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绣娘说着,目光热切的看向了小糖宝。
意思很明显,希望小糖宝能学习古氏针法。
小糖宝,“……”
我不想拿绣花针。
“古姨,我很笨,怕是学不会。”小糖宝煞有介事的说道。
“小姐,飞针针法虽然难学,能学会者即便是当初的古氏一族,也寥寥无几。”
古绣娘说到这儿,顿了顿,低头看了一眼小糖宝的手。
然后,信心满满的继续道:“但是小姐一看就是心灵手巧的姑娘,若是小姐肯学,定能学会,奴婢虽然绣不出飞针针法,但还是可以指点小姐……”
古绣娘一边说,一边目光灼灼的看着小糖宝,期待着小糖宝点头。
小糖宝,“……”
不!我真的很笨!
在古绣娘的目光下,小糖宝感觉头皮发麻。
苏老太太见状,复杂的表情一言难陈。
天下女子不知道有多少,想要学习古氏针法。
毕竟,学会了就等于给自己身上渡了一层金。
大户人家自然不会指望绣艺赚钱,但是却可以凭着高超的绣艺扬名。
可是,现在倒好,这么难得的机会,一个求着学,一个不想学。
自家小闺女,是不是养的有点儿娇了?
苏老太太暗自思忖。
姑娘家学习女红,原本就是应该的。
难不成连绣花针都不会拿,将来被婆家嫌弃笨拙?
不行!自家宝贝闺女,哪能被人嫌弃?
说什么也要哄着闺女学习一二。
钱月梅却是眼睛一亮,说道:“小姑既然不想学,我学!等我学会了,也可以给小姑做衣服,学绣活儿这么累,哪能让小姑累着不是?”
古绣娘听了,低头看了一眼钱月梅的手指头,倒是没有拒绝。
“二少夫人想学,自然是可以。”
反正肯定学不会!
到时候自己就放弃了。
她也犯不着得罪人。
钱月梅大喜。
“好!赶明儿我就开始学!”
等她学会了,说不得也能绣龙袍和凤袍呢。
龙袍和凤袍,那还不得天价儿呀?
肯定能抵得上,自家人参的银子了!
这一刻,钱月梅信心满满,誓要把人参银子挣回来。
不但如此,钱月梅想到自己绣了龙袍和凤袍之后,没准还能得到嘉奖,进宫看看……
哎呦喂!这样一想,钱月梅的一颗心,简直火热的沸腾了。
恨不得立刻就开始学习。
至于人参,好像是也不那么重要了。
苏大嫂倒是没有想绣龙袍的事儿,但是想到能给小姑子做漂亮衣服,也来了兴致。
“娘,我也想学。”苏大嫂看向苏老太太,说道。
总归,还要先征询婆婆的意思。
苏老太太看向了古绣娘。
古绣娘又低头看了一眼,苏大嫂的手指头。
“大少夫人想学,自然也是可以的。”
反正也定然学不会。
小糖宝顺着古绣娘的目光,在自家大嫂的手指头上扫过。
然后,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指头。
白胖胖的手指头,哪里像是手巧的样子?
古姨是从哪里看出来,自己能学会的?
就连古氏族人都难以学会,自己果真有那么的心灵手巧?
咋不太相信涅?
不过,自己不想学,村子里的小姐姐们,肯定想学。
就是不知道古姨肯不肯教?
毕竟,这是人家的家族绝技。
虽然不想失传,也未必会乐意随便传授。
否则的话,岂会沦落到没钱给儿子治病,要自卖自身的地步?
第356章 :热闹的早晨
昏暗的油灯,晕染出一室的静谧。
“尘儿,吃药了。”
古绣娘端着药碗进屋,看向床上那骨瘦如柴的孩童。
“娘,不要浪费药材了,我的病根本就治不好。”林忘尘声音虚弱的道:“吃药也不过是捱日子罢了。”
“胡说!”古绣娘轻轻的呵斥道:“你可知道,这药里加了几百年份的野山参,你的身子仔细调养,肯定能大好。”
“几百年份儿的人参?”林忘尘一怔,“怎么会有这种稀罕的东西?”
