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不但福德书院吸引了大量话题,苏家人也暗搓搓的大赚了一笔银子。
苏老头拿着赚来的银子,给苏老太太买了一整套昂贵的首饰。
老两口在自己屋子里,苏老头整个一显摆的打开首饰匣子。
“媳妇儿,好不好看?喜不喜欢?我给你戴上。”苏老头美滋滋。
苏老太太嗔了苏老头一眼。
“不学好!赌坊那种地方能去吗?”苏老太太没好气的道:“若是让孩子们知道了,都跟着你学,咋办?”
“媳妇你放心,绝对没人知道!”苏老头信誓旦旦,“我特意在下巴上画了几个大黑痣,还戴着狗皮帽子,遮住了大半张脸,就算是站在媳妇你面前,你也认不出我来!”
苏老太太:“……”
不敢想象老头子的样子。
苏老太太心里好笑,却努力忍着,依然板着脸。
“那本钱呢?你哪里来的那么多银子?”苏老太太故意问道。
她自然知道,是小闺女不时的偷偷给老头子银子,让老头子当私房钱,哄着老头子开心。
苏老头:“……嘿嘿……嘿嘿……”
苏老太太:“……”
苏老太太又好气又好笑。
“好了,以后不许去那种地方了。”苏老太太叮嘱道:“你是长辈,必须要给孩子们做好榜样。”
“媳妇说的对。”
苏老头连连点头,被媳妇这样一提醒,他也觉得自己有些草率了。
“娘,我给您买了几套头面。”糖宝抱着几个匣子,笑眯眯的跑了进来,“爹,我也给您买了礼物。”
老两口一看到小闺女就高兴。
“娘的首饰够多了,咋又买新的?”苏老太太说道。
“意外之财,必须得花掉才是。”糖宝高兴的道。
糖宝边说边把匣子放到桌子上。
随即打开了匣子。
匣子里珠光宝气,流光溢彩。
“娘您不知道,我白得了一大笔银子。”糖宝满脸骄傲,“大多数银子都捐给了边关买粮草,不过咱自家人也得买点儿礼物分分……”
糖宝的话还没有说完,苏老三和苏老四也各自抱着几个匣子进来了。
“爹,娘,我和老四给你们买了些东西。”苏老三说道。
糖宝没等苏老三和苏老四放下匣子,就兴冲冲的问道:“三哥四哥,你们赚了多少银子?边关粮草还不太足,将士们辛苦打仗,吃不饱可不行,对不对?”
苏老三:“……”
苏老四:“……”
明白了。
妹妹这是急着薅羊毛呢。
好吧,妹妹自从回来后,就一直薅自家的羊毛。
若非是家底厚,怕是禁不住妹妹薅。
好在,他们被薅也心甘情愿。
妹妹心地善良,胸有大义,他们自然支持。
虽然他们也心系边关的这场仗,但是绝对比不过妹妹就是了。
妹妹满心满眼都是边关的战争。
每每在妹妹面前,他们身为男人,都有自惭形秽的感觉。
他们心里也明白,妹妹这般,应该是有太子殿下的缘故。
尽管他们不乐意妹妹和太子殿下牵扯太深,但是他们也知道,这种事情不是他们能阻止的。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金钱上全力支持妹妹。
他们在权势上帮不了妹妹,但是在金钱却可以。
现在妹妹一心扑在战事上,恨不得把家都搬到边关去。
不过,他们这样想,却不敢说出来。
他们怕说出来,妹妹果真会动了心思,想要去边关。
自家已经有好几个去了边关,不能再让妹妹去了。
否则的话,不但他们担心,爹娘怕是也会跟着去。
爹娘要是也去,他们就得一家子都去了。
那就是真的把家搬到边关去了!
“三哥这次赚的银子,除了给咱自家人买礼物,剩下的银子两成捐给书院,提高寒门学子的奖励金额,其余的全部捐给边关将士,购买粮草。”苏老三说道。
其实,即便是妹妹不说,他也不准备留下这笔银子。
他靠做生意赚银子养家糊口,心里踏实。
这种从赌坊里得来的银子,还是捐出去好。
“三哥大义!”
