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老哥和嫂夫人,今儿来县城是……”
郑县令的话没有说完,目光就落到了篮子上。
篮子里品相完整的几支老山参,让郑县令的话卡在了嗓子眼里。
苏老头等人,顺着郑县令的目光,也都看向了篮子。
坏了,咋忘了把篮子盖上了?
苏老二学着他爹的语气,说道:“我爹就是来县城,卖几根萝卜。”
郑县令,“……”
眼皮一阵猛跳。
萝卜?
苏家竟然把人参当萝卜卖?
家里这得有多少,才会用这么大的口气?
他一个世家子弟,也难得见到这样好的老山参。
郑县令酸了。
苏老头瞪了苏老二一眼。
这种嘚瑟的事情,在自家人面前做做也就是了。
难不成还要在县令大人显摆?
没得被县令大人笑话。
苏老二摸了摸鼻子。
用眼神儿说道:爹您瞪我干啥?还不是您自己说的?
苏老头想撸袖子,看了看郑县令,又忍住了。
“县令大人,您别听这臭小子胡咧咧!”苏老头连忙道。
郑县令,“呵呵……”
他才不认为苏老二是胡咧咧呢。
“苏老哥,你这人……不,你这萝卜,咋卖呀?”郑县令问道。
这种老山参,一看就知道年份不浅,而且品相完整,可遇而不可求。
既然遇到了,就应该买一支。
无论是送礼还是自家备着,都很有必要。
苏老头听了郑县令的话,嘴角抽了抽。
又瞪了苏老二一眼。
随即,难住了。
因为,他也不知道该卖多少银子。
毕竟,这几支人参,可是比昨天卖的那两支,年份都长。
具体值多少银子,他也不知道。
而且,郑县令既然这样问,有可能是想要买。
卖给郑县令吧……
要多了,绝对不行。
那么,要多少才合适呢?
莫不是真的当萝卜卖?
苏老头心里有些打鼓。
“这……县令大人莫不是想买?”苏老头试探的问道。
郑县令,“……不不,小弟就是怕苏老哥被人给糊弄了。”
苏老头,“……”
原来是这样。
县令大人果真是古道热肠。
“这样吧,本官和同济药房的张掌柜,也算是相熟识,不若本官带你们前去,免得被故意压价。”郑县令说道。
他现在回过味儿来了。
苏家的便宜,他是绝对不敢沾。
但是,这人参到底值多少银子,他也不知道。
苏家应该也不知道。
既然如此,不若去药房。
苏家卖给药房之后,他再照价买回来就是了。
郑县令可不知道,他想要照价买回来,怕是排不上号。
苏老头听了郑县令的话,当即大喜。
若是有县令大人带着去,肯定不会被人坑骗就是了。
“如此就多谢县令大人了。”苏老头感激的抱拳。
“苏老哥,你又见外了不是?咋又喊上县令大人了?”郑县令一搂苏老头的肩膀,不满的道:“以前不是还喊郑老弟的?”
苏老头,“呵呵……”
那不是喝多了吗?
不过,县令大人穿着官服,也和人勾肩搭背?
郑县令放下胳膊,看向苏老太太,说道:“内人一直念叨着和嫂夫人投缘,若是知道嫂夫人来了,一定很高兴。”
郑县令的话说到这份上了,苏老太太只得道:“是夫人厚爱,民妇理该去拜访夫人的,只不过今日出来匆忙,没有备下拜帖,匆匆前去,反倒是失了礼数,不若等日后在县城置办好了宅子,再来正式拜访夫人。”
“嫂夫人太客气了,你我两家相交莫逆,哪里讲究那些虚礼?”郑县令说道:“不过,听嫂夫人的意思,这是要在县城买宅子?”
