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娘。”小糖宝看向夏夫人,软糯糯的喊道。
“哎。”
夏夫人答应一声,然后满脸慈爱的坐到床边。
一边招呼女儿起床,一边亲自动手给小糖宝穿衣服。
苏老太太见状,也不管两个孩子了,直接让孙曼娘去沐浴。
小糖宝和夏思雅穿的同款的衣服,都是夏夫人特意准备的。
红色妆花对襟掐腰小袄,同色的百花不落地的小裙子。
就连压裙角的玉佩,都是一模一样的。
两个小姑娘手牵着手往一起一站,说不出的好看喜庆。
夏夫人越看越满意。
若非知道小糖宝年纪太小,苏家人肯定舍不得让她出远门。
夏夫人定要带着小糖宝,去府城住些时日。
很快,孙曼娘沐浴过后,穿着红色的里衣,披着一头乌黑的秀发,从隔间走了出去。
“三嫂真好看。”小糖宝赞叹道。
夏夫人笑着道:“等你三嫂穿上嫁衣,肯定更好看。”
“嗯嗯,三嫂一定是最漂亮的新嫁娘。”小糖宝连连点头。
说完,拉着夏思雅的手,说道:“素雅姐姐,一会儿我们去找三哥讨喜钱。”
“好呀好呀。”夏思雅兴奋的道:“三哥娶了这么漂亮的新娘子,必须要给我们多多的喜钱才行!”
小糖宝点着小脑袋附和,“他若是不给多多的,我们就不让三嫂上花轿。”
两个小姑娘高兴的算计着讨喜钱,引得夏夫人和苏老太太都乐了。
孙曼娘满脸羞涩,但是脸上幸福的表情显而易见。
孙曼娘的嫁衣是古绣娘帮着绣的。
大红色的缎子上,用黄色的丝线绣了龙凤呈祥的图案。
当然了,自然不是真正的龙凤图案。
五爪金龙和九尾金凤的图案,只有皇上和皇后能用。
普通百姓哪敢用那等图案?
只不过是为了喜庆,绣的有些形似罢了。
这一点,在民间也是约定成俗了。
夏夫人看到孙曼娘的嫁衣,一脸惊叹的说道:“老三媳妇儿的绣活儿,真真是好,这等手艺,怕是天下找不出几个吧。”
孙曼娘有些羞涩的道:“是古姨的绣活儿好,这大部分都是古姨帮忙绣的。”
夏夫人微微一怔。
她自然知道,古姨就是小糖宝学绣活儿的师父。
只不过没有想到,小糖宝的师父,绣活儿的手艺如此高超。
很快,孙曼娘换好了嫁衣,整个人显得越发的娇美动人了。
夏夫人看着孙曼娘,眼睛里闪过一抹惊艳。
这等容貌,再配上这通身的气度,若说是大户人家精心教养出来的女儿,毫不让人意外。
苏家老三,也是个有福气的。
不但腿疾能医治,还娶了这么出挑的一个媳妇儿。
“老三媳妇儿是我这辈子,见到过的最美的新娘子。”夏夫人赞叹道:“不怪福丫说,她三嫂是最漂亮的新嫁娘。”
杜姥姥笑着道:“合该她们小姐们去找老三讨喜钱,老三娶了这么美的媳妇儿,就应该多多的掏喜钱才是!”
杜姥姥的话音一落,屋子里的人都笑了。
春芽站在一旁,满脸的羡慕。
单是这套嫁衣,乡下也没有哪个姑娘家穿的起。
这个三表嫂,倒真真是好福气。
春芽看着孙曼娘,不由的想起了自己的姐姐春苗。
要是当初自己姐姐嫁到苏家,说不得自己在苏家也有个帮手……
给孙曼娘梳妆的人,苏老太太就拜托了村子里的三奶奶。
一是三奶奶辈分高,儿女双全,夫妻和睦。
再者,三奶奶以前对苏家颇有照拂,心地善良。
“老三媳妇儿,快过来。”三奶奶站在梳妆台前,对着孙曼娘招了招手。
孙曼娘莲步轻移,满脸羞涩的走了过去。
随着孙曼娘的走动,嫁衣上面的龙凤呈祥的图案,仿佛活了一般。
夏夫人的瞳孔微微一缩,脸上露出了怀疑之色。
“这是……古氏针法?”夏夫人惊疑的道。
心里不由的想起了,小糖宝的师父,姓古。
苏老太太对于夏夫人,竟然认识古氏针法,倒是没有惊讶。
毕竟,夏夫人出身大户人家,家里或是有曾经古氏的绣品也不一定。
“正是。”苏老太太点了点头,说道:“古绣娘是古氏针法的传人。”
夏夫人,“……”
满脸震惊。
随即,当机立断的决定,自己闺女,以后就给苏家了!
