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芝兰的话还没有说完,院子里无论大人孩子,眼睛唰唰唰贼亮了。
更有甚者,激动的抖着身子直搓手。
“我王氏子孙的名字,竟然能得状元爷书写,福德乡主研墨……我、我要把这件事告诉我王氏的列祖列宗,我回去后就给祖宗烧香……”
“天呀!我老张家莫不是祖坟上冒青烟了?竟然能有如此殊荣……”
“同时沾染了文曲星和福德乡主的福气,我们老林家的孩子,说不得将来也能一举高中……”
“对对的,我们老赵家的,说不得也能……”
“我们家的也能……”
“得亏今儿来到了,真是万幸万幸……”
众人又激动,又庆幸。
贼亮贼亮的眼睛,看着虞芝兰和小糖宝。
看那样子,就差跪地叩拜了。
小糖宝嘴角抽了抽。
然后用崇拜的目光,看向了虞芝兰虞状元。
这种自卖自夸的精髓,学到了!
看吧,人家这才叫抓住一切机会打广告。
今日之事,很快就能传遍四村八里的。
这些人回去之后,怕是脚不沾地就跑着四处宣扬,嘚瑟。
以后谁再和她说,读书人迂腐,古板,不知变通,她跟谁急!
人家这位状元爷打广告,简直杠杠的。
自己都甘拜下风。
毕竟,自己这个众人口里的“福丫”,都不好意思用自己的身份打广告。
人家这位状元爷倒好,直接拿自己的“状元”身份当招牌。
原本自己拿人家的状元身份当噱头,心里还有些歉意,想着过后赔个不是的。
现在看来,免了。
“状元叔叔,厉害!”
小糖宝对着虞芝兰,竖大拇指。
虞芝兰微微一笑。
“小丫头,学着点儿吧。”
小糖宝,“……”
这个“状元”的身份耽误了您老人家,您若是下海经商,早就富甲一方了。
“您真的高中过状元?”小糖宝小小声问道。
“怎么了?不像吗?如假包换。”
小糖宝,“……不像。”
“呵呵呵,小丫头,你觉得什么什么样的像?满嘴的之乎者也,高风亮节,不苟言笑?”虞芝兰笑着道。
小糖宝煞有介事的点头,“嗯,你这样的像江湖骗子,冒牌的。”
虞芝兰,“……”
“你也不象是这个岁数的小丫头,你这个年纪的小丫头,说不出你这种话。”虞芝兰意味深长的反击。
小糖宝,“……”
心里“咯噔”一下。
咋感觉马甲又不牢固了?
眨巴眨巴大眼睛,露出一脸欢快的表情。
“状元叔叔是在夸我吗?我爹娘还有哥哥嫂子,一直夸我聪明,我也觉得自己聪明……”
小糖宝奶声奶气的说着,得意的扬了扬自己的小下巴。
本宝宝就是太聪明了,所以说话才不象几岁的小孩子。
“呵呵呵……”虞芝兰呵呵一笑。
小糖宝,“……”
有些起鸡皮疙瘩。
她决定了,以后就叫这位虞夫子“狐狸叔叔”。
“状元叔叔,你这样一笑,眼睛眯着,就像是我爹从前抓的一只狐狸一样,要不以后我就叫你狐狸叔叔吧?”小糖宝眨着天真的大眼睛,认真的问道。
完全是一副不谙世事,纯真无辜的模样。
虞芝兰,“……”
“哈哈哈……”老将军爽朗的大笑声,响了起来。
小糖宝回头。
原来老将军和轩辕谨,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了她的身后。
第264章 :未必不会久留
“虞狐狸,你也有今天,哈哈哈……”老将军哈哈大笑着道。
虞芝兰脸一黑。
小糖宝看看老将军,再看看虞芝兰。
看来,这两个人认识。
“老将军,别来无恙。”虞芝兰黑着脸道。
“虞翰林久违了。”老将军哈哈笑着道。
“老将军慎言,虞某如今只是福德书院的夫子。”
“哦哦,好,做夫子好,耍嘴皮子,倒是不算埋没了你。”
虞芝兰,“……”
脸更黑了。
小糖宝笑眯眯的看着,感觉看到狐狸叔叔吃瘪,很是高兴。
老将军笑着道:“谨儿,赶紧报名,能得虞夫子的指点教导,也是何其有幸之事……”
虞芝兰看向了轩辕谨。
轩辕谨冷肃着一张小脸。
“想报名,去后面排队。”虞芝兰一指最后头。
小糖宝问道:“哥哥也要来吗?”