糖宝竖起大拇指。
苏老四也道:“我和三哥一样分配。”
“四哥大义!”
糖宝再竖大拇指。
第1958章 :一门双状元
苏老三和苏老四看见妹妹这样,忍不住都笑了。
“妹妹心里最有大义。”苏老三笑着揉了揉糖宝的头。
“妹妹就是边关将士的福星。”苏老四也笑着说道:“边关打了这些年仗,怕是只有这场仗,边关将士打的最幸福舒坦。”
不得不说,苏老四真相了。
兄妹几人当着苏老头和苏老太太,说话也没藏着掖着的。
“京城这些世家大族,若是让他们捐银子出去购买粮草,心疼的像是喝他们的血。”苏老三有些感慨的说道:“往赌坊砸银子,倒是毫不心疼。”
苏老四反倒是很高兴,笑着道:“这样也好,他们这是给咱们送银子,咱们这样倒一下手,也算是换了个方式募捐了。”
苏老太太:“……”
得!不用问了!
小闺女和两个儿子的银子,也是从赌坊赢来的。
苏老头听了小闺女和两个儿子的话,忽然就觉得自己很惭愧。
自己只想着偷偷给媳妇置办首饰,小闺女和儿子却满心为边关将士打算。
两厢对比,自己的胸襟太狭隘了。
“捐!必须得捐!”苏老头大声说道。
且不说这场仗关系到大燕的安危,自家小儿媳妇和三个孙子也都在战场了,只有朝廷粮草供给充足,小儿媳妇和三个孙子的性命才更有保障。
苏老头说完,从怀里掏出仅剩的十两银子,递给了小闺女。
“闺女啊,这是爹捐的。”苏老头说道:“虽然银子少,可这是爹的心意。”
不得不说,相比于两个儿子捐的,自己捐的太少了。
“爹,银子不在多少,贵在心意!爹您大义!”
糖宝连忙对着苏老头竖起大拇指,然后笑眯眯的接过了银子。
她知道,这应该是爹手里最后的私房钱了。
改天还得再给爹偷偷塞点儿私房钱。
苏老头被小闺女一夸,心里立刻舒坦了。
苏老太太见状忍不住笑了。
要说谁最能哄自家老头子,非小闺女莫属。
谁都没有想到,因为一场春闱,边关的将士粮草充足了许多。
糖宝做好事绝对不能不留姓名。
不留姓名那是傻子!
她才不傻!
毕竟,那么一大笔银子捐出去,不能让哥哥们啥也得不到不是?
糖宝带着两个哥哥和银子,直接去了户部。
户部尚书见到糖宝,就像是见到了财神爷,热情的不得了。
“呵呵……小郡主咋来了?来人,上茶!”
小厮奉上茶来,糖宝说明了来意,户部尚书笑的胡子差点翘上天。
他就知道,小郡主一来,就是财神爷来了!
不得不说,这是他上任户部尚书以后,最轻松的一场战事了。
无论是抗寒物资,还是药材药丸,苏家是全力承担了。
这不,白花花的银子也送来了。
“小郡主放心,我一定向皇上禀明一切。”户部尚书拍着胸脯保证,“国公爷和令兄的大义之举,实在是令人钦佩!”
糖宝很满意。
果然,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痛快。
虽然,她也可以自己开口,向皇帝叔叔禀明一切,但是自己说哪如别人说更有格局?
正德帝听了户部尚书的禀报,自然万分高兴。
于是,大手一挥,一道道圣旨就到了苏家。
正德帝在圣旨里,大大的褒奖了苏老三和苏老四。
并且赏赐了许多东西。
苏老三和苏老四高兴啊。
有了皇上的褒奖,就等于得了通行令,以后做生意更方便了。
苏三嫂和苏四嫂也很激动。
御赐的东西不管值不值钱,那都能当做传家宝啊。
虽然苏家接过不少次圣旨,也得到过不少次赏赐,可是只有这次,是专属于他们三房和四房的。
“这钱果然没白捐。”苏四嫂摩挲着手里的御赐玉如意,笑容满面的说道。
苏三嫂也笑着说道:“小姑自然不会让咱们白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