不,就留在苏家学艺了。
福丫现在有三个师父,无闺女论是跟在福丫身边,学习点儿字画的皮毛,还是懂点儿医术知识,抑或是学习古氏针法的一点入门,拿出去都能在大户人家的闺秀中,成为佼佼者。
哪里还用得着自己费心费力的,请人教导她学习琴棋书画等才艺?
而且,她也踏不下心去学,白白的浪费时间。
反倒是不如把她放在苏家。
没准还能真正学点儿东西。
如此一来,等到说亲的时候,也多一些资本。
夏夫人想到这儿,也不拖沓,很是干脆的对苏老太太说道:“嫂子,我家思雅以后就给你家了,若是不听话,随便打,随便骂……”
苏老太太,“……”
没太明白。
什么叫给你家了?
难道……是想和自家结亲?
第491章 :红包拿来
“娘,您同意了?”夏思雅高兴的叫道:“福丫妹妹,以后我就可以在你们家一直住着了!太好啦!我们可以天天都在一起啦!”
夏思雅边说边笑。
小糖宝也很高兴。
“嗯嗯。”小糖宝点着小脑袋,兴奋的道:“我们可以一起去河边放小鸭子,还可以一起去骑大马,还可以……”
“还可以去爬树掏鸟窝。”夏思雅兴奋的接口道:“还可以下河摸鱼……”
“夏思雅,闭嘴!”夏夫人感觉脑仁疼了。
你听听这是说的什么话?
是一个姑娘家该说的吗?
这样下去,将来咋找婆家?
夏思雅吐了吐舌头,知道自己一高兴,把真心话嚷了出来。
夏夫人瞪着夏思雅,感觉操碎了心。
“把你留在苏家,是为了让你跟着福丫,正正经经的学点儿东西,不是为了让你整天,像个皮小子似的疯玩儿!”
夏思雅嘻嘻一笑。
“我知道了娘,娘您放心,假以时日,我肯定能变成琴棋书画、针凿女红,才艺双绝,样样精通的,大家闺秀之典范,走到哪里都让您脸上有光。”
夏思雅一拍小胸脯,信誓旦旦的保证。
夏夫人,“……”
闺女呀,这话你自己信吗?
苏老太太听到这儿,知道自己刚才想岔了。
不过,这也不能怪她。
苏家就是小子多,和夏思雅年龄相仿的也有。
夏夫人那样一说,实在是引人遐想。
春芽见到知府家的小姐,以后要长留苏家了。
心里不由的一喜。
“姑母,您也知道,侄女一向喜欢刺绣,只不过没有人教导,都是自己摸索着绣的。”春芽满脸笑容的说道:“现今好了,姑母家有名师,侄女厚着脸皮,求姑母收留侄女,也好让侄女习得一门技艺。”
春芽说到这儿,小心翼翼的看了杜姥姥一眼。
“我奶年纪大了,侄女虽然有孝心,想要孝敬我奶,却是有心无力,等到侄女学好了绣艺,多做些绣活儿换些银钱,也好孝敬我奶。”
春芽直接摆出了自己的孝心。
她自然已经察觉出来了,县城她肯定是去不了了。
既然如此,那就不如留在苏家。
反正她用了孝敬奶的借口,就不信姑母不讲情面!
苏老太太听了春芽的话,眉头几不可见的皱了皱。
她自然不想留下春芽。
且不说别的,单是春芽一个姑娘家,胆敢偷偷离家这一点,就让她不敢把春芽留下来。
若是在苏家,人找不到了,那该咋办?
这样一个不安分的姑娘,留在家里简直就是一个隐患。
不过,春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了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苏老太太还真的不好拒绝。
苏老太太向着杜姥姥看了过去。
杜姥姥立刻就看出了,苏老太太的为难。
心里叹息一声,都是这个孙女不争气。
不然的话,能学习古氏针法,那是多么大的造化。