郑县令说着,眼睛又落到了篮子里的人参上。
也对,苏家能随随便便的把人参当萝卜卖。
在县城置办宅子,岂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郑县令又酸了。
苏家的这运气,真是没谁了。
苏老太太说道:“不瞒县令大人,民妇一家正想着卖了人参,在县城置办一处宅子。”
郑县令酸过之后,又非常高兴。
苏家在县城买宅子,这样一来,福丫肯定会经常进城。
没得还会在县城长住。
自己儿子岂不是可以近水楼台了?
郑县令越想越高兴。
“这件事包在小弟身上了!”郑县令一拍胸脯,“回头小弟把牙行的人喊来,问问县城哪户人家卖宅子,一定挑一处宽敞明亮的……”
不得不说,郑县令如此的大包大揽,倒是真省了苏老头夫妻许多事儿。
“如此就多谢县令大人了。”苏老太太微微屈膝表示感谢。
郑县令一摆手,“嫂夫人客气了。”
说完,再次搭上了苏老头的肩膀。
“苏老哥,今儿晌午,咱哥俩可得好好的喝几盅。”
郑县令一边笑着,一边勾着苏老头的肩膀往外走。
只不过,他身子胖,个子比苏老头还矮,动作咋看咋滑稽。
第187章 :你是大小姐?
郑县令领着苏老头一家人,一进同济药房,不由的怔愣了一瞬。
他没有想到,竟然在这里碰到了王忠。
“王总管,你这是……”郑县令看向王忠,迟疑的问道。
随即,心里“咯噔”一下子。
难不成是那位爷的身子……
王忠微微弯腰施礼,呵呵一笑,说道:“县令大人好,小的来抓几副药。”
郑县令一看王忠的笑脸,心放下了。
若是那位小爷身子有毛病,王总管肯定不会笑呵呵的。
“王总管,杨少爷身子可还好?”郑县令亲热的问道。
“多谢县令大人挂怀,少爷一切都好。”王忠滴水不漏的回答。
“那就好……那就好……”
苏老头见到王忠,也连忙打招呼。
“哈哈……王总管,咱们又碰上了。”
“呵呵……这就是缘分。”王忠笑呵呵的道。
苏老二却是眼睛一亮,大声说道:“爹,你们今儿不会又是坐人家的马车来的吧?”
苏老头,“……是。”
“呵呵……顺路顺路。”王忠依然的笑呵呵的,仿佛果真顺路。
郑县令,“……”
咋就次次顺路?
他听着都不信。
看来,那位爷对苏家,果真不是一般的好。
张掌柜见到郑县令,赶紧上前行礼。
郑县令一摆手。
然后,把掌柜拉到了一旁,低声说道:“老张,我这位亲戚拿了几支上好的人参来,本官原是想直接买下来的,但是不好估算价格,万一让我这亲戚吃了亏,反倒是不美了。”
郑县令说到这儿,顿了顿,又道:“所以,你给估算个价格,暂且买下来,稍后让人送到县衙……”
郑县令的话还没有说完,张掌柜就露出了为难的表情。
若是其他的药材,张掌柜肯定直接就答应了。
但是,郑县令一说到人参,张掌柜就想到了才刚王忠交代的话。
“敢问县令大人,您和那位王总管,是啥关系?”张掌柜问道。
郑县令,“……”
这关系不好说呀?
这位王总管,虽然只是个下人,但是他这个县令,也不敢随便得罪这个下人。
“咋了,老张?”郑县令露出怀疑的神色,问道。
“实不相瞒,县令大人,刚才那位王总管,和您说了大致意思相同的话。”张掌柜直接道。
郑县令,“……人参你给他吧。”
张掌柜,“……”
看来,这位王总管,身份不一般呀。
就连县令大人,都不敢得罪。
不过,等张掌柜看到苏老头拿出来的人参后,不由的很是心动。
很想自己留下。
哪怕是一支也好。
可惜,连县令大人都不敢得罪的人,他一个药房的掌柜,就更不敢得罪了。
张掌柜眼红心热的看着人参,正想要开口,门外突然冲进来两个人。
一个年纪不大的小丫鬟,搀扶着一个上了年纪的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