古绣娘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是夫人拿出来的。”古绣娘说道:“夫人拿出了一支上好的山参,切了给你做药引,假以时日,你的病肯定能治好。”
林忘尘听了古绣娘的话,消瘦的小脸上,露出了一丝与年龄不相符的复杂之色。
“娘,苏家只是普通的农户,怎会放着这种金贵的东西?”林忘尘说道:“而且还如此随意的就拿出来,给陌生人用?”
“夫人和小姐都是心地仁善的人,你也看到了,她们怕是整个村子的人都帮。”
古绣娘说着,想起了一进村子时,那种热闹的场面。
“尘儿,这里的百姓都很淳朴,村子的风气也好,我们以后在这里住下去,倒是再好不过。”
古绣娘说到这儿,顿了顿。
又道:“不过,尘儿你要记住夫人和小姐的恩情,以后万不可忘记。”
“娘,您放心吧,无论我的病能不能好,我都不会忘记夫人和小姐的恩情,必定会报答!”
林忘尘的声音虽然虚弱,但是小脸上的表情却异常的坚定。
古绣娘听了,放了心。
“好孩子,快把药喝了吧,稍后凉了。”
说完,扶着儿子坐好,把碗送到了儿子的嘴边。
看着儿子乖乖的把药喝完,脸上忍不住露出了一丝微笑。
她现在有儿子,还遇到了好主子,感觉日子有了盼头。
**
第二天一大早,苏家日常热闹。
糖宝的小弟小妹们干劲十足,早早的就来了苏家点卯。
小弟小妹们的爹娘们,也干劲十足,前后脚的来了苏家。
有担着柴禾过来的,有背着猪草过来的,还有拿着才刚采来,还带着露珠的野果子过来的。
“哈哈哈……苏老哥,这些柴禾先用着,过两天我再送来。”狗蛋爹大笑着说。
“苏嫂子,这些猪草特别嫩,猪最爱吃了。”柳枝娘喜气洋洋的说。
“哎哟,福丫,快来,这是婶才摘来的桑葚,可甜了!家里的几个臭小子想吃,让我直接给了两巴掌,这些都是婶给你留的。”村长媳妇儿嘴比桑葚都甜的说。
“大虎媳妇儿,你们妯娌几个都有了身子,以后家里扫猪圈羊圈的活儿,让你刚子叔他们帮着干……”
“二虎媳妇儿,以后你们家喂鸡喂猪的这些活儿,让你春杏嫂子她们帮着干……”
“三虎媳妇儿……”
……
然后,苏家的后院也热闹了起来。
一群鸡“咯咯咯”,一群鸭“嘎嘎嘎”。
还有两头大黑猪不时的“哼哼哼”。
间或有四娃趴在地上,持之以恒的对着大白“汪汪汪”。
“四娃,起来!离大白远点儿!”钱月梅尖叫,“小心它咬死你!”
自从知道了大白是熊崽子之后,钱月梅看到大白就胆战心惊的绕道儿走。
然而,无论她怎么呵斥,四娃还是整天追着大白跑。
对于教导大白学习狗叫,异常的执着。
钱月梅一嗓子,把在后院帮忙喂鸡喂猪,打扫猪圈羊圈的一群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娘,大白不、不咬人。”
四娃磕磕巴巴的给大白洗白。
“咋不咬人?谁家的狗……狗不咬人?”
钱月梅磕巴了一下,及时的把狗熊的熊字,咽了回去。
公公可是说过了,就当狗崽子养着。
毕竟,这是小姑子抱回来的。
“这不是狗吧?”
“我看也不像是狗……”
“这肯定不是狗……”
人们围上来,看着一脸高冷模样的大白议论纷纷。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白的模样已经越来越脱离狗的范畴了。
大白,“嗷嗷汪汪……”
众人,“……”
四娃高兴的道:“大白叫、叫了……小姑姑说,大白狗……小姑姑捡、捡的。”
“这是福丫捡的?福丫说是狗?”狗蛋爹问道。
“嗯嗯!”
四娃猛点头。
“啪!”的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