕单的篮子。
王太医,“……”
苏老头,“……”
苏家其他人,“……”
目光都落到了篮子上。
“那个、小孩子胡咧咧……”苏老头干巴巴的道。
王忠眼珠一转,道:“对对,肯定是小孩子胡咧咧……”
王太医,“……呵呵,对对,小孩子胡咧咧……”
苏老头,“……”
咋感觉不对味儿呢?
王太医给钱月梅诊脉,只片刻便收回了手。
“恭喜少夫人,这是喜脉。”王太医笑呵呵的道。
王太医的话一说完,苏老头和苏老太太都是满脸喜色。
儿媳妇有了身孕,他们做公婆的当然高兴。
更何况,老大家这辈子怕是只有大盼一个了,老四家这几年也没有动静,老二家虽然不省心,但是在生孩子上,倒是最省心的。
钱月梅满脸的得意,喜笑颜开的问道:“王郎中,您医术高超,能看出了来是男孩,还是女孩不?”
王太医一脸歉意的摇了摇头。
钱月梅虽然有些失望,但是想到苏家几个儿媳妇,就她生的孩子多,不由的又满脸得意。
虽然她上一胎没能生个闺女,没准这一胎就如愿了呢!
钱月梅越想越高兴。
她若是生了闺女,少不得也要给闺女在县城置办宅子!
反正都是苏家的女儿。
总不能只有小姑姑的,没有侄女的吧?
钱月梅不由的开始在心里算计,该利用肚子里的孩子,讨要什么好处了。
苏大嫂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眼底闪过一抹落寞。
她生了大盼之后,又生过一个孩子,但是没有留住,夭折了。
不但如此,生产的时候还伤了身子……
小糖宝注意到自家大嫂的异样,大眼睛里闪过了一丝疑惑。
苏老太太也注意到了大儿媳妇的表情,心里叹息一声,看向了王太医。
“王郎中,我这大儿媳妇当年生产之时,伤了身子,还请王郎中给我家大儿媳妇,也把脉诊治一番……”
苏老太太虽然说的隐晦,但是意思也表达了的很清楚了,想让王太医给苏大嫂开方子,调理身子,好再生孩子。
老大家只有一个儿子,总归是单薄了些。
“娘,当初镇上的孙郎中说了,大嫂这辈子都不能再生了,您这不是难为王郎中吗?”钱月梅快言快语的道。
说完,又看向了苏大嫂,语带得意的继续道:“大嫂,你放心吧,我家孩子多,将来少不得一样孝顺你这个大伯娘……”
虽然和孝顺我这个亲娘不能相比。
苏大嫂心里一阵酸涩,随即正容,沉稳的道:“谢谢二弟妹,我虽然只是个伯娘,但是对待侄子们,也和大盼没有区别,苏家的子孙也断绝对没有不孝顺长辈的!”
苏老太太暗自点头。
大儿媳妇虽然只是个庄户人家的闺女,但是这份气度却不输大户人家的当家主母。
“娘,媳妇儿就不麻烦王郎中了。”苏大嫂看向苏老太太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