轩辕谨看了老将军一眼,然后点了点头。
“哦,那哥哥去排队吧。”小糖宝甜甜的道:“哥哥要以身作则,不能破坏了规矩哟。”
轩辕谨,“……”
默默的向队伍最后走去。
小糖宝看了看轩辕谨的背影,又看了看虞芝兰。
忽然觉得这位虞状元,未必不会在自己的书院久留。
当然了,留住虞状元的,肯定不是自己的那两颗糖。
虞芝兰也看了一眼轩辕谨的背影,眸光闪了一下。
随即,看向最前面的孩子,面容一肃。
端的是清风朗月,威严肃穆,一副严厉师长的模样。
“叫什么名字?何处人氏?几岁了?几岁启蒙?读过什么书……”
“王、王长明……家、家住凤尾镇……五、不、不是,八岁了……”
小男孩磕磕巴巴,满脸紧张,满头大汗。
小糖宝同情的看了小男孩一眼。
狐狸叔叔一认真,也满是那么回事儿的。
虞芝兰和小糖宝在这里登记,苏老头被一干家长围了起来。
“苏老爷,在下是青阳镇的李大明,区区薄礼不成敬意……”
“苏老爷,在下是黄石头村的章成,这是鄙人的一点儿心意……”
“苏老爷,在下是靠山屯的孙大旺,些许礼物您别嫌弃……”
“苏老爷,在下是……”
一群人围着苏老头边送礼,边刷脸熟。
苏老头连忙摆手拒绝。
“多谢各位好意,这些东西还请各位带回去……”
他们书院可不像李家私塾一般,想进私塾读书,除了要交束脩之外,还要给私塾的李族长送礼。
然并卵,苏老头不收,这些家长反倒是心里不踏实。
于是,一股脑的就把礼物往苏家的窗台上,木墩上,椅子上,板凳上硬放……
苏老头,“……”
原来拒绝别人送礼,是这么的脑仁疼呀。
钱月梅看到自家院子里,到处都摆满了人家强送的礼物,不由的心花怒放。
这以后的日子,怕不是收礼收到手软吧?
苏老太太扫了钱月梅一眼,说道:“老二家的,以前你如何眼皮子浅,我就不说什么了,但是苏家以后既然建书院,那么苏家人的品性,就不能让人家说一个‘不”字,免得堕了书院的名声。”
钱月梅,“……娘,我、我知道了。”
说完,连忙跑去灶房烧水去了。
心里明白,这些礼物,婆婆肯定不会收下。
心疼呀!
苏老太太看着钱月梅的背影,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个二儿媳妇,必须三不五时的敲打一下。
老将军看到苏家院子里,无论大人孩子都在忙,转了一圈没有看到苏老大,索性迈步出了院子,往茅草房那边找了过去。
茅草房那边更忙活的厉害。
原本村子里有啥事儿,就传扬的特别快。
现在苏家门前排起了马车长龙,都是来报名读书的,消息传扬的自然更快。
“大家都加把劲儿,赶快把书院盖起来,别耽误了孩子们读书!”
“对对!这可是大事儿……”
“李二狗,赶紧再去弄茅草……”
“三柱,再和一些黄泥……”
几十号人忙活是热火朝天。
老将军看到这种情景,都不好意思打扰苏老大了。
于是,一撸袖子,就要上前帮忙。
“将军,您身上有伤,可